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水槽容易堵塞,相信是不少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通常會採用換水槽或者將堵塞物清除的方式,來緩解水槽堵塞壓力,但依然費錢費力。
在這方面,我們還真得向日本人學習學習,即便是廚房小小的水槽設計,也充滿了「小心機」,卻非常貼心實用,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1、隱藏式下水口:排水速度快,防止異味
日本人的廚房水槽下水口位置,通常會用一個擋板隱藏起來,但是底部會留出約2釐米左右的縫隙,目的就是為了讓水流更迅速的排出,充分滿足水流的流出需求,這樣排水量再大也不用擔心,水排不乾淨了。
擋板隱藏下水口,從某些方面看,還能減輕下水口異味。
當然擋板也能隨時拆卸進行清洗,邊緣凸起部分用來放置洗手液清潔劑等小物品,方便日常拿取和使用。
2、水槽內拉槽式設計:方便排水,保持整潔
水槽內設計也比較別致,會專門設計成拉槽的樣式,也就是在水槽內邊緣部位,做出一道淺淺滑軌,形成凹區,直接通往下水口,從而方便水流流通,垃圾也能順勢被衝刷走。
這樣還能保持水槽內其他區域的乾燥,乾淨又衛生。
3、水槽下水口超大且有過濾網:不易堵塞
稍微比對下會發現,日本人下水口尺寸比國內的下水口大整整一圈,且自帶一層濾水網。這樣設計的好處是,隨時能拆卸,能及時清洗汙漬,過濾網也讓雜物不容易留出堵塞管道,廚房下水槽自然不會經常性堵塞了。
除了這個,下水口還會有一種階梯式下水方式,雖然被擋住了一部分,但實際上這樣能合理的將大塊垃圾排除在外,確保不堵塞管道,是不是考慮的非常細緻。
4、水槽下水口位置:不在中間,在角落或者旁側
國內的很多水槽設計,下水口會直接設定在中間,而日本水槽下水口則在角落或者旁側。
這麼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水槽下方的收納空間不受水流影響。底部的排水管靠著邊緣走,很大程度上為底部收納櫃騰出了空間,比起我們水管在中間的樣式,這樣設計還能擴大儲物空間,一舉兩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