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OLED藍光材料形成壟斷格局,TADF技術開發如火如荼

2020-11-10 華經情報網

一、OLED發光材料定義及分類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是基於電致發光的第三代顯示技術,OLED的發光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從陰極注入,空穴從陽極注入,注入的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傳輸層向發光層遷移,電子和空穴注入到發光層後,由於庫侖力的作用束縛在一起形成電子空穴對,即激子,激子輻射躍遷,發出光子而使OLED發光,同時釋放出能量。由此可見,發光材料是OLED顯示技術自發光的基礎,直接決定了OLED的發光特性。

OLED的三種顏色的發光材料中,藍光摻雜材料的發射波長最短,因此能壘最高;並且與之匹配的金屬材料種類較少。此外,由於藍光材料癿能隙較寬,對載流子注入發光層的效率有影響,進而影響器件的整體性能,導致藍光材料效率和壽命都不如紅綠光材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化學原材料國內產能充足,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企業議價能力較弱,毛利率僅有10%-20%;中國是全球OLED中間體/粗單體主要生產國,目前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行業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毛利率達30%-40%;而發光材料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國產化能力較弱,目前由國外企業壟斷,毛利率高達80%。

OLED發光材料產業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我國OLED發光材料發展現狀

隨著今年面板製造商產能的提高,以及產品推出的需求將帶動OLED發光材料市場大幅成長。按材料來看,今年預計將消耗大約16.9噸的HITL材料,其次藍光主體材料預計將消耗4.15噸。2019年,OLED發光材料市場規模約為20.7億元,面板面積為191.2萬㎡,主要得益於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的增加,使其較2018年市場規模的9.59億元增長115.85%。2021年隨著三星SDI開始在其QD-OLED面板中應用藍光主體和摻雜劑,預計二者的消耗量將進一步提高。2022年預計產能能達到303K/月,面板面積達到840萬㎡,國內發光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66.4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oled發光材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三、我國OLED發光材料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企業主要從事OLED中間體/粗單體生產。發光材料的專利基本被美、日、韓、德等國家企業所掌握,在成本壓力下,這些企業一般會把部分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生產外包出去。中國是全球OLED中間體/粗單體的主要生產國,知名企業如萬潤股份、濮陽惠成等上市公司已進入全球OLED材料供應鏈。目前行業已經實現國產化,競爭格局也初步形成,同時盈利水平維持在中高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擁有藍色主體材料技術專利,在全球藍色主體材料的市場佔有率達到65.4%,與SFC包攬全球接近90%的市場。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藍光材料提高壽命專利領域佔據第一位,份額佔到了41%;其次為日本,佔28%;再次為韓國,佔17%;然後是美國和德國。可見,OLED技術長期以來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中國、日本、韓國是申請量主要貢獻者,歐美國家申請量相對較少,未來中國趕超的進度將持續加快,在專利及技術上實現趕超。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OLED發光材料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發展下一代發光材料技術

目前,在國外材料企業和高校中,TADF(熱活化延遲螢光)技術開發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積極布局專利。雖然現階段來看,該技術離產業化應用的指標還很遠,短期內實現產品應用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項技術的產品突破能夠解決面板客戶藍光發光效率低的痛點和短板,最大可能的延展屏體設計空間。

2、企業不斷湧入,將逐漸打破行業壁壘

國內OLED中間體、單體粗品的供應商,包括萬潤股份、西安瑞聯、濮陽惠成、北京阿格蕾雅、吉林奧來德已實現規模量產並進入全球OLED材料供應鏈。OLED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的主要行業壁壘是下遊廠商的認可,這些已進入OLED供應鏈的企業將受益於OLED需求的快速增長。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OLED發光材料專題報告:以技術之矛突破專利之盾
    目前,化學原材料國內產能充足,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企業議價能力 較弱,毛利率僅有 10%-20%;中國是全球 OLED 中間體/粗單體主要生產 國,目前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行業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毛利率達 30%-40%;而發光材料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國產化能力較弱,目前由國 外企業壟斷,毛利率高達80%。國內企業主要從事 OLED 中間體/粗單體生產。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就飛凱材料、誠志股份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來看,其走勢與京東方、tcl集團(00100-CN)、華東科技(000727-CN)、深天馬(000050-CN)走勢的聯動性較好,同時飛凱材料與誠志股份的股價彈性更高、波動性更大。這側面反映飛凱材料、誠志股份這類混合液晶供應商的業績並不穩定,實際上這是由目前全球混合液晶的競爭格局所決定的。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就飛凱材料、誠志股份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來看,其走勢與京東方、tcl集團(00100-CN)、華東科技(000727-CN)、深天馬(000050-CN)走勢的聯動性較好,同時飛凱材料與誠志股份的股價彈性更高、波動性更大。這側面反映飛凱材料、誠志股份這類混合液晶供應商的業績並不穩定,實際上這是由目前全球混合液晶的競爭格局所決定的。
  • OLED屏,電壓只要2.9伏,就達到現代屏幕亮度的100倍!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不再由含有半導體材料鎵的化合物組成,而是由以碳為主要成分的有機化合物組成。這意味著這個概念可以用於工業用途,科學家們希望新開發的單層概念。即oleds複雜性的降低將有助於識別和改進導致壽命縮短的過程。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oled屏幕更傷眼睛,因為oled屏幕是由有機材料組成的自發光屏幕,它不需要傳統lcd屏的背光板,所以可以做得更薄,當有電流通過有機材料時,屏幕就會發光,從而顯示影像。 而lcd屏不同,在上面覆蓋有紅色、綠色和無色濾光片,當藍光透過這三種濾片時就會形成答RGB三原色,所雖然對眼睛的傷害比較小,但長時間觀內看和近距離觀看,也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的! 因此,就現在的市場發展來容看,oled屏幕是一種趨勢。它獨有的特性以及在色彩方面顯示的準確性是無可比擬的。
  • TADF藍光材料商業化在即, OLED性能將進一步提升
    外芯房3月18日訊TADF技術作為提高藍色發光材料效率的主要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市場上缺少高效藍色OLED材料,而且這種材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高效TADF藍色發光材料將使顯示器製造商降低顯示器的功耗。這將使行動裝置擁有更長電池壽命,減少大型顯示器的能量消耗。
  • OLED核心驅動——發光元件(ITO、發光材料)產業及技術發展報告
    OLED核心驅動——發光元件OLED元件的發光原理為:外加電壓適當時,陽極產生的空穴和陰極產生的電子分別向傳輸層中遷移,空穴與電子在發光層相遇,產生能量激子,從而激發產生可見光,依發光材料配方不同產生紅綠藍光
  • OLED發光材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國產化
    自強不息,布局下一代OLED材料技術 目前產業界留傳著一種說法,國際大廠掌握OLED材料的核心基礎專利,想突破專利壁壘開出自己的專利產品非常之難但是從OLED材料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材料企業並非沒有趕超的機會。目前,在國外材料企業和高校中,TADF(熱活化延遲螢光)技術開發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積極布局專利。雖然現階段來看,該技術離產業化應用的指標還很遠,短期內實現產品應用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項技術的產品突破能夠解決面板客戶藍光發光效率低的痛點和短板,最大可能的延展屏體設計空間。
  • OLED材料分類及主要代表廠商,OLED發光材料/通用材料市場規模
    圖表3:不同鍍膜技術OLED材料市場規模國外OLED材料廠商OLED發光材料層的形成需要經過三大環節,首先是將化工原材料有機合成中間體或單體粗品;然後再合升華成OLED單體,再進一步合成升華前材料或升華材料,再由面板生產企業蒸鍍到基板上,形成OLED有機發光材料層。
  • 九州大學教授談TADF有機EL材料開發(上)
    因此,在未來有可能取代材料成本高、還需繳納專利授權費的磷光材料。安達等人是如何開發出TADF,並提高其發光性能的呢?就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安達及其研究組經理工藤。現在,像這樣發出更純淨藍光的技術也有了實現的眉目,企業將其譽為「(有機EL)終極技術」。 ——請問您開始研究有機半導體是出於怎樣的目的?又是怎樣發現TADF的? 安達:我最初開始關注有機半導體,要追溯到還是學生的1980年代中期,當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的研究者提出了「分子電子」和「分子計算機」的概念。
  • 5G商用致光纖光纜需求升溫 上遊材料望打破國際壟斷
    記者從業內獲悉,未來有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際巨頭對國內SEP市場的壟斷。  有機構指出,「5G基站緻密化+前傳光纖網絡」將為光纖光纜行業打開新的成長空間。一方面,隨著頻率的快速提升,5G基站密度相比4G將大幅度增加,而根據FTTH council的測算,5G基站所需光纖數量將是4G的16倍以上。另一方面,5G引入CU/DU兩級架構,前傳網絡將帶來光纖的全新需求。
  • 八億時空戰略投資日本Kyulux 佔領下一代OLED發光材料制高點
    八億時空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液晶材料研發和生產企業,通過十多年的自主研發,成功打破了海外企業在TFT混合液晶材料市場的壟斷,成為京東方戰略合作夥伴,並於2020年1月6日登陸科創板。根據相關資料,OLED發光材料主要經歷了三代:第一代發光材料為螢光材料,螢光材料的極限發光效率為25%,目前藍色發光材料的主流仍為螢光材料;為解決第一代材料的發光效率的問題,以美國UDC為代表的相關公司開發出了第二代有機發光材料磷光材料,磷光發光材料將發光效率提升至接近100%,目前紅色和綠色發光材料的主流為磷光材料,但目前尚未開發出合適的藍光磷光材料。
  • 新技術通過釋放光子,使OLED可獲得高達76.3%的量子效率!
    自20世紀90年代首次開發白色oled以來,為了在實際亮度水平上實現平衡的白光光譜和高光效,科學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沒有額外外耦合技術的白色oled外量子效率(EQE)今天只能達到20%到40%。大約20%產生的光粒子(光子)仍然被困在玻璃層中。其原因是玻璃與空氣界面上粒子的全內反射。
  • OLED發光材料未來開發方向是高效率、改善螢光材料、引入磷光材料
    在小分子方面,發光材料的發展速度很快,綠光材料發展最快,最近佳能在SID2004上宣布,已經成功開發出驅動電壓為2.7V的綠色螢光材料,初始亮度為100cd/m2時,壽命可達25,000h,發光效率達26lm/W。Pioneer的紅色磷光材料,初始亮度在700cd/m2時,壽命預計超過30,000h。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即LED廠,可利用現有設備技術和研發實驗室,在不增加多少投資的情況下,成功開發Micro LED需要的白色和彩色晶體顆粒。這些LED外延片產業段的企業在Micro LED上的地位,類似於默克、住友化學、三菱化學在OLED產業上的地位。綜上所述,Micro LED陣營呈現的是分散的基本狀態。且其中巨頭們的消息都是二線化的,缺乏戰略層的宏觀表態。
  • 國內材料商八億時空9億日元投資日企Kyulux專研下一代OLED發光材
    八億時空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液晶材料研發和生產企業,通過十多年的自主研發,成功打破了海外企業在TFT混合液晶材料市場的壟斷,成為京東方戰略合作夥伴,並於2020年1月6日登陸科創板。根據相關資料,OLED發光材料主要經歷了三代:第一代發光材料為螢光材料,螢光材料的極限發光效率為25%,目前藍色發光材料的主流仍為螢光材料;為解決第一代材料的發光效率的問題,以美國UDC為代表的相關公司開發出了第二代有機發光材料磷光材料,磷光發光材料將發光效率提升至接近100%,目前紅色和綠色發光材料的主流為磷光材料,但目前尚未開發出合適的藍光磷光材料。
  • 化工行業:氘代化合物在OLED藍光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價格漲幅超過5%的產品:掛牌純MDI、DMF、掛牌聚合MDI、天然乳膠、丁二烯、液氯、鈦精礦、鈦白粉(銳鈦型NA100)、鹽酸(31%)、苯酐、國際丁二烯、NYMEX天然氣、PU漿料(幹法)、鹽酸(合成酸)、改質煤瀝青、液氨、BDO(華東)、炭黑、鞋底原液、甲基環矽氧烷(DMC)、棉短絨、國際硫磺、40D氨綸等;價格跌幅超過5%的產品:國產維生素D3、丙烯酸、國產維生素A、布倫特原油、WTI原油、環氧丙烷
  • 如何改善TADF材料的發光純度?
    無劍芯 發表於 2020-11-26 14:13:38 記者剛剛獲悉,出光興產第三代OLED發光材料技術獲突破,研發出TMEF(TADF-Matrixed Electrofluorescence
  • oled透明屏寬視角技術更具創意節能環保
    oled透明屏更具創意,更具科技元素,全高清、寬視角,色彩更飽滿,節能環保。現在越來越多的oled屏被廣泛應用,教育oled屏,會議室oled屏,商場oled屏,指揮中心oled屏很多場合都適合,越是高端就越能彰顯它的優勢與特色。
  • 佳能宣布考慮進入OLED材料市場 OLED蒸餾設備獨佔鰲頭
    近日,佳能宣布正在考慮進入OLED材料市場,生產OLED材料,表示其子公司福井佳能材料(Fukui Canon Materials)將會與佳能自己的研發團隊一起領導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