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獎勵青年科學家!還有鍾南山的鼓勵

2020-09-17 二三裡資訊鐵嶺

2020青橙獎名單近日公布

10位青年「學霸」科學家入選

一共被獎1000萬元


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

還收到了鍾南山的鼓勵:

「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

要記住把握機遇,

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這是科技最好的時候

科技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量子計算

最新的科技名詞每天不絕於耳

就像今天在雲棲大會上說的

雲從天上來到人們身邊

第一臺雲電腦的出現

或許將取代原本的PC電腦

而第一臺物流機器人

則將帶來一個人機共存的世界

這是我們科技崛起的時代



在青年科學家中

「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包含

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

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

還有基礎數學

以及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其中一名獲獎者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31歲博士生導師姜宇

通過模型驅動的開發與測試技術

推進了工業控制系統的軟體設計

與漏洞分析平臺的自主可控和效率提升


姜宇唯一比較遺憾的

是頭髮


他自嘲

當年自己長發飄飄

如今鬍子經常比頭髮長

「我一個師弟本來(頭髮)快光了,

但戴完假髮後,

我覺得還挺帥。」


姜宇表示

自己作為老師

教書育人挺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視頻剪輯:中國青年報(記者:張力友)


獲獎十人中唯一的女生是

浙江大學29歲博導趙保丹

被稱為「樂天派錦鯉」「第六感科研少女」


她探索了鈣鈦礦材料中的能量損耗機理

實現了更加高效環保的新型光電器件

她說,文學越學越發散

理科越學越收斂

世界收斂成公式「是很美的事」



鍾南山團隊醫生也獲得了百萬獎金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生梁文華的研究

橫跨醫學、大數據兩大學科

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鍾南山團隊科研攻關

建立了新冠重症預測模型


鍾南山回憶

他35歲以前還在農村做鍋爐工

完全沒有機會搞科研

當代青年學者思想的活躍、知識的多元

令他印象深刻

青橙獎是很好的公益項目

我們需要鼓勵和支持年輕科技工作者



科研路上

願你們無問西東

衝吧,中國青年科學家!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相關焦點

  • 10名青年科學家「神仙打架」 鍾南山寄語「把握機遇、發揮創造力」
    他是2020青橙獎的選手之一,和多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一同競技。答辯現場堪稱「神仙打架」。這些科學家們來自清華、北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鼓勵科創二十五條政策解讀】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最高獎勵1000萬
    【鼓勵科創二十五條政策解讀】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最高獎勵1000萬 2020-11-23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南山這樣誇讚青年科學家......
    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加,其中約70%為45周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蘭娟也對青年科學家做了寄語:青年科學家是中國的未來,青出於藍勝於藍。我們希望青年科學家不斷發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攻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科學難題,成為新一代更有創造力的專家。
  • 2020年青橙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學家入選
    9月9日,2020年青橙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學家入選,共獲得1000萬獎金。本次獲獎的10人,最大的35歲,最小的僅有28歲。科研領域涉及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絕大多數來自清華、上海交大、北航等高校。
  • 最年輕科學家28歲就獲百萬大獎,鍾南山發來寄語
    9月9日,10位年齡28歲至34歲的青年科學家獲得第三屆達摩院「青橙獎」,他們每人除了收穫100萬人民幣的獎金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4位科學家,3年來,這個由多位知名企業家支持的大獎,共計9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獎給了20位科學家,他們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獎三大獎項。
  • 獲獎1000萬!清華學霸自嘲發量,29歲浙大博導「少女」...
    「學霸」科學家入選,一共被獎1000萬元。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包含: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 鍾南山:青年科學家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0月18日,匯聚全球「智慧大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藝術家等各界人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雲聚一堂」,在峰會期間共話科技創新、團結協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
  • 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
    大會開幕式上,由石藥集團獨家支持的2020年度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名單揭曉。石藥集團執行長張翠龍,同樊代明院士、鍾南山院士等眾多業內大咖一起,為獲獎科學家們頒獎!,其宗旨是獎勵對腫瘤醫學科學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我國腫瘤醫學工作者和單位。
  • 肇慶走出一位傑出青年,進入鍾南山團隊,摘得達摩院青橙獎100萬獎金
    土生土長的肇慶人梁文華入選,他將與國內其他9名傑出青年科學家一起獲得該項榮譽,每人還可獲得100萬元的獎金。他曾以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身份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和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也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歷來最年輕的博導和副主任醫師。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召開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暢談科學防疫
    本報記者 徐超 溫州報導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醫科大學開幕。參會代表覆蓋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9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峰會同時也成為大型「追星」現場,匯聚在一起的「最強大腦」們成為當天最亮的星。而最燃的場面,莫過於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張文宏主任就「科學防疫」作出的演講報告。「秋冬季天氣變涼,到了傳染病高發季節,要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出入公共場所仍不要忘戴口罩、勤洗手。」
  • 2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這些「青橙」都來自哪片沃土?
    本屆,有10位勇攀科學高峰的青年科學家摘得獎項,共獲得達摩院1000萬元獎金。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青橙」,寓意青年學者猶如成長中的橙子,只要給予適宜的成長環境,就能茁壯成長。這波「後浪」最大的35歲,最小的僅有28歲,他們的科研領域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鼓勵他們說:「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開幕,現場齊聚43位院士,鍾南山作主旨報告
    10月18日,浙江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順利開幕。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參會代表覆蓋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9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峰會作視頻講話。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趙保丹還有個愛好是做飯,在她的理性思維裡,做實驗做得好的人,做飯也做得蠻好的。「做實驗需要動手,需要配方,就像做飯一樣。做飯需要菜譜,也需要掌握火候,」趙保丹開玩笑說,「大廚都是潛在的實驗高手。」不過作為思維嚴謹的科學家,趙保丹和普通女孩子最大的不同是,遇到問題不會糾結。「理科生比較擅長抓重點,看問題先看關鍵。」
  •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技成就獎
    截至目前,何梁何利科技獎共獎勵科學家1414人,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社會科技獎勵的成功典範。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獎獲得者樊錦詩研究員在頒獎大會上發言。(科技部 供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獎獲得者鍾南山院士是中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敢醫敢言、勇於擔當,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為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貢獻。
  • 曹俊越榮獲2020年度「全球青年科學家獎」
    近日,《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揭曉,北京大學校友、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成為全球唯一特等獎獲得者,以表彰其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發育生物學方面的傑出成就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十大成果發布
    17日上午,由浙江省科協和溫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總結大會在杭州舉辦。會上,浙江省科協回顧了2020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主要成果成效,並向全球青年科學家發出參與第三屆峰會的誠摯邀請。
  • 這位浙江籍院士,研究成果居國際前沿水平,近日與鍾南山同獲重磅表彰!
    為獎勵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同時獲得表彰的還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等。
  • 院士校長呼籲:要給青年科學家多「擺凳子」「搭臺子」
    近日,兩院院士盧耀如、金振民、張希、李校堃,以及一批大學校長在浙江省溫州市參加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系列活動時,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針對一些制約青年科學家成長的現象或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