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奧利奧開始建造「末日保險庫」,位置就在種子庫旁邊

2020-11-02 宇宙科學人

根據外媒報導,有權威天文機構預測,一顆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將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天到達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這顆小行星屆時有可能撞擊地球,但是可能性非常小,只有0.41%左右。這樣的機率幾乎不會對地面造成任何影響,而且該小行星的規模也並不大,但是奧利奧公司依然採取了防禦措施——在挪威建立了一個末日保險庫來保存餅乾。



據了解,該想法起初是一位網友在推特上提出的,他發出了「如果小行星在選舉日前撞擊了地球,誰來拯救奧利奧餅乾?」的問題。這個問題聽起來頗為有趣,但是沒有人想到奧利奧公司還真的考慮到了這個網友的問題,在挪威建造了一個末日保險庫。該保險庫建在永久凍土之上,距離全球種子庫並不遠。不得不說奧利奧的這項決定賺足了全球的關注。



奧利奧的種子庫有何特別?

據了解,奧利奧的這個末日保險庫的靈感來自同樣位於挪威境內的全球種子庫,但是它的規模要比全球種子庫小很多。除了規模之外,該保險庫的保存措施可以和全球種子庫媲美。不僅如此,裡面的奧利奧餅乾還採用了全新的聚酯包裝。這種包裝方式可以保護餅乾在零下80攝氏度~華氏300攝氏度這段溫度範圍內不變質。



末日保險庫建成之後,奧利奧公司就發表了一份聲明對他們的末日保險庫進行宣傳,這讓許多行業內的人士感嘆奧利奧公司公關能力之高超。而氣候環境學家認為,人們應該憑藉這次機會認識全球種子庫,關注地球正在面臨的氣候環境難題。那麼你了解全球種子庫嗎?為什麼人類要花重金建設這個保護性場所呢?

全球種子庫裡有什麼東西?

全球種子庫位於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距離北極點大約1000多公裡。這座種子庫在2007年3月開始建造,第二年2月就正式投入使用。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種子庫保存種子的能力遠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保護場所,因此投入使用後全球許多國家、地區的種子保護庫都向全球種子庫輸送了種子備份。



全球種子庫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即種子銀行。每個國家或機構在該種子庫內寄存的種子能夠在未來取出,目前該種子庫已經接受了超過4000種植物種子的備份,其中就有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小麥、稻米、大豆的種子。根據記載,2015年國際乾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向全球種子庫提出「提取申請」,總共有11.6萬份農作物種子被提取出來了。

為什麼要建立全球種子庫?

在西方神話中,上帝創世的第7天,世界遭遇了末日變化,最終人類和自然生物的倖存者乘坐諾亞方舟存活了下來,全球種子庫被認為是人類未來遭遇末日的「諾亞方舟」。挪威處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斯瓦爾巴島的氣候常年寒冷,具備良好的保存條件。而且海拔高於海平面一百多米,因此即使海平面上升也不太可能將這裡淹沒。



位於冰天雪地中的種子庫就像一個超大冰箱,它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歡迎。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種子庫中有常見農作物的種子,將它們存入種子庫中是為了預防世界末日將所有農作物徹底毀滅。此外,種子庫中還有珍稀植物種子,這也是保護珍稀植物的有效措施之一。



除了挪威的全球種子庫之外,實際上許多國家都建有自己的種子庫,但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發現,由於資金供應等原因,全球達到標準的種子庫不超過30座,這說明人類在保護植物多樣性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如果人類在未來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要保護植物種子,還要保護我們的地球。

資料來源

環球網 10月24日 《奧利奧將其餅乾存放在一個末日保險庫裡》

相關焦點

  • 為了避免「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餅乾」滅絕, 他們在挪威建了一座「奧利奧末日保險庫」
    整個2020年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度過,讓人忍不住想起過去種種「2020世界末日」的預言。
  • 「熱點傳遞」為了應對「末日危機」,奧利奧竟然建立了個保險庫
    甚至還在挪威政府的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項目種子庫旁邊,默默地建立了一個自己的保險庫,將奧利奧餅乾製作與配方和一系列特殊包裝的餅乾保存進去,並以此作為宣傳在網絡上不斷造勢。即便後來NASA表示小行星很難撞擊地球,但是還會有很多人表示很好奇藏在凍土下的奧利奧是什麼樣子的味道。
  • 奧利奧竟然建了個「末日基地」!
    萬萬沒想到愛搞事的Oreo奧利奧竟然在挪威修建了一所末日站在僅一個月的時間裡為了能夠實踐這個想法奧利奧主創團隊經歷了無數次方案修改,最終選定了奧利奧(Oreo)防小行星專用場地——「全球奧利奧庫(Global OREO Vault)」據了解,這個被稱為Global Oreo Vault的保險庫其設計靈感來自北極地區
  • 浮城一刻|一抹比白色更白的白色,一間裝滿奧利奧餅乾的末日地堡
    他們在挪威建造了一個混凝土末日保險庫,來存放人類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奧利奧夾心餅乾。一抹比白色更白的白色2013 年,一群英國的研究者宣稱,他們研製出了世界上最黑的黑色,它被稱之 vantaback。這種材料可以吸收高達 99.965% 的輻射,包括可見光和其他常見的頻率,如微波和無線電波。結果就是一片漆黑,像一個無底洞,沒有光線可以從裡面出來。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末日種子庫由挪威政府出資建造,目前儲存著大約1億顆、上百萬種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無論是常見的品種,比如市面上的大米,還是特有的種類,比如白鷹玉米,這裡都應有盡有。因為有專門的製冷系統,這裡的種子可以常年保存在-18℃的環境中,小麥、大麥等重要農作物的種子可以保存1000年之久,生存能力最強的高粱種子甚至能存放1.95萬年。
  • 全球種子庫,一座神秘的建築,被稱為末日穹頂
    「世界末日」這個話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很多的科幻電影、小說等也很是鍾愛此類劇情。因為瑪雅預言,2012曾經被傳得沸沸揚揚。有的人把它當作了一個玩笑,但有的人還真的做了一些準備。當然,最終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現在,又有一些新的預言接踵而至、開始流傳。
  • 地球最後的備份,人類末日的希望——探秘世界最大種子庫
    在郎伊爾城旁邊一座砂巖山內部,有一座「世界末日種子庫」,它的正式名稱為挪威斯瓦爾巴末日種子庫建造這個「世界末日種子庫」是為了在「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之際,使用它所儲備的作物種子保證食物供應。這些災難包括各類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比如全球氣候變暖或者核戰爭、恐怖主義。所以它也被稱為是農作物的諾亞方舟。
  • 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但尚未波及存儲種子的地點。他們正全天候監察種子庫的情況,同時為100米長的種子庫隧道入口加裝防水設備。> 看過電影《2012》的都知道,為了防止因一場大洪水帶來的世界末日,致使人類和地球上其它物種的滅絕,人類建造了體型龐大的方形船隻「諾亞方舟」。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
    原標題: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   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深處,矗立著一個神秘的高科技建築——「末日種子庫」,那麼中國有沒有這樣一座「末日種子庫」呢?   規模   世界第二大野生植物種質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北郊黑龍潭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這裡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三萬多種植物以及豐富的動物種質資源在這裡得以「多世同堂」。這裡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
  • 《流浪地球》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其中還有一個和農業有關:國際空間站將帶著一座種子庫前往宇宙深處。很多人覺得,種子庫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事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確實存在「末日種子庫」,而且還有好幾個!地球上的種子庫什麼樣?又為什麼要建設種子庫呢?  早在2007年,挪威政府就在距離北極1000公裡的島嶼上建立了一座「種子庫」。這座「種子庫」被稱為「植物界的諾亞方舟」。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種子庫】(Svalbard
  • 若末日來臨,倖存者能重啟地球嗎?科學家:早已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從開始進入2020年後,很多朋友都對今天感到憂心忡忡,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情況和自然災害的頻繁爆發下,害怕2020年會真的如同很多預言所說的,發生世界末日。但是,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我們也不需要過於擔心。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們還真的在地球上建造了第一個」種子基地「。如果真的發生了世界末日,這些種子被倖存者找到,並好好利用起來,就有很大的機會重啟地球。當然,重啟地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 世界末日種子庫
    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所有其他種子庫決定性的後備援助,為全球植物「備份」。當出現地區性或全球性大災難時,利用這裡精心儲藏的種子即可重新啟動農作物生產。它作為保護種子們的「終極保險」,保留著最後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應對「 末日」 的, 所以人們叫它「末日種子庫」。種子庫建在斯瓦爾巴的永凍層裡,它就像一座天然冰箱, 能使種子處於低溫環境中。
  • 世界末日來了也別怕,人類還給自己建了一個種子庫.
    別想太多,這個種子就是實實在在的大麥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種子。這個 「 末日種子庫 」 由挪威政府出資,也被稱為 「 植物界的諾亞方舟 」。工程人員在島上半山腰的地方人工炸出一個山洞,掘地 125 米建造了三個長 27 米、寬 10 米、高 6 米的種子存儲倉。末日種子庫圖示
  • 藏滿全世界種子的末日種子庫,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冰箱
    它主要用於保護農作物的種子,增加世界農作物多樣性儲備,以防全球性災難。許多人認為,這座「末日種子庫」只有在末日才會派上用場,就像是流浪地球設計的那樣,被帶到新家園,然後開墾種植收割吃飯。但事實並非如此,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針對的,更多是世界各地其他的種子庫,怕它們翻車把自己的藏品都給弄沒了。其實全球有超過1700個基因庫,但不少都有著安全隱患。
  • 千年細菌重現人間、世界末日種子庫岌岌可危...大自然開始了對人類的無聲反擊
    可能有人仍然要說,我們吃喝玩樂,這些動物的生死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它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因為大自然早已開始了對人類的無聲反擊......2016年8月,一種古老的病菌就在廣袤壯闊的西伯利亞凍原上顯露了蛛絲馬跡。
  • 末日倖存者怎麼重啟地球?別怕,科學家為你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末日種子庫 在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永久凍土層下面,挪威和一些基金組織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種子庫由於包含的植物種子種類較多,數據較全,因此被人們稱為「末日種子庫」「諾亞方舟種子庫」。
  • 揭秘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的全球種子庫
    在本周三種子庫迎來了近5萬個種子新樣本,這些種子被送來是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Cary Fowler被認為是全球種子庫之父,他也是國際非營利性組織Crop Trust的前執行董事。他把末日種子庫比作一個安全的保險箱:種子庫並非是為了啟示錄場景,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備份。
  • 這裡的變暖速度全球最快 凍土融化差點把「末日種子庫」毀了
    然而,堅實的永凍土層如今正在迅速融化,開始危及朗伊爾城居民的生命安全,以及坐落在此的「諾亞方舟種子庫」。該種子庫由挪威政府出資建造,其運營合作夥伴還包括總部設在德國波恩的全球農作物多樣化基金會和總部設在瑞典阿爾納普的北歐基因資源中心。根據世界環保聯盟的統計,有13%的植物物種可能滅絕,美國科學家則說,真實比率可能高達47%。有人開始擔心,一旦農作物大量滅絕,人類該怎麼辦?這就是全球種子庫成立的初衷,它必須能抵抗天災人禍,即使核戰爭爆發、小行星撞地球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也能屹立不倒。
  • 鬥魚「直播地球」深入北極 世界末日種子庫上演直播首秀
    北京時間10月25日,鬥魚「直播地球·極地追光之旅」繼續深入北極直播徵程,在抵達位於人類能夠生存的最北端——北緯78度的斯瓦爾巴群島之後,由主播高博帶隊的科考主播團隊參觀了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作為一個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庫,它也被稱作「世界末日種子庫」、「末日糧倉」以及「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