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培育試驗用的蚊子。
蚊子產卵、雌雄分離、幼蟲成長等過程都要被記錄下來。
特別調製的糖水供蚊子食用。
試驗名稱:蚊子抗藥性對比
試驗單位: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試驗結果:成都蚊子抗藥性最高
8日,湖南湘鄉,11歲女童被蚊子咬一口,反覆發燒後檢查患上「日本腦炎」,在醫院昏迷10多天。
雖已立秋,但蚊子還在猖獗。有專家表示,蚊子還會抓緊最後的時間叮人進補。有人討厭蚊子,卻也有人將蚊子「奉為上賓」。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相關新聞
A 預警
「秋蚊子」還會抓緊時間叮人進補
立秋已過一周,眼看就快暑去涼來。在很多人眼裡,隨著天氣漸漸轉涼,討厭的蚊子,很快就將退出今年的舞臺。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國內有機構對蚊蟲密度的監測結果顯示:7月雨水較多,蚊子出現高峰;8月高溫,蚊子活躍度下降;到了9月,隨著氣溫、溼度降低,蚊子又開始活躍起來,甚至,為了過冬繁殖,蚊子也要抓緊最後的時間進補。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主任技師周憶昭說,近期蚊蟲相對較少,除了高溫原因,還和頻頻下雨有關,「蚊子要在水中產卵,如果老下大雨,不能長時間形成靜水,不利於蚊子產卵和幼蟲生長。」周憶昭說,等到天晴幾天,蚊子又會多起來。
研究表明,蚊子的活躍程度與溫度和溼度有關,其中26℃至28℃,是蚊子最舒適的溫度。該所媒介生物控制科科長胡雅劼說,冬天一到,蚊子或者產下的卵便藏匿在溫暖、潮溼的樓道、地下室、櫥櫃等地方進行「冬眠」,「一般不會出來活動。」
B 解密
探秘「蚊子工廠」
養上萬隻蚊子,給它們喝糖水、吹空調
自古以來,人類和蚊子的鬥爭從未斷絕。莊子惱蚊,曾寫道:蚊虻豽膚,則通夕不寐矣;南宋詩人趙蕃也曾吐槽:「但愁蚊子且生翼,飽爾亦當侵我肌」;範仲淹更是形象地刻畫蚊子吸血前後的對比:「飽似櫻顆重,飢如柳絮輕。」
然而,就是這些令人避之不及的蚊子,卻有人把它們好吃好喝的供著。幹這事的,是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
從廣東引進,已經繁殖60代
「我們主要養了兩種,致倦庫蚊和白紋伊蚊。」胡雅劼說,這些蚊子最初是2013年從廣東引進過來的,按每半月一代計算,繁衍至今,已近60多代了。
在成都城區,致倦庫蚊和白紋伊蚊最為常見。其中,致倦庫蚊主要宅在室內,白紋伊蚊則為半家棲型,主要在戶外活動。致倦庫蚊是絲蟲病的傳播媒介,白紋伊蚊是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媒介。
「我們實驗室養的蚊子,是完全沒有跟外界接觸過的,被稱為標準敏感品系。」主任技師周憶昭說,它們適合用來做殺蟲劑藥效評價試驗。此外,它們還會用來和捉來的本地蚊子進行抗藥性水平對比實驗。
上萬隻蚊子,享貴賓級待遇
要養成可做實驗的蚊子,其過程也極為講究。蚊子的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蚊四個階段。「溫度、溼度、光照,甚至水質都會影響到蚊子的發育。」胡雅劼說,蚊子一般是靠吸取植物汁液填飽肚子,但雌蚊必須要吸血才能促使其卵巢發育,進而產卵繁衍後代。因此,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雄蚊不這麼幹。
該所媒介科的養蚊室約10平米,放眼看去,室內滿是盛著水的搪瓷盆和蚊帳布罩著的小籠子。搪瓷盆中,漂滿了蟲卵、幼蟲。一旦幼蟲經數次蛻皮,化作蛹後,工作人員就會將這些蛹裝進小籠子中,夏天只需要一兩天,蛹就羽化為成蚊。每天,工作人員都會調製蔗糖水,再將糖水用海綿墊浸溼後,放進籠中餵蚊子。「糖水比例還必須控制在5%以下。」工作人員說。
此外,在養蚊室內,溫度計、溼度計、空調、加溼器,都是必需品。一旦工作人員觀察到溫度或溼度超過標準,馬上就會進行調節,「蚊子最喜歡26℃至28℃,一旦低於20℃,或者高於30℃,我們就要開空調了。」胡雅劼說,蚊子在水中產卵、化蛹,「一般的自來水含氯,夏天必須用自然光照射48小時脫氯,冬天更長,要72小時左右」。
C 試驗
成都蚊子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從2014年開始,四川就開始系統開展致倦庫蚊對化學殺蟲劑的抗性檢測工作,胡雅劼是這項工作的推動者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疾控中心的專業人員均參與其中。
「通過試驗,我們了解到四川部分地區致倦庫蚊對常用化學殺蟲劑的抗性水平,這能為今後提高蚊蟲防治效果提供依據。」胡雅劼說,同時,也能為今後更加科學合理地使用殺蟲劑起到指導作用。
試驗開始後,四地的科研人員分別在城區採集致倦庫蚊幼蟲,又名孑孓。接下來,科研人員每天給予糖水餵養,直到飼養至一兩代後,即可進行抗藥性測試試驗。
此次試驗,除了需要採集來飼養的蚊子外,養蚊室飼養的標準敏感品系蚊子也會用來作對比試驗,在試驗前,它們從未接觸過殺蟲劑。
兩種蚊子準備好後,科研人員選取高效氯青菊酯、溴青菊酯、氯菊酯和敵敵畏4種常用化學殺蟲劑,來測試蚊子的抗藥性。
最終,根據試驗得出的半數致死濃度值,計算出相對抗性倍數情況。結果顯示:就高效氯青菊酯而言,成都地區蚊蟲的抗性倍數最高,達50倍,南充最低,為14.75倍;就氯菊酯而言,仍是成都最高,為50.68倍,廣安最低,為2.53倍;就溴青菊酯而言,抗性倍數均普遍偏低,成都、廣安、南充3地甚至低於敏感品系;就敵敵畏而言,廣安地區低於敏感品系,其他3地均為1倍多。
「4個地區採樣的蚊蟲對高效氯青菊酯和氯菊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其中成都的蚊蟲抗藥性最高,是敏感品系的50倍,屬於高抗級別,其他3地則屬中抗級別。」胡雅劼說,這意味著,野外品系的抗性水平是敏感品系的50倍。
D 養蚊人說
「蚊子空中亂舞,一眼便知雌雄」
在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內,多數實驗人員都練就了一項技能,那就是一眼知種屬、辨雌雄。
觸角上有毛的是雄蚊、身材細長瘦小的是雄蚊、按蚊的飛行姿勢像滑翔機……普通人眼中差別不大的蚊子,到了實驗人員眼中,頓時變得毫無秘密可言。「一般來說,只要我看清了蚊子某個特徵,哪怕是飛著的,也能分辨蚊子的性別。」預防控制所的餘技鋼說。
工作人員楊淑英對蚊子的習性同樣了如指掌。「我是靠蚊子的體型判斷蚊子的性別。」楊淑英說,養蚊子的工作非常單調枯燥,她每天到了單位,除了給蚊子餵食,就是在數十個搪瓷盆中挑選蛹。
現在,她大概掃一眼,就知道一夜之間,盆中有多少幼蟲化成了蛹。緊接著,她一個個把蛹吸起來,放入籠中。
「蚊子養得越大,就越有成就感」
給自來水脫氯、在盆中挑蛹、給蚊子餵食……如今,楊淑英對流程爛熟於心,也樂在其中,但她剛來的時候,卻是極為不快的,甚至,剛做了幾天,她就鬧著要回去。
「剛開始,還覺得挺新奇!」楊淑英說,學完整個流程,工作人員就要她獨立養蚊子。對她而言,技術含量不高,但極考耐性。過了幾天,單調和枯燥襲來,還被蚊子咬得滿身是包,「當時身上、臉上都是血印,還癢個不停,我就不想幹這份工作了。」
因為上班地點離家近,楊淑英的丈夫勸她堅持了下來。「後來我親手養出了第一批蚊子,當時的感覺就不一樣了,看到蟲卵,一天天變成能飛的蚊子,就像親手養的娃娃一樣。」楊淑英說,她甚至跟自己較勁,這一批一定要比上一批養得更好,「蚊子越大個,我越有成就感。」/小貼士蚊香、氣霧殺蟲劑該怎麼用?
點蚊香滅蚊,不需要關窗
周憶昭說,盤式蚊香、電熱滅蚊片、液體蚊香,我們滅蚊時,用得比較普遍。在使用這三種產品時,人和殺蟲產品可以同處一個房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在使用時,不需要緊閉門窗,這樣就可以起到滅蚊效果。
噴霧殺蟲劑,關窗效果好
周憶昭說,在使用像氣霧殺蟲劑這類劑型滅蚊時,正確的做法是:朝空中噴1-2秒,這樣氣霧顆粒會飄到房內的很多角落,然後緊閉門窗離開,一兩個小時後,再開門窗保持通風,同時,最好關上紗窗防止蚊蟲進入。「這樣做,殺蟲效果是最好的,同時,也是人體吸入量最少的。」
本版稿件採寫華西都市報記者 吳柳鋒 攝影 呂甲
原標題: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四地蚊子「戰鬥力」對比 成都野蚊子 抗藥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