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解讀電影中獨特的敘事方式帶來的魅力

2021-01-08 少禾君

《蝴蝶效應》是一部科幻懸疑電影,但同時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影片。影片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兩人都是編劇出身,《蝴蝶效應》是他們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這對於他們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兩人經過七年的醞釀和部署,終於在2002年於溫哥華的大街小巷拍攝,2004年1月23日影片在美國正式上映。

電影講述埃文在孩童時期經歷了不愉快的事情,給人生造成了一些缺憾。長大後的埃文無意之中發現自己能夠穿越到過去,於是他決定穿越回孩童時期修正一些事情,希望能改變自己,以及親人和好友的命運,可是埃文最後無奈地發現,事情變得越來越糟......

這部影片雖然已經上演了十幾年了,但是如今在豆瓣依然有著8.6的高分,其魅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嘗試從電影的敘事結構、劇情的設定、敘事視角以及影片的主題和現實意義,來解讀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

01、敘事結構:非線性結構以及多種可能性羅列式電影敘事結構帶來的震撼效果

①懸疑式的開頭,不僅為觀眾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疑慮,更是為後面的故事設置了必不可少的鋪墊

影片的一開始就是男主人公埃文慌慌張張地潛入醫生辦公室,在幽暗的燈光下寫下了遺書,氣氛緊張而詭異,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有迫切想要看下去的欲望,試圖破解謎底。

但是由於影片採用的是一種懸疑式的開頭,使得觀眾心中疑竇頓生,不知道開頭敘事的時間和空間,處於一種混沌感覺,增添了影片的懸疑味道,同時這個開頭也是謎底,當影片將故事敘事完後,觀眾就會恍然大悟,並且為這樣的開頭兒拍案叫絕。

這就是懸疑式開頭的魅力所在,讓我們被影片的故事牢牢掌控,無法自拔並深陷其中,謎底揭曉之時,觀眾猶如從迷宮中走出,卻難以從故事的情緒之中走出。

②整部影片中間採用非線性、隱藏式敘事結構,使得影片層次更加分明和厚重

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將事情呈現出來,將埃文小時候的經歷按照時間順序來講述,但是影片的敘述過程中,多次因為埃文的短暫失憶,影片中敘說的事情出現斷片,其實當我們看到後半部的時候,就會明白其實這些斷片是導演的良苦用心,這些斷片為後半部影片的敘事留下了伏筆,或者說是埋好了一個個坑,等待後半部的敘述將這些坑一一填平。

主人公年幼時的幾次失憶:

7歲時的埃文在課堂上畫了一幅畫:他殺死了兩個人;埃文莫名其妙在廚房裡拿了一把刀,被母親發現;埃文在凱莉家被她父親拍攝不倫錄像帶;埃文在精神病院見到了父親,卻差點被父親掐死;13歲的埃文和小夥伴們製造了雷管爆炸事件;埃文的狗被凱莉的哥哥湯米燒死。每當埃文的記憶產生「斷檔」的時候,轉折點便隨之產生,所有的情節將重新安排,空白記憶成為了故事的切入點,每一個失憶的點都成為了新一輪事件的敘述動力,影片前部分的結構成了影片後半部敘述的前提條件。

其實埃文的六次失憶,也就是被隱藏的故事線索,成為了下一個謎底尋找的謎面,由此編劇和導演設計了主人公穿越回到過去這些時間節點,不僅解開了謎底,同時埃文為了試圖改變命運,讓朋友和親人有個更好的結局,他用成年後的意識操縱年幼的自己做出一些舉動,結果卻一次比一次糟糕。

這種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環敘事結構中,主人公和劇中人物的命運一次次被改寫,而且形勢越來越糟糕,觀眾的內心隨著人物在事態中的惡化而經歷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衝擊。

02、情節設定:故事情節在真實和穿越之間不斷循環,加上閃回的運用,令故事情節更加豐滿,人物更加立體個性鮮明

這部電影的情節設定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即開局:故事基本信息的鋪設和懸念的設置;

第二部分上半部分即故事的發展:主人公埃文無意中通過日記穿越過去,找回了小時候缺失的記憶。

第二部分下半部分即故事的發展:埃文決定利用穿越過去,改變那些事件的走向,以達到改變事情結局的目的,可是他無奈地發現每次他拯救了一個人,另一個人就會受到傷害;

第三部分即大結局,埃文最後一次穿越,終於徹底解決了問題。

①故事情節在現實和過去之間來回穿梭,真實和虛幻之間交替敘述,同時達到了有機的協調和統一

一般電影敘事中的情節安排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組成,但是這部電影卻是由「現在-過去」兩個部分的不斷重複,展現的是「前因-結果」兩個部分,並且劇情呈螺旋形上升趨勢。

本來故事的發展結果:埃文喜歡的女孩凱莉因為無法接受往事而自殺。

第一次穿越:埃文警告凱莉的父親,由此凱莉逃過了父親的凌辱,而且埃文河凱莉也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對戀人並準備結婚。可是她父親卻將所有的怨氣發洩在了她的哥哥湯米身上,湯米因此記恨在心,出獄後找埃文麻煩,埃文錯失將他殺死被判入獄

第二次穿越:埃文為了拯救湯米再次穿越,誰知湯米卻被好友誤殺,凱莉長大後成為了妓女。

第三次回到過去:父親被殺

第四次穿越:埃文為了拯救凱莉穿越,等他回到現在,發現凱莉生活得很幸福,卻成為了好朋友的未婚妻,自己則在爆炸中失去雙手,他的母親因此大量抽菸,最後得了肺癌將不久於人世。

第五次穿越:為了改變母親的命運,埃文穿越到幼年試圖將爆炸用的雷管丟棄,卻意外將凱莉炸死。

第六次穿越:埃文穿越回去,準備用刀將雷管線割掉,被母親發現而告失敗

第七次穿越:無計可施的埃文最後一次穿越,回到了還是胚胎的狀態,在母親的肚子裡咬破臍帶,胎死腹中。埃文的犧牲終於換來了其他人的幸福平安,但是他可憐的母親經歷了第三次胎死腹中的慘痛經歷。

故事情節重複的過程中,主人公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裡來回跳轉,時間和空間的不斷切換讓故事顯得更加具有戲劇性和衝突性,重複的過去意味著隱藏的未來,無論多少個循環,故事的開頭卻是固定不變的,開頭的敘述是整個故事的根基和基調,這樣的情節設計既使得故事呈現了羅生門的變幻多端,但同時劇情的情節保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②劇情敘述過程中,多次運用閃回,不僅增加了蒙太奇效果,也使得劇情更加生動富有感染力

影片中的情節設計可謂用心精巧,同時導演又運用了一些閃回鏡頭,在男主人公埃文穿越之後改變過去狀態後,影片在述說產生的結果中,插入了一些閃回鏡頭,更能夠展示出人物的命運被改變後的狀態和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得影片更具有張力,人物的命運進一步得以渲染,更加打動觀眾的內心,得到觀眾的同理心和共情心。

這種蒙太奇的剪輯手法的特點是:畫面和聲音形象的片斷性、敘述的不連貫性,影片節奏呈現跳躍性,聲畫形象帶有劇中人物獨有的強烈主觀性。 這部影片在男主穿越中運用閃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影片多次重複穿越帶來的審美疲勞,使得影片更具有粘性,情節更加緊湊。

這部影片中閃回的使用,使觀眾得到視覺和感官上的衝擊,為電影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同時增強了影片主題的深度。

03、敘事視角:全能視角和限制性視角交替使用,增加了影片的懸疑色彩

影片在敘事視角中也獨具匠心,將全能視角和限制性視角交替使用,達到了高度統一,增加了影片的層次感和張力。

影片主線敘事使用的使全能視角,也就是第三者視角敘事事情的大概,可是在關鍵的節點,導演賣了一個關子,切換成了限制性視角,就是男主埃文的幾次失憶,影片這時候使用的就是埃文的視角,我們對於他的幾次失憶也是一無所獲,隨著埃文的穿越慢慢弄清了事情的老龍去脈,這樣影片增加了神秘和懸疑色彩。

影片在全能視角中插入了限制性視角,使得觀眾更好地沉浸在現實發生和虛幻之中,產生一種夢幻的感覺,以致於我們看完影片後,會產生一種疑慮:或許埃文真的具有特意功能,可以穿越過去,改變現實生活的結果,或許所有的穿越都是埃文臆想出來的,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精神病人,所有關於穿越的情景都是他無端想像出來的場景。

說到這裡,也許導演已經在偷笑了,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獲得的結果,讓觀眾在無盡的揣測和猜想中,影片才會得到鮮活的生命力,讓觀眾看完影片後依然沉浸在劇情之中。

04、電影深邃的主題以及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蝴蝶效應》以獨特的敘事方式以及不同的敘事視角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帶點玄幻色彩的故事,編劇最為奇特的構思就是賦予男主人公埃文一種特異能力,可以一次次穿越回到過去,由此為他提供了一次次的反悔機會,提供了生命的多種可能性。

基於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瘋狂,主人公伊萬以及周圍人的命運因為蝴蝶效應而被改寫,於是他的人生也就跟著不停被改寫。

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而無缺憾的,所以當認同了現有的缺憾之後,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人不應該將目光停留在過去,沉迷於過去的錯誤而懊悔,過去不可追憶,過好今天,未來尚可期待,也許這就是影片帶給我們的一點現實意義。

①無處不在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用了一個奇特的故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名的效應,就是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蝴蝶效應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以此比喻長時期大範圍天氣預報往往因一點點微小的因素造成難以預測的嚴重後果。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蝴蝶效應無處不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和吳國的邊境城邑接壤,有天兩個城市的姑娘在邊境採桑葉產生了摩擦,在爭吵中,卑梁人一氣之下將出言不遜的吳人殺了,吳國人毫不留情地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發兵攻打吳人,把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聽了非常生氣,派人領兵攻克了邊境城邑,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領軍在雞父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齧,接著攻打郢都,獲得楚平王的夫人而回。

這就是一場爭吵引發的國家之間的大戰,可見很多事情偶然性中有著必然性,必然性之中又包含著偶然性。

②你不是上帝,拯救不了任何人

影片中的埃文如果不是發現了自己有特異功能,可以穿越過去,也許他這輩子就可以過著平淡而安穩的生活,在大學裡讀書,過著常人的生活。雖然生活有著一些缺憾,但總算平靜。可是隨著埃文的穿越,一次次改變過去,所有人的命運變得更加不堪,埃文覺得無比沮喪,但同時又無法停止自己的步伐。他忘記了父親對他說的:「你不能充當上帝,兒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希望自己能夠扮演上帝的角色,可以改變他人的命運,有時我們的善意之舉反而會讓人陷於更加困窘的狀態,因為我們都無法改變別人,更加無法改變這個世界,因為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就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③正確面對過去,立足當下

《蝴蝶效應》中的埃文成年後,把一切的不如意和生活中的不完美都歸咎於過去,所有才會一次次穿越,可是結果卻越來越糟糕。

正確面對過去,如果不斷地逃避,只會讓麻煩越來越大,就像片中的埃文,他一次次穿越試圖改變過去,其實是他內心對於不完美過去的逃避心理,由此採取的反應。我們只有勇敢和坦然地面對過去不完美產生的結果,這樣才會過好現在,迎來一個美好的未來。

結語:

《蝴蝶效應》不僅僅是一部懸疑片,更是一部蘊含著哲理意義的影片,片中主人公的命運以及奇特經歷,給予我們一些人生感悟,珍惜當下,正視生命中的不完美。

相關焦點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比海更深》這部影片,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而平淡的風格,延續著屬於「是枝電影」的家庭哲學。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角度來賞析解讀這部影片的魅力。本文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 解讀「蝴蝶效應」
    相信提起「蝴蝶效應」每個人都不會那麼陌生,多多少少有些認知。但你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嗎?下面我為大家解讀一下。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開創了《蝴蝶效應》分段敘事結構的他是當代歐洲殿堂級導演
    他是被譽為「電影詩人」和「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的波蘭電影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說起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相信熟悉電影的人首先會想起他的代表作藍白紅三部曲(在圖解電影app裡也有這三部曲)。因為這三部曲是為他贏得最多榮譽的電影系列。
  • 《蝴蝶效應》,這部電影告訴你生活背後的蝴蝶效應
    這是電影《蝴蝶效應》要告訴我們的事情。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這一理論有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於1963年提出。這一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 蝴蝶效應: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按照計劃做?細微變化帶來的影響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蝴蝶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大家應該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巴西)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而這句話其實就是蝴蝶效應的最常見的描述,也可以說是蝴蝶效應這個名字的由來。
  • 從《勇敢的心》看蘇格蘭風笛的獨特風採,解讀電影音樂的魅力
    可謂是當年的世界影壇上最風雲的影片,之所以《勇敢的心》如此成功,其電影音樂的發揮有著重要作用。悽婉、悠揚的笛聲,蘇格蘭起伏的山巒,風情獨特的格子裙,微小而不屈的薊花,電影與影片中絲絲入扣的原聲配樂笛聲緊密結合,給我們敘述著耐人尋味的蘇格蘭風情。
  • 影評丨龍月:淺談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敘事方式
    電影《姜子牙》劇照。圖片來源豆瓣淺談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的敘事方式文/龍月近些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異軍突起,受到業內和影迷的廣泛關注,像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哪吒》都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播媒介,在敘事過程中以其幽默有趣的故事內核、生動形象的人物形象在文化傳播中對文化進行滲透,並且由於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使其可以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在各國的文化戰略上施展著重要作用。截至10月12日,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票房為15億元左右,為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蝴蝶效應》|混沌理論中所包含的儒學思想
    單說混沌理論可能較深奧,但是其中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卻是深人淺出的。它來源於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演講中他做了一個比喻:「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幾下翅膀,有可能在幾天之後在紐約引起一場龍捲風、大朵風雪。當然世界上有很多蝴蝶,會形成一種綜合的作用。究竟是哪只蝴蝶的作用很難推算,這便是混沌。」自這次演講後,蝴蝶效應及混沌理論不脛而走,名聲遠揚。
  • 印度電影《調音師》中「盲」的隱喻敘事解碼
    豈料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是危機四伏的困境,甚至生命的危險。這部電影因循了同名法國微電影的核心創意點——一樁被無意撞見的謀殺案。這種互文性,引發了觀眾對作品和先在作品之間關係的解讀興趣。 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和文藝觀念,互文性強調在文本之間的互動關係中挖掘作品的意義。如果說微電影《調音師》只是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電影《調音師》則是在此基礎上挖掘了人性的種種可能。
  •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蝴蝶效應的理論由來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 來自2004年經典電影《蝴蝶效應》的忠告
    那麼今天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蝴蝶效應都會有怎樣的影響力。回顧經典電影作品「蝴蝶效應」直面解鎖蝴蝶效應所帶來的威力。一個細微的舉動將會改寫歷史,即使細微如蝴蝶鼓舞,也能煽動千裡之颶風。一個小小的病毒為何能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呢?新冠是如何從一個生物學問題開始慢慢影響到世界發展格局的?東西方的防疫手段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 蝴蝶效應!
    下雨所謂蝴蝶效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蝴蝶在太平洋那邊扇了下翅膀,另一邊可能因此颳起颱風。颱風1颱風2蝴蝶效應電影《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約翰·派屈克·阿梅多利、傑斯·詹姆斯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 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怎麼樣 蝴蝶效應搭配屬性介紹
    《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怎麼樣?這是4月5日實裝的六星武器之一,傷害敲過可以追加連續傷害,傷害效果非常好,可以用來快速清屏,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崩壞學園2蝴蝶效應的效果屬性搭配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蝴蝶效應有多可怕?這個系列電影告訴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想必大家對於蝴蝶效應這個名詞應該都不陌生,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通俗來講就是微小的變化足以帶動一連串巨大的連鎖反應,也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 科幻神作《蝴蝶效應》:混沌理論只是噱頭,認識人生才是核心
    #《蝴蝶效應》,相信許多影迷小夥伴都知道這部大名鼎鼎的科幻片神作,這可不是刻意吹捧,這部電影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好電影,科幻片中的代表作。《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執導,艾什頓·庫徹、艾米·斯馬特等主演的科幻驚悚電影,於2004年1月23日在美國上映。《蝴蝶效應》寓意為原先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變化,到最後可能會導致起初無法預期的後果。電影講述了男主角伊萬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
  •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深觀察)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雲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2021年元旦小長假,在越聲清韻中,杭州西湖邊的「蝴蝶劇場」連續上演了三晚新版越劇《梁祝
  • 科幻電影《蝴蝶效應》結局解析
    《蝴蝶效應》電影很多人都看過,它是一部劇情十分巧妙的科幻電影,主角不斷地穿梭回去,改變未來,但總是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小小的改變會導致所有事情都往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的道理,哪怕是你不小心折斷了一根樹枝,都有可能改變了整個未來,這就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但在我看來,僅從故事本身去解讀這個動畫影片,會很難深刻地體會到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視覺美感、故事結構、情感呈現」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這部動畫影片能讓觀眾嘆為觀止、並稱之為「藝術佳作」的原因。
  • 解讀懸疑新片《海市蜃樓》:平行空間遇上蝴蝶效應,有3種結局
    作為把反轉玩到極致的保羅導演,在2017年給我們帶來了讓人大呼過癮的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後,又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新的作品——《海市蜃樓》其實從海報就可以看出來,這部打著懸念升級口號的電影,勢必會用到平行空間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