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2020-12-01 觀察者網

據看看新聞5月21報導,挪威政府於2008年投入使用的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也稱「末日種子庫」),保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種子。種子庫的目地是當地球因受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的時候,避免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變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致使永久凍土融化,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

入口景象對比:冰雪融化前後(來源:資料圖)

挪威官員阿希姆表示,北極地區去年平均溫度較正常水平高出逾7攝氏度,在導致部分永久凍土融化的同時,還引發融冰和暴雨。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但尚未波及存儲種子的地點。他們正全天候監察種子庫的情況,同時為100米長的種子庫隧道入口加裝防水設備。

通往種子庫存儲室的隧道

神秘的末日種子庫

看過電影《2012》的都知道,為了防止因一場大洪水帶來的世界末日,致使人類和地球上其它物種的滅絕,人類建造了體型龐大的方形船隻「諾亞方舟」。以幫助人類和地球其它生物在末日來臨那天,得以繼續生存下去。故事原型來自《希伯來聖經·創世紀》,在原故事中人類花費了120年才建成「諾亞方舟」,藉助「諾亞方舟」保護,人類逃過一劫。

末日災難科幻電影《2012》中建造的「諾亞方舟」

據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網站報導,種子庫最初的設想誕生於2004年的國際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公約。2005年6月,挪威政府正式提議「諾亞方舟世界種子計劃」,這個工程得到聯合國糧農署的支持。挪威政府負責籌資,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農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會及義大利國際生物多樣性學術團體出資,全球農物多樣性信託基金幫助管理種子和負責日常運營。前期建造費用約為300萬美元,每年運營費用10萬—20萬美元,2006年6月正式破土動工。

2008年2月26日,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舉行了正式啟用剪裁儀式,第一批存入種子庫的種子包含26.8萬種作物種子,其中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等123個國家的大米種子。

2008年2月26日,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剪裁儀式

安全有保障

科學家在工程選址和設計上,坐落於北極圈極點1000多公裡的斯瓦巴爾山,因其地理位置偏遠可遠離各種外在威脅;氣候寒冷,擁有永久凍土地帶,有利於種子保存。成為種子庫首選址。將種子庫建造在永久凍土帶的地下,常年維持著零下18度。位置高於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使格林蘭的冰蓋融化或南極洲的冰層完全消融,海平面上升,也不會被淹沒。

被凍冰覆蓋的通往種子庫的大門(來源:Veritasium真理元素頻道

根據Veritasium(真理元素)頻道製作的《走進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這期實節目的實地考察顯示,在安全性上,從入口到三個庫存間,有著一條100餘米的隧道,隔著5道門。可承受芮氏6.2級地震和原子彈攻擊。因為處於永久凍土層,即使電源被切斷,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種子庫也能保持常年低溫。

而且據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報導,除了上述提及的建築本身在設計建造上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外,種子庫入口隧道中還配有武裝巡邏警衛,以保護種子庫的日常安全。

站在種子庫隧道中的武裝巡邏警衛

是誰在儲存種子?信息可公開檢索

雖然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建造費用以及日常維護費用昂貴,但是其中的庫存位置卻是免費提供給各個「儲蓄者」。儲蓄者通常以國家為單位,保存著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各種各樣的作物種子。運行模式上,基本上和銀行金庫差不多。「儲蓄者」將種子密封包裝好,運到種子庫。工作人員會檢查包裝裡是否有別的危險物,但是不會打開儲存種子的容器進行檢查。但是每個「儲蓄者」存儲在這裡的種子,信息都是公開的。每個包裝上都有各個國家的標識,通過上面的數字,以及建立的資料庫進行檢索,可以得到種子的詳細信息。

綜合性種子庫(來源: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網站)


來自朝鮮的種子,通過上面的數字可檢索種子詳細信息(來源:Veritasium真理元素頻道

來自加拿大的種子(來源:Veritasium真理元素頻道

根據Veritasium(真理元素)視頻中採訪工作人員得知,依照最初設計,這個種子庫能存儲300萬種不同植物的種子,而且每種植物的種子都會超過500粒。所以,將會有超過10億粒種子存儲於此。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這個種子庫,不接受轉基因作物。

據合肥地鐵報報導5月22日,截至目前為止,該種子庫已儲有82.5萬個品種。

此外,根據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報導,種子庫中儲存的種子只有在原始來源地的作物被毀的情況下才能出庫再使用。並且來源地之外的地區想要使用的話,須獲得來源地的允許。全球農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執行總裁卡裡-福勒說,「我認為,事實上對於農作物的多樣性來說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種子庫是我們建好了用來等待世界末日的來臨的。但是,它真正意義卻是作為一個種子備份計劃而存在。我們每天都會失去數不清的物種,這需要我們在還來得及的時候為一些瀕危的物種建立起保護措施。」

觀察者網綜合看看新聞、合肥地鐵報等報導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 挪威斥巨資升級「世界末日」北極種子庫
    挪威政府23日表示,計劃斥資1300萬美元(約合8200萬人民幣)升級改造十年前在北極附近建造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以防止人類賴以生存的作物因災難絕種。挪威農業和食品部長喬恩·格奧爾格·戴爾表示,施工將很快開始。戴爾解釋說:「保護所有對全球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的遺傳物質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 給世界末日準備的種子庫要被淹了?別擔心,還不會
    是和管理的糧食「諾亞方舟」,它包含世界上最大的農業作物多樣性收藏,位於北極圈內,遠離戰火和天災,已經順利運營了九年。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挪威政府作物信託種子庫海拔約130米。MariTefre/斯瓦爾巴種子庫然而,上周五有消息稱,凍土層融化的雪水湧進種子庫入口的隧道,在地板上形成了一層冰面。儘管對種子沒有影響,但似乎暴露了設施的安全隱患。極端天氣導致的結果並不在管理者的預期之內,也向種子庫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在這個設計為可以自主運行的設施當中,管理人員不得不24小時值班輪守,關注任何可能的風險。
  • 「末日種子庫」——保存人類生存命脈「備胎」的神秘處所
    在北極圈內距離極點1000多公裡的山體中,有一座「末日種子庫」,裡面存放著約1億粒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這看起來很像是科幻劇才會中出現的建築物,卻是現實版的「植物諾亞方舟」,被稱之為「人類最後的希望」這個「末日種子庫」的建立,是挪威政府為了世界應對發生大規模災害提前做的準備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不論是氣候變化
  • 這裡的變暖速度全球最快 凍土融化差點把「末日種子庫」毀了
    朗伊爾城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鎮 圖據CNN末日種子庫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這樣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於2008年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
  • 世界末日種子庫
    氣候惡劣、寒冷、人跡罕至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緯78度,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裡,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地方。群島東部的山坡很荒涼,只有地面褐色的苔蘚頑強地生長著,顯現出一抹生機。唯一的一棟建築像小筍尖一樣從地下冒出, 看起來很不起眼,走近它,你才發現它龐大的身軀像條巨龍藏在山體裡。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所有其他種子庫決定性的後備援助,為全球植物「備份」。
  • 挪威斥資升級全球種子庫
    新華社奧斯陸2月24日電  挪威政府日前宣布,將撥款1億挪威克朗(約合1270萬美元)對挪威北部的全球種子庫進行修繕升級。  這個全球種子庫位於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目前儲存著來自世界各地近90萬份植物種子,作為「備份」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
  •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 位於北極圈溫度達21.7℃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 位於北極圈溫度達21.7℃ 2020-07-27 09:27:58 來源:北青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據德國《焦點》周刊26日報導,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創歷史新高——21.7攝氏度。
  • 千年細菌重現人間、世界末日種子庫岌岌可危...大自然開始了對人類的無聲反擊
    一頭因感染炭疽死於1941年的馴鹿屍體本來深埋在永久凍土層之下,所有人都認為屍體會被永久冰封。但隨著全球變暖氣候下夏日熱浪的出現,永久凍土開始融化。這就使得馴鹿屍體暴露,炭疽桿菌重見天日,並復活釋放到附近的水和土壤中。病菌傳染式地侵入附近放牧馴鹿,造成2000多隻馴鹿死亡。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冰山上的種子銀行在北極圈內,有一座島嶼名叫斯匹次卑爾根島,歸屬於挪威,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揭秘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上的全球種子庫
    全球種子庫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的一座挪威群島——在本周三種子庫迎來了近5萬個種子新樣本,這些種子被送來是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Cary Fowler被認為是全球種子庫之父,他也是國際非營利性組織Crop Trust的前執行董事。他把末日種子庫比作一個安全的保險箱:種子庫並非是為了啟示錄場景,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備份。
  •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據德國《焦點》周刊7月26日...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據德國《焦點》周刊7月26日報導,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達到21.7攝氏度,創下創歷史新高。該地區每年這段時間的氣溫通常在5到8攝氏度之間。
  • 科學史上365天——末日種子庫
    堪比狼堡的種子庫從外表看,「末日種子庫」沒有什麼特別,它只是一個從冰雪中伸出頭來的巨型隧道,全長120米,有厚達1米的水泥牆,隧道牆凝結著冰霜,寒氣逼人,它直插入山底凍土地帶的地下巖層,引導你進入一個常年保持在零下18攝氏度的寂靜而冰冷的世界。
  • 地球最後的備份,人類末日的希望——探秘世界最大種子庫
    在郎伊爾城旁邊一座砂巖山內部,有一座「世界末日種子庫」,它的正式名稱為挪威斯瓦爾巴末日種子庫建造這個「世界末日種子庫」是為了在「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之際,使用它所儲備的作物種子保證食物供應。這些災難包括各類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比如全球氣候變暖或者核戰爭、恐怖主義。所以它也被稱為是農作物的諾亞方舟。
  • 挪威人類「末日種子庫」遭遇進水—新聞—科學網
    因永凍土層意外融化,位於挪威北部的「末日種子庫」遭遇進水。
  • 挪威「末日種子庫」所在地氣溫創新高,達21.7攝氏度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德國《焦點》周刊26日報導,挪威氣象局26日表示,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25日氣溫創歷史新高——21.7攝氏度。挪威氣候研究中心的報告稱,從1971年到2017年,斯瓦爾巴群島的氣溫已升高3-5攝氏度。斯瓦爾巴群島距離北極點約1000公裡,以北極熊多著稱,也有採礦基地。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還有一個俗稱「末日種子庫」的全球種子庫,自2008年以來收集世界各地的種子樣本,以保護作物免於因氣候變暖等全球性災難而滅絕。
  • 世界末日種子庫真固若金湯?新報告稱:本世紀末將變得岌岌可危
    去年,來自世界各國數千名科學家和多個組織表示出對地球環境的擔憂,警告世界人類要節能減排。事實上科學家對環境的擔憂並非多餘,因為地球真的變得越來越溫暖,世界各地多處冰川已經出現了不可逆融化,全球氣候也因此而發生了較大變化。氣候環境的變化必然會造成大量植物和動物的滅絕。今年剛剛過去的厄爾尼諾現象大家也已經見識到了。
  • 氣候變化致糧食危機逼近,北極「世界末日種子庫」再添六萬顆種子
    據法新社2月25日報導,本周二(25日),位於北極的「世界末日種子庫」將開始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6萬顆種子樣本,至此,該庫中的種子數量將達到105萬顆,以保存人類世界的最後火種。這個坐落在挪威最北界的斯瓦巴群島上的全球最大種子庫,成立於2008年,是為了防止有朝一日地球陷入重大生態危機時,依然有農作物的種子可以生產出糧食供人類食用,並維持住生物圈的物種多樣性。
  • 「末日種子庫」所在地的氣溫剛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挪威氣象研究所報導,挪威北極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周六錄得有史以來最高氣溫。根據科學研究,北極地區全球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斯匹次卑爾根島是挪威北部群島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位於距北極1000公裡(620英裡)的地方。預計這種相對熱浪將持續到周一,是7月份正常氣溫的一個巨大峰值,7月份是北極最熱的月份。每年這個時候,斯瓦爾巴群島的正常溫度預計會達到5-8攝氏度。
  • 人類活動禍及末日種子庫!研究警告:當地或成全球變暖重災區
    一些科學家們確實擔憂人類的未來會出現這種情況,因此科學家們於2008年建起了「末日種子庫」,這是一個集中了世界各國農作物的種子庫,為的是確保全球人類在面臨末日危機時保護糧食作物的安全,從而在人類危機關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約1 億粒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被保存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斯匹次卑爾根島的一處人工建造的零下18 攝氏度的地窖內。
  • ...這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
    這裡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種子方舟」。  「種子銀行」的備份  根據估算,目前世界上有200多萬種可食用的植物,包括10萬種稻米、1000多種香蕉……這些農作物的種子,小如罌粟花種子,大如椰子,都蘊含著無價的植物DNA。然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地球上農作物物種已經消失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