歐洲北美氣候變遷原因有新說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華社莫斯科3月4日電記者欒海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專家卡爾瑙霍夫等人提出,北大西洋兩股主要洋流的漫長周期性變化,是導致歷史上歐洲和北美地區若干次氣候冷暖變遷的主要原因,而且這種氣候變遷還有可能會持續下去。

  據新一期俄羅斯《科學與生活》雜誌報導,卡爾瑙霍夫等對格陵蘭島上保存了1.7萬年的冰層進行詳細研究後認為,這些冰層所包含的地球歷史信息說明,流經格陵蘭的拉布拉多洋流和墨西哥洋流的溫度及其含鹽量的周期性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洲、北美地區的氣候變遷。

  俄專家指出,通常情況下,源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洋流溫度低、密度大,當它與溫度高、密度較小的墨西哥洋流相遇時,便會「自覺」鑽到墨西哥洋流的下面。

  但是海水含鹽量的變化會改變海水密度。歐亞大陸北部、特別是俄西伯利亞地區的淡水資源比北美東部地區豐富,川流不息的河水會不斷淡化北冰洋的海水,從而使拉布拉多洋流的含鹽量逐漸下降。當鹽濃度的下降使拉布拉多洋流的密度小於墨西哥洋流時,冰冷的拉布拉多洋流就會浮到溫暖的墨西哥洋流上面。

  冰冷的海水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積聚、南移,致使歐洲、北美地區氣候變冷,江河內海逐漸被封凍。但這種狀況的長期持續,將使陸地淡水無法注入北冰洋。北冰洋及拉布拉多洋流的含鹽量和密度會因此而重新上升,寒冷的海水重又沉入墨西哥洋流之下。在溫暖的墨西哥洋流的作用下,地區氣候開始轉暖。

  卡爾瑙霍夫表示,雖然不能排除其它因素導致地區氣候變遷的可能性,但是洋流溫度及其含鹽量的變化應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

  據俄專家介紹,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所導致的氣候變暖將使墨西哥洋流溫度升高,密度進一步下降。這樣,被淡化的拉布拉多洋流浮到前者之上的時間將被推遲。但只要氣候變暖的趨勢不至於使拉布拉多洋流的溫度發生質的改變,地區氣候的冷暖變遷模式就會持續下去。 (來源於2001年3月8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欒海)

相關焦點

  • 氣候變遷
    地球上各種自然現象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氣候的變遷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氣候變遷經歷的是大跨度的地質歷史時期,科學家通過研究歷史氣象記錄、古文獻記載、考古實物、地質地貌現象以及理論推測來再現歷史上發生的氣候變遷。
  •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天道與人文·二、古今氣候變遷考》4竺可楨論著選載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文學家如沈括(1030—1094)、劉獻廷(1648—1695)對於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無常,早有懷疑。
  • 蛤蜊貝殼的年輪可展示地球氣候變遷之路
    大樹的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通過蛤蜊貝殼上的年輪我們可以看出海洋的氣候變遷。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500年的蛤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科學家展示了海洋的氣候變遷。通過研究圓蛤類蛤蜊的殼身年輪,科學家整理出了北大西洋過去1000年的歷史。
  • 氣候變遷影響噴射氣流速度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將導致英國往美國的飛行旅程時間加長。
  • 地球上的氣候經歷了多次冷暖乾濕的變遷 有人類歷史以來總體變冷
    約萬年以前的氣候,主要依據地質資料復原,稱地質時期氣候。一百多年前至幾千年前的氣候,主要依據考古資料、文史資料和樹木年輪等研究弄清,稱歷史氣候。地質時期氣候和歷史氣候又合稱為古氣候。地質學上指的古氣候只是地質時期的氣候。近百餘年的氣候,一般有氣象觀測資料,稱現代氣候。 氣候形成及其演變的原因,隨時間尺度的不同而有差異。
  • 新民粹主義崛起背後,美國政治氣候變遷的深層原因
    新自由主義公民文化的秘密在於使金融資本的特殊邏輯消失於公民文化的一般抽象邏輯之中。當金融資本積累順利時,自由主義公民文化可比較容易地確立自身的文化領導權,否則就會成為金融資本的負擔而被拋棄,從而導致政治氣候變遷。川普的新民粹主義是美國政治氣候變遷的表象,其深層原因是金融資本邏輯對新自由主義公民文化邏輯的支配、解構和破壞。
  • 專家說歐美近期惡劣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英國氣象專家對此表示,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和北美地區今年以來頻繁出現極端天氣,氣候變化是其背後的原因之一。英國氣象辦公室首席科學家達姆·茱莉亞日前對媒體說,英國氣候向來多變,因此對於當前造成洪災的暴風雨成因也不會有「十分確切的答案」,但幾乎所有證據都顯示,此輪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有關。
  • 美加州再添2處新起火點 專家:氣候變遷是「幫兇」
    據加州森林防火部數據,加州野火延燒面積高達19.6萬英畝,上千棟建築恐遭野火燒毀,5萬戶家庭停電,目前有8000消防員在現場救災。洛杉磯郡警察局局長班奈狄克表示,助長野火延燒的風勢可能會持續到13日。森林防火部表示,政府正在調查電器設備,因為這可能是引起坎普大火的原因之一。
  • 研究稱氣候變化不會冰凍歐洲 忽視北大西洋暖流
    新華網倫敦4月30日電 (記者 黃堃)科學家們一直擔心,隨著氣候變化情況惡化,來自北極地區的冰冷海水可能把歐洲冰凍,即歐洲局部地區溫度下降、海港封凍。但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刊登研究報告說,這種預測有疏漏。
  • 氣候變遷加劇 過去6年史上最熱
    他也疾呼,疫情有疫苗,但暖化沒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2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與地球的狀況有關的演說,並在演說中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威脅。他說:「地球的狀態已遭破壞,人類正在向大自然發動戰爭。大自然會聚集力量與憤怒展開反擊。」
  • 氣候如何影響近代歐洲歷史
    早在20世紀50至60年代就有了關於氣候、農業和社會變遷之間關係的研究,近些年來由於環境問題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對該領域的探索也突飛猛進。法國年鑑學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布羅代爾在其宏著《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首次接觸氣候史。
  • 2020年北美、歐洲核電發展停滯不前
    【電纜網訊】2020年1月12日,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分析公司(S&P Global Platts Analytics)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增加1070萬千瓦(10.7GWe),但北美、歐洲的核電發展卻停滯不前。
  • 歐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對比,有什麼異同點?
    溫帶地區總共有三種氣候類型,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這三種氣候類型分別分布在大陸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從五帶角度來看,以北半球為例,位於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區域屬於「北溫帶」,主要的緯度範圍在北緯40°至北緯60°之間。
  • 亞洲及歐洲的氣候
    亞洲氣候類型複雜多樣的原因:①亞洲面積廣大。②從赤道到80°N附近,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都穿過亞洲,南北跨緯度範圍廣,地跨寒溫熱帶,以北溫帶為主。③東部臨海,西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東西跨經度範圍廣,各地距海遠近不同,海陸差異顯著。
  • 氣候變化是北美阿拉斯加的馬匹滅絕之罪魁禍首
    南方網訊  美國科學家經研究指出,距今約12500年前,氣候變化是造成在北美阿拉斯加地區的馬匹滅絕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此前人們所猜測的由於當地獵人的捕獵泛濫所造成的。那一次氣候變化還致使北美大陸70%的動物滅亡,其中包括所有的馬匹種類。
  • 川普隱匿多項氣候變遷影響的研究報告
    例如,一個國際計劃就發現將近6 億人賴以為生的稻米,因為氣候變遷而失去許多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他的研究還包括農民可利用來維護其土地的保存方法、氣候變遷造成過敏季節更加惡化等。這些報告均經過科學家的共同審核。而且,所有的研究都未集中於全球暖化,這個充滿政治性的議題上,而是檢視上升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溫度及易變氣候所帶來的廣泛影響。
  • 北美甲烷冰或將解凍 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挑戰
    圖片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原標題:北美東海岸甲烷冰或將解凍應對氣候變化面臨新挑戰  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由於流經北美東海岸的墨西哥灣暖流發生了變化,沉睡在該地區約1萬平方公里海床上的冰凍甲烷已變得很不穩定。由於甲烷的溫室效應遠遠大於二氧化碳,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任何大規模的甲烷釋放都將對氣候產生重大影響。
  • 北美歐洲多國春季難覓春跡 或因北極海冰融化所致
    連接倫敦和巴黎的「歐洲之星」列車暫時停運。暴風雪還造成法國諾曼第及布列塔尼等地區的7.8萬戶居民家中斷電,另有2人死亡。在德國,歐洲航空樞紐法蘭克福機場160餘架航班取消,西南部地區多數公路因路面結冰而交通事故頻繁。
  •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2019-12-24 18:56:58 》(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馬達加斯加狐猴因森林砍伐而瀕臨滅絕,且氣候變遷可能是將它們逼入絕境的「喪鐘」。
  • 臺報:因應氣候變遷 臺灣須向美國加州學習
    臺報:因應氣候變遷 臺灣須向美國加州學習   中新網2月1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0日文稱,柏克萊大學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學系(簡稱ESPM)Tony Barnosky教授在近期演講時斬釘截鐵地說,氣候變遷已經在發生並影響著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