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培育試驗用的蚊子。

  蚊子產卵、雌雄分離、幼蟲成長等過程都要被記錄下來。

  特別調製的糖水供蚊子食用。

  試驗名稱:蚊子抗藥性對比

  試驗單位: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試驗結果:成都蚊子抗藥性最高

  8日,湖南湘鄉,11歲女童被蚊子咬一口,反覆發燒後檢查患上「日本腦炎」,在醫院昏迷10多天。

  雖已立秋,但蚊子還在猖獗。有專家表示,蚊子還會抓緊最後的時間叮人進補。有人討厭蚊子,卻也有人將蚊子「奉為上賓」。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相關新聞

  A 預警

  「秋蚊子」還會抓緊時間叮人進補

  立秋已過一周,眼看就快暑去涼來。在很多人眼裡,隨著天氣漸漸轉涼,討厭的蚊子,很快就將退出今年的舞臺。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國內有機構對蚊蟲密度的監測結果顯示:7月雨水較多,蚊子出現高峰;8月高溫,蚊子活躍度下降;到了9月,隨著氣溫、溼度降低,蚊子又開始活躍起來,甚至,為了過冬繁殖,蚊子也要抓緊最後的時間進補。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主任技師周憶昭說,近期蚊蟲相對較少,除了高溫原因,還和頻頻下雨有關,「蚊子要在水中產卵,如果老下大雨,不能長時間形成靜水,不利於蚊子產卵和幼蟲生長。」周憶昭說,等到天晴幾天,蚊子又會多起來。

  研究表明,蚊子的活躍程度與溫度和溼度有關,其中26℃至28℃,是蚊子最舒適的溫度。該所媒介生物控制科科長胡雅劼說,冬天一到,蚊子或者產下的卵便藏匿在溫暖、潮溼的樓道、地下室、櫥櫃等地方進行「冬眠」,「一般不會出來活動。」

  B 解密

  探秘「蚊子工廠」

  養上萬隻蚊子,給它們喝糖水、吹空調

  自古以來,人類和蚊子的鬥爭從未斷絕。莊子惱蚊,曾寫道:蚊虻豽膚,則通夕不寐矣;南宋詩人趙蕃也曾吐槽:「但愁蚊子且生翼,飽爾亦當侵我肌」;範仲淹更是形象地刻畫蚊子吸血前後的對比:「飽似櫻顆重,飢如柳絮輕。」

  然而,就是這些令人避之不及的蚊子,卻有人把它們好吃好喝的供著。幹這事的,是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從廣東引進,已經繁殖60代

  「我們主要養了兩種,致倦庫蚊和白紋伊蚊。」胡雅劼說,這些蚊子最初是2013年從廣東引進過來的,按每半月一代計算,繁衍至今,已近60多代了。

  在成都城區,致倦庫蚊和白紋伊蚊最為常見。其中,致倦庫蚊主要宅在室內,白紋伊蚊則為半家棲型,主要在戶外活動。致倦庫蚊是絲蟲病的傳播媒介,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媒介。

  「我們實驗室養的蚊子,是完全沒有跟外界接觸過的,被稱為標準敏感品系。」主任技師周憶昭說,它們適合用來做殺蟲劑藥效評價試驗。此外,它們還會用來和捉來的本地蚊子進行抗藥性水平對比實驗。

  上萬隻蚊子,享貴賓級待遇

  要養成可做實驗的蚊子,其過程也極為講究。蚊子的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蚊四個階段。「溫度、溼度、光照,甚至水質都會影響到蚊子的發育。」胡雅劼說,蚊子一般是靠吸取植物汁液填飽肚子,但雌蚊必須要吸血才能促使其卵巢發育,進而產卵繁衍後代。因此,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雄蚊不這麼幹。

  該所媒介科的養蚊室約10平米,放眼看去,室內滿是盛著水的搪瓷盆和蚊帳布罩著的小籠子。搪瓷盆中,漂滿了蟲卵、幼蟲。一旦幼蟲經數次蛻皮,化作蛹後,工作人員就會將這些蛹裝進小籠子中,夏天只需要一兩天,蛹就羽化為成蚊。每天,工作人員都會調製蔗糖水,再將糖水用海綿墊浸溼後,放進籠中餵蚊子。「糖水比例還必須控制在5%以下。」工作人員說。

  此外,在養蚊室內,溫度計、溼度計、空調、加溼器,都是必需品。一旦工作人員觀察到溫度或溼度超過標準,馬上就會進行調節,「蚊子最喜歡26℃至28℃,一旦低於20℃,或者高於30℃,我們就要開空調了。」胡雅劼說,蚊子在水中產卵、化蛹,「一般的自來水含氯,夏天必須用自然光照射48小時脫氯,冬天更長,要72小時左右」。

  C 試驗

  成都蚊子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從2014年開始,四川就開始系統開展致倦庫蚊對化學殺蟲劑的抗性檢測工作,胡雅劼是這項工作的推動者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疾控中心的專業人員均參與其中。

  「通過試驗,我們了解到四川部分地區致倦庫蚊對常用化學殺蟲劑的抗性水平,這能為今後提高蚊蟲防治效果提供依據。」胡雅劼說,同時,也能為今後更加科學合理地使用殺蟲劑起到指導作用。

  試驗開始後,四地的科研人員分別在城區採集致倦庫蚊幼蟲,又名孑孓。接下來,科研人員每天給予糖水餵養,直到飼養至一兩代後,即可進行抗藥性測試試驗。

  此次試驗,除了需要採集來飼養的蚊子外,養蚊室飼養的標準敏感品系蚊子也會用來作對比試驗,在試驗前,它們從未接觸過殺蟲劑。

  兩種蚊子準備好後,科研人員選取高效氯青菊酯、溴青菊酯、氯菊酯和敵敵畏4種常用化學殺蟲劑,來測試蚊子的抗藥性。

  最終,根據試驗得出的半數致死濃度值,計算出相對抗性倍數情況。結果顯示:就高效氯青菊酯而言,成都地區蚊蟲的抗性倍數最高,達50倍,南充最低,為14.75倍;就氯菊酯而言,仍是成都最高,為50.68倍,廣安最低,為2.53倍;就溴青菊酯而言,抗性倍數均普遍偏低,成都、廣安、南充3地甚至低於敏感品系;就敵敵畏而言,廣安地區低於敏感品系,其他3地均為1倍多。

  「4個地區採樣的蚊蟲對高效氯青菊酯和氯菊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其中成都的蚊蟲抗藥性最高,是敏感品系的50倍,屬於高抗級別,其他3地則屬中抗級別。」胡雅劼說,這意味著,野外品系的抗性水平是敏感品系的50倍。

  D 養蚊人說

  「蚊子空中亂舞,一眼便知雌雄」

  在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內,多數實驗人員都練就了一項技能,那就是一眼知種屬、辨雌雄。

  觸角上有毛的是雄蚊、身材細長瘦小的是雄蚊、按蚊的飛行姿勢像滑翔機……普通人眼中差別不大的蚊子,到了實驗人員眼中,頓時變得毫無秘密可言。「一般來說,只要我看清了蚊子某個特徵,哪怕是飛著的,也能分辨蚊子的性別。」預防控制所的餘技鋼說。

  工作人員楊淑英對蚊子的習性同樣了如指掌。「我是靠蚊子的體型判斷蚊子的性別。」楊淑英說,養蚊子的工作非常單調枯燥,她每天到了單位,除了給蚊子餵食,就是在數十個搪瓷盆中挑選蛹。

  現在,她大概掃一眼,就知道一夜之間,盆中有多少幼蟲化成了蛹。緊接著,她一個個把蛹吸起來,放入籠中。

  「蚊子養得越大,就越有成就感」

  給自來水脫氯、在盆中挑蛹、給蚊子餵食……如今,楊淑英對流程爛熟於心,也樂在其中,但她剛來的時候,卻是極為不快的,甚至,剛做了幾天,她就鬧著要回去。

  「剛開始,還覺得挺新奇!」楊淑英說,學完整個流程,工作人員就要她獨立養蚊子。對她而言,技術含量不高,但極考耐性。過了幾天,單調和枯燥襲來,還被蚊子咬得滿身是包,「當時身上、臉上都是血印,還癢個不停,我就不想幹這份工作了。」

  因為上班地點離家近,楊淑英的丈夫勸她堅持了下來。「後來我親手養出了第一批蚊子,當時的感覺就不一樣了,看到蟲卵,一天天變成能飛的蚊子,就像親手養的娃娃一樣。」楊淑英說,她甚至跟自己較勁,這一批一定要比上一批養得更好,「蚊子越大個,我越有成就感。」/小貼士蚊香、氣霧殺蟲劑該怎麼用?

  點蚊香滅蚊,不需要關窗

  周憶昭說,盤式蚊香、電熱滅蚊片、液體蚊香,我們滅蚊時,用得比較普遍。在使用這三種產品時,人和殺蟲產品可以同處一個房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在使用時,不需要緊閉門窗,這樣就可以起到滅蚊效果。

  噴霧殺蟲劑,關窗效果好

  周憶昭說,在使用像氣霧殺蟲劑這類劑型滅蚊時,正確的做法是:朝空中噴1-2秒,這樣氣霧顆粒會飄到房內的很多角落,然後緊閉門窗離開,一兩個小時後,再開門窗保持通風,同時,最好關上紗窗防止蚊蟲進入。「這樣做,殺蟲效果是最好的,同時,也是人體吸入量最少的。」

  本版稿件採寫華西都市報記者 吳柳鋒 攝影 呂甲

  原標題: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四地蚊子「戰鬥力」對比 成都野蚊子 抗藥性最強

相關焦點

  • 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半夜睡得正酣,突然抓頭撓腮,煩躁不安,這個時候多半是蚊子惹的禍。一到夏天,蚊子必是人類最想剿滅的公敵之一。但在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餵養室裡,蚊子不再是過街老鼠,而是翻身變寶貝。它們住的是恆溫空調房,喝的是糖水,吃的是白鼠血,簡直是在人間天堂。「悉心餵養,也是為研究如何更好消滅它們,防止疾病傳播。」
  • 濟南疾控中心實驗室養蚊子 專家:為了更好消滅蚊子
    記者了解到,短短幾年間,濟南的蚊子耐藥性增長了20倍,已有了抗藥基因,耐藥性越來越強,蚊子漸漸成了「打不死的小強」。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已建立起一張「蚊子監測網」,研究濟南蚊子的產卵、活動規律,以期能製造出「迎刃而解」的殺蚊劑,更好地滅殺蚊子。這個「蚊子監測網」是如何工作的?濟南市民日常主要對付哪幾種蚊子?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袁建忠說,這些蚊子最初是從北京疾控中心引進來的,就是為了保證蚊子出身的純正和敏感性。「我們實驗室養的蚊子,是完全沒有跟外界接觸過的,被稱為標準敏感品系。只有用這些蚊子做實驗,效果才最可靠。」  助理工程師李慶鳳介紹,目前全國共有5家單位引進了這種敏感品系的蚊子。
  • 養貓養狗養魚都弱爆了 他養了六十萬隻蚊子…
    原標題:養貓養狗養魚都弱爆了,他養了六十萬隻蚊子…  炎熱的夏天  讓人難受的不只是高溫,  還有蚊子的騷擾  為了驅蚊  你是不是想盡了辦法?  其實,這是侯銀續的工作需要  「為了收集蚊子,別的顧不上了」  侯銀續是安徽省疾控中心消毒殺蟲科副科長,也是一名「職業捕蚊人」。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捕蚊子呢?  因為蚊子會傳播疾病,所以每年夏秋季節,安徽省疾控部門消毒殺蟲科的工作人員要對當地的蚊蟲進行監測。
  • 他們飼養的,是蚊子和蟑螂
    本報記者武六紅攝  本報記者探訪山西病媒生物實驗室  蚊子飛來,他們看一眼就知雌雄;蟑螂爬過,能快速分出公母;更為神奇的是,他們對蚊、蠅、蟑、鼠、跳蚤、皮蠹這些最令人類痛恨的害蟲,逮一隻來,就能確定它們的「家族」身份,逐一列明其能將哪些疾病傳染給人類。
  • 揚州| 培育蚊子:公蚊喝蜂蜜水 母蚊吸白鼠血(圖)
    不少市民反映,今年蚊子特別多,咬人還兇,情況是不是這樣?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急傳科了解到,今年的第二波蚊子已經來襲,因為前段時間陰雨連綿,最近氣溫迅速上升,今年蚊子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本月蚊密度是去年的兩倍。隨著氣溫升高,蚊子將於6月後進入活躍期。
  • 常常以身誘蚊摸清蚊子底細
    對於市民避之不及的蚊子,有一群人卻天天主動與它們打交道,還經常「以身誘蚊」,他們就是疾控部門從事病媒生物防治的工作人員。長沙主要活躍著哪些種類的蚊子?它們的領地如何分布,習性有哪些不同?連日來,記者跟隨長沙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工作人員彭萊,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 蒼蠅吃奶粉 蚊子喝糖水 蟑螂食「蟑糧」
    在四川省疾控中心,有特設蚊蠅、蟑螂住宅小區,「住戶」們享受五星級酒店 「一站式」服務,還有「蟲保姆」,專門照顧它們的衣食住行,無微不至。明明是害蟲,卻要對它細心呵護,每天好吃好喝好住? 在這裡,這些百害無益的蚊蠅、蟑螂為何會享受貴賓待遇呢? 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進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預防控制所,揭秘「神秘」的媒介生物控制室。
  • 夏天來臨「花腳蚊」開始活躍 合肥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小心登革熱
    夏季來臨,加上多雨潮溼,蚊子開始活躍。被蚊蟲叮咬,除了瘙癢之外,更為嚴重的是,萬一被「花腳蚊」咬了,就有可能會患上登革熱。5月11日,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專家為市民作出特別提醒。「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腳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其潛伏期一般為3-15天,多數5-8天。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成蟲車間內,工作人員給蚊子餵食塗了羊血的血板而蚊子感染沃爾巴克氏體後,登革病毒也無法在其體內繁殖和傳播。沃爾巴克氏體如同「疫苗」一樣阻隔病毒,使這些蚊子無法把登革病毒傳染給人類。這就是沃爾巴克氏體抗登革熱的基本原理。  最新突破 雌蚊照射線後絕育  「種子」選出了,如何擴大這支滅蚊部隊?記者走進工廠成蟲車間,每一個鋼絲網籠子裡養著約1.2萬隻HC感染的成年蚊子。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文/廣州日報記者徐靜 實習生高心碧 通訊員蔡珊珊 圖/廣州日報 記者王維宣  1 給蚊卵注射沃爾巴克氏體  2011年前後,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成功培育出一隻與沃爾巴克氏體達成穩定共生的雌蚊,這就是最開始的「種子」。
  • 冬天這麼暖 2020年夏天蚊子會很多嗎?區疾控中心:冬天市民仍要做好...
    家住柯橋的李大媽告訴記者,到現在家裡還時常會看到蚊子、小蟑螂,令她有些發愁,照這樣的趨勢,2020年夏天的蚊子會不會特別多?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蚊子的越冬習性來解釋。記者從區疾控中心衛生消殺科了解到,每到冬天,確實有一部分蚊子並沒有被凍死,而是躲在溫暖的室內,如衛生間、房間的角落裡過冬,等到天氣暖和了,就會再次出動,還有一部分蟲卵,由於卵殼較厚,抵禦嚴寒的能力更強,這些蟲卵一般埋藏在土裡,或是積水的盆中,積蓄力量過冬。
  • 又黑又大蚊子頻現小區 疾控專家:這是搖蚊 不叮人不傳病
    家住皇姑區北運河、鐵西區衛工明渠附近的居民反映,小區出現了蚊子,又黑又大,嚇得大家不敢開窗通風。4月14日,瀋陽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這種蚊子屬於搖蚊,不吸血,不傳播疾病,用普通殺蟲劑即可達到滅蚊效果。   市民劉女士反映,近日,在居民樓一樓走廊窗戶上落著很多黑乎乎的蚊子,趕都趕不走。
  • 居然還有蚊子?!
    >為什麼這個天氣還有蚊子?蚊子還要「超長待機」多久?來聽聽成都市疾控中心怎麼說吧!Q:市疾控中心有沒有對蚊子數量進行一個實時監控,今年蚊子出現的高峰期在哪幾個月?9、10、11月份有沒有出現過小高峰,今年的蚊子總數量和去年相比,是偏高還是持平?
  • 秋蚊子叮人最疼,花腳蚊吸血最猛 30℃蚊子最愛
    「一看就是蚊子叮的,而且腫得很大。」曾欣穎覺得很奇怪,「怎麼天氣涼了,蚊子還這麼多?」對此,疾控專家表示,因為降水和氣溫的因素,秋蚊子將出現一個活動高峰期。  30℃左右是蚊子最愛  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科科員彭萊介紹,一般人認為夏天最熱時蚊子最猖狂,其實30℃左右是蚊子的最愛。
  • 探秘蚊子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塗驅蚊用品(圖)
    他們把蚊子當寶貝養  記者探秘蚊子實驗室  很多市民發現,入梅之後,蚊子陡然增多了好幾倍!江蘇省疾控中心在監測中發現,蚊子的密度的確比去年上升了幾倍,一些主要在農村生長的蚊種,現在也進行了「戰略轉移」,「殺」進了城市。就在市民被蚊子不斷騷擾而煩惱的時候,南京卻有著這樣一群人,把蚊子當成「寶貝」養起來,而且還專門為蚊子配備了一個冬暖夏涼的居所———蚊子實驗室。  飼養小白鼠讓蚊子吸血  蚊子實驗室?
  • 9月蚊子全年最毒?重慶疾控中心專家:現在還說不準
    @廣州全攻略:9月天氣逐漸轉涼,蚊子要回歸了,蚊子會大量儲存過冬營養,找機會拼命吸血,另外立秋後蚊子大量繁殖後代也需要大量營養,拼命吸血吸取能量。  @南京廣播網:9月蚊子最毒,小心收「紅包」。  這一說法最近在微博上流傳,疾控專家認為如果重慶雨後氣溫回升,可能會出現蚊蟲短暫活躍期    近日,關於9月起蚊子進入「全年最毒期」的說法在微博上廣為流傳。    重慶市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長季恆青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他說,蚊子多不多,是否活躍要看溫度是否適宜和有無其孳生的環境。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每周產上千萬隻蚊子,竟是為了……
    對於在社區進行「以蚊滅蚊」的試點工作,至關重要。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周斌:在蚊媒治理方面,有些地方由於環境比較複雜,需要通過傳統消殺手段,實際非常難消除蚊患。>3年前開始,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蚊子工廠合作,開展「以蚊滅蚊」試點工作。
  • 高校設專門飼養室養蚊子 將白鼠剃毛供蚊子吸血
    巨型蚊子個頭是普通蚊子10倍  幾乎所有人都感覺,今年夏天的蚊子特別多,特別難剿滅,有人甚至直接稱今年是蚊子大年。蚊子這東西,有點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主城區的一個地方,蚊子在這裡成了寶貝:一年四季生活在空調屋裡,不怕嚴寒酷暑;渴了,有葡萄糖飲料喝;餓了,有小白鼠的血可以吸。這裡,簡直就是蚊子的天堂—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蚊蟲飼養室。
  • 上海昆蟲博物館有一群都市「養蚊人」 每天與上萬蚊子為伍
    圖說:上海昆蟲博物館內部照片。資料圖【新民網訊】據《勞動報》報導:和上萬隻蚊子共處一室,什麼感覺?他們是這個城市中獨特的一個群體———養蚊人,他們如同養寵物一般飼養著蚊子,好吃好喝照顧著,為的就是尋找出更好驅除及殺死這種害蟲的方法。甚至,他們需要「以身試蚊」,從中尋找出蚊子叮咬的奧秘和滅除的最佳產品。炎炎夏日,本報記者走入上海昆蟲博物館的「密室」,與「養蚊人」一起體驗這份特殊的工作,感受這些一線科研人員的無私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