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裡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2021-01-17 植物科學最前沿

科幻電影中常有這樣的劇情:地球將要毀滅,國際空間站或宇宙飛船帶著各種植物的種子及地球生物的遺傳信息前往宇宙深處,直到人類找到另一個適宜生存的星球重新繁育新生命。種子庫、基因庫是科幻電影裡的「常客」了,然而這並不是科幻電影裡的虛擬事物,種子庫在地球上確實存在。


種子的「諾亞方舟」


為了預防人類因為戰爭或者其他突發性災害導致農業癱瘓,以及保護作物基因多樣性,全球多地均有設置種子庫,用於保存作物種子等種質資源。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2008年,挪威政府於在斯瓦爾巴島設立的一個非盈利的、全球性的植物遺傳基因庫,隸屬北歐遺傳資源中心管理。這個庫設立的根本動機是給全球其他1700多個種子庫做一個終極備份,以預防其他種子庫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常工作。



斯瓦爾巴島地處北極圈內,氣候非常寒冷,適宜種子的保存,即便因為意外停電依靠凍土層的保護,三間庫房的溫度也可以維持在0°C以下多年。圖源網絡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有三個兩百多平方的恆溫庫房,庫房使用空調保持-18°C的恆溫,庫房的牆壁是一米多厚的混凝土,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另一方面,堅固的山體和厚重的牆壁可以保護這些庫房裡的種子抵禦核武器的攻擊。之所以得名為「末日種子庫」,是希望它可以扛過人類的核戰爭或者一些大的自然災害,幫助人們快速地恢復受損的農業。



剖面結構圖,最深處的三個房間是存放種子的庫房。圖源網絡



庫房內部,架子上的盒子裡裝著全球其他種子庫送來備份的種子。圖源網絡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不僅僅國外有末日種子庫,我國也建立了類似的機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要包括種子庫、植物離體種質庫、DNA庫、微生物種子庫、動物種質庫、信息中心和植物種質資源圃,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種子庫,僅次於末日種子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外觀及種子庫。圖源網絡


     和末日種子庫、英國的「千年種子庫」等世界一流種質庫相比,我國的種質資源庫最明顯的不同點就在於,它不像其他「同行」一樣位於寒冷地區,而是位於熱帶。另一方面,種質資源庫和它們又有一點不同,它所保護的,絕不僅限於植物種子,還有各種地球生命體及其遺傳信息。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官方網站。


種質資源是什麼?


種質資源又稱遺傳資源。是指生物體親代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它往往存在於特定品種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種、新培育的推廣品種、重要的遺傳材料以及野生近緣植物,都屬於種質資源的範圍。

植物種類數量雖然龐大,生存狀況卻不容樂觀。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入侵造成了大量野生植物的消失。現在的植物物種滅絕速度已經遠超正常水平(比預期的自然滅絕速度高出近500倍)。「一個物種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一個基因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盛。」野生植物千百年來不斷地與自然抗爭,這些資源都是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經過漫長的自然演變形成的,蘊藏著各種潛在的可利用基因,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基礎。



夏威夷是有記錄以來種子植物物種滅絕最多的地區(79種),緊隨其後的是南非的開普省(37種)和模里西斯(32種),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馬達加斯加也名列前茅。圖源網絡


種質資源是種業的「晶片」


我國是世界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幅員遼闊,地勢複雜,加上數千年來的馴化及培育,演化出許多品種資源豐富的農作物。全世界過半數主要栽培作物都在中國有栽培歷史。這些多種多樣的作物中蘊含著巨量的種質資源(如高產,抗病,抗高溫,矮杆,抗倒伏,耐鹽鹼等),這是科學家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堅實基礎。

上世紀,孢囊線蟲病使美國大豆產業遭遇毀滅性打擊,幾個大豆主產州幾乎顆粒無收,就在無計可施時,科學家發現從中國的獨特地方品種——北京小黑豆有抗病基因,正是利用其特有的抗病基因,最終培育出新大豆品種令產業得以復甦。



大豆孢囊線蟲病。圖源網絡


種質資源是抵禦「末日」的法寶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隨著全球氣候惡化,地球上的只剩下最後一種作物——玉米,且玉米正在枯萎病的折磨下大片大片的死亡,人類因此面臨著嚴峻的食物短缺及氧氣含量下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現實中可能出現嗎?答案是:不太可能出現。



《星際穿越》劇照。圖源網絡


首先,目前地球氧氣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海洋藻類而不是農作物,如果全球氣候真的惡化到只剩下一種作物,大概率人類會先因為缺氧而死,而不是缺少食物。其次依據目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情況,很難有一種疾病可以影響到全部植物。通過現有的技術,可以較快速的診斷出農作物的病因並對其進行治療,實在不行也可以使用育種技術培育新品種來抵抗病害。而培育新品種的核心正是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種質資源。


參考資料:

如何看待末日種子庫被淹?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28188/answer/172725823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植物調查!揭示了驚人的滅絕速度!https://mp.weixin.qq.com/s/T4hnqeWLFrQaG_8Xy_nteA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注於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信息的發布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後臺回復「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ID:zwkxqy ;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春節期間,電影《流浪地球》非常火,裡面有很多未來科技都讓觀眾感到十分新奇。其中還有一個和農業有關:國際空間站將帶著一座種子庫前往宇宙深處。很多人覺得,種子庫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事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確實存在「末日種子庫」,而且還有好幾個!地球上的種子庫什麼樣?
  • 若末日來臨,倖存者能重啟地球嗎?科學家:早已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不過我們可以假設一下,真的有一天世界末日來臨了,這個地球上只剩下少許的人倖存下來了,他們能夠重啟這個地球嗎?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寫到,人類的第一計劃是流浪地球,但是地球流浪需要數千年的時間,一旦在此期間發生了以外,那麼地球和全人類的希望將會毀於一旦。
  • 全球種子庫,一座神秘的建築,被稱為末日穹頂
    「世界末日」這個話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很多的科幻電影、小說等也很是鍾愛此類劇情。因為瑪雅預言,2012曾經被傳得沸沸揚揚。有的人把它當作了一個玩笑,但有的人還真的做了一些準備。當然,最終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現在,又有一些新的預言接踵而至、開始流傳。
  • 世界末日種子庫
    唯一的一棟建築像小筍尖一樣從地下冒出, 看起來很不起眼,走近它,你才發現它龐大的身軀像條巨龍藏在山體裡。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所有其他種子庫決定性的後備援助,為全球植物「備份」。當出現地區性或全球性大災難時,利用這裡精心儲藏的種子即可重新啟動農作物生產。它作為保護種子們的「終極保險」,保留著最後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應對「 末日」 的, 所以人們叫它「末日種子庫」。
  • 科學史上365天——末日種子庫
    這頭「怪獸」身負全人類的重任,是確保人類糧食安全的最後一個堡壘,是能在地球危難時刻拯救全人類的地方,是人類長久生存的保障,它就是被稱作「植物諾亞方舟」的「末日種子庫」。2006年世界種子基金會和挪威政府聯合斥資911萬美元修建末日種子庫,於當年6月19日奠基,歷時一年半,於2008年2月27日建成。
  • 末日倖存者怎麼重啟地球?別怕,科學家為你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除了第一計劃流浪地球外,還有第二計劃:載著地球生物基因以及種子的飛行艙獨立飛行,直到尋找到下一顆宜居星球。然而你知道嗎?在地球上真的有一個地方儲存著全世界所有的種子,以供地球遭遇不測時,倖存的人能依靠這裡的種子繼續繁衍生息。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冰山上的種子銀行在北極圈內,有一座島嶼名叫斯匹次卑爾根島,歸屬於挪威,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種子庫】(Svalbard
  • 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據看看新聞5月21報導,挪威政府於2008年投入使用的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也稱「末日種子庫」),保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種子。種子庫的目地是當地球因受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的時候,避免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變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致使永久凍土融化,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
  • 人類為什麼建立種子庫?糧食存放時間達1000年,末日真的會到來?
    很多國家都建立了「末日種子庫「,難道世界末日真的會到來嗎?挪威的種子庫可以保存農作物超1000年「末日種子庫」並非營利組織,而是國家建立的儲存資源的生態資源庫,我國的種子庫就在雲南的昆明。已經存在13年了,是全國西南野生生物物種的資源庫。
  • 地球最後的備份,人類末日的希望——探秘世界最大種子庫
    在電影《末日先鋒》中女戰士奄奄一息,將一袋種子交給小女孩,期盼女孩有天能找到合適地方播種在郎伊爾城旁邊一座砂巖山內部,有一座「世界末日種子庫」,它的正式名稱為挪威斯瓦爾巴末日種子庫建造這個「世界末日種子庫」是為了在「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之際,使用它所儲備的作物種子保證食物供應。這些災難包括各類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比如全球氣候變暖或者核戰爭、恐怖主義。所以它也被稱為是農作物的諾亞方舟。
  • 奧利奧開始建造「末日保險庫」,位置就在種子庫旁邊
    這個問題聽起來頗為有趣,但是沒有人想到奧利奧公司還真的考慮到了這個網友的問題,在挪威建造了一個末日保險庫。該保險庫建在永久凍土之上,距離全球種子庫並不遠。不得不說奧利奧的這項決定賺足了全球的關注。據了解,奧利奧的這個末日保險庫的靈感來自同樣位於挪威境內的全球種子庫,但是它的規模要比全球種子庫小很多。除了規模之外,該保險庫的保存措施可以和全球種子庫媲美。不僅如此,裡面的奧利奧餅乾還採用了全新的聚酯包裝。這種包裝方式可以保護餅乾在零下80攝氏度~華氏300攝氏度這段溫度範圍內不變質。
  • 揭秘末日種子庫內部:驚嘆
    很多關心此事的人正在世界各地收集作物的多樣性樣本放到末日種子庫中。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沒辦法再追回,末日種子庫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種子,利用已有的多樣性種子來保護人類的現在和未來。」末日種子庫裡儲存著現在田地裡已經看不到的品種,例如蘋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最多就5-6種品系,但實際100年以前蘋果的品種有1500多種,所以我們需要針對種子多樣性進行資源收藏。另外除了每個國家本國的種子資源外,其實也很需要國外的種子來幫助國家在農業和育種方面發展,通過共享的方式實現國際間作物資源共贏。
  • 世界最後希望的「末日種子庫」進水了……
    在距離北極點約1000公裡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存在著一個名為「末日種子庫」的巨大建築,其中存放著約1億粒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同時,該種子庫堪稱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儲存庫,其安全性堪比美國國家黃金儲藏庫,甚至可以抵禦地震和核武器。不過,「末日種子庫」近日卻沒能抵禦水的進犯。
  • ...這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
    因此,「末日種子庫」修建在距離山洞出口120米的地方,即便外界溫度升高,也難以穿透周圍厚厚的永久凍土,就算冷凍隔熱裝置失靈,永久凍土也能確保「末日種子庫」的溫度在零下4℃左右,並持續200年之久。  為了能夠抵禦原子爆炸的衝擊,「末日種子庫」按照美國國家黃金儲存庫諾克斯堡的安全模式建造,外面包圍著1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隧道裡有數道安全性能極高的密封門,既能夠抵抗爆炸產生的衝擊力,也能防止熱空氣的滲入。  「末日種子庫」中有兩個氣壓艙,每個佔地375平方米,共可以保存300萬種植物種子樣本。
  • 鬥魚「直播地球」深入北極 世界末日種子庫上演直播首秀
    北京時間10月25日,鬥魚「直播地球·極地追光之旅」繼續深入北極直播徵程,在抵達位於人類能夠生存的最北端——北緯78度的斯瓦爾巴群島之後,由主播高博帶隊的科考主播團隊參觀了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作為一個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庫,它也被稱作「世界末日種子庫」、「末日糧倉」以及「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
  • 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長啥樣? 跟我來!
    很多關心此事的人正在世界各地收集作物的多樣性樣本放到末日種子庫中。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沒辦法再追回,末日種子庫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種子,利用已有的多樣性種子來保護人類的現在和未來。」進入末日種子庫第一扇門後,就能感受到異常的寂靜和刺骨的寒冷末日種子庫裡儲存著現在田地裡已經看不到的品種,例如蘋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最多就5-6種品系,但實際100年以前蘋果的品種有1500
  • 中國也有「末日種子庫」,世界第二大哦!
    種子並不是拿來就直接入庫保藏。一般種子從野外採集回來後,要先用篩網一遍遍過濾果皮,去掉空癟種子和殘渣。儘管有實驗設備,但為了儘量減少對種子的損壞,這一過程大多數時候得手工完成。入庫的種子數量也有嚴格要求,但不是一顆顆數,而是抽取部分種子稱重,得出種子平均重量,通過稱重來確定種子數量。
  • 藏滿全世界種子的末日種子庫,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冰箱
    許多人認為,這座「末日種子庫」只有在末日才會派上用場,就像是流浪地球設計的那樣,被帶到新家園,然後開墾種植收割吃飯。但事實並非如此,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針對的,更多是世界各地其他的種子庫,怕它們翻車把自己的藏品都給弄沒了。其實全球有超過1700個基因庫,但不少都有著安全隱患。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
    原標題: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   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深處,矗立著一個神秘的高科技建築——「末日種子庫」,那麼中國有沒有這樣一座「末日種子庫」呢?   規模   世界第二大野生植物種質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北郊黑龍潭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這裡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三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裡得以「多世同堂」。這裡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