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存在於小學生科幻作文裡的年代突然到了眼前。
以前我們在作文本上寫,到了2020年,汽車在天上飛,人們住在玻璃罩著的房子裡,四季如春。
但是,當真實的2020年來臨時,我們遺憾地發現這些依然是「科幻」。
那麼,那些曾經享譽一時的科幻電影裡的「2020」,是否又實現了呢?
《銀翼殺手》,首先提起它,是因為它還有一個譯名《公元2020》,雖然電影中的故事是發生在2019年年底。
當時,一家生產機器人的公司生產出了一種「複製人」——就是我們現在流行叫的AI。
在外形上,他們與人類完全無異,但體力遠勝於人類,因此,主要被人類用來探索外星球、開採資源等。
可他們也並不總是那麼聽話。在一個外星球殖民地,「複製人」們組織了一場血腥暴動。地球人當然不能忍,當即宣布複製人為違法物,必須處死。
於是,專門獵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被派出。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2年,它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則出版於1968年。
而電影裡出現的許多場景,已經在今天得到驗證。
比如可視電話,電影裡的人站在一人高的大型的電話面前,對方出現在熒幕裡,相互通話。但現在的手機,其實厲害多了,不但體積更小,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視頻。
還有電影裡佔據了整棟摩天大廈的巨型LED燈箱。現在看來亦是尋常事了。
而比起《銀翼殺手》裡這些被悄悄印證的細枝末節,1987年上映的科幻片《機器戰警》與現實的重合就頗有點讓人驚奇。
這部電影的同樣發生在2020年。一名警察在執行任務時,與歹徒搏鬥受傷。好在他遇到了一位神奇的科學家,後者將它改造成了半人半機器人的「鐵甲威龍」,從此戰鬥力爆表。
而現實生活中的2016年,英國一名機器人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科學家患上了漸凍症,大多數被診斷出這種疾病的患者會在三年內死亡。但2019年年末,他公開宣布已經將自己改造成完全的機器合成人,並稱其為彼得2.0。
除了人類自身的處境外,科幻片還會想像宇宙星辰。
2000年上映的《火星任務》中,時間同樣設定在了2020年。人類首次向火星進軍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遭遇了神秘的災難性事故,一支太空救援隊出發前往調查事故的原因。
而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時間設定在2029年,這一設定與原本現實中NASA(美國太空總署)登陸火星的時間表一致。
影片中,人類實現了首次火星登陸,太空人馬克成為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幸運兒,卻因為一場沙塵暴與團隊成員失聯。惡劣的天氣讓救援隊無法及時找到他,他只能依靠個人的力量,在這個陌生的星球生存下來。而首要解決的就是糧食問題,於是馬克就在火星上開啟了一個人的種土豆之旅。
現實世界裡,人類也從沒有停止對火星的探索。
2019年12月27日,NASA發布聲明,稱「火星2020"探測車預計將於2020年7月升空,成為第五架登陸火星的探測車。而按照NASA公布的計劃,人類將於2031年登陸火星。
不過,要說到真正的神預測,還是1988年上映的科幻動畫電影《阿基拉》。這部電影準確預言了2020年將在東京舉辦奧運會。
《阿基拉》裡的故事發生在2019年。1988年,東京發生了大爆炸,31年後,新東京得以重建,而重建的目的就是為了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
當時的東京,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在繁華之下,充斥的是各種醜惡,經濟蕭條、治安動蕩,全市即將陷入空前的革命暴動。
有預測成功的,自然也就有預測失敗的。
《鐵甲鋼拳》裡,到了2020年,人類將全面禁止拳擊,由機器人代替人類上場比賽,為大眾提供娛樂。但眾所周知,在今天,拳擊依然是一項廣受熱愛的運動。
另一部短片《拉卡》裡則說,2020年,外星人將會統治地球,他們不僅奴役地球人,還肆意破壞地球,最終引起了地球人的反抗。
劉慈欣的《三體》裡也提到,2020年,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這為人類與外星生命進行博弈,增添了強有力的資本。
但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外星人到底會不會來侵佔地球?我們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這個事情應該在2020年是不會發生的了。
科幻探索的是未來,實際上聚焦的是當下。
我們的科技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並沒有隨之變得越來越好,環境汙染、物種滅絕,種種問題層出不窮。
在科幻電影裡,這些問題總會迎來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雖然裡面會有人的貪念,人的欲望,人的殘暴……但最終,人總會突然溫暖起來,突然記起自己向善的一面。
於是光明戰神黑暗,將美好帶回人間。
但現實生活中,故事真的會走向人類為自己書寫的結局嗎?
2020年來了,你還有哪些對未來的幻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