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

2021-01-16 CCTV生活圈

謠言: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


來源: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文章來源還標註了權威媒體,但文章的描述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有網友戲稱:「我們冬天並不需要蚊子啊,這個空白還是不填補為好。」


真相:經記者查閱,該文章來源處標註的權威媒體根本沒有進行過相關報導,這其實是一個故事老舊且充滿塑料感的無稽之談。該段子最早出現在2014年,此後版本不斷迭代。事實上,上述謠言中一眼能識破的漏洞並不少。比如,權威媒體報導中不可能出現「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這種不符合規範的稱呼。而且從科學常識來說,冬天出現蚊子並非稀奇事,專家早就作過科普。蚊子在氣溫15℃—16℃的環境下生命力依然很強。即便是冬天,如果室內溫度較高,也能喚醒蟄伏的蚊子。(科技日報)

「無臂爸爸」王剛,今年33歲。他的兒子名叫肉肉,剛滿10個月王剛13歲時,由於意外失去了雙臂,但樂觀堅強的他不僅學會用雙腳代替雙手,更用自己的努力,肩負起了家庭的責任。料理孩子的三餐、給孩子洗澡洗衣服,陪孩子玩耍......照顧起10個月的小肉肉來,他並不比別人差。王剛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小肉肉的爸爸,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打倒的男子漢!王剛說,他的夢想是能安上一副假肢。這樣,他就能用雙臂擁抱自己的兒子,還能用它完成用腳無法完成的事,為妻兒創造更好的生活。其實,他已經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了家人,那就是這份樂觀堅強不服輸的精神,知命但不認命,為人則樂,為父則剛!祝福這個小家庭,繼續在生活的風浪中穩穩向前!戳視頻,看無臂爸爸舐犢情深!(央視新聞)

近日,一段小朋友在工廠幹活的視頻火了。河北滄州的尹女士在工廠工作,因6歲兒子放假便將其帶到廠裡「體驗生活」,孩子試著工作了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他告訴媽媽:錢還是不好掙,今後要好好學習。網友:為這種教育方式點讚!網友:注重言傳身教的同時做好安全防護,照顧好孩子!(央視新聞)

成渝高鐵:29日起,成渝高鐵成都東、簡陽南等13個車站試點電子客票業務。乘客可直接刷臉進站。(人民日報)


山西出臺優惠政策,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1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人民日報)


武漢推出戶籍新政,擁有專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且年齡不滿45周歲的人才均可落戶。(人民日報)


北京:北京推進市民熱線合併。即日起,投訴市場監管或智慧財產權問題,均可撥打市民熱線12345。(人民日報)


從2019年8月1日起,傷殘人員(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恤金標準、「三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準、「三紅」(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0%,在鄉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每人每月提高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補助標準由現行每人每月440元提高至490元,以上提標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央廣新聞)

中央氣象臺預計,2019年7月31日08時至8月1日08時,黑龍江西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華南大部及西藏東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廣西沿海、廣東中南部、海南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毫米~110毫米)。新疆南疆盆地和沿天山地區、廣西沿海、廣東沿海、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4級~5級及5級以上風。南海大部海域將有6級~8級、陣風9級的旋轉風。

8月1日08時至2日08時,華南、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雲南西部、四川盆地西部及青海南部、西藏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廣西西南部和沿海、廣東中部和沿海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毫米~130毫米)。新疆南疆盆地、廣西南部、廣東南部、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4級~6級及6級以上風。北部灣將有7級~8級、陣風9級的旋轉風,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中國天氣網)

安全提示:由於夏季用電量大,市民在選擇保險絲時應該根據用電設備的功率選擇。不要因為夏季用電量大就盲目私自更改保險絲的規格,嚴禁用銅絲、鋁絲等代替保險絲。如果經常發生保險絲熔斷、跳閘等情況,應當請有資質的電工查明故障原因,併到供電部門申請辦理增容業務。建議市民不要貪一時涼快超負荷使用電器。儘量避免空調、電磁爐等大功率電器的同時使用,避免導致線路過載受損引發火災。若多臺家電需要同時開啟,最好能專線專用。(人民網)

健康提示:受暑熱刺激,人們的消化能力往往會減弱,感到食欲不振。因此,夏季飲食宜口味清淡,烹調方式多用蒸煮燉,少用煎炸;飯菜要注意燒熟煮透,尤其是四季豆等豆類蔬菜以及水產品、肉類等。三餐中適當增加湯類,不僅可補充水分,還能調節口味、增加食慾;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和魚肉蛋奶,以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食物製作時特別要注意清潔衛生,加工食材應充分清洗,所用刀具、砧板要生熟分開。居家飯菜製作應適量,儘量一次吃完,剩飯剩菜應及時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應確認無腐敗變質並經徹底加熱。(人民網)

山東省蓬萊市近日持續高溫,在當地一座海洋館內,工作人員為北極熊、海象等動物準備了冰床、水果冰棍等「高溫福利」,幫助海洋動物們清涼度夏。圖為在山東蓬萊一座海洋館內,北極熊正在吃「冰棍」。(中國新聞網)

七月末的新疆江布拉克景區,是最美的時節,成為自駕遊打卡地。金黃色的油菜花海與綠色的麥浪相互交錯著,處處流淌著詩情畫意,景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中國新聞網)

號外!號外!🎉我們的「小圈叨叨叨」抖音號已經正式上線啦~女婿小王愛生活,家事不吐不快樂。想知道女婿小王發生了哪些家長裡短的有趣事兒嗎?下載抖音APP,搜索抖音號cctvxqddd或直接搜索文字「小圈叨叨叨」,點擊關注「小圈叨叨叨」即可看到女婿小王哦~大家可以直接在抖音下載視頻,還可以給我們轉評贊哦!小圈和你不見不散~😘


催婚第二波來襲~你們說我該怎麼應對呢?

小程序全新改版升級啦~

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這裡提問

你有什麼知識,都可以來這裡分享

參與方式:點擊圖片即可進入小程序👆

PS:如果使用手機拍攝,請務必採用豎屏拍攝

如需展示物品,可邊拍邊解說~

小圈在這裡等著你~❤️

主編:關芳

撰稿:趙蔻蔻 

主播:王驛(特邀)                                            

編輯:趙蔻蔻 

相關焦點

  • 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
    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
  •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這張截圖中是一篇題為《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年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的文章。文章就一句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拘捕。」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
  • 著名李教授花了30年時間發明了「抗寒蚊子」?不實!
    網傳消息截圖 網上熱傳這樣一則消息:某位著名教授花了30年的時間,研製發明了一種「抗寒蚊子」,這種抗寒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 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這張截圖中是一篇題為《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年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的文章。文章就一句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拘捕。」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
  • 謠言粉碎機| 培育抗寒蚊子?為了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嗎?
    謠言: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
  • 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抗寒蚊子,解決了冬天沒有蚊子的尷尬
    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國家昆蟲培育專項委員會副委員長李貞賁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於近日宣布終於成功培養出了抗寒蚊子。
  • 清華稱教授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 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這也是創新,這種創新很不靠譜。
  • 清華稱教授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今日頭條新聞播報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它們是「安裝『團圓』APP就可找回失蹤的孩子」、「玉林狗肉節的廣告打上了高鐵車身」、「《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信了它們,簡直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源:上觀新聞《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謠言內容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它們是「安裝『團圓』APP就可找回失蹤的孩子」、「玉林狗肉節的廣告打上了高鐵車身」、「《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信了它們,簡直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近日,有網友呼籲公眾下載安裝「團圓」APP,稱此軟體可以幫助打拐。
  • 抗寒蚊子不稀奇?
    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文章來源還標註了權威媒體,但文章的描述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有網友戲稱:「我們冬天並不需要蚊子啊,這個空白還是不填補為好。」經記者查閱,該文章來源處標註的權威媒體根本沒有進行過相關報導,這其實是一個故事老舊且充滿塑料感的無稽之談。
  • 大好消息:有教授苦心專研30年終研究出冬天也能出來咬人的蚊子
    近日,我一直關注的一位老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終於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 滿臉疑惑:研發30年就為了我們冬天也有蚊子咬?還能靠點譜嗎
    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這也是創新,這種創新很不靠譜。
  • 為什麼冬天還有蚊子?抗寒新品種?怎麼辦你知道嗎?
    最近進入冬天之後,不少朋友反映夏天已經被蚊子折磨的煩不勝煩了,為什麼都冬天了晚上還有蚊子?難道是真的培育出來的冬季抗寒新品種?抗寒新品種當然是玩笑話,那背後的真實原因你知道嗎?其實蚊子對季節並不敏感,也並不會冬眠,影響蚊子的只有溫度。
  • 段子來了:我國科學家研究出來了可以在冬天生存的蚊子,結果……
    據報導,近日,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三十餘年,終於研發出一種抗寒的蚊子,據王教授所說:「這種蚊子在冬天也能夠出來咬人,填補了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王教授已被警方擊斃......
  • 人人都避之不及的蚊子,中國卻每月培育3000萬隻,要幹什麼?
    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王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別當真,這只是個段子。在我國廣州有一個工廠,這裡的工人每天什麼都不用幹,只需要養蚊子,放蚊子就好了,他們給蚊子吃著羊血和糖水,等養的白白胖胖以後就會放到人口密集的地區,據統計,這個工廠每周都會孵化出好幾百萬隻蚊子,一年可達3.6億隻。這個工廠可不是段子,而是真實存在的。
  • 蚊子滅絕將導致多條食物鏈崩塌?生物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害怕
    當蚊子吸收攜帶日本腦炎病毒的患者時,病毒將會存活並在蚊子的腸道中與血液進入蚊子一起繁殖。當蚊子再次叮咬別人時,病毒會隨著唾液注入人體。生物學家告訴世界各地的人們,蚊子的滅絕將導致自然界食物鏈的斷裂,生態也將受到嚴重影響。蚊子在食物鏈中是有爭議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蚊子的滅絕直接影響全球食物鏈的穩定。人類討厭蚊子,但蚊子是許多動物長期渴望的美味食物。
  • 著名生物學家陳章良:幹細胞可能誘導出癌細胞
    來源:新浪財經著名生物學家陳章良新浪財經訊 12月7日消息,由財經雜誌主辦的主題為「全球格局變化下的應對與抉擇」的2019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於今日在海南三亞召開。著名生物學家陳章良出席並發言。陳章良最後提示,理論上,幹細胞可能誘導出癌細胞。既然可以生產胰島素,同樣的他可以誘導癌細胞,因為有癌基因在裡面,每個細胞都有。
  • 廣州蚊子工廠:一年培育上億隻「絕孕」蚊子,養蚊治蚊真是高!
    但因為這種生物神出鬼沒且數量眾多,即便是消滅一隻也會有下一隻迅速補位,每到盛夏時都會給在外休閒乘涼的人們帶來極大的困擾,這種令人們都十分痛恨的生物就是——蚊子。曾經網上有一個很火的段子,內容是這樣的:「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王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當然,段子是假的,可上文說的這個蚊子工廠可是在廣州真實存在的。每當你在漫漫長夜中被蚊子吵到無心睡眠時,也許罪魁禍首就是來自這個工廠。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反人類」的工廠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