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生存《Chernobyl》 重現真實核冬天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車諾比(Chernobyl)》是一款依據史實改編的遊戲,當然遊戲在內容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創作。該遊戲的開發者是來自波蘭的farm51工作時,我想對於喜愛遊戲的玩家,應該都了解波蘭目前在遊戲界的地位,幾乎就是精良的代名詞。而這款遊戲在製作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畫質沒的說,但畢竟能力有限,在優化和操作方面欠佳。


《Chernobyl》

不過目前的遊戲內容相比剛發售時已經增加了50%,並且官方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在PC平臺發布完整版本,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據悉,此次更新增加了新區域Pripyat Central、Tatyana調查第二章、新人物、新劇情任務,目前遊戲已經支持DirectX 12,官方還與AMD進行多項合作等。


《Chernobyl》

這款遊戲在光影,畫面和材質都是一流的,序章做的也非常有代入感,不過人物動作過於僵硬。槍械的種類目前也比較少,希望工作時後續可更豐富這方面的內容。

l另外有玩家反應遊戲內的掃描系統太高科技了,本來撿垃圾就應該自己尋找,現在一掃描所有資源全部都能透視出來感覺大大降低遊戲的真實性。

再基地建設方面,系統有點像輻射系列,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基地做的太粗糙,就是覺得沒有metro的那種親切感,看著冷冰冰的。


《Chernobyl》

不得不說,在遊戲的畫面和材質方面《Chernobyl》都是一流的,但在優化和遊戲性方面迫切的需要工作室加強,不過這對於小工作室來說談何容易,強如育碧和B社一樣的大廠,在BUG方面依然是層出不窮,我們也只能期待這款遊戲在官方不斷打磨中越來越好。

下面筆者給大家推薦幾款中高端性能的顯卡,雖然目前RTX 2060S作為主流的甜品級顯卡,不過在2K畫質下,就有些吃力了。

銘瑄 GeForce RTX 2070 SUPER iCraft 8G顯卡在正面有非常多的幾何形切割,採用9cm+2*8cm的blade II代流體力學風扇設計,更靜音也更穩定。搭配5根熱管的散熱組合,可讓顯卡在滿載時溫度更低。


銘瑄 GeForce RTX 2070 SUPER iCraft 8G

在參數方面,銘瑄RTX 2070 super icraft 8G顯卡採用TU104核心,CUDA數量為2560個,主頻1605-1770MHz,位寬256bit,並採用8G GDDR6顯存,顯存頻率為14GHz,供電接口為8+6pin。


銘瑄 GeForce RTX 2070 SUPER iCraft 8G

在接口方面,銘瑄 GeForce RTX 2070 SUPER iCraft 8G配備了HDMI+3*DP的輸出接口,擴展性非常不錯,並且最高支持8K解析度的視頻輸出,另外在顯卡側面,還帶有RGB漸變logo燈效。


銘瑄 GeForce RTX 2070 SUPER iCraft 8G

這款顯卡背面採用了鋁鎂合金背板,可有效防止PCB板變形,同時起到強化散熱的作用。另外黑色的背板上描繪了許多非常富有科技感的線條,機甲風格十足。這樣一張「內外兼修」的RTX 2070 super,絕對是你徵戰沙場的利器。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硬核生存《Chernobyl》 重現真實核冬天http://diy.zol.com.cn/745/7451266.html

diy.zol.com.cn true http://diy.zol.com.cn/745/7451266.html report 2225 《車諾比(Chernobyl)》是一款依據史實改編的遊戲,當然遊戲在內容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創作。該遊戲的開發者是來自波蘭的farm51工作時,我想對於喜愛遊戲的玩家,應該都了解波蘭目前在遊戲界的地位,幾乎就是精良的代名詞。而這款遊戲在製作方面也是精益求精,畫質...

相關焦點

  • 核冬天是否只存在於假說中?
    但是,由於冷戰時期的物理學界普遍反戰、反核,因此物理學家們對核冬天這個並未完全驗證的假設,也沒有普遍質疑,默許其在媒體、公眾中流傳。在最新研究中(2006),發現原版的核冬天理論的模型有誤,原先認為的14-20度大降溫只會持續幾小時,並在3-4個月內恢復正常。
  • 核冬天是否只存在於假說中?
    核冬天假說是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它預測了一場大規模核戰爭可能產生的氣候災難。核冬天理論認為:當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這將可能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
  • 核冬天的影響誰也躲不過
    作者:Mike Mcrae冷戰的結束加上人類的未來處於水深火熱中,我們很少有人會花功夫思考當今世界的核冬天。
  • "核冬天"理論:推動美、蘇/俄核裁軍的"催化劑"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俄羅斯核武庫總量佔據了全球核庫存總量的96%,就其現役核庫存來講,也佔據了全球現役核庫存總量的91%。嚴酷的「核冬天」理論告誡我們:在全球逐漸變暖的今天,如果不能採取切實的核裁軍行動,人類依然面臨著「核冬天」可能帶來的嚴寒和滅頂之災。簡言之,「核冬天」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核戰爭會引起全球性氣候變化,使整個世界處於嚴寒的環境之中,稱之為「核冬天」。
  • 用「核冬天」對付全球變暖?
    「核冬天」的理論,是1982年聯邦德國保爾·克魯茲恩博士和美國約翰·伯克斯博士提出的:多枚核彈爆炸產生的滾滾濃煙,能在長達數周或更長的時間內截斷北半球大部分地面的陽光,進而引起半球尺度的氣候變化。後來科學家進一步指出,「核冬天」的悲慘後果不僅僅限於上述的災難,尤為嚴重的是:由於黑暗、酷冷、冰凍的氣候環境,植物光合作用急劇減弱,糧食生產陷於停頓,海岸地帶受到異常兇猛的風暴衝擊。有些物質燃燒可產生大量毒化大氣的有害氣體。中緯度放射性成倍增加……這一切還可引起許多生物在幾周或幾月內大量死亡,甚至滅絕。據測算,全球有半數人口之多的生命也要被核死神奪去。
  • 核冬天來了 NBA要冬眠了
    ●名詞解釋 核冬天:假設熱核戰爭後煙塵阻擋太陽輻射到達地面,使地面氣溫降至-15℃~25℃而形成類似冬天的嚴寒氣候。 N本報綜合消息 NBA的核冬天就要來了。 北京時間昨日凌晨,球員工會召集了30支球隊的代表,在紐約對資方的最新協議進行公投,最終30支球隊全部投了反對票。
  • 「核冬天」是什麼?人類文明可能會毀滅在自己手裡
    科學家們把核裂變技術研究出來後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這能夠讓人類在能源獲取上有著更高的效率,並且還是質的飛躍。如我們現在用的電,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於使用核裂變技術發電的核電站。在核技術這個領域,有一個詞叫做「核冬天」,那麼核冬天究竟是什麼?難道是核技術製造出來的冬天嗎?準確來說並不是,但是確實是有幾分相似的,這也是為什麼要將這種現象取名為「核冬天」。
  • 《輻射4:核冬天》?
    該網站還宣稱:"核冬天就要來了,請儘快預訂你未來的棲身之所!" 無論是惡搞還是精心策劃的市場推廣手段,該網站所透露的一切信息都能與輻射題材掛上鉤。
  • 莫騰森《末日危途》在「核冬天」抒情(圖)
    《路》是麥卡錫的第10部小說,被認為是一首「殘酷的詩」,講述核爆之後的「核冬天」,塵霧籠罩全球,一片黑暗蕭條,沒有政府組織,公路上到處是汽車殘骸,森林只剩下一根根焦黑木柱。在這場浩劫中,有一家人僥倖活了下來。他們有一支手槍和一發子彈。父親告訴兒子,如果遇到危險就用僅剩的子彈自殺。孩子的母親卻不堪忍受生命的殘酷而拔槍自殺。父親於是帶著兒子上路,去尋找可能的希望。
  • 《輻射76》2019更新計劃公布 核冬天來臨
    夏季更新主題為「核冬天」,內容包括同名新模式,新raid副本和新要素傳奇玩家。「核冬天」模式將會改變遊戲的規則,新raid副本為避難所96和避難所94。秋季更新名為「廢土客」,Bethesda將其稱為他們最具野心的《輻射76》更新,它將會提供一段全新的主線劇情、新的派系、新的活動、新要素以及更多驚喜。
  • 小行星撞擊產生「核冬天」是恐龍滅亡元兇
    小行星撞擊如同核彈攻擊,撞擊後地球表面的日照比正常時下降了至少20%  據國外媒體報導,災難性的「核冬天  研究表明撞擊所產生的「核冬天」,導致全球海洋溫度至少降低了7°C (45°F);而生物生存進化需要一個溫暖、綠色、蔥鬱的環境,驟降的溫度帶來的影響可謂是毀滅性的。而這個「冬天」據估計持續了至少二三十年,足夠導致恐龍、爬行動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的滅絕。適者生存,鳥類和哺乳類存活了下來直到現在仍統治地球。
  • 科學家證恐龍滅絕因隕石撞擊:地球進入核冬天(圖)
    有說法稱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隕石撞擊,導致地球進入「核冬天」,恐龍不堪惡劣環境最終滅亡。科學家最近找到實質證據證實這一說法。  科學家指出,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揚起大量煙塵遮蔽天空,地球環境進入「核冬天」 (nuclear winter),太陽被遮蔽致使氣溫嚴寒,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氣,讓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龍走向衰亡。
  • 中國消費者不買帳,三星Note8在「核冬天」中煎熬
    中國消費者不買帳,三星Note8在「核冬天」中煎熬   三星Galaxy note7  去年年末,三星Note7憑藉曲面屏的驚豔外觀、IP68防水、虹膜識別等「人無我有」的功能,想著在iPhone7發布前大展拳腳,卻不曾想因「爆炸門」而慘遭退市,品牌口碑也跌落至谷底,進入到了「核冬天(大爆炸後引發的氣候災難)」。
  • 科學家給出答案,你所不知道的核冬天
    這種嚴峻場景來自未來有關核戰爭如何改變世界氣候的最新研究,它們建立在關於「核冬天」的長期研究的工作基礎上。研究人員預測,嚴酷的全球性冷卻將在一場大規模核戰爭之後發生,例如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飛行數千枚核炸彈。但是,更可能發生的更小規模的核衝突中,也可能對全世界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 美俄核戰爭將導致核冬天:最新計算機氣候模型證實核戰爭的結局
    美國和俄羅斯將迎來核冬天。他們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大氣》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大多數生活在核時代的人都聽說過核冬天,在核冬天,一場大規模的核戰爭將導致全球變冷。對這一結果的早期擔憂,得到了先進計算機模型的支持。這些模型顯示,如果大量核彈在大城市引爆,將會發生什麼。由於原子爆炸引發的大火產生的大量煙霧,地球將會變得更冷——煙霧將會覆蓋整個星球數年,擋住太陽。
  • 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冷的冬天嗎?2018年「東方怪獸」正在重現
    冬天來了,英國大片地區被大雪覆蓋,氣溫驟降。那麼這種模式會持續下去嗎?英國寒冷的天氣:冬天來了,來勢兇猛。在一個溫和的聖誕節之後,氣象預報員警告說,導致2018年致命的東方怪獸的情況正在重現。他預言我們去年會經歷一個寒冷的冬天,包括三月的暴風雪,這證明他的批評者錯了。他說:「去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的冬天是多年來最冷的,我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現在我已經習慣了。」
  • 10個紐約被付之一炬,美國進入「核冬天」,川普:報應
    從社交媒體上公開的照片來看,確實非常恐怖,看一眼就能聯想到世界末日,美國網友紛紛稱他們正在經歷"核冬天",這個表述還是非常準確的,核冬天是一個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預測了一場核災難之後,可能發生的氣候災難。
  • 一顆體積一公裡的彗星就能產生核冬天
    可是包括《蘇格蘭人報》、《獨立報》在內的英國媒體報導稱,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這場災難的起源很可能是因為一顆小彗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發生爆炸,造成灰塵遮天蔽日引發全球「核冬天」,並間接造成農作物絕收、饑荒和瘟疫大流行的惡果!
  • 「歡迎來到核冬天」 - 青島新聞網上盡覽·半島網
    冰島火山噴發後冰島當地一些地方的情景有點類似「核冬天」:煙塵瀰漫,天寒地凍。受到冰島火山噴發形成火山灰雲團的嚴重影響,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空中交通4月18日仍陷入癱瘓狀態 ,火山煙塵阻隔歐洲與世界 。而與此同時,一些航空公司進行了試飛,尚無跡象表明火山灰對飛行造成損害,這讓人們看到了幾許希望。
  •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從核冬天到超級火山爆發
    (原標題: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從核冬天到毀滅性的超級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