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培育蚊子:公蚊喝蜂蜜水 母蚊吸白鼠血(圖)

2020-12-06 江蘇頻道

江蘇揚農化工的蚊子實驗室

天氣一熱,蚊子又蠢蠢欲動。不少市民反映,今年蚊子特別多,咬人還兇,情況是不是這樣?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急傳科了解到,今年的第二波蚊子已經來襲,因為前段時間陰雨連綿,最近氣溫迅速上升,今年蚊子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本月蚊密度是去年的兩倍。隨著氣溫升高,蚊子將於6月後進入活躍期。

【這讓市民很困擾】

都說今年的蚊子很「放肆」

近段時間,很多市民都在說:不知道為啥,今年蚊子特別多,咬人還兇,動輒一個大包。家住東花園的劉大媽對此感受特別深,劉大媽住二樓,家裡有個5歲的孫子。她告訴記者,今年入夏以後,家裡蚊子繞圈圈,燻都燻不走,「往年家裡只要開個滅蚊液,基本難見蚊子的蹤影,今年,滅蚊液和蚊香雙管齊下,早上起來,孫子仍是滿身的皰。

同時,記者從蘇北醫院皮膚科了解到,從5月初開始,皮膚科接收的因蚊蟲叮咬引發皮膚過敏的患兒數量逐漸上升。

【記者「討說法」】

近來為啥感覺蚊子多?

頻繁降雨加氣溫急升

按市疾控中心急傳科副科長羅直智的說法,居民感覺近來蚊子多,主要是因為天氣原因。23℃到28℃最適宜蚊子繁殖。往年的四五月份,揚州的氣溫一般就開始升高了。可今年四五月份,揚州頻繁降雨,氣溫較低,近段時間,氣溫又急升,這就成了蚊子繁殖的黃金期。

羅直智介紹,今年3月份時,並沒監測到蚊子。4月上旬開始出現了少量,到了下旬蚊密度有一定增多,比去年同期多了15%。這個月蚊密度上升很快,已經比4月份多出了一倍,市民也就有「今年蚊子特別多」的感覺。

蚊子真多了?

蚊密度只是七八十年代的1/3

羅直智估算,通過30個監測點觀察發現,目前的蚊密度已達到去年全年活躍期的最高點,也是去年同期的雙倍。易招蚊子「小夥伴」們,今年將受到蚊子的加倍「攻擊」。

「雖然今年蚊子比去年同期多,但與常年監測的結果對比,仍屬正常範圍。去年是一個特例,去年是近幾年蚊密度最低的一年。」羅直智說,2000年以來,10年年均蚊密度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3。「也就是說,如今蚊子雖多,但還是比以前少了60%-70%。」

 

【探訪蚊子實驗室】

這裡的公蚊子喝蜂蜜水,母的則吸白鼠血

人們在家中,發現擾人的蚊子,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但在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測試中心,這裡的蚊子卻獨享佳室,天天免費享受「美味佳餚」,他們為什麼要飼養蚊子?對市民生活有什麼好處?昨天,記者探秘了蚊子培育。

昨天,在公司研發中心工程師賈煒帶領下,記者來到專門飼養蚊子的培養室,兩邊架子上放了20多個盆子,裡面裝著水,水面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蚊子。賈煒說,他們飼養的是庫蚊。

幾個小小的蚊籠裡,養著黑壓壓的成年蚊子,可以稱得上是在蜜罐裡泡著。賈煒指著成年蚊子的嘴說,雄蚊的嘴是捲曲的,分叉的,吸不了血,它在外面只吸植物等的汁液,在培養室內就食用蜂蜜水。雌蚊的嘴是尖尖的,像個管子,它既食汁液,又吸血,特別是排卵前,要吸血,他們準備了小白鼠。

據了解,雌性庫蚊只在黑暗中吸血,所以每次放白鼠進去時,必須要用黑布蒙上。賈煒說,人們在晚上或凌晨碰到的大蚊子,都是庫蚊,白天不出來,晚上出來。

養著它們是為了更好地「治」它們

為什麼要養蚊子?賈煒說,人們都知道,長期使用殺蟲劑,有的蚊子有了耐藥性,野外的蚊子耐藥程度究竟是多少,需要拿養的蚊子進行對比。養的這些蚊子沒有接觸過殺蟲劑藥物,對藥物和實驗的應激性很敏感,非常適合科研人員來研究蚊子的生長繁殖規律,研究它們的耐藥性和對病毒的傳播,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治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

【關於蚊子的一些奇聞異事】

高層為啥有蚊子?原來蚊子會「搭電梯」

很多住高層的居民反映,一直聽說蚊子飛不高,可家裡住在十層以上,卻仍有蚊子,這是為啥?賈煒說,蚊子一般的飛行高度在20米左右,飛得更高,除了離不開電梯幫忙外,與周圍環境有很大關係。

蚊子很「聰明」,如果居民家中開著窗戶,傍晚時分會藉助風力順風飛行至屋內。另外,電梯間和走道都比較陰暗,非常適合蚊子的生存。假設蚊子在6樓繁殖,其後代就從6樓往上一層層飛,這樣一來蚊子的活躍高度就高了,「搭電梯」上高層也就成「聰明」蚊子的選擇。

聽說蚊子愛吃甜,還「好色」?

被它咬說明你健康?

坊間一直流傳有一種說法是:蚊子最愛O型血,因為這種血型比較「甜」。對於這一說法,羅直智解釋,目前還沒有依據證明蚊子愛叮哪種血型的人,也沒有證明O型血更「甜」。

蚊子憑藉人體散發出的體味,能辨別其身體狀況,進而選擇「最健康的血」,所以愛出汗的人、小孩、體溫偏高的人都容易招蚊子,因為他們新陳代謝快。而身上有奶香味和糖味的小孩是熱門人選,蚊子對這種氣味比較敏感。除此之外,身體上發熱比較厲害的和汗味特別重的人群也容易被蚊子襲擊。與此同時,蚊子更偏愛女性和年輕人。

相關焦點

  • 谷歌想要讓蚊子斷子絕孫,釋放2000隻經過特殊處理的公蚊
    谷歌放飛了2000萬隻蚊子,這個消息聽起來十分嚇人。但仔細了解之後會發現,其實谷歌公司是在幫忙消滅蚊子。谷歌公司旗下的一個部門針對滅蚊提出了一個名為「Debug」的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放飛這2000萬隻經過特殊處理的公蚊,讓它們和母蚊交配來使後代不能成活。
  • 2000萬隻公蚊成了谷歌的「神臥底」,看來這次蚊子要玩完了!
    不過知道真相後我又默默把尿咽了回去~首先,這些蚊子都是不吸血的公蚊子~順便科普一下會吸血的都是母蚊子,這些蕩婦需要血液來進行排卵,這是我見過最不感人的母愛了= =而研究團隊正是利用了生物這一天性,將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公蚊子投放出去,跟那些會吸血的妖豔賤貨交配,進而將病菌傳染給母蚊子。
  • 公蚊子和母蚊子的區別 公蚊子和母蚊子的差別
    正常情況下,多數的動物都是有公母之分的,蚊子也是。那麼公蚊子和母蚊子有哪些區別呢?首先,雌蚊頭部有兩根類似金魚藻似的觸角,觸角的毛稀疏,而雄性觸角上長著許多密集的長毛。其次,雌蚊的口器像一根針一樣,由6根尖細的口針組成,當吸血時,下顎先刺入皮膚,其它口針隨著進入皮膚,一直伸到血管吸食人血。雄蚊下顎短小而細弱,無法刺入人的皮膚,因此也就無法吸食人血。所以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再次,雌蚊的輪毛短而稀,雄蚊的輪毛長而密。最後,雌蚊腹部末端有一對尾須,雄蚊則為鉗狀的抱器,構造複雜。
  •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做了絕育手術,公蚊直接變「太監」!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做了絕育手術,公蚊直接變「太監」!在炎熱的夏天,自然少不了蚊子的存在,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上億年,人一旦被蚊子叮咬之後,會奇癢無比,同時,還會給人們帶來各種疾病。除了蚊香與殺蟲劑之外,科學家們有研究出了新的防治方法,那就是給蚊子做絕育手術,科學家們往公蚊體內注射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對於蚊子來是致命的傷害。能夠讓蚊子斷子絕孫,使蚊子不孕不育,但是對人體是沒有任何傷害的,當帶有這種細菌的公蚊與母蚊交配之後,就會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從根本上防止蚊子的繁殖。
  • 廣州蚊子工廠:一年培育上億隻「絕孕」蚊子,養蚊治蚊真是高!
    蚊子製造工廠一般人都對蚊子十分痛惡,但在廣州的一家工廠裡有許多工人專門負責培育這種害蟲,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蚊子貢獻羊血和糖水,等把蚊子養到白白胖胖的時候就帶到就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放飛,據不詳細統計,這個工場每周的蚊子產量可以多達幾百萬隻,一年下來可以培育到3.6億隻蚊子。
  • 那個母蚊子可不是愛你
    通常公蚊子以吸食花蜜或者植物的汁液來維持生存,母蚊子也可以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卻又被蚊子們咬了一身包呢?那是因為母蚊子為了懷孕生小蚊子,它就必須要靠吸人血或者動物血來完成懷孕生子。其一,吸飽了血的母蚊子對公蚊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吸引公蚊子來完成交配;其二,如果母蚊子不吸血,它體內的卵巢就不能發育成熟,也就無法排卵;第三,沒有血液的滋養,小蚊子也無法長大。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飼養時要補充各種養分  養出一批蚊子要花多長時間?答案是15天-20天。  昆蟲博物館科普部主任黃健波介紹,蚊子的發育過程分為卵筏、孑孓、蚊蛹、成蚊四個階段。蚊子培育過程大概在15天-20天。「溫度、溼度、光照,甚至水的鹽濃度都會影響到蚊子的發育。」
  • ...將釋放7.5億隻變種蚊子以減少傳染病,其後代的母蚊子將會自己滅絕
    據《每日郵報》6月18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州監管機構已經批准了一項計劃,將在佛羅裡達和德克薩斯釋放7.5億隻變種蚊子,其後代的母蚊子將會自己滅絕,遭到了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早在五月份,美國環保部就已經批准此項計劃,6月16日,佛羅裡達農業部和消費者服務部也為此計劃開了綠燈,今年夏天就要開始釋放這些蚊子了。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巨大蚊
    4月2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宣布,他們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超大的蚊子個體,這隻蚊子翅膀展開竟然達到驚人的11釐米寬,身體長度近5釐米,或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蚊子個體。本視頻來源封面視頻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種蚊子叫巨大蚊Holorusiamikado又稱米卡多大蚊或帝王大蚊,屬於雙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巨大蚊屬Holorusia。該種最初發現於日本,由英國昆蟲學家韋斯特伍德(JohnObadiahWestwood)在1876年命名。
  • 美國將釋放7.5億隻變種蚊子減少傳染病,其後代母蚊子將自己滅絕
    據《每日郵報》6月18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州監管機構已經批准了一項計劃,將在佛羅裡達和德克薩斯釋放7.5億隻變種蚊子,其後代的母蚊子將會自己滅絕,遭到了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早在五月份,美國環保部就已經批准此項計劃,6月16日,佛羅裡達農業部和消費者服務部也為此計劃開了綠燈,今年夏天就要開始釋放這些蚊子了。據悉,此計劃由一家名為Oxitec的英國生物技術公司提出,Oxitec將人工培育7.5億隻埃及伊公蚊,對其進行基因改造後放入自然環境。
  • 秋蚊子叮人最疼,花腳蚊吸血最猛 30℃蚊子最愛
    白紋伊蚊(「花腳蚊」)   「一看就是蚊子叮的,而且腫得很大。」曾欣穎覺得很奇怪,「怎麼天氣涼了,蚊子還這麼多?」對此,疾控專家表示,因為降水和氣溫的因素,秋蚊子將出現一個活動高峰期。  30℃左右是蚊子最愛  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科科員彭萊介紹,一般人認為夏天最熱時蚊子最猖狂,其實30℃左右是蚊子的最愛。
  • 公蚊子和母蚊子的故事
    (一 )公蚊子的自私從前,公蚊子很小,有的甚至比圖釘還小,但是由於它們把母蚊子的錢搶走了,整天東逛逛、西看看,看到有趣的東西就買,買回來的東西也不給母蚊子,所以它們漸漸變大了。以前小的比圖釘還小,現在變得都有母蚊子的兩倍大了!就這樣,公蚊子很富裕,而它們花的錢卻是從母蚊子那裡搶過來的。
  • 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培育試驗用的蚊子。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 谷歌黑科技,用交配讓蚊子斷子絕孫
    在寧靜的夏夜,有一種生物讓人深惡痛絕,它不僅會給你喝發「紅包」,它還是流行疾病的快遞員,比如在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而這個默默無蚊的Debug計劃,就是他們最近搞的事情。首先,這些蚊子都是不吸血的公蚊子。眾所周知,會吸血的都是母蚊子,它們都需要血液來進行排卵,這是大概是世界上最不感人的母愛了。
  • 上海昆蟲博物館有一群都市「養蚊人」 每天與上萬蚊子為伍
    圖說:上海昆蟲博物館內部照片。資料圖【新民網訊】據《勞動報》報導:和上萬隻蚊子共處一室,什麼感覺?養蚊:白糖為食,鼠糧為料養蚊子?作為「四害」之一,平時躲之不及,不滅之不甘心,怎會有人願意飼養?然而在上海,就有這麼個地方,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內飼養著數以萬計的蚊子。
  • 用蚊子消滅蚊子......這招很強勢!
    谷歌的兄弟公司Verily計劃在加州釋放2000萬隻蚊子,而目的是為了消滅蚊子。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使雌蚊交配後斃命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使雌蚊交配後斃命  黃琨 • 2020-06-11 09:05:51 來源:前瞻網 E
  • 外媒:昆蟲絕育或有助於控制蚊媒疾病
    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9月9日刊載題為《昆蟲絕育或將有助於控制蚊媒疾病》的報導,作者系記者安東尼·金。報導指出,科研人員正在研究給蚊子絕育的方式,來控制登革熱疫情的蔓延。報導編譯如下:能夠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等熱帶病且具有攻擊性的伊蚊正擴散至歐洲各地,科學家希望通過一種昆蟲生育控制方式和無人機來控制這些咬人的害蟲。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8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開展的世界首個 「以蚊治蚊」的隨機對照試驗初步結果發布:通過釋放經改造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蚊子,可以阻斷蚊子對登革熱等病毒的傳播,使當地登革熱的發病機率降低77%。幾乎同時,美國佛羅裡達州宣布,將於明年起在該州礁島群島陸續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用以滅蚊,這也將是美國境內首次釋放轉基因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