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幻想中的2020,如今實現了嗎?

2020-11-24 騰訊網

迎來到未來世界——2020.。

2019的故事已經畫上句號了。不管怎樣,這或幸福、或遺憾一年已成為過去,而我們依然開始滿心歡喜的期待著2020的到來。

前幾天的熱搜#小時候以為的2020#一下子勾起了大家兒童時代的美好回憶。在那時候,2020是個出現在作文裡的神奇時代。一切不可思議的科技元素都會在2020出現:汽車滿天飛、機器人女友、隱形鬥篷、穿越時空……

△圖片來源於知乎

時間過得飛快,那麼我們曾經對2020的那些幻想都實現了嗎?

在電影《銀翼殺手》(1982)中(它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譯名——《公元2020》),構建的未來恰好是2019-2020年。未來都市的畫面充滿了賽博朋克感。

電影中讓人最印象深刻場景畫面就是巨型LED燈箱組成的動態廣告。這在八十年代看起來十分未來的景觀設計,在這個2020年卻非常輕而易舉的實現了。不論是廣告投放還是粉絲應援,巨型LED燈箱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此外,電影中的德卡和瑞秋的視頻通話功能在當時看來天方夜譚的事情,如今也已經完全普及了。

然科技已經飛速發展,但電影中的核心設定「複製人」——擁有和人類一樣的外表、超乎尋常的智力和體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在現實的2020缺席了。

他們可以被理解為現今的AI機器人,但我們現在的AI機器人技術還遠不能達到「複製人」的高度。機器人的動作尚不能處理的像人類正常活動一樣,更不要它們會萌生出人類情感了。

電影中有一段經典臺詞被稱為「科幻史上最美遺言」:「我見過你們不敢想像的事物,我看到了戰艦在獵戶座肩上熊熊燃燒,我目睹了C射線在湯豪舍之門外的黑暗中綻放閃耀。這些時刻終將全流逝在時間的洪流裡,就像在雨中的淚水一般。是時候…...去死了。」

在複製人與人類的相互鬥爭、相互羈絆中,他們不斷的自我思考、自我懷疑。本質上探討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又到哪裡去?」的問題。說到底,這其實講述是我們人類自己的故事。

《機器戰警》(1987)中的未來,同樣也是2020年。

其中設定是主人公因傷殘疾,被科學家改造成了一個「半人半機械人」的人物形象。

當一個人變得怎樣我們才開始認為他不再是人,Cyborg這一概念的出現,模糊了人和機器的界限。讓我們對靈魂和記憶有了新的思考。

同時電影中財團勾結地痞流氓,為經濟利益隨意開發智慧機器人。諷刺了資本主義草菅人命、唯利是圖的態度。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設定,卻真的在今天實現了。61歲的科學家彼得·斯科特·摩根被醫生確診為患了漸凍人症。他並不想甘於命運的安排,所以他誕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把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也就是「彼得2.0」。

博士把他的臉渲染了三維頭像。這個「真人替身」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會用肢體語言回應別人。他把自己的聲音儲存在電腦裡,霍金團隊幫他打造了一個AI系統。他還接受了三重造口術,解決了吃飯和排洩問題。行動則依靠電動輪椅。

雖然不似電影中那般具有英雄色彩,但他確真實的將自己變成了「電子人」。

起科幻片中的「神預言」,那要屬1988年的神作《阿基拉》。

大友克洋導演在電影中中大膽預測了日本的未來圖景。最有趣的一點就是他成功預言了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

如今,日本作為東道國正在籌備第32屆奧運會。因為《阿基拉》神奇預言,大友克洋還特別為奧組委拍攝了奧運場館宣傳片《阿基拉:東京重生》。

《阿基拉》中的少年形象看似是定格在上世紀的不良少年,與賽博朋克格格不入。但卻暗諷了當時日本社會風氣低迷的狀態。日本青年不太叛逆,逆來順受,對政治、運動都失去了熱情。

們對2020不僅體現在電影中,美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格倫·西博格(GlennSeaborg)在1951年出版了一本書,名為《一個科學家的坦言》(A Scientist SpeaksOut)其中作者談到了2020年,人類可能會培育出具有高級智慧的動物,比如說非常聰明的猿類,可以代替人類進行體力勞動,甚至可以讓猿來為人類駕駛汽車。

但如今看來,人類保護瀕危動物都來不及,更別提培育出高級智慧還會駕駛汽車的猿類了。

另外還有科幻作家亞歷山大·卡贊採夫(Alexander Kazantsev)的作品《星球塔》(Planeta Bur)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史前星球之旅》(1965)。這部電影的時間場景也是設置在2020年。

屆時人類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永久基地,人類太空人成功進入金星探險,並且在金星的表面發現了許多奇異的動植物,甚至包括已經在地球上滅絕的恐龍。

那部分科幻作品的腦洞都會聯繫到火星生命跡象,如果說火星上有生命活動尚有可能的話,那麼金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顯然這個想法在這個2020是不會實現的。但我們仍然期盼著,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可以看到恐龍的可愛身影。

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對太空探索,對環境思考的最美好憧憬吧。

對於2020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想像。

小時候的我總是在擔心,如果有一天地球毀滅了我該不該坐著諾亞方舟逃到太空中去。

也許隨著四季變換的衣服並沒有出現,但目前的時尚行業中「黑科技」的確是越來越多,越發令人驚嘆了。

電影《回到未來 2》中,穿越到2015年的主人公Marty McFly 找到了一雙Nike Mag 滑板鞋,就在 Marty McFly 踏地的一剎那,球鞋自動綁好了鞋帶,並根據 Marty McFly 的腳自動調整了鬆緊度。這極具未來感的設定,令人印象深刻。

這項神奇技術,nike真的實現了。在 2016 年上半年發布了首款能自動繫鞋帶的球鞋 Nike HyperAdapt1.0

當用戶穿上球鞋時,壓力傳感器會驅動馬達,馬達便會收緊鞋帶到最合適腳型的鬆緊度。

與此同時,傳感器也會記錄並根據用戶的體重、行走重心來對球鞋鬆緊進行微調,隨著穿戴次數增多,球鞋的鬆緊度也會變得越合適。

除此之外更有可自由變換的衣服。

遇水變短的裙子。

關燈後更加酷炫的面料。

這些都讓我們的世界離幻想中的2020更近了一步。

人類生來愛幻想,從古時候的嫦娥奔月到今天的星球大戰,也許幻想會成為現實,也許永遠不會實現。科幻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未來的思考,也是擔憂。我們在沉浸賽博朋克帶來的視覺盛宴時,也在探索著廢土世界的可能性。未來,真的會越變越好嗎?

△瘋狂的麥克斯

任何形式的科幻,人與人性都是永恆的主題。在酷炫特效下,隱藏的是哲理之心。我們賦予機器人靈魂,探索的人類本身的情感羈絆;我們營造出世界末日,反思的是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用科技造就神話,它像是幻想者的烏託邦,在那個架空世界,人性的善總是能閃閃發光。

經以為2020是那樣遙遠和未知。但現在2019已然結束,2020的到來,與我們之前經歷的每一年一樣普通,電影裡的世界末日、星球大戰、外星人入侵、時空隧道、太空遨遊…這些通通都沒有。

有的只是我們對「待完未續」這四個字的遺憾與期待。當我們仍要帶著它們踏上新的徵程。

繼續幻想,繼續充滿希望。

你好,2020。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飛行汽車、瞬間移動、人造人,這些曾經的科學幻想,能實現嗎?
    轉眼間已經2020年了,許多90後的朋友會表示一下子十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十年前自己還在讀小學,十年後就即將踏入社會了。實際上這十年來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光是在科技方面就已經讓大多數人意想不到。有些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幻想過的設計、產品如今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例如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虛擬實境等等。除此之外,下面還要介紹三種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就被提出來的科幻夢想,它們至今實現了嗎?首先要介紹的第一種科學幻想是會飛的汽車。筆者記得很清楚,上小學的時候讀一些兒童科幻讀物,偶爾能夠看到這種車的概念模型。
  • 科幻電影裡關於2020年的那些腦洞,它們都實現了嗎?
    2020,是一個科幻大年。無數的科幻作品,都將它作為設定的年份。而現在,感覺只要數下手指頭它就要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尋找一下科幻中對 2020 的印記,看看前人的那些腦洞,在現實中開得如何了。大家懷舊的原因嘛,看它的另一個譯名《公元 2020》(電影中的故事其實是發生在 2019 年年底)。1982 年上映。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更是出版於 1968 年。《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 如今我們對5g有什麼幻想,未來世界就將會什麼樣子!
    每一個新科技的出現,人們都會幻想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當然這些所謂的幻想其實更是一種根據5g技術的一種預測未來,畢竟人總是喜歡預測未知的東西。那我們看看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01當然不是圖片上的樣子了,在前面一篇寫5g文章中,我簡單介紹了一下5g的基本概況。
  • 幻想作品中,那些進化後的神奇生物
    在各種轉述和書寫中,許多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幻想生物誕生了。世界各地文明早期,都有關於這些幻想中的生物的記載,廣泛存在於神話、史詩、民間傳說、博物記錄中。例如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中的奇美拉、半人馬,又如中國的《山海經》《莊子》中的畢方、鯤鵬……許多奇異生物的形態,至今活躍在今天的幻想類影視、遊戲、動漫產品中。
  • 讓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移民計劃」只是幻想嗎?
    第二,不是有一萬多個中國人報了名嗎?他們就去採訪那些報了名的人,那些報名的人就說自己有航天夢想,他們展開幻想,想像我們作為第一批從地球派到火星的移民,將來為人類尋找第二個家園等等。這樣一講,聽得人很興奮,熱血沸騰。電影《火星救援》這實際上是在替這個公司做商業宣傳。本來這個公司就有點像空手套白狼一樣,什麼錢也沒有,它想靠在國際上宣傳來籌錢。
  • 4個階段已完成幾個,能實現永生嗎?
    2012年,人類首次提出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該計劃又名「阿凡達計劃」,並且在當時就已經有超過100名科學家加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永生」,至今已過了8年的時間,該計劃實現人類的永生比較特別,相當於是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也就是說人類的思維長存,但是身體做不到,是要進行分離的。
  • 龍族幻想:繪梨衣真的大結局了嗎?
    聽說最近龍族幻想手遊開新劇情了,然後很多人又開始打老婆繪梨衣的主意!很多人說繪梨衣復活了,也有人說繪梨衣大結局!那麼問題來了,新劇情中繪梨衣真的大結局了嗎?所以今天,EVA醬打算劇透一下,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112級的新劇情!特別是關於你們老婆的事情!圖1這裡的劇情是從幻境開始,路鳴澤告訴路明非,最後的演出已經開始了!
  • 這些電影都是預言家,它們對2020年代的想像,有些還真實現了
    2020的第一天,你感到陌生嗎?其實還好。這個數字,電影早就為你提前預習過了。據Wikipedia不完全統計,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今天Sir作為課代表就來數數。人類為2020立過的flag,倒了嗎?沒倒的,還好嗎?曾經,電影創作者們都把2020當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年份,從沒考慮過觀眾真的要進入那一天,所以想像力不設上限。電影說。未來會天翻地覆。
  • 盤點2020年,那些集體跳票的遊戲大作!
    2020是3A遊戲大作雲集的一年,原本各大廠商知名IP扎堆來襲,卻不料如今紛紛跳票,玩家們苦不堪言!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遊戲大作跳票了吧!《最終幻想》系列遊戲,不僅是日本的國民RPG遊戲。
  • 早在1943年,張愛玲就已預言疫情下人類這種幻想的破碎
    前幾年還聽說了一個實驗,說德國研究人員凍結了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東西:光。據說今後研究人員將嘗試實現永久凍結時間,讓時間永久靜止。無論在文學亦或科學領域,人們似乎都很迷戀於時光的凝固。大概因為「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紅顏易老,世間好物又不堅勞,攪得人們一嘗到甜頭便想恆久停留在此刻。
  • 2020倒計時 特斯拉年初吹的牛能實現嗎
    特斯拉在年初曾計劃在今年年底達到50萬輛的銷售目標,如今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當初的目標能實現嗎?前不久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給員工發布的內部信引起了業界關注,馬斯克在信中表示當前首要任務是在本季度的剩餘時間中提升產能,毫無疑問,馬斯克之所以強調提升產能,主要是為了兌現年初的50萬輛承諾。
  • 那些年遊戲中人類的假想敵其四 「幻想生物」篇_遊俠網 Ali213.net
    所謂的幻想生物,自然是奇幻小說中會登場的生物啦,包括裡面的牛頭人啊蛇妖啊龍啊等等奇幻生物。當然咯,神話傳說中的生物自然也算,不過神話人物比如阿波羅啊冥王啊等等神話人物,請讓我們放到神話人物篇再行講解吧。
  • 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本身就是扯淡,難道我們非要神化那些高級文明嗎
    有網友這麼問:變成二維化的太陽系在宇宙中是什麼樣的存在?宇宙就是一個泡泡,太陽系被二維化之後,旁邊的空間,能量難道不會擠壓出來嗎? 既然我們宏觀世界中的三維物體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被壓縮成一個無限小點,那麼這是不是就可以說明三維的物體也可以被壓縮成一個無限薄的面呢?而我們在小說中所看到的降維打擊的實際不就只是由本來的點而改成了面而已嗎?即是說,太陽系在被二維化之後,其旁邊的空間與能量並非是一個被擠壓的過程,而是被收縮至一個無限薄的面的過程。
  • 女人奇異10大性幻想排行榜(圖)(八)
    性學家指出,如果在兩性歡娛之時沒有性幻想,很難達到快感的高潮。女人,尤其是那些被認為是出色情人的女人,都會經常在有意或無意識中在頭腦中釀造「性幻想」的蜜酒,為下一次與男人的性愛做心理的準備。
  • 幻想與想像有什麼不同
    楊振寧說文學是幻想,科學可以證明。當時莫言一愣,後又說贊同楊先生的話。我有個疑惑,難道文學沒有想像力嗎?對於楊振寧先生的話,我只認可一半。現在要說的是什麼是想像,什麼是幻想。想像,按我說是人奔放情感和冷靜理性的結合。胡適說的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取證。不過,文學是寫人心,人心如何證明?就看文字能否深入人心,震動人心,照亮人心難以辯識的地方。
  • 小學作文中暢想的「未來」到啦!2020的預言都實現了多少?
    隨著世界各地新年煙花表演的落幕,我們正式迎來了2020年。倫敦新年煙花。/ 推特轉眼間,我們就迎來了那個曾經在小學作文中暢想過無數次的「未來」,還記得你想像中2020年的樣子嗎?其實,除了小學作文,幾十年前,許多學者、未來主義者和政府機構就對2020年進行了預測。
  • 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商業化 美國對全球的監聽幻想將徹底破滅
    ,甚至還實現了彎道超車。在此前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中,量子技術和人工智慧也成為了重點發展方向,而在這兩大領域,我國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量子技術又創新紀錄 這個時代屬於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排名公布之際,中國科技再傳捷報,量子技術又創下了新紀錄。
  • 星際旅行為何僅僅是幻想?人類至少需要12000年才能飛出太陽系!
    對於人類來說,由於飛機的發明,曾經巨大的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落,只要坐上飛機、高鐵就可以到達世界任何地方,環球旅行已經不再是幻想而變成現實,如今星際旅行才是人類新的目標。飛機的發明,讓地球變成地球村自從50年代航天科技興起的時候,人類就一直為實現星際旅行這個夢想而奮鬥,到現在人類已經努力了70年,但是發現距離這個夢想還非常遙遠,宇宙不是地球,地球在宇宙面前連塵埃都不如,不說宇宙,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連穿越銀河系的可能性都不存在,銀河系的直徑長達10萬光年,即使以光速飛行,人類穿越整個銀河系所需要的時間高達
  • 風色英雄傳OL專訪 風色幻想7開發中
    臺灣遊戲網站巴哈姆特此次獨家專訪到《風色英雄傳Online》研發團隊來剖析《風色英雄傳Online》在《風色幻想》系列的定位,遊戲故事、世界觀與美術等特色,甚至研發團隊在訪談中,也針對眾多玩家關心的《風色幻想》系列單機新作方面肯定地指出,《風色幻想7》研發仍在進行中,請玩家放心。
  • 那些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的黑科技
    接下來我就來簡單盤點一些在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了的黑科技。1.全息投影在電影《星球大戰1》中,萊婭公主通過R2發送了一條信息寫到「快救救我歐比旺,你是我唯一的希望了」。這部電影在1977年向人們展示了全息投影技術的形式,在當時吸引了全球影迷的目光,給人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震撼。但是現在,全息投影技術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你還記得當年跨年演唱會上復活的鄧麗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