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地方,中國是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南北和東西的跨度都超過5000公裡,已經接近地球的半徑。相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我國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小時候,很多人都會接觸過地球儀,這是對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一個立體化的感覺。有意思的是,地球儀是一個光滑的圓球,實際上,地球到底有多圓,有多光滑呢?
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這是位於我國邊境附近的一座高峰。關於珠峰的高度,過去曾經有很多種說法,8848.13米,曾經是珠峰高度的一個標準數字,後來,8844.43米成為新的一個標準。不管這個數字如何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都不會改變珠穆朗瑪峰是全球第一高峰的稱號,每年吸引著很多登山愛好者的目光,還有科學工作者也不會錯過。登頂珠峰不僅體現的是一種實力,還是個人的一種極大榮譽感。
有最高的,當然有最低的,地球上最低的地方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這是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菲律賓東北的太平洋海域。按照時間的預測,馬裡亞納海溝早在6000多萬年前已經形成,最深處超過10公裡,甚至說整個珠峰放下去,還不能達到底部。由於探測上存在不少困難,根據多個國家的計算,馬裡亞納海溝的最大深度在10900米這個數字附近,也就是大約11公裡。
從高山和海溝的數字來看,高度和深度看起來很大,很多人可能會因此覺得,地球是一個凹凸不平的球體。其實,如果從整個地球來看,這個高度差真的太小了。以籃球為例,一個成人經常使用的籃球,一般的半徑約為120毫米,籃球上布滿各種顆粒,用最小的1毫米來算,這個比例約為1/120。地球的半徑有赤道半徑和極半徑之說,其實兩者相差很少,差距只有20多公裡,平均半徑約6371公裡,按馬裡亞納海溝深度的11公裡,表面的高度差比例為11/6371,約為1/580。
從這兩個比例數字來看,地球表面明顯要比籃球光滑得多,可以稱得上順滑。有人說,地球的表面要比撞球還要光滑,或許這個說法並不會誇張。地球為什麼是圓的?萬有引力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很多星球都會呈現圓形的形態。當然了,引力平衡是主要因素,從物理上來說,還有多種因素,都會讓地球變成一個球體,這裡就不細說了。
如果用海拔為零,作為地球表面的計算標準,那麼用最深的11公裡來計算,地球相對於標準球體的誤差只有千分之二左右,的確是一個十分光滑的球體。如果在水晶球上,用鉛筆畫上一個點,大概就跟珠峰的高度比例差不多。有人說,在光滑地球的外面包上一層紙,這就是生物圈的大小。經過多年以來的演變,隨著風雨的洗刷,地球比人們印象中,還要光滑,一點都不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