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臨汾市中試基地落地籤約會議在太原舉行。會上共籤約了「富氫低碳冶煉模擬科學中心」「能源梯度利用中試基地」「特種金屬材料中試基地」3個項目。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葛昌純,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劉昌勝,貴州大學副校長李軍旗,上海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魯雄剛,華北理工大學原副校長呂慶,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雲峰,省商務廳副廳長焦育峰等出席。副市長張翔參加籤約儀式。
氫冶金是清潔的革命性鋼鐵生產技術,利用氫代替碳作為冶金過程燃料和還原劑,反應產物是水,與傳統的碳冶金相比,可以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實現清潔生產目標,徹底實現冶金行業產業升級,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21世紀鋼鐵冶金行業將從碳冶金轉變富氫冶金,最終實現全氫冶金。為更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世界科技前沿原創性氫冶金新技術研究,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氫冶金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中心」。為進一步開展冶金新技術開發、中試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上海大學積極尋求合作鋼鐵企業,2019年12月份與襄汾籤署建立「產—學—研—用」聯合創新中心的框架協議。
李雲峰在致辭中說
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中試基地落戶臨汾,既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臨汾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創新驅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聚焦產學研深度融合,大力實施「111」「1331」「136」三大工程,積極推動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科技研發「全覆蓋」,譜寫了山西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新篇章。臨汾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關聯度明顯增強。這次襄汾縣積極推進中試基地建設,就是市縣兩級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驅動要求,重視創新、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具體體現。
李雲峰指出
上海大學材料學院一直以來就是上海乃至全國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上海大學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特殊鋼領域發揮著基礎科研、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具有推進冶金行業創新發展的顯著優勢。3個中試基地在襄汾縣的落地,對於加快推進能源革命,推動焦化、鋼鐵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意義十分重大、影響極其深遠。
李雲峰強調
臨汾市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為中試基地項目建設提供良好服務。襄汾縣要進一步發揮產業、資源特色,配合好中試基地項目建設,提升焦化、鋼鐵、鑄造等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衷心希望上海大學材料學院充分發揮科研、人才、創新等方面優勢,更好地為臨汾實體經濟加持賦能,建優產業鏈、補齊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動臨汾氫冶金技術、特種金屬材料製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籤約儀式後,雙方還就「富氫低碳冶煉模擬科學中心」項目舉行院士、專家諮詢建議會。來自同濟大學、東北大學、鋼鐵研究總院、寶鋼股份、北京科技大學、華北理工大學的教授、專家、學者出席。
臨汾臺「臨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