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潤股份: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端液晶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供應商

2021-01-15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萬潤股份提問, 公司近年信息材料業務顯著提升,請問目前公司的主要材料涉及那些行業?是否有市場競爭優勢?是否涉及半導體原材料的製造供應?是否有光刻膠的材料生產?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信息材料產業目前主要產品為顯示材料。公司顯示材料主要包括高端液晶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OLED成品材料、升華前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端液晶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供應商,同時公司作為OLED成品材料、升華前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供應商,在全球該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並為該領域國內領先企業。公司積極布局電子化學品領域的聚醯亞胺材料、光刻膠單體材料,進一步豐富公司信息材料產業產品線,為未來發展積蓄動能。目前光刻膠單體材料業務未對公司業績構成重大影響。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OLED材料分類及主要代表廠商,OLED發光材料/通用材料市場規模
    從OLED材料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主要供應OLED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而升華材料的核心是專利,具有較高的壁壘,主要由韓日德美企業壟斷。圖表4:三星及LG主要材料供應商國內OLED材料廠商國內企業主要從事OLED 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生產。
  • 萬潤股份子公司引入投資者增資擴股 加速布局OLED材料領域
    集微網消息 10月24日,萬潤股份發布公告稱,此前,公司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江蘇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月科技」)引入投資者增資擴股,以解決三月科技資金需求,擴大經營規模。同時,萬潤股份、三月科技及其原股東李崇擬與中節能資本在內的4名投資人籤訂《增資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三月科技總股本由人民幣5000萬股增加至6730萬股。本次增資完成後,萬潤股份仍為三月科技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61.63%。據了解,三月科技致力於OLED顯示器件用多種電子化學品成品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萬潤股份(002643):OLED成品材料量產或不及預期
    整體來看,下遊客戶需求的增長帶動了公司一季度業績的高速增長。  國六標準實施在即,沸石分子篩將迎來高增長。為滿足國六標準排放要求,柴油車SCR催化器不得不將釩基塗層升級為沸石分子篩塗層,沸石分子篩將成為柴油車中的主流塗層。公司現有沸石分子篩產能3350噸;另外,公司目前二期擴建項目中2500噸/年的沸石材料生產車間將於今年達產,預計2019年產能將增加至5850噸。
  • 八億時空:掌握核心技術的混合液晶材料龍頭
    經過15年的努力,公司在中間體製備、單晶合成與純化、混配和液晶面板檢測等環節形成了完整的專有核心技術體系。公司在TFT型液晶材料上已實現多項技術突破,形成覆蓋智慧型手機、電腦、高畫質電視、車載顯示、智能儀表等領域的全系列產品,成為國內少數有能力生產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的企業之一。問:請介紹一下TFT混合液晶產品的主要客戶。
  • 蘋果牽手三星引爆全球OLED市場 A股尚無公司受益
    蘋果和谷歌兩家科技巨頭的加入,讓全球OLED市場需求大增,也為A股相關的OLED產業鏈帶來的投資機會。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A股尚未有受益於蘋果OLED產業鏈的公司。但長期來看,如果以後真的實現可摺疊、可彎曲的屏幕,生產可彎曲機板或原材料的A股公司也值得關注。該分析師表示,「如果是做OLED屏幕組裝的話,需要重資產投入,A股中能做的公司也不多。例如A股上遊的公司,在材料方面國內可能只能做OLED中間體加工,還做不了完整的OLED純化單體。現在A股OLED概念公司都比較偏下遊,真正做單體合成的有萬潤股份,我認為在國內能做單體提純的應該還沒有。
  • 瑞聯新材:具備規模化研發生產能力 打造專用有機新材料龍頭
    瑞聯新材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主要從事OLED材料、單體液晶、醫藥中間體等專用有機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突出,規模優勢顯著,技術產業化能力較強,此次成功上市後,瑞聯新材將成為陝西省第四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 安信證券--萬潤股份:業績符合預期 沸石OLED材料雙輪驅動加速成長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萬潤股份(002643)發布2020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9.50億元,同比+0.36%;歸母淨利潤3.48億元,同比-4.88%。
  • 國際OLED藍光材料形成壟斷格局,TADF技術開發如火如荼
    OLED中間體/粗單體主要生產國,目前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行業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毛利率達30%-40%;而發光材料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國產化能力較弱,目前由國外企業壟斷,毛利率高達80%。發光材料的專利基本被美、日、韓、德等國家企業所掌握,在成本壓力下,這些企業一般會把部分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生產外包出去。中國是全球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主要生產國,知名企業如萬潤股份、濮陽惠成等上市公司已進入全球OLED材料供應鏈。目前行業已經實現國產化,競爭格局也初步形成,同時盈利水平維持在中高位。
  • 瑞聯新材:公司在化學合成、純化、中試放大等方面有著豐富的技術經驗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0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瑞聯新材提問, 請問公司相對於其它同類公司來說核心競爭力主要提現在哪些方面。國內哪些公司屬於公司的競爭對手。有無上市公司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產品主要分為液晶材料、OLED材料和醫藥中間體三大類,液晶領域國內同行業公司有萬潤股份(002643)(002643.SZ)、八億時空(688181.SH)、康鵬科技等;OLED材料領域國內同行業公司有強力新材(300429)(300429.SZ)、萬潤股份等;醫藥中間體領域國內同行業公司有博瑞醫藥
  • 博遷新材: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供應商
    在此,我謹代表本次發行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參與本次網上路演的投資者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江蘇博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產業化使用常壓下等離子體加熱氣相冷凝法製備技術生產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的企業。
  • OLED發光材料專題報告:以技術之矛突破專利之盾
    發光材料的專利基本 被美、日、韓、德等國家企業所掌握,在成本壓力下,這些企業一般會把 部分 OLED 中間體/粗單體的生產外包出去。中國是全球 OLED 中間體/ 粗單體的主要生產國,知名企業如萬潤股份、濮陽惠成等上市公司已進入 全球 OLED 材料供應鏈。目前行業已經實現國產化,競爭格局也初步形 成,同時盈利水平維持在中高位。OLED 發光材料主要分為小分子材料與高分子材料兩大類。
  •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核心材料光刻膠概念股
    晶瑞股份(300655):光刻膠產品由公司的子公司蘇州瑞紅生產,蘇州瑞紅作為國內光刻膠領域的先驅,規模生產光刻膠近30年,產品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及平板顯示領域,產品技術水平和銷售額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公司紫外負型光刻膠和寬譜正膠及部分g線等高端產品已規模供應市場數十年,i線光刻膠近年已供應國內頭部晶片公司,高端KrF(248)光刻膠處於中試階段。公司承擔的02國家重大專項光刻膠項目已經通過國家重大專項辦的驗收。公司生產的i線光刻膠已向合肥長鑫、士蘭微、揚傑科技、福順微電子等行業頭部公司供貨。
  • 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移動顯示設備和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廠商對OLED屏幕需求較大,加劇了OLED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電致自發光特性;三明治層狀結構,無需背光模組、濾光板、液晶等構件,且可以承受高溫製程;繼CRT、LCD後最具潛力的新型顯示技術,具有可柔性顯示、超輕超薄、反應靈敏、對比度高、可視角廣、能耗低、適用溫度範圍廣、抗震性好等性能優勢。
  • OLED包括發光材料、柔性膜等都進口,中國的OLED顯示產業大而不強
    在國外,OLED的研發起步時間很早,1979年,美籍華人科學家鄧青雲發明OLED技術,1999年,Pioneer 公司發布全球第一款 OLED 產品;2005年, 三星等廠商開始大舉推進 OLED 技術,並在三星的高端手機領域廣泛應用,並因為技術不成熟受到了許多差評,有些年歲的讀者應該會對早期的「蓋樂世大果粒屏」有所印象。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混晶:高端材料依賴進口,國產崛起望打破德日壟斷混晶材料壁壘高築,國產企業走向高端液晶材料的生產從原材料到液晶中間體到液晶單體,最終和成混合液晶。中國大陸生產企業包括和成顯示、誠志永華、八億時空,隨著國產混晶材料逐步在 LCD 產線上得到驗證和應用,未來這一比例有望快速提高。由於液晶材料的關鍵技術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擁有專利的國外大公司自身生產成本較 高,定製模式就成為本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國際大廠生產 TFT 型混合液晶所需要的液晶 中間體、單體除了自己生產外,其中外購部分主要從中國大陸採購。
  • DIC EXPO顯示展匯聚全球材料及裝備企業,打響顯示行業頭炮
    DIC EXPO顯示展匯聚全球材料及裝備企業,打響顯示行業頭炮 2020 中國(上海)國際顯示技術及應用創新展(簡稱DIC EXPO顯示展)由權威協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
  • 2020年全球新材料市場及發展概況
    01  2020年全球新材料市場及發展概況  據有關機構測算2019年全球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2.8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目前,全球範圍內都在積極發展新材料,尤其是發達國家,因為新材料是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決定一國高端製造及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