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2021-01-17 搜狐網

  半夜睡得正酣,突然抓頭撓腮,煩躁不安,這個時候多半是蚊子惹的禍。一到夏天,蚊子必是人類最想剿滅的公敵之一。但在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餵養室裡,蚊子不再是過街老鼠,而是翻身變寶貝。它們住的是恆溫空調房,喝的是糖水,吃的是白鼠血,簡直是在人間天堂。「悉心餵養,也是為研究如何更好消滅它們,防止疾病傳播。」東莞市疾控中心專家坦言,在外面蚊子是害蟲,但在實驗室裡它們貢獻很大。目前正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南都記者日前獨家探訪東莞市疾控中心,看專家為滅蚊怎麼精心飼養蚊子。

  Part1.飼養

  環境:26℃的恆溫,65%的溼度

  這個季節,在外面走上一圈,身體已出汗。但踏入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實驗室,頓時就能感覺到一種舒適感,因為這裡常年開著空調,保持著26℃的恆溫。

  「這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也是最適合蚊子繁殖生長的溫度,蚊子飼養就是在昆蟲實驗室裡進行的。」東莞市疾控中心消毒殺蟲所所長、主任醫師馮志階說,除了溫度,蚊子對溼度也有講究,「按照蚊子的繁殖需求,實驗室裡的溼度會控制在65%。」

  溫度、溼度是蚊子繁殖生存的兩個關鍵因素,因此兩者總結後,可糾正一個常見的錯誤認知,那就是七八月並非蚊子活動的高峰季節。「在東莞,蚊子有兩個活動高峰,一個是5月前後,一個是10~11月。」馮志階說,因為這些月份能給蚊子提供繁殖所需的條件,「目前,東莞已漸入蚊子活動高峰季了。」

  孵化:卵變成蚊平均10天

  蚊子的一生要經過四個環節:卵、幼蟲、蛹、成蟲(蚊),前三個環節在水中完成。

  那在實驗室裡,蚊子如何走完它的一生?南都記者看到,在蚊子實驗室,操作檯面上放了4個水盆,水盆底部有2、3片圓形濾紙,濾紙上散布著一些針尖兒般大的黑點;水體中,身長約1釐米,如絲線般細小的生物正一屈一伸地遊動著。

  「蚊子的前三個孵化環節都能在這個水盆裡完成。」馮志階說,黑點就是卵,一個堆積如芝麻大的卵塊大約能孵化出100多個幼蟲,「細小的生物就是幼蟲,幼蟲經過4次蛻皮後會變成蚊蛹。」

  蛹會在水中遊動,隨後羽化成蚊子。南都記者看到,在水盆上方的隔板上,4個網紗材質的蚊籠密閉著,裡面養著一片黑壓壓的蚊子。「我們會把蛹從水裡撈出來,然後放到紗籠內裝水的燒杯裡,蚊蛹最後會在這裡羽化成蚊子。」馮志階說,從卵變成蚊子,最快7天,平均時間10天。

  食物:送上小白鼠供蚊子吸血

  外面的蚊子是在用生命吸血,但實驗室裡的蚊子一生都不愁吃喝,而且還是美味佳餚。

  卵有合適的水環境就可孵化,但幼蟲的成長還需要營養物質。在飼養蚊子的水盆裡,工作人員特地從超市買了動物糧食加進去,犒賞幼蟲。

  蛹在蚊籠裡羽化為成蚊後的初始階段,必定是飢餓難耐,這時需要食物供給。南都記者看到,蚊籠裡擺放著一個大瓶蓋,「我們會把棉球沾上葡萄糖水,放在瓶蓋裡,供成蚊享用。」

  糖水只是「標準餐」,成蚊肯定不甘心,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嗜血成性了。不過,可能很多市民並不知道,叮人吸血的只有雌蚊,「雄蚊只吸食植物的液汁、花蜜為生;雌蚊的嘴尖尖的,像根管子,除了『吃素』外,還刺叮人和動物,吸食血液。」馮志階說,雙重食性與雌蚊的特性有關,「雌蚊只有在吸血後卵巢才能發育,才能產卵,傳承下一代。」

  為滿足雌蚊的嗜血性,實驗室裡還專門飼養了小白鼠。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他用夾板將一隻小白鼠的四隻腳固定好,使其動彈不得,然後放進蚊籠裡,頓時,黑壓壓的蚊子聞風而來,飽餐了一頓。「每天早上上班後,就會給蚊子餵一次食,它們飽餐一頓,腹部變紅,才肯罷休。」

  一隻成蚊的壽命通常是1個月左右,在這段短暫的生命裡,它會反覆吸血產卵。有數據顯示,1隻雌蚊可繁殖3000個後代。

  Part2.實驗

  方式:養兩種蚊子對比抗藥性

  同樣的餵養設備,實驗室裡有兩套,分別設在昆蟲飼養室和隔壁的殺蟲劑測定室。馮志階說,因為實驗室餵養了兩種蚊子,一種是本地蟲,一種是敏感蟲,分開飼養可以避免交叉。

  本地蟲是東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定期外出採集的,他們尋找蚊子的產卵地找到幼蟲,比如有積水的盆、罐、缸、水池、輪胎等地。敏感蟲則是省疾控中心定期發下來的幼蟲。馮志階說,「今年本地蟲採集的地點主要是去年東莞發生過登革熱的地方,這樣對滅蚊研究會更有針對性。」

  「飼養兩種蚊子,是為了對比研究其抗藥性,以便指導各鎮街運用高效的方式消殺蚊子。」馮志階解釋,目前,市面上的殺蟲劑有效成分主要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敵敵畏等。長期使用一種殺蟲劑,蚊子會有抗性,越來越耐藥,「野外的蚊子耐藥程度究竟是多少,什麼濃度才能有效殺死它,我們需要拿敏感蟲來做對比實驗,因為敏感蟲在省疾控實驗室裡繁殖了很多代,其抗藥性已降到正常水平,滅蚊效果可以作為一個基準值。」

  目的:測有效的滅蚊濃度

  抗藥實驗主要是通過幼蟲來操作。在殺蟲劑測定室裡,工作人員用同樣的方法,先後拿本地蟲、敏感蟲進行實驗。

  首先,工作人員在操作臺上擺開了6隻碗,每隻碗裡注入200毫升水,隨後,在碗裡放入20隻本地蟲(敏感蟲),最後,使用加樣槍分別滴入一定濃度的殺蟲劑。「靜置1天後,我們觀察兩種幼蟲的死亡情況,來判斷本地蟲對殺蟲劑的抗藥性。」馮志階說,「想要測出一個合理有效的滅蚊濃度,常常需要數十次實驗才能總結出來。」

  「每次孵化的幼蟲數量有限,僅供一兩遍實驗後,就要等下一批孵化幼蟲了。」馮志階說,每年從4月到11月,蚊子實驗室裡會一直「重播」著這樣的過程,「所以實驗室裡每一隻蚊子都很寶貴。」

  防護:「養蚊人」戴醫用手套

  東莞市疾控中心昆蟲實驗室於2012年成立,此後,檢驗人員阿成便成了這裡的專業「養蚊人」。

  與蚊子親密接觸,最擔心被叮咬,一不小心可能還有被傳播登革熱等疾病的風險。雖然這個概率非常低,但不能不防。每次飼養蚊子,阿成都要戴上醫用手套,「給蚊籠蚊子餵食操作很頻繁,被叮咬的可能就是雙手,只要保護好了,叮咬機會不大。」

  阿成說,記憶中被蚊子叮咬的次數並不多,「跟正常生活中的頻率差不多,自己也不會特別招蚊子。」

  雖然和蚊子朝夕相處,阿成坦言,「我們悉心飼養蚊子,目的也是更經濟更高效地殺死它們。」

  Part3.知多D

  1、各蚊種何時出沒?傳播何種疾病?伊蚊傳播登革熱,今年提前現身

  做抗藥性實驗,東莞主要是針對白紋伊紋。東莞的蚊子主要有庫蚊、白紋伊蚊、按蚊三種。其中庫蚊佔比最高,約為92%,其次是白紋伊蚊,佔比約7%。庫蚊主要出現在3、4月,可傳播乙腦。5月後主要是白紋伊蚊出沒,其可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

  此前,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峰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活躍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了,往年3月還沒發現成體的白紋伊蚊,但今年在3月就出現了。

  「目前來看,伊蚊的危害會比較大。」馮志階說,乙腦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現在發病很少了,「但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都無疫苗預防,最好的辦法就是滅蚊,因此伊蚊也是我們抗藥性實驗的對象。」專家也提醒,伊蚊主要在白天叮人,尤其是日出前後1-2小時和日落前後2-3小時,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

  2、如何辨別不同蚊種? 伊蚊黑白相間,公蚊子觸角毛濃密,母蚊較稀疏

  多年接觸下來,實驗室工作人員已煉就「火眼金睛」,能夠清楚分辨卵、蚊的種類。馮志階找來放大鏡,「庫蚊的卵是圓柱菱形,淺黑色,卵通常一排排列起來結成塊,伊蚊的蟲卵是菱形,比較黑,通常單個散落著。」

  另外,通過外形,工作人員也能辨別出蚊子的種類。馮志階說,庫蚊多是黃棕色,翅上無花斑;白蚊伊蚊是黑白相間的花蚊子。而且,蚊子的雌雄也能很快分辨。蚊子的口器(即蚊子的嘴,針管狀)邊上有兩條須,那就是蚊子的觸角。公蚊子觸角的毛較濃密,母蚊子較為稀疏。

  3、哪些人易招蚊子? 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氣味有明確關係

  「B型血最招蚊子了!」「明明是O型血好嗎,每次出去玩我被咬得最多!」一到夏天,身邊常常有人抱怨,關於什麼人更招蚊子,說法五花八門。東莞市疾控中心專家說,招不招蚊子和血型有沒有關係沒有明確的科學論斷,但和一個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氣味是有明確關係的。

  在眾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人呼出二氧化碳的氣流會引起蚊子注意,蚊子由此辨彆氣流方向,最終鎖定目標。因此人在從事運動或體力勞動後呼吸會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會在頭上形成一股潮溼溫暖的氣流,蚊子會聞味而至。

  除了二氧化碳,人身體的氣味、體溫也是誘因。比如一個剛運動完大汗淋漓的人,大口喘氣呼出二氧化碳,汗水中的化學物質,都是蚊子的「大愛」。此外,專家還表示,蚊子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它的視覺系統在陰暗環境中最為活躍。因此,穿深色衣服更容易招蚊子。

  4、如何防蚊最安全? 別過度依賴化學品,掛蚊帳、裝紗窗最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蚊香產品主要有效成分就是除蟲菊酯,是殺蟲劑的一種。馮志階說,儘管蚊香中殺蟲劑的毒性會經過國家的檢測,但畢竟是殺蟲劑,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來使用。

  由於殺蟲劑指標的檢測非常繁瑣,不正規廠家很可能不檢測蚊香中殺蟲劑含量,而憑藉經驗來添加,對人體危害大。使用時也要按產品說明書操作,比如不要在密閉環境中使用以免毒性物質聚集到一定濃度,對人體產生危害。最好在通風的環境中使用,或點燃時人離開。

  專家提醒,儘管防蚊招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科技」,但是,掛蚊帳、裝紗門紗窗等物理防蚊方法才是最安全的。此外,要注意家居防蚊細節。首先要清理蚊子最愛的潮溼環境。比如及時清除房間內的積水,如花盆、紙杯、塑料盒內及罈罈罐罐裡的積水,衛生死角也需清理乾淨。在戶外最好穿上長衣、長褲,被叮了,可塗一些防蚊蟲的藥膏、藥水;情況嚴重的,一定要及時就醫。

  出品:南方都市報科學新聞工作室 主持:馮巧

  採寫:南都記者 肖佩佩 攝影:南都記者 劉媚

相關焦點

  • 濟南疾控中心實驗室養蚊子 專家:為了更好消滅蚊子
    記者了解到,短短幾年間,濟南的蚊子耐藥性增長了20倍,已有了抗藥基因,耐藥性越來越強,蚊子漸漸成了「打不死的小強」。目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已建立起一張「蚊子監測網」,研究濟南蚊子的產卵、活動規律,以期能製造出「迎刃而解」的殺蚊劑,更好地滅殺蚊子。這個「蚊子監測網」是如何工作的?濟南市民日常主要對付哪幾種蚊子?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培育試驗用的蚊子。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 探訪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中新網
    1月15日,在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新一批病例樣本進行檢測。中新社記者 呂品 攝 發布時間:2021-01-15 20:07:25 【編輯:李霈韻】 探訪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
  • 蒼蠅吃奶粉 蚊子喝糖水 蟑螂食「蟑糧」
    在四川省疾控中心,有特設蚊蠅、蟑螂住宅小區,「住戶」們享受五星級酒店 「一站式」服務,還有「蟲保姆」,專門照顧它們的衣食住行,無微不至。明明是害蟲,卻要對它細心呵護,每天好吃好喝好住? 在這裡,這些百害無益的蚊蠅、蟑螂為何會享受貴賓待遇呢? 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進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預防控制所,揭秘「神秘」的媒介生物控制室。
  • ...市疾控中心專家:愛滋病毒不能在蚊子體內繁殖,不會傳播愛滋病
    合肥網第e時間: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愛滋病毒不能在蚊子體內繁殖,不會傳播愛滋病 資訊標籤: 蚊子體內繁殖 愛滋病毒
  • 重慶科學家新成果:去掉吸血基因 讓蚊子愛上糖水
    說起無處不在的吸血蚊子,很多人都是既厭惡又無奈。好消息來了,西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蚊子的吸血欲望是由體內一種基因控制的,去掉這種基因,蚊子的口味就會大變,不再愛喝血,而是改喝糖水;即使喝了血,也會消化不良。蚊子吸血關鍵基因:miR-1174「蚊子吸血和micro-RNA-1174(miR-1174)基因的調控密切相關。」
  • 探秘蚊子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塗驅蚊用品(圖)
    江蘇省疾控中心在監測中發現,蚊子的密度的確比去年上升了幾倍,一些主要在農村生長的蚊種,現在也進行了「戰略轉移」,「殺」進了城市。就在市民被蚊子不斷騷擾而煩惱的時候,南京卻有著這樣一群人,把蚊子當成「寶貝」養起來,而且還專門為蚊子配備了一個冬暖夏涼的居所———蚊子實驗室。  飼養小白鼠讓蚊子吸血  蚊子實驗室?
  • 揚州| 培育蚊子:公蚊喝蜂蜜水 母蚊吸白鼠血(圖)
    不少市民反映,今年蚊子特別多,咬人還兇,情況是不是這樣?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急傳科了解到,今年的第二波蚊子已經來襲,因為前段時間陰雨連綿,最近氣溫迅速上升,今年蚊子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本月蚊密度是去年的兩倍。隨著氣溫升高,蚊子將於6月後進入活躍期。
  • 探訪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
    1月15日,在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在小窗口處接取需要檢測的病例樣本。 1月15日,在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新一批病例樣本進行檢測。 1月15日,在黑龍江省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新一批病例樣本進行檢測。
  • 9月蚊子全年最毒?重慶疾控中心專家:現在還說不準
    @廣州全攻略:9月天氣逐漸轉涼,蚊子要回歸了,蚊子會大量儲存過冬營養,找機會拼命吸血,另外立秋後蚊子大量繁殖後代也需要大量營養,拼命吸血吸取能量。  @南京廣播網:9月蚊子最毒,小心收「紅包」。  這一說法最近在微博上流傳,疾控專家認為如果重慶雨後氣溫回升,可能會出現蚊蟲短暫活躍期    近日,關於9月起蚊子進入「全年最毒期」的說法在微博上廣為流傳。    重慶市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長季恆青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他說,蚊子多不多,是否活躍要看溫度是否適宜和有無其孳生的環境。
  • 疾控中心PCR實驗室正式啟用
    日前,梅縣區疾控中心分子生物學檢測室(PCR實驗室)建成並正式啟用,成為梅州市首個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縣(區)級疾控中心。副區長謝芳出席揭牌儀式。據了解,PCR是體外核酸擴增技術,是生物醫學領域中的一項革命性創舉和裡程碑。
  • 美疾控中心實驗室技術員或接觸伊波拉病毒被監測
    疾控中心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意外發生在周二(23日),一項實驗中可能載有活病毒的材料,被錯誤地從一個高級控制實驗室轉移到另一個低級別實驗室。  實驗材料包括兩套瓶樣本,其中一個包含致命的活性病毒,另一瓶不具活性,但它們被搞混了,在密封板上的樣本不應該被轉移至技術人員工作的實驗室。
  • 探訪疾控中心 每年愛滋病檢測40餘萬人次(圖)
    近日,記者走進青島市疾控中心,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檢測點和篩查實驗室有百餘家  據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主任趙國有介紹,目前,愛滋病檢測機構分為5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愛滋病檢測點、愛滋病篩查實驗室、愛滋病確證實驗室、愛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和國家愛滋病參比實驗室。
  • 武漢市、區疾控中心分別新建集成P3實驗室、P2實驗室
    記者詹松 攝長江網6月29日訊(記者劉晨瑋 黃琪)6月29日,在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副主任彭厚鵬介紹,為補齊疾控硬體短板,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將新建市疾控中心綜合實驗樓、集成P3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等,並改擴建各區疾控中心、建設P2實驗室。
  • 高校蚊子飼養室 巨型蚊子個頭是普通蚊子10倍
    蚊子這東西,有點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主城區的一個地方,蚊子在這裡成了寶貝:一年四季生活在空調屋裡,不怕嚴寒酷暑;渴了,有葡萄糖飲料喝;餓了,有小白鼠的血可以吸。這裡,簡直就是蚊子的天堂———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蚊蟲飼養室。
  •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阿爾山市疾控中心PCR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投入使用 2020-06-13 0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修水縣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
    11月26日,修水縣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按時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為修水縣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我中心PCR實驗室面積135㎡,實驗室分為樣本接收區、試劑配製區、核酸提取區、核酸擴增區、產物分析區、滅菌室等區域,每區均設有獨立緩衝間,各區之間設有傳遞窗,同時配備了外排式生物安全櫃、全自動核酸提取儀、進口螢光PCR擴增儀等先進設備。實驗區域布局合理,人員分工明確,潔汙路線清楚,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 他們飼養的,是蚊子和蟑螂
    本報記者武六紅攝  本報記者探訪山西病媒生物實驗室  蚊子飛來,他們看一眼就知雌雄;蟑螂爬過,能快速分出公母;更為神奇的是,他們對蚊、蠅、蟑、鼠、跳蚤、皮蠹這些最令人類痛恨的害蟲,逮一隻來,就能確定它們的「家族」身份,逐一列明其能將哪些疾病傳染給人類。
  • 濟南市槐蔭區小學生走進疾控中心,學習微生物知識
    5月13日,濟南市槐蔭區粼湖居小學一年級部分學生及家長,來到濟南市疾控中心細菌性疾病檢驗實驗室和媒介生物科普展館,進行參觀學習。濟南市疾控中心細菌性疾病檢驗所所長劉輝,結合自己在青藏高原甘孜州石渠縣持續服務七個月的親身經歷,向學生和家長講述了自己在抗擊包蟲病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 南寧疾控中心指導基層疾控中心開展黃麴黴毒素檢測
    為更好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1月30日,南寧市疾控中心提供師資、分析操作平臺和儀器設備,對馬山縣疾控中心的實驗室人員進行黃麴黴毒素檢測技術培訓。此次對馬山縣疾控中心實驗室人員培訓的內容是準確檢測玉米中的黃麴黴毒素。培訓老師從樣品取樣要求、前處理、淨化、上機分析和數據處理等方面逐一講解,現場手把手指導學員實驗操作。南寧疾控中心將繼續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持續助力基層疾控中心檢測技術的提升,積極推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技術的發展和革新,做全民食品安全最忠實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