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檢測方法

2021-01-10 九正建材網

活性炭是一種含碳材料製成的外觀呈黑色,內部孔隙結構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的一類微晶質碳素材料,是一種常用的吸附劑、催化劑或催化劑載體。

為了統一標準,使生產可控制化,在活性炭行業中通常用吸附值來判斷活性炭的好壞,也就是說吸附值越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強。

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檢測目前國內外統一採用氮吸附多點BET法,以BET測試方法為基礎,並制定出國家標準(GB/T 19587-2004)-氣體吸附BET原理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

不過活性炭對氮氣的吸附、脫附過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數據只有採用吸附等溫曲線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國內目前有很多儀器只能做脫附等溫曲線的檢測,而且耗費時間長,由於樣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樣品的測試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精微高博生產的JW-BK型靜態比表面積分析儀是真正能夠實現吸附過程分析功能的儀器(兼備直接對比法,BET法等多種方法),同時可以測試出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徑,而且可以同時進行1-2個測試樣品,還可同時進行3個樣品的真空加熱預處理,更重要的是JW-BK型靜態比表面積分析儀是國內同類產品**獲得高科技新產品證書的儀器,是完全自動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積與孔徑分析檢測設備,其測試結果與國際一致性很高,穩定性高,提高測試結果精確性。

相關焦點

  • 總結到位,煤質顆粒活性炭檢測分析
    煤質顆粒活性炭在我國已經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化學穩定性能、表面積大、空隙結構發達、吸附能力強、機械性能強度高、床層阻力小、經久耐用、易再生等等優點,都讓煤質顆粒活性炭得到市場認可的原因。在我國,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檢測標準體系還是相對完善的,產品質量檢測標準、檢測試驗方法標準也都有系統的規定。拜恩活性炭檢測部門工程師,在整理了相關資料後,將煤質顆粒活性炭檢測需要了解到的重點知識羅列了出來,在此與大家分享。
  • 比表面積檢測方法比較
    嘉峪檢測網已開通行業專欄,都是你想要的!以下為正文: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比表面積的測定有著廣泛的應用。對顆粒材料來講,比表面積逐漸成為與粒徑同等重要的物理性能。比表面積測試方法主要分為:吸附法、透氣法和其它方法。
  • 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及標準簡介
    通過這種方法測定的比表面積我們稱之為「等效」比表面積。比表面積測試方法分類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有兩種分類標準。一是根據測定樣品吸附氣體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連續流動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現在基本上很少採用;再者是根據計算比表面積理論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對比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Langmuir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和BET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等。
  • 一文囊括活性炭的原理、特性、分類、應用詳解
    活性炭是一種很細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積,而且炭粒中還有更細小的孔——毛細管。這種毛細管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由於炭粒的表面積很大,所以能與氣體(雜質)充分接觸。當這些氣體(雜質)碰到毛細管被吸附,起淨化作用。活性炭的表面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檢測數據只有採用BET方法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國內有很多儀器只能做直接對比法的檢測。
  •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 2018-07-27 10:57:3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活性炭纖維是什麼材料?
  • 活性炭的吸附理論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活性炭的孔隙大小與比表面積決定。木質活性炭廠家介紹,一般認為,木質活性炭孔隙的大小決定了其對吸附質的選擇,而比表面積的大小決定了其吸附容量。吸附原理當氣體或者液體與活性炭的表面接觸碰撞時,氣體或液體分子就會積聚在活性炭的表面上,這個過程為活性炭的吸附。吸附的結果是吸附質分子在活性炭表面或者孔內聚積,使活性炭的表面自由能下降。脫附是指吸附質分子離開活性炭的表面或者孔內,引起吸附量減少的現象。
  • 活性炭碘值的檢測方法
    活性炭作為一種優良的物理、化學吸附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活性炭用途的增加,活性炭的檢測方法也越來越多。但不同的檢測方法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性能指標。給活性炭行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帶來困難,同時也給活性炭的出口帶來一定的損失。這就急迫需要活性炭專家及權威機械制定出一套比較完整、規範的活性炭檢測方法,以使活性炭行業得到規範。
  • 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篩處理非穩定排放VOCs氣體的性能比較
    結果表明:沸石分子篩孔徑分布較為集中,約在0.8nm,比表面積為393.76m~2˙g~(-1);活性炭孔徑分布具有廣譜性,微孔集中在1~2nm之間,比表面積為1026.71m~2˙g~(-1)。活性炭對二甲苯的平衡吸附量總體高於沸石分子篩,其平衡吸附容量隨氣相平衡濃度和溫度的波動要大於沸石分子篩。
  • 活性炭性能指標和電導率檢測方法
    摘要: 活性炭作為一種優良的物理、化學吸附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活性炭用途的增加,活性炭的檢測方法也越來越多。但不同的檢測方法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性能指標。給活性炭行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帶來困難,同時也給活性炭的出口帶來一定的損失。
  • 活性炭吸附處理含酚廢水的應用研究
    表 2 中活性炭的苯酚吸附量是通過 Langmuir 等一些等溫線模型擬合計算的飽和吸附量,但苯酚初始濃度、活性炭投入量、溫度等均會影響該數值,實驗條件的差異導致其可對比性減弱,故推薦用國家標準 GB/T 7702.8—2008規定的測量方法。原材料種類和活化方法基本決定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對苯酚的吸附性能。
  • 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技術及其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從國內外已經報導的研究來看,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很多,總結起來,主要包括氧化改性和還原改性(國外文獻常稱作酸性改性和鹼性改性)。近年來,採用等離子體方法對活性炭進行改性也逐漸開展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在這3種主要的改性方法中,表面氧化改性方法的研究歷史較長,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全面,因此,筆者主要對活性炭的表面氧化改性技術進行詳細介紹。
  • 活性炭吸附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活性炭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碳質材料,以其發達的孔隙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穩定性質、很強的吸附能力以及優異的再生能力,被廣泛應用於環保等各個領域
  • 椰殼基超級電容活性炭的製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
    其中,活性炭材料由於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結構可調整、化學穩定性好和成本低等優勢成為超級電容器的首選電極材料。超級電容器中活性炭電極主要是利用電極 /電解液界面的雙電層儲存能量,根據雙電層產生的機理,活性炭材料應當具有利於電荷積累的大比表面積和便於電解液潤溼及離子快速運動的孔隙結構。
  • 活性炭過濾器原理及作用
    一、活性炭過濾器原理眾所周知,活性炭應用於水處理已有很長的歷史,在水的除氯、除嗅及汙染物的吸附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活性炭的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物理吸附主要發生在活性炭豐富的微孔中,用於去除水和空氣中雜質,這些雜質的分子直徑必須小於活性炭的孔徑。不同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藝造成活性炭不同的微孔結構、比表面積和孔徑,適用於不同的需求。
  • 改性活性炭吸附處理含鉻電鍍廢水的研究
    電鍍廢水通常的處理方法有化學沉澱法、電解法、膜分離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是比較簡單、常見的方法,具有較好吸附功能的活性炭也被來處理電鍍廢水。楊曉慶[1]以甘蔗渣為原料,氯化鋅為活化劑制出的活性炭在室溫下表現出了對鉻離子較好的吸附效果。張乾等考察了沸石、高嶺土以及活性炭對電鍍水中銅離子的吸附能力,結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強。
  • 是時候了解一下比表面積了!
    什麼是比表面積?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物料所具有的總面積。單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體材料的比表面積,例如粉末,纖維,顆粒,片狀,塊狀等材料。比表面積還有另一種定義:面積/體積。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物料所具有的總面積。分外表面積、內表面積兩類。
  • 比表面積標準品和粒度分布標準品
    測定方法有容積吸附法、重量吸附法、流動吸附法、透氣法、氣體附著法等。比表面積是評價催化劑、吸附劑及其他多孔物質如石棉、礦棉、硅藻土及粘土類礦物工業利用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內關於比表面積測試的現行有效國家標準約有十幾個,現列舉幾個比較常用的國家標準方法:GB/T 19587-2004 《氣體吸附BET法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GB/T 13390-2008 《金屬粉末比表面積的測定 氮吸附法》GB/T 7702.20-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比表面積的測定》GB/T 6609.35-2009
  • 影響活性炭吸附VOCs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響活性炭吸附VOCs效果的因素分析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本文從介紹VOCs治理技術出發,簡述VOCs治理方法。活性炭吸附是治理VOCs汙染的有效手段,在總結現有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分析了活性炭具有較強吸附性的原因,及影響活性炭吸附VOCs效果的因素。
  • 吸附劑的種類及其比表面積孔徑測試研究
    常用的吸附劑有以碳質為原料的各種活性炭吸附劑和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類吸附劑(如矽膠、氧化鋁、分子篩、天然黏土等)。    衡量吸附劑的主要指標有:對不同氣體雜質的吸附容量、磨耗率、松裝堆積密度、比表面積、抗壓碎強度等。用於濾除毒氣,精鍊石油和植物油,防止病毒和黴菌,回收天然氣中的汽油以及食糖和其他帶色物質脫色等。
  • 解析比表面積測試儀測量方法影響因素
    解析比表面積測試儀測量方法影響因素測量方法 固體有一定的幾何外形,借通常的儀器和計算可求得其表面積。但粉末或多孔性物質表面積的測定較困難,它們不僅具有不規則的外表面,還有複雜的內表面。通常稱1g固體所佔有的總表面積為該物質的比表面積S (specific surface are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