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終極備份!揭秘末日種子庫內部:驚嘆

2020-12-01 中關村在線

北冰洋上的斯瓦爾巴群島靜靜的躺在挪威大陸與北極的中間地帶,這裡的冬季,白雪皚皚,仿佛時間冰凍靜止,荒野上山峰壯麗冰川高聳,隨處可見警示北極熊出沒的標牌,這裡也是保證全球食物「終極未來」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坐落的地方。這座鮮有人能參觀、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什麼樣,新浪科技帶你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安全性堪比美國國家黃金儲藏庫

末日種子庫的入口就矗立在常年積雪的半山腰上,形似巨大戰艦桅杆,使用鋼筋混凝土澆築並以當前最新的工藝來保證電源供給,深入山體125米的倉庫內備有防爆破門和兩個密封艙,確保這些種子在核戰爭或者小行星撞擊地球這樣的世界末日來臨時還能給人類留下重建基礎,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重要農作物全部被毀,而末日種子庫就是人類最後的希望,它將確保所有農作物樣本都完好無損。

入口處位於海平面上方130米,即使未來全部極地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它仍不會受到影響,此外末日種子庫也遠離戰爭,斯瓦爾巴島距離任何軍事衝突地都非常遙遠,即使有人轟炸了北極,理論上種子庫仍不會受到任何威脅。

末日種子庫一年只開啟2-3次,記者跟隨華大基因的考察團隊,是世界末日種子庫首次迎來的中國媒體團,種子庫的負責人特意從德國總部飛過來,單獨為我們打開了一次大門。平時這裡基本無人值守,依靠內部的攝像頭和傳感設備與挪威政府的網絡相連接檢查安全,另外由於斯瓦爾巴群島遠離大陸,如果有人過來偷取種子,進出並非易事。

農作物多樣性的種子守衛者

現今全球農業面臨很大危機,全球變暖,氣溫每改變一度,就會導致農業收成下降2%,不可預知的極端天氣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人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農作物的多樣性因為雜交等原因快速的消失,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很多作物的不同品種,運營管理末日種子庫的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負責人Maria Haga介紹說:「例如從1950年至今,中國滅絕了90%的大米作物,美國滅絕了90%的果蔬作物。

很多關心此事的人正在世界各地收集作物的多樣性樣本放到末日種子庫中。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沒辦法再追回,末日種子庫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種子,利用已有的多樣性種子來保護人類的現在和未來。」

多樣性對於糧食作物的安全十分重要,有多樣作物的存在,未來可以挑選進行優勢雜交,比如一個品種的小麥需要比較少的水就可存活但低產,而另外一個品種的小麥可能需要很多的水但高產,根據不同的特性可以雜交在一起,形成高產、需水量很少的新型的作物。

末日種子庫裡儲存著現在田地裡已經看不到的品種,例如蘋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最多就5-6種品系,但實際100年以前蘋果的品種有1500多種,所以我們需要針對種子多樣性進行資源收藏。另外除了每個國家本國的種子資源外,其實也很需要國外的種子來幫助國家在農業和育種方面發展,通過共享的方式實現國際間作物資源共贏。

2015年9月份末日種子庫第一次從倉庫中取出保存的種子交給當初儲存它們的敘利亞國家種子庫,因為戰爭敘利亞國家種子庫被完全廢棄,科學家們從之前備份在末日種子庫中的325箱種子中拿出130箱,共計11.6萬個樣本,重新建立了本國的種子庫。

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關鍵作物品種儲存,所以末日種子庫就像「備胎」,是這些種子備份的備份,當洪水、戰爭等威脅了國家種子庫,或者工業規模的農業極大地減少了遺傳變異以至於害蟲泛濫成災、作物死亡時,末日種子庫存在的意義就凸顯出來了。

記者一直很好奇末日種子庫是否會儲存轉基因的種子,對此Maria Haga回答十分乾脆:沒有。因為斯瓦巴德島屬於挪威,而挪威有嚴格的法律法規不允許任何轉基因植物,所以原則上末日種子庫是明確規定不接受轉基因作物的種子,但是Maria Haga也提到,現在轉基因作物已經蔓延,可能會有例外種子被儲存進來。

末日種子庫內部什麼樣

進入這座遠離塵世的末日種子庫需要通過五道冰封的大門和一條百米多長的隧道,並沒有想像中的錯綜複雜,最外層的大門鋼鐵製成,只需一把普通的鑰匙就能打開,和我們日常使用的並無兩樣。進入第一扇門後,就能感受到異常的寂靜和刺骨的寒冷。

戴上安全頭盔隨著隧道逐漸深入山底,永遠不會解凍的凍土層,青色的水泥地面,山體中挖出的隧道也只是簡單塗抹了白漿,深處裸露出一些巖石表面,金屬色的管道通往三間倉庫,每間倉庫可以存放150萬份種子樣本,按照目前已經存儲的87萬份樣本計算,只啟用了一間倉庫的60%的面積,未來可存放的空間還很大。

真正儲存種子樣本的倉庫更是一點都不神秘,沒有奢華的裝修,沒有高科技的設備,冰凍的白色大門後,巖石牆壁上閃爍著冰晶,種子「大教堂」裡像極了超市,一排排貨架上擺放著一個個封好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盒子,儲存過程十分簡單,種子庫收到寄送過來的樣品後進行X光掃描,確保盒子裡是種子樣本,隨後製作標籤,標明來源地、種子類別、存入時間等重要信息,拍照錄入信息庫,直接放入倉庫儲存並不會打開盒子。透過一些塑料盒可以看到裡面存放了很多保存種子的小袋子,每一個袋子差不多可以裝200粒種子。

逛完整個倉庫大概僅需五分鐘,只能看到各式各樣不同地區寄來的盒子,倉庫外有一間工作室,牆上掛著用來紀念斯瓦爾巴種子庫的建立者Dr.Bent Skovmand先生的牌子,可惜這位創建者在2007年2月去世,並沒有趕上種子庫的竣工儀式。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不起眼的留言本,每位拜訪過種子庫的參觀者都會要求登記留言,翻到第一頁,種子庫的第一位訪客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留言:「這對全人類的和平及糧食安全都是鼓舞性的標誌。」

誰是這些種子的真正主人

想要在末日種子庫存儲種子其實非常簡單並且免費,任何一家國家或者任何一個機構只需要在網上簽署一些模板合同,幾個星期就可以寄送樣本保存,申請人需要確保在寄送種子之前,在當地已經有一個備份即保證種子有兩份樣本存儲,另外要保存的作物樣本必須有獨特性,倉庫中已經有同樣的樣本就不再接收。


朝鮮儲存的種子

這些儲存的種子樣本包括:小麥、大麥、玉米、高粱、小米、花生、茄子、洋蔥等等非常多的品種。由於配備了大型製冷空調設備,種子能夠常年在保持零下18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冷藏。在這樣的條件下,大部分作物種子可持續保存長達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長的高粱種子,大約能存放1.95萬年。

對於種子樣本的歸屬權,末日種子庫的政策是「誰把種子存在這裡,誰就是種子的主人,有絕對的擁有權」。作為運作機構,末日種子庫並沒有權力把這些種子交給其他人使用,儲存的種子只有在來源地的作物被毀的情況下才能出庫再使用,只有來源地有權在需要的時候取回他們的種子,如果有來源地外的個人或機構想使用種子樣本,需要跟儲存種子的機構申請。

如果機構同意,也無法從末日種子庫獲取種子,而是從來源地的國家種子庫獲取,作為安全備份,末日種子庫的種子無法隨意獲取但資料庫信息公開,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登陸使用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期盼與中國的合作

從2008年至今,末日種子庫已經存儲了來自71個國家、84個機構的種子樣本,包括美國、德國、保加利亞、哥倫比亞、印度和臺灣等地,新浪科技甚至還在倉庫內發現了朝鮮儲存的種子,但是至今,中國並未向末日種子庫儲存作物樣本,種子庫的負責人一直希望能與中國合作,Maria Haga笑笑說「中國作物的多樣性令人驚嘆,我們非常樂觀地認為中國政府願意在這一塊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現在和中國農科院籤署過合作備忘錄也和世界糧食種子的中國代表進行過洽談,和中國的合作還是很樂觀的。」

作為第一個與末日種子庫合作的中國公司,華大基因2014年與種子庫籤訂合作備忘錄,將利用其強大的基因測序能力,把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已保存的及未來將保存的種子進行基因測序,共建全球農作物數字庫,並由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及運營的深圳國家基因庫與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在基因信息數據、生物樣本採集、存儲、管理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上合作,共同制定國際標準。

採訪的最後,記者請Maria Haga講一段總結性的話語,這位笑容和藹的金髮女士認真思考了一會,對我們說到:「這座種子庫擁有的是在過去2000年人類農業文明發展史所看到、所收穫的種子,這是過去幾千年農民辛勤勞動的成果、結晶,它們聯繫著我們過去與未來的農業發展。

這些農業物種的多樣性將是人類所擁有的最寶貴財富和資源。我們有非常大的責任來保護物種的多樣性。雖然現在看到只是一些盒子、袋子,但我們從中看到人類未來的安全需求。我們希望每個國家每個人都能夠提高責任意識,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77/5770592.html report 6754 北冰洋上的斯瓦爾巴群島靜靜的躺在挪威大陸與北極的中間地帶,這裡的冬季,白雪皚皚,仿佛時間冰凍靜止,荒野上山峰壯麗冰川高聳,隨處可見警示北極熊出沒的標牌,這裡也是保證全球食物「終極未來」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坐落的地方。這座鮮有人能參觀...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後的備份,人類末日的希望——探秘世界最大種子庫
    種子,成了人類文明延續的最後希望。在郎伊爾城旁邊一座砂巖山內部,有一座「世界末日種子庫」,它的正式名稱為挪威斯瓦爾巴末日種子庫,為全球植物「備份」。目前,這裡已經儲存了來自全球各種規模基因銀行超過4000個植物物種的86萬份種子備份。
  • 世界末日種子庫
    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是所有其他種子庫決定性的後備援助,為全球植物「備份」。當出現地區性或全球性大災難時,利用這裡精心儲藏的種子即可重新啟動農作物生產。它作為保護種子們的「終極保險」,保留著最後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應對「 末日」 的, 所以人們叫它「末日種子庫」。種子庫建在斯瓦爾巴的永凍層裡,它就像一座天然冰箱, 能使種子處於低溫環境中。
  • 大名鼎鼎的末日種子庫到底長啥樣? 跟我來!
    ,這裡的冬季,白雪皚皚,仿佛時間冰凍靜止,荒野上山峰壯麗冰川高聳,隨處可見警示北極熊出沒的標牌,這裡也是保證全球食物「終極未來」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坐落的地方。很多關心此事的人正在世界各地收集作物的多樣性樣本放到末日種子庫中。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沒辦法再追回,末日種子庫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種子,利用已有的多樣性種子來保護人類的現在和未來。」
  • 「末日種子庫」——保存人類生存命脈「備胎」的神秘處所
    在北極圈內距離極點1000多公裡的山體中,有一座「末日種子庫」,裡面存放著約1億粒來自世界各地的農作物種子這看起來很像是科幻劇才會中出現的建築物,卻是現實版的「植物諾亞方舟」,被稱之為「人類最後的希望」這個「末日種子庫」的建立,是挪威政府為了世界應對發生大規模災害提前做的準備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不論是氣候變化
  • 藏滿全世界種子的末日種子庫,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冰箱
    目前獲得了100多個國家的認可,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種子庫,也有人戲稱它為「人類農業的諾亞方舟」。許多人認為,這座「末日種子庫」只有在末日才會派上用場,就像是流浪地球設計的那樣,被帶到新家園,然後開墾種植收割吃飯。但事實並非如此,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針對的,更多是世界各地其他的種子庫,怕它們翻車把自己的藏品都給弄沒了。其實全球有超過1700個基因庫,但不少都有著安全隱患。
  • 科幻電影裡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2008年,挪威政府於在斯瓦爾巴島設立的一個非盈利的、全球性的植物遺傳基因庫,隸屬北歐遺傳資源中心管理。這個庫設立的根本動機是給全球其他1700多個種子庫做一個終極備份,以預防其他種子庫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常工作。
  • 末日倖存者怎麼重啟地球?別怕,科學家為你備好了「末日種子庫」
    由於包含的植物種子種類較多,數據較全,因此被人們稱為「末日種子庫」「諾亞方舟種子庫」。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想要保存種子的衝動呢? 末日種子庫的建造之所以選擇在挪威,是因為這裡的海拔高約130米,即使全球變暖,海水也不會淹沒這裡。而且當地地震發生的概率非常低,而且這個承載種子的種子庫可以抵抗10級地震。再加上挪威氣溫較低,微生物不活躍,儲存在這裡的種子不會輕易被腐爛。
  • 全球種子庫,一座神秘的建築,被稱為末日穹頂
    人們已經考慮到未來有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問題,或許天災、或許人禍,面對這些,聰明的人類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坐以待斃。有這樣一個神秘的地方,叫做「全球種子庫」,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科學家們意識到了種子基因庫的重要性。
  • 揭秘「末日種子庫」:能抵抗任何災難的地方[1]- 中國在線
    這裡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種子方舟」。「種子銀行」的備份根據估算,目前世界上有200多萬種可食用的植物,包括10萬種稻米、1000多種香蕉……這些農作物的種子,小如罌粟花種子,大如椰子,都蘊含著無價的植物DNA。然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地球上農作物物種已經消失了75%。
  • ...這就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人們稱其「為世界末日而準備」的...
    「末日種子庫」由此誕生,只有在外界沒有種子可用的時候,才能動用這裡儲備的「生命之種」。這裡將是人類面對毀滅性災難時的「諾亞方舟」,即使生物都會毀於一旦,倖存的人類也還能取出這裡存放的種子,將它們喚醒,重新耕種土地。  能抵抗任何災難的地方  斯瓦爾巴群島,人跡罕至,在種庫周圍,偶爾會有北極熊出沒。
  • 末日種子庫——生物的「諾亞方舟」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種子庫】(Svalbard
  • 最後的糧倉:末日種子庫
    就在人類快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神秘人士公開表示,他有上百萬種作物種子,正藏在一座冰山中,那足以拯救全人類。這些種子就存在今天的末日種子庫中。冰山上的種子銀行在北極圈內,有一座島嶼名叫斯匹次卑爾根島,歸屬於挪威,島上有一座普拉塔貝格山,坐落著一個世界級的「銀行」——末日種子庫。
  • 奧利奧開始建造「末日保險庫」,位置就在種子庫旁邊
    而氣候環境學家認為,人們應該憑藉這次機會認識全球種子庫,關注地球正在面臨的氣候環境難題。那麼你了解全球種子庫嗎?為什麼人類要花重金建設這個保護性場所呢? 全球種子庫裡有什麼東西?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種子庫保存種子的能力遠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保護場所,因此投入使用後全球許多國家、地區的種子保護庫都向全球種子庫輸送了種子備份。
  • 人類為什麼建立種子庫?糧食存放時間達1000年,末日真的會到來?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提高,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幹預也更加強烈。可以說很多極端天氣的出現都與人類的行為離不開關係,例如我們最熟悉的全球變暖,就是由於人類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因此才引起的。很多國家都建立了「末日種子庫「,難道世界末日真的會到來嗎?
  • 高考地理小專題——種子庫
    材料二:「末日種子庫」是挪威政府建造的一個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庫,.被稱為是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種子庫建在群島永久凍土帶區的一座砂巖山內部種子庫被譽為「末日糧倉」,它將保存全球儘可能齊全的植物的種子,目的是人類遭受核戰爭、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後人類還能重新播種,被稱為種子的「諾亞方舟」。下圖為世界種子庫分布示意圖。
  • 世界末日來了也別怕,人類還給自己建了一個種子庫.
    人類的世界末日在哪一天我們完全不可預知,但對於地球上很多其他的生物來說,過去現在未來的每一天都可能是它們的末日。別想太多,這個種子就是實實在在的大麥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種子。這個 「 末日種子庫 」 由挪威政府出資,也被稱為 「 植物界的諾亞方舟 」。
  • "世界末日種子庫「 獲得新的種子樣本!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如今,挪威所謂的「世界末日」種子庫正在接收自2019年重大升級以來的最大種子樣本。
  • 科學史上365天——末日種子庫
    這頭「怪獸」身負全人類的重任,是確保人類糧食安全的最後一個堡壘,是能在地球危難時刻拯救全人類的地方,是人類長久生存的保障,它就是被稱作「植物諾亞方舟」的「末日種子庫」。2006年世界種子基金會和挪威政府聯合斥資911萬美元修建末日種子庫,於當年6月19日奠基,歷時一年半,於2008年2月27日建成。
  • 挪威人類「末日種子庫」遭遇進水—新聞—科學網
    因永凍土層意外融化,位於挪威北部的「末日種子庫」遭遇進水。
  • 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據看看新聞5月21報導,挪威政府於2008年投入使用的斯瓦巴爾全球種子庫(也稱「末日種子庫」),保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種子。種子庫的目地是當地球因受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的時候,避免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變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致使永久凍土融化,雪水湧入種子庫入口並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