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盛夏時,白日氣溫總是高得讓人難以忍受,只有傍晚時習習的晚風才能帶來一絲涼爽,但同時,還有一種生物,總是伴隨著晚風,形影不離的圍繞在人們身邊,甚至還會發出惱人的嗡嗡聲向人們宣告它的到來。
每當這時,人們或是揮動胳膊驅趕,或是左右觀察以便及時躲避,還有大膽的人會奮起反抗,尋找身邊的武器發出攻擊。但因為這種生物神出鬼沒且數量眾多,即便是消滅一隻也會有下一隻迅速補位,每到盛夏時都會給在外休閒乘涼的人們帶來極大的困擾,這種令人們都十分痛恨的生物就是——蚊子。
蚊子製造工廠
一般人都對蚊子十分痛惡,但在廣州的一家工廠裡有許多工人專門負責培育這種害蟲,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蚊子貢獻羊血和糖水,等把蚊子養到白白胖胖的時候就帶到就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放飛,據不詳細統計,這個工場每周的蚊子產量可以多達幾百萬隻,一年下來可以培育到3.6億隻蚊子。
曾經網上有一個很火的段子,內容是這樣的:「據報導,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教授苦心鑽研30餘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據王教授介紹,這種蚊子冬天也能出來咬人,填補了我國冬天沒有蚊子的空白。」當然,段子是假的,可上文說的這個蚊子工廠可是在廣州真實存在的。
每當你在漫漫長夜中被蚊子吵到無心睡眠時,也許罪魁禍首就是來自這個工廠。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反人類」的工廠存在呢?想知道答案首先我們要了解蚊子的危害性。
致命的蚊子
很多人最初對於蚊子危害性的認識只停留在蚊子會叮咬出腫脹瘙癢的紅包,令人瘙癢難耐十分難以忍受,但其實蚊子帶來的危害遠遠不止於此,蚊子還是許多病毒的傳播者,其中就包括和愛滋病、結核病一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三大危險疾病的——瘧疾。
眾所周知,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在人體內所引起的一種可致命的傳染類疾病,而蚊子在吸取了人體中感染的瘧原蟲的蟲卵後,僅僅需要10天的時間就能在自己的腸道中發育出成熟的瘧原蟲,隨後瘧原蟲就會進入到蚊子的唾液腺做好傳播準備。
而伴隨著瘧原蟲在在雌蚊體內完全發育,蚊子也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害蟲升級為一個致命武器,下一個被它叮咬的人,將會成為瘧原蟲的攜帶者,並且不幸感染瘧疾。
在感染後一到兩周,感染者會首次出現瘧疾症狀,如:發燒、頭痛、寒戰、嘔吐等,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瘧疾將會通過感染並摧毀紅血球,同時會阻塞重要器官的毛細血管使其不能將血液輸送到大腦,最終引發死亡。
而這僅僅是蚊子能夠傳播的多種病毒中的一種。
正是因為蚊子叮咬能夠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自古以來人們研究了許多種能夠防止蚊蟲叮咬甚至消滅蚊子的產品,從傳統的蚊香到現在的電子蚊香液,從塗抹的花露水到噴劑,甚至還有專門給兒童使用的防蚊貼和防蚊手環。但使用過後發現,無論是什麼樣的方式都無法完全性地杜絕蚊子,而「蚊子工廠」的出現就是為了能夠從根源處消滅蚊子。
蚊子「叛徒」
前文提到過,這個工廠每年都會培育上億隻蚊子,而這些蚊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雄蚊。
遠在1924年時,一位名叫沃爾巴克的科學家在室內常見的一種尖音庫蚊的身上發現了一種幾乎存在於所有節肢動物體內的細菌,並將其命名為「沃爾巴克氏體」,這種細菌雖然是寄生生物,但卻更像是動物體內的一段基因,可以徹底改變動物的習性,有些物種離開沃爾巴克體甚至會不能生殖。
在漫長的寄生生涯中,沃爾巴克氏體學會了許多種能夠寄生的方式,而它最依賴的一種就是將自己寄生在宿主的卵子裡,使得自己能夠長久地延續下去。
為了更好地生存,沃爾巴克氏體知道自己需要讓雌蟲群體壯大,因此,它開始致力於使雄蟲無法活到成年,即便是成蟲了,雄蟲也會變成不可生育的偽雌化,這一措施能夠使得整個蚊子群體都產生細胞質的不兼容,沃爾巴克氏也因此才能夠更加輕鬆容易的延續後代。
而科學家根據沃爾巴克氏的這一特性發現了一件令他們喜出望外的事情,那就是被感染的雄蚊與沒有被感染的雌蚊交配後,所產下的卵並不能順利發育,也就是說,只要通過大量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便能夠有效降低同一區域內蚊子的密度。
且沃爾巴克氏並不能感染給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所以相較於傳統的滅蚊方式,這種「以蚊治蚊」的方法對生態環境及人體的影響幾乎為零,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家工廠,通過培育大量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並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釋放,以此達到從根源處減少蚊子數量的目的。
而這種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也被戲稱為「蚊子叛徒」。
人類與蚊子的古今鬥爭史
其實人們對於蚊子厭惡自古有之,就連莊子也曾在《莊子·天運》中控訴道:「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甚至因為惱怒還曾寫下過一首《怒蚊謠》,藉此控訴蚊子的惡行。
甚至確切說來,人類最早對蚊子的防治措施其實出現在先秦時代,在先秦時代的民歌《詩經·召南·小星》中,作者描寫了當時社會底層的工作者在每天天不亮的時候就要離開溫暖的被子和蚊帳出門工作,由此可見在那時蚊帳就已經普遍地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周禮》中甚至還記載過當時周王朝皇室特別設立的驅蚊官一職。而在現代現代人眼裡看來美觀又賞心悅目的香囊及香爐,曾經在古代也是驅避蚊蟲的主力軍。
到了現在,蚊子工廠的出現也能說明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面對細菌,人類從曾經的毫無還手之力,到現在已經能以此作為武器,用來治理細菌的傳播者,甚至還建立了以此為主的工廠。也許在不久未來,我們有一天能夠徹底逃脫蚊子的騷擾,也不會再因為瘧疾,登革熱等疾病而惶惶不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