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2021-01-16 闢謠助手

  

 

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



這張截圖中是一篇題為《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年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的文章。文章就一句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拘捕。」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



據查證,這其實是一個流傳多年的「老段子」,網傳的「人民日報報導截圖」是有人PS的,人民日報上根本沒有這篇報導。


在網絡上搜索「抗寒蚊子」可以發現,這個段子最早在2014年左右就已經出現在網絡上。最初流傳的不少網頁中,還標註了「段子」之類的字樣,還有一些段子的版本是「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擊斃」,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惡搞。↓


不過,隨著這個段子的不斷流傳「改版」,有人將其PS成了媒體報導的頁面,不僅是「人民日報版」,甚至還有「新華網版」,這令不少網友信以為真。


「新華網版」截圖


要識破這個謠言其實並不難,其中顯而易見的漏洞就不少。比如,權威媒體報導的標題中不可能出現「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這樣不規範的稱呼。而且,整段文字也充滿了戲謔的語氣,不可能是一篇嚴肅的新聞報導。


再者從常理判斷,冬天出現蚊子也並不是什麼稀奇事,疾控專家早就作過科普,季節並不是蚊蟲生存的標準,相應的氣溫和積水才是它們生存的關鍵。一般情況下,只要氣溫不低於15℃,蚊子就能活動。比如在地下室、底層的室內空間等,只要環境相對封閉、溫暖、潮溼,蚊子就可能以成蟲的形態存在。因此「越冬」的蚊子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數量比較少而已。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這張截圖中是一篇題為《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年成功培育出抗寒蚊子》的文章。文章就一句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李教授已經被警方拘捕。」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
  • 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
    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
  • 著名李教授花了30年時間發明了「抗寒蚊子」?不實!
    較真要點:該消息只是一個供人消遣娛樂的笑話段子。 網傳消息截圖 網上熱傳這樣一則消息:某位著名教授花了30年的時間,研製發明了一種「抗寒蚊子
  • 【資訊】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
    謠言:著名生物學家研究出抗寒蚊子。來源: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
  • 謠言粉碎機| 培育抗寒蚊子?為了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嗎?
    謠言: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
  • 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抗寒蚊子,解決了冬天沒有蚊子的尷尬
    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國家昆蟲培育專項委員會副委員長李貞賁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於近日宣布終於成功培養出了抗寒蚊子。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它們是「安裝『團圓』APP就可找回失蹤的孩子」、「玉林狗肉節的廣告打上了高鐵車身」、「《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信了它們,簡直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近日,有網友呼籲公眾下載安裝「團圓」APP,稱此軟體可以幫助打拐。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它們是「安裝『團圓』APP就可找回失蹤的孩子」、「玉林狗肉節的廣告打上了高鐵車身」、「《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信了它們,簡直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來源:上觀新聞《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謠言內容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在網上熱傳,令不少網友大跌眼鏡。
  • 清華稱教授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 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這也是創新,這種創新很不靠譜。
  • 清華稱教授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今日頭條新聞播報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
  • 人人都避之不及的蚊子,中國卻每月培育3000萬隻,要幹什麼?
    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王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別當真,這只是個段子。在我國廣州有一個工廠,這裡的工人每天什麼都不用幹,只需要養蚊子,放蚊子就好了,他們給蚊子吃著羊血和糖水,等養的白白胖胖以後就會放到人口密集的地區,據統計,這個工廠每周都會孵化出好幾百萬隻蚊子,一年可達3.6億隻。這個工廠可不是段子,而是真實存在的。
  • 李教授潛心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假的 老段子了
    夏天煩人地方不只是炎熱,還有蚊子,蚊子咬人真的是一件麻煩事,睡覺都睡不好,還好它們冬天不活動。這兩天「李教授潛心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的報導又被傳開了,不少媒體還煞有其事報導,然而這只是個段子而已。
  • 大好消息:有教授苦心專研30年終研究出冬天也能出來咬人的蚊子
    近日,我一直關注的一位老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終於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
  • 廣州蚊子工廠:一年培育上億隻「絕孕」蚊子,養蚊治蚊真是高!
    但因為這種生物神出鬼沒且數量眾多,即便是消滅一隻也會有下一隻迅速補位,每到盛夏時都會給在外休閒乘涼的人們帶來極大的困擾,這種令人們都十分痛恨的生物就是——蚊子。蚊子製造工廠一般人都對蚊子十分痛惡,但在廣州的一家工廠裡有許多工人專門負責培育這種害蟲,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蚊子貢獻羊血和糖水,等把蚊子養到白白胖胖的時候就帶到就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放飛,據不詳細統計,這個工場每周的蚊子產量可以多達幾百萬隻,一年下來可以培育到3.6億隻蚊子。
  • 抗寒蚊子不稀奇?
    夏天最惱人的除了高溫還有蚊子。人們對這種討厭的生物唯恐避之不及,但最近一張抗寒蚊子問世的報導截圖卻讓網友驚掉了下巴。該報導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文章來源還標註了權威媒體,但文章的描述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有網友戲稱:「我們冬天並不需要蚊子啊,這個空白還是不填補為好。」經記者查閱,該文章來源處標註的權威媒體根本沒有進行過相關報導,這其實是一個故事老舊且充滿塑料感的無稽之談。
  • 滿臉疑惑:研發30年就為了我們冬天也有蚊子咬?還能靠點譜嗎
    有教授30年研究出冬天咬人的蚊子,這創新很不靠譜8月8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分享稱,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李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李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這也是創新,這種創新很不靠譜。
  • 段子來了:我國科學家研究出來了可以在冬天生存的蚊子,結果……
    據報導,近日,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三十餘年,終於研發出一種抗寒的蚊子,據王教授所說:「這種蚊子在冬天也能夠出來咬人,填補了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目前,王教授已被警方擊斃......別老捅咕那破手機了....老師對小明說:「乳就是小的意思,比如乳豬就是小豬,請你用乳字造個句」 小明:「我家很窮,只能住40平米的乳房」 老師暈:「這個不行。換一個」 小明:「我每天上學都要跳過我家門口的一條乳溝」 老師狂暈:「不行,再換一個」 小明:「老師,我想不出來了,把我的乳頭都想破了!」上學的時光很難忘。
  • 為什麼冬天還有蚊子?抗寒新品種?怎麼辦你知道嗎?
    最近進入冬天之後,不少朋友反映夏天已經被蚊子折磨的煩不勝煩了,為什麼都冬天了晚上還有蚊子?難道是真的培育出來的冬季抗寒新品種?抗寒新品種當然是玩笑話,那背後的真實原因你知道嗎?其實蚊子對季節並不敏感,也並不會冬眠,影響蚊子的只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