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目前為止,火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可能存在液態水的行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不是衛星!)所以,人類開發火星,不僅僅是合適的選擇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而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並不是恆定的,一般來說,會根據彼此的公轉周期改變,既然要達到火星,最好是越快越好。據有關數據顯示,火星和地球最近的時候,相距5600萬千米,最遠的則為3.2億千米。天空飛行和一般的地球飛行而言,並不是直線距離,有點常識的人們也會知道,飛行器在飛離地球的時候,需要不停的繞行,然後達到逃逸速度,脫離地心引力才能飛向太空,同樣的著陸頁需要這樣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兩個行星的距離會有所改變。
按照目前地球上飛行的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在近距離點上,最快到達火星的時間需要200天左右,如果是遠距離點的話可能需要2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雖然火星是距離地球很近的行星,但是還是路途遙遠。
火星距離地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化的,如果選擇最接近地球的時間發射探測器,那麼時間就最短,當然探測器不能藉助其他天體引力加速,不然還是不夠快。從地球發射時兩顆行星要最接近,而且動力系統要足夠強大。乘坐現在的飛行器需要200多天是肯定的,但如果使用核動力推進,那麼可以大大縮短,比如號稱在40天之內抵達火星,這不是沒有可能的。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指出,宇宙飛船進入火星軌道的時候是要減速的,避免超出軌道,必須計算當宇宙飛船到達時火星的骨雕位置,已經宇宙飛船的速度,從哪個角度切入火星大氣層。
2015年9月28日,NASA宣布火星表面存在周期性的液態水。而且,有證據顯示,火星的地下有可能也有液態水的存在,雖然人類未來殖民火星、改造火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火星確實是個最有希望被宜居的天體。
美國今年5月5號剛發射了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預計11月26日可以在火星著陸。但實際上可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火星並著陸。若改為人類乘坐飛行器前往火星,所花費的時間可能要超過7個月,甚至需要1年。探測器或者太空飛行器並不是發射後就直接飛往火星,需要先在地球軌道上調整姿態並加速使其能夠擺脫地球引力限制,到達火星後也還需要經過姿態、速度的調整,以便更成功地在指定地點著陸。
相比無人探測器,如果是載人火星登陸,至少需要攜帶一年到兩年的食物,食物重量還會根據人數而倍增,還得專門為人準備「人造空氣」、吃喝拉撒衣食住所用的一切物品,加上專門的登陸艙、火星車,重量可能比洞察號大得多,在飛行中也就可能耗費更多燃料。
目前人類已經發射了30枚探測器來火星,它們到達火星的時間都很長,這是漫長的宇宙旅行。人類發射的海盜1號火星探測器就用了300多天才來到火星上空,整整是10個月的飛行。水手4號達到火星的時間也有7.5個月。鳳凰號火星探測器也是耗費了9個月的時間。這些探測器都是無人探測器,而且都是有去無回型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