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老鷹派來的臥底嗎?這部電影裡的日本兵各個英語過八級

2021-01-07 蔣校長精選

《中途島之戰》

出品:傑克·斯米特(執導)

上映時間:1976年

票房收入:216萬美元

空戰經典鏡頭:美機一發炸彈擊沉赤城號、日本三艘航母5分鐘內被炸毀

  電影主要講述了中途島戰役的整個經過:1942年5月,日本海軍佔領瓜達卡納爾島,這也是他們向南推進的極限。5月7日和8日,日軍在珊瑚海激戰中受挫,海軍統帥部決定把力量轉到太平洋中部奪取中途島,消滅美軍前進基地。

  中途島位於太平洋中部,北緯28°3'、西經177°22',由於它位居太平洋東西航線的中間位置而得名中途島。該島由周長24公裡的環礁組成,陸地面積約5.2平方公裡,距日本2800海裡,距夏威夷903海裡。

  從裝備和作戰人員的素質上看,日軍明顯強於美軍,而且日軍有當時最先進的零式飛機,有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優秀飛行員;而美軍的大部分士兵都剛剛參戰不久,戰鬥素質和經驗根本沒有,有的只是復仇決心。

  日本海軍組成了強大的聯合艦隊,由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坐鎮指揮,聯合艦隊由參謀長宇垣纏總負責,南雲忠一率第一艦空母艦艦隊任主攻。美艦隊力量相對較弱,但因為截獲日軍作戰密電,對其作戰計劃了如指掌,得以提前隱蔽,待機殲敵。

  日軍的主要目標是中途島,對它的進攻,山本五十六推測將會成為一個誘餌,能夠引誘尼米茲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前來增援,而後趁機徹底的消滅它們。

  這個計劃幾乎完美無缺,但只有一個問題,日軍並不知道,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完全掌握了他們的行動方案。

  美國著名導演約翰-福特,他當時攜帶16毫米攝影機跟隨美國海軍準備拍攝紀錄片,碰巧趕上中途島戰役,整個中途島被日機狂轟濫炸,他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下了這個觸目驚心的場面。

  美國海軍在此戰中取得四比一的空前大勝,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扭轉了之前非常不利的戰爭態勢,而且令部隊重振士氣,全國上下也收穫了必勝信心。

  日軍在海戰中大敗,四艘航母被擊沉,還損失了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這場戰役實質上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本片的觀點是:

決定重大事件的是運籌,勇氣,失誤和機遇多因素的綜合。相比起來,美國人的運氣要好很多,小日本換了炸彈,飛機卻留在甲板上,造成最致命的失利隱患,影片的相關描述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幾乎整個日本海軍都被用在這次作戰中,一共差不多動用了200艘艦艇,其中包括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和近500架戰機。

  而美軍尼米茲上將一共只勉強集中了76艘艦艇,其中還有1/3是屬於北太平洋的兵力,根本就不曾參加會戰。

  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被提前發覺,是他們失利的唯一最主要原因,最明顯的失誤是分散部署兵力,聯合艦隊各部隊在相隔很遠的距離上單獨作戰。

  而美國海軍最大限度集中部署兵力,獲勝的原因是破解了日軍電報密碼,掌握了對方的進攻企圖,從而得以及時集結兵力待機;美軍在魚雷機大部損失的情況下,轟炸機勇敢地實施連續俯衝轟炸,導致日軍戰機帶著魚雷和炸彈爆炸,航空母艦被徹底摧毀。

  美國在實力上不如日本,但在許多細節上處理得很好。比如在修理「紐約城」號時,美國軍官態度是「要麼百分之百能用,要麼不能用」,堅決保證了戰事順利進行。

  與之對應的是,日本一艘戰艦的彈射裝備出了問題,使偵察機晚起飛半小時;更致命的地方是,這架偵察機發現了敵人,但機上的發報機壞了,這可真是禍不單行……

  美軍指揮官尼米茲對中途島之戰的一番總結非常準確:「山本在各方面佔了上風:兵力,信心,經驗,是我們比他們強呢,還是我們比他們更幸運?」

  戰後,我們把美日雙方情況加以研究,不能不承認在這次作戰中,所有錯誤都是日本方面更加致命。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避免挫傷國民的士氣,日本海軍對內全面封鎖消息。所有傷員回到橫須賀軍港後,就被連夜送進醫院,同外界完全隔絕,後來還直接送到太平洋前線作戰……

  本片的諸多戰爭場面其實並非原創實拍,大多都是採自於二戰紀實片乃至後來的日美戰爭電影。比如日機起飛和轟炸中途島,就直接剪自1970年美日合拍片《虎虎虎》。

  而表現日方的戰爭場面,則出自1960年日本戰爭片《太平洋之嵐》。所以,這部《中途島》影片實際只拍了一點室內場景,至於外景的戰爭場面,劇組基本上沒拍。

  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相對比較平庸,但龐大的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採,而海戰的場面確實拍得相當逼真,使得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影片中的超級巨星包括:查爾頓·赫斯登(兩次榮膺奧斯卡獎)、亨利·方達(第54屆奧斯卡影帝)、格倫·福特(1961年金球獎影帝)、羅伯特·米徹姆(以主演黑色電影著稱)、克裡夫·羅布森(第41屆奧斯卡影帝)、三船敏郎(兩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是新人的湯姆·塞萊克,在片中也露臉演了一個小角色,他曾經在美劇《老友記》中扮演莫妮卡的男友理查,後來於1985年榮獲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影片特效:★★★

空戰場面:★★★☆

人物演技:★★★★

劇情安排:★★★☆

綜合指數:★★★☆

點評:

中途島戰役不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第一目標,這個計劃在戰略考慮上是非常錯誤的,它直接導致了日軍戰役目標的混亂,然後又影響到了戰役計劃的細節和具體執行。最終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日軍慘敗於中途島,事實上結束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

  影片描述戰前的準備扣人心弦,可惜為了體現人文關懷、種族和平,莫名插入一段愛情副線,打亂了整個主線節奏,導演功力還是有點欠缺。得益於七十年代相對落後的攝影技術,本片加入了很多真實但是畫質很差的真實片段,這讓影片上了一個大的臺階。

  在美國海軍艦載魚雷機到達戰場前,中途島的陸戰隊和陸軍航空隊已經對南雲機動部隊進行了數次並不成功的空襲,雖然沒有戰果,但是出色地吸引了日軍注意力,打亂了日軍指揮官南雲的部署,同時消耗了航母直掩隊的燃料,從而為企業號和約克城號俯衝轟炸機的成功突襲打下了基礎,但是這些情節在影片中沒有全部展現,對整個戰鬥的進程沒有交代清楚,這是本片最大的不足。

  另外,由於經典之作《虎虎虎》珠玉在前,本片也顯得相形見絀,而且劇組還「借用」了好多虎虎虎中的鏡頭,讓影片又多了一絲山寨色彩。片中日方角色全部都是用英文對話,更是少了一份歷史真實感。

【空戰課堂】——籃子戰術(bracket)

雙機配合一帶一打,在太平戰爭初期,美國海軍面對日本零式鬼畜機動的應對方法,是一種實戰中被逼出的戰術,由約翰·史密斯·薩奇發明,被成為「薩奇」雙機交叉曲線飛行。

  其實這個動作就是著名的「薩奇剪」,美國海軍航空兵至今保留此訓練科目,多次現代戰爭中都有實戰案例,只不過由機炮換成了空空格鬥飛彈。

  具體來說,就是讓本方戰鬥機成對飛行並將距離拉開,一架戰鬥機充當誘餌(僚機)吸引敵機注意,敵機上鉤後,兩架本方戰鬥機傾斜交叉飛離彼此,隨後立即轉向飛向對方(主機),使敵機大面積的側翼暴露在本方戰鬥機(主機)的炮口下,從而擊落敵機。

作者:大洋飛虎

相關焦點

  • 烈陽天道:這部大電影真的是一無是處嗎?可能是因為期望值太高了
    《烈陽天道》作為《雄兵連》系列的首部大電影,自預告公開以來就受到了大批粉絲的關注,現在這部電影是已經上映了。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看法和感受。優秀的補丁現在網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並不是很好,好多網友更是將《烈陽天道》噴得一文不值。
  • 細數《天堂真的存在》這部電影裡的催人淚下的情節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催淚電影《天堂真的存在》,這部電影是由蘭道爾·華萊士執導,格雷戈·金尼爾、凱利·蕾莉、託馬斯·哈登·丘奇主演的該片講述的是美國內布拉斯加一位小男孩在經歷了手術之後醒來
  • 英語八級在國外是什麼水平?相當於美國人幾歲的水平?
    英語四六級是大學必過的,而英語八級一般是從事英語的人才會參加的測試,如果這個人通過了八級的測試,就意味著這個人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層次了,那麼問題來了,英語八級的人和以英語為母語的美國人相比,八級的英語相當於哪一個年齡段?
  • 兩位電影大師的精彩表演,作為這部戲的代表
    然而梁朝偉的真正峰值是段時間在電影《無間道》中,在劉偉強之後,劉德華和梁朝偉開始正式合作,兩位影帝共同創作了香港最著名的警匪臥底電影。然而當無間道上映時,香港的電影卻在下降,我認為無間道又達到了一個高峰。讓我們來談談香港這部傳奇電影《無間道》背後的細節。
  • 段奕宏曾飾演食人狂魔,在這部恐怖片裡真的太慘了
    說起段奕宏,大家都不陌生,他塑造過很多經典的軍人形象,比如《士兵突擊》裡的袁朗,《記憶的證明》裡的周尚文,《烈日灼心》裡的伊谷春。當然,段奕宏不僅演過軍人,還演過很多其他角色,比如《愛有來生》中等了心愛女子五十年的痴情鬼,段奕宏戲路很寬,可以說演什麼像什麼。
  • 全員惡人集結,讓·雷諾出演配角,這部電影結局太慘烈
    在劇情設計與人物命運上,與北野武的日本版《極惡非道》有著很高的相似性,又離不開法國文藝電影中的那種矯情範兒,這部《惡棍之城》,與執導過《裡昂黑幫》的馬夏爾,在現實主義的呈現方式上如出一轍。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有的人說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很是混亂,還有人說這部電影當中沒有體現對日本侵略戰爭的任何反思。剛剛又對這部電影重刷了一遍的筆者想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關於這部電影當中,有沒有對日本侵略戰爭的反思以及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什麼?
  • 警匪燒腦動作片,陳小春任達華主演的黑白迷宮,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黑白迷宮》這是一部警匪懸疑片,電影以臥底為主線展開真相,黑白江湖之間原本同生共死的兄弟,兵戎相見,彼此懷疑,在人性的迷宮中遊走徘徊《黑白迷宮》我們一看這個片名就會覺得要把我們帶入迷宮困境,那麼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呢,我發現這是一個類似於誰是臥底的故事,我特別這部電影特別燒腦,這部電影並不是很簡單的一個社團內訌
  • 柯南:黑衣人組織裡的臥底雷達,凡是他不喜歡的人,就一定有問題
    ,分辨他們誰是真的投靠自己,誰又是貨真價實的叛徒很難,因此琴酒的工作其實是極為複雜的。在黑衣人中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派,臥底和非臥底。非臥底的主要成員有:貝爾摩德、琴酒、基安蒂和肯恩、伏特加。除了這五個人之外,經常露面的人大部分都是別的組織打進黑衣人的臥底。而要分辨這些臥底,就要靠組織裡的臥底雷達,琴酒!
  • 陰兵借道是真的嗎,中國陰兵借道事件大揭秘
    ,有很多人認為這是真的,也有人懷疑這是假的,民間傳說陰兵借道是真的嗎,據了解陰兵借道一共有幾種說法,有的是陰兵維護自己的那份軍人榮譽而戰,有的是鬼界戰爭。  陰兵借道是真的嗎:陰兵過路    對於陰兵借道是真的嗎目前一共有三種說法,第一種陰兵借道是指古代或者近代的軍隊敗亡後,往往這種陰兵都很團結而他們的思維都停留在了當時打仗的那個時間段
  • 那些演過美豔臥底的十大女星
    那些演過美豔臥底的十大女星諜戰劇一直是近些年來熱火的題材,劇中英俊瀟灑的男間諜總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這其中也不乏女間諜,那麼一起來看看出演過美豔臥底的十大女星吧。姚晨《潛伏》中飾王翠平姚晨,中國內地女演員。
  • 如果黑衣人組織反轉,只有琴酒是臥底,其他人都是精英柯南會死嗎
    組織成員基本上都已經登場,而這些人除了琴酒以外不是臥底就是笨蛋,這……哪裡像一個規模龐大的犯罪組織啊。今天留風就要腦洞大開,把故事反轉,讓黑衣人組織中酒琴與其他人換位,看看發生什麼。在反轉之前我們需要簡單回顧一下組織的主要成員。安室透,日本警方臥底,在小五郎樓下咖啡廳打工,為了跟小五郎拉近關係,曾經拜小五郎為師,與赤井秀一相愛相殺。
  • 30年前的這部電影裡,那個外星人萌翻了,把觀眾都惹哭了
    說史匹柏是80後最熟悉的導演應該不為過,這個曾經出現在英語教科書中的美國導演,是那一代人的傳奇。史匹柏有過很多偉大的作品,他導演了技驚四座的驚悚片《大白鯊》,作為一名猶太人,他的巔峰之作是一部90年代的黑白電影《辛德勒名單》,他用這部偉大的電影,試圖調和兩個對立民族之間的關係,表明人的好壞和民族沒有直接的關係。他的系列作品《奪寶奇兵》和《侏羅紀公園》都是非常賣座的商業大片,此外他兩次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 《寄生蟲》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之前因為《潘多拉》被2017年第54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提名。而這次《寄生蟲》的橫空出世,一鼓作氣,斬獲了多枚大獎!其實,在我還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就聽到了很多耐人尋味的風聲!記得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27歲的趙敏佑,擁有韓國頂尖大學的工程學學位、學校設計獎以及近乎完美的英語水平測試成績。然而,她投出的10份求職申請全部沒有回音。
  • 《動物特工局》這部動畫電影你看了嗎?在情節上你被打動了嗎?
    【文|鴻語 編輯|閘蟹君】《動物特工局》這部動畫電影你看了嗎?畫面是真的好,配音也挺好的,誇完了,我覺得人物最出彩的就是那個可憐的青蛙秘書,編劇不知道怎麼想的,讓影后穿著高跟鞋探案,熊醫生和倆蝙蝠是聾子?
  • 天才與瘋子的合作,這部電影拍出了語言文化的橋梁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從abandon到zygote」——能看懂這句話的小夥伴,估計都能想起被四六級支配的恐懼。作為詞彙手冊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單詞,它倆在折磨完N代孩子之後,如今還搖身一變,成了網絡梗。不過話說回來,當年大家在背單詞時有沒有好奇過,那些說文解字、追根溯源的詞典究竟是怎麼來的?
  • 《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爆冷門,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魔力?
    首先,我給大家一個電影列表:《拆彈部隊》/《國王的演講》/《藝術家》/《逃離德黑蘭》/《為奴十二年》/《鳥人》/《聚焦》/《月光男孩》/《水形物語》/《綠皮書》/《寄生蟲》這,是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電影獎項獲獎的電影。
  • 《使徒行者2》再次找臥底,不依賴特效:錢嘉樂找來真車撞古天樂
    而2016年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等主演的同名電影上映,延續了劇版中「找臥底」的主題。一般來說劇版的成功會讓同名的IP電影更容易撲街,然而電影版《使徒行者》上映後,不僅收穫好評無數最終還取得了6億票房的佳績。該片講述了一場警方與歹徒生死之爭的故事,即警隊「臥底」與警察配合一起剿滅郭銘犯罪集團。
  • 科幻電影裡的2020真的來了嗎?這些神預言讓人不得不服!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2年,它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則出版於1968年。而電影裡出現的許多場景,已經在今天得到驗證。比如可視電話,電影裡的人站在一人高的大型的電話面前,對方出現在熒幕裡,相互通話。但現在的手機,其實厲害多了,不但體積更小,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