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癌是一種膽道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2021-01-13 玲醫生在線談

導語:許多人長期處於吸菸狀態,或者暴露於一些環境毒物下,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肝管癌變,引發肝門部膽管癌。該疾病是一種膽道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低。是肝膽系統長期慢性炎症狀態引發的癌變。患者早期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尿色加深等狀態。而且治療方法首選的是手術,放化療為輔助。

01什麼是肝門部膽管癌?其病因和症狀有哪些?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1、疾病定義

肝門部膽管癌是指肝總管、左右一級肝管匯合部的肝外膽管上段的惡性上皮性腫瘤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該疾病需要區分,部分起源於肝內膽管主幹分支的肝膽管癌。和起源於膽囊管膽囊頸部的膽囊癌。人們的生活逐漸變得優異疾病也開始逐漸發展。這兩者在生物學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能歸屬於同一類範疇。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準確的數據統計出來發病率。

2、發病病因

肝門部膽管癌的發病病因就目前的醫學條件為止還沒有確切的原因,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發展,有學者發現,炎-癌轉化可能是肝門部膽管癌發病的重要原因。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B肝病毒,C肝病毒等慢性肝炎病毒的感染。細菌感染,膽管寄生蟲,膽管先天性發育異常等都有可能導致膽管系統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的狀態,這樣會使得癌變的風險增加。當然,如果長期吸菸或者是暴露於亞硝胺等環境毒物中,會誘發患者的膽管癌變風險。

3、發病症狀

由於腫瘤生長在肝門部膽管處,生長部位空間十分狹小。而且處於特殊部位。患者的患病處多為膽管腔裡黏膜層。患者在早期發病的時候,由於膽管內仍然保持通暢狀態、所以很少有表現出不良狀態,而且通過一些常規的檢查很難發現患者患病。這就需要患者和家屬提高警惕狀態,多了解一些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狀。

不過,準確的判斷是否患有該症狀,還需要到醫院檢,由專科醫生進行檢測。該病的患者典型症狀就是右上腹部隱隱的疼痛,並且處於消化不良狀態。患者的食慾也會大大下降。皮膚會發黃,而且伴有瘙癢狀態,在夜間的時候更為明顯。尿的顏色為深黃色。患者如果難以緩解皮膚瘙癢的症狀時,患者往往會反覆抓撓,夜間病症加重就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睡眠質量下降,嚴重時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02患者患病後改如何治療?生活中該注意那些問題?

當患者出現消化不良,尿色加深,也就是民間傳說中所說的上火的症狀時,不應該自行治療或者是尋求中醫的治療,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是否屬於肝內膽管癌。了解自己的發病原因,切不可延誤病情。

1、手術治療

(1)術前評估:肝門部膽管癌,就目前的醫學條件,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方法。不過,患者能否通過手術治療,還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身體狀況,肝功能以及肝儲備的功能、腫瘤生長的部位以及腫瘤侵犯血管部位等多個共同因素決定。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所定製的治療方案也不相同,需要根據患者建立系統化的手術評估,術前準備,手術操作,術後管理方案。對於不具備手術條件或者患者已經喪失了永久根治膽管癌的機會,可以對患者採取膽管內支架置入化療,放療等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2)手術範圍:肝門部膽管癌的手術範圍主要包括肝臟,膽管,腸道,血管等多器官區域。是肝膽系統外科最具有挑戰性的手術。因為該疾病的早期確診不容易判斷,所以患者在治病的時候往往出於患病的中期腫瘤大概已經侵犯到了肝內二級膽管支甚至臨近的血管。為了保證患者不會復發,在手術的治療過程中需要擴大肝切除的範圍,來確保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預後。

因為患者大多是有梗阻性黃疸症狀,所以患者在手術前,肝功能,凝血功能都會受到一些影響。主要包括出血,感染,肝腎等器官衰竭。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導致手術風險非常高。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需要進行觀察腹部切口有沒有滲血。以及腹部的帶內出血或者膽汁漏的現象發生,還要觀察患者有無腹膜刺激徵的現象。

2、化療和放療

在臨床醫學治療的過程中,化療作為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法。膽管癌的放射治療可以分為外照射放療和放療。外照射放療主要是採用了三維適形技術光子放療方案,在臨床上膽管癌外照射放療主要適用於沒有辦法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姑息性治療,往往需要採用聯合膽道內支架置入手術和化療的方案。

放療是指通過內部窺鏡在膽管腔內癌灶旁邊距離放置放射離子,實施膽管局部高劑量輻射放療的治療方式,以達到直接損傷腫瘤細胞的DNA,抑制細胞複製和誘導細胞凋亡的治療效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選擇治療經驗豐富的醫療中心進行系統性的評估,治療和隨時觀察患者的患病狀態。

3、其他治療

患者可以在膽道裡面支架置入術治療,因為進展期的肝門部膽管癌患者出現的臨床表現為黃達症狀,所以手術無法治療患者,通過採用膽道內置架置入術恢復膽管通暢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狀態。患者可以通過經皮肝穿刺法,與非覆膜的金屬支架,塑料膽道內支架需要進行後述的腫瘤光動力治療或者是射頻消融治療方案,患者可以在治療期間暫時性選擇塑料膽道內支架。方便更換支架,順利完成治療方案。

從目前的醫學條件來看,還有一些前沿的治療方法,近幾年來,一些臨床前沿治療的方法為膽管癌的病人帶來了許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能夠改善生活,治療和預後。患者的前沿治療包括以下局部治療和系統治療兩大類。患者應該避免吃一些黴變的食物,避免過度的吸菸,酗酒,一些不良的刺激反應。也要避免吃入一些生食,要強化衛生意識。加強水果蔬菜的攝入。此外,患者還要進行定期檢查,積極有效的預防感染和癌變。

結語:每個患者的患病情況不同,他們的治療方案是不同的。肝門部膽管癌的患者預後也是不盡相同。外科手術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狀比如感染出血胸腹腔積液、肝衰竭等。在患者的早期治療階段,因為患者的肝功能受損手術的創傷比較大。所以會有些複雜的因素導致手術併發症明顯。使患者的死亡率大大提高。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外科治療技術的也在逐漸進步,大型醫院的手術治療總體死亡率,併發症已經大大降低。

相關焦點

  • 38歲油漆工患上兇險膽管癌 醫生在他膽道裡放了兩個支架和一個秘密...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邵國良教授介紹,從去年11月份開始,腫瘤微創介入創新共同體已舉行線上線下共三次會議,每次聚焦一個主題,本次會議以膽道治療為主題,從外科治療、內科治療、介入治療三個方面展開,各個學科專家團隊通過病例討論等形式系統梳理。而本次提出的問題、難點,還將在接下來的會議中進一步整理,並提出科研設想、攻堅目標等。
  • ...或已經放棄放化療治療的膽道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國內三甲醫院...
    背景介紹一項開放、單中心、單次細胞回輸的劑量遞增與劑量擴展,觀察 和評估 ScTIL-v2 治療原發性膽道系統惡性腫瘤的耐受性和藥代動力 學特徵、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ScTIL-v2 是一種經過體外修飾與擴增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通過外周血單採和分選採集患者外周循環的 TIL(腫瘤侵潤淋巴細胞),經修飾和擴增得到研究產品,然後回輸給受試者。
  • 王紅陽院士團隊揭示膽管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膽管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臨床就診時多屬晚期,且多已復發轉移,可手術率低;常規放化療對膽管癌的療效非常有限,在其他腫瘤中已顯示明確療效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在膽管癌中的嘗試也鮮見成功例子。
  • 膽管癌治療最新突破!安徽多家醫院正在開展臨床研究及轉化
    Engineering》(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一篇題為 "Methotrexate-loaded tumour-cell-derived microvesicles can relieve biliary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的文章,文章首次展示了中國科學家首創的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針對膽管癌治療的一項臨床應用成果
  • 為什麼越早發現越好?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2位,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3位。近年來,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為什麼越早發現越好?
  • 中國發病率最高的 10 大惡性腫瘤,醫生揭秘預防方法!
    今天,騰訊醫典盤點我國發病最多的 10 大惡性腫瘤,為大家準備一份防癌檢查寶典,這 10 張實用的卡片(可長按保存),一次把如何防癌篩查這件事兒盤個明白: 中國發病率最高的 10 大惡性腫瘤
  • 腦中風,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主持人:得了這樣一種疾病,其實對他自己的心理壓力也非常的大,劉主任,是不是所有的中風患者都會有偏癱的後遺症嗎?中風後偏癱是不是很難恢復呢?劉主任:所有中風的病人都會出現偏癱,只不過是偏癱的程度不一樣,由於對康復醫學認識不足,許多偏癱患者在醫院進行完急性期治療後,認為被判了「死刑」,只能回家等死。
  • 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在現實生活中,膽道閉鎖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1/8000,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內膽管阻塞,是導致新生兒黃疸、膽汁淤積的最嚴重的疾病,進而會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
  • 中國科學家首創膽管癌治療技術臨床轉化成果獲《Nature》子刊刊發...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主要研究者之一、南開醫院院長王西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膽管癌屬於罕見病中的一種,惡性程度僅次於胰腺癌,患者整體5年存活率小於10%。目前,國內外均沒有針對膽管癌治療的標準化療方案,現有專家共識推薦的首選治療方案為手術切除。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不早治,小心失明  及時發現弱視並針對性治療,絕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否則可能有失明風險。  弱視的病因,部分是遺傳,譬如高度遠視;有些則未必,如散光。一般來說,7歲前是視力發育的敏感期,弱視的治療效果最好;12歲前積極治療,弱視也有望治癒;其後療效會隨著年齡增長有所下降。
  • 碘125粒子的治療效果怎麼樣
    碘125粒子這個小小的粒子可以說是眾多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了,而廣州仁愛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姚波教授用這顆小小的粒子拯救了無數癌症患者的生命。粒子植入,就是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療的一種。據悉,從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放射性核素鐳以後,放射線碘125粒子植入就誕生了,開始了它治療腫瘤的歷史。
  • 央視主持人肖曉琳因直腸癌去世,大便若有五個特徵,越早檢查越好
    大腸癌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來自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例為38萬,僅次於胃癌、肺癌,排行為「癌老三」。雖然大腸癌的發病率很高,但是它所受到的重視卻遠遠不夠,很多人在出現症狀的時候往往一拖再拖,等到症狀很嚴重的時候再到醫院去檢查,往往為時已晚。 眾所周知,很多明星都是因為大腸癌去世的,比如央視著名主持人肖曉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她,她參與創辦過《今日說法》和《焦點訪談》,她的主持風格也深受大眾的喜歡。
  • 廣州醫生團隊揭示膽道閉鎖發病新機制和治療新策略
    "(肝臟免疫表型分析揭示膽道閉鎖的致病機制以及潛在的治療靶點)為題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肝膽外科主任溫哲介紹,膽道閉鎖在新生兒期發病,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 / 或肝內膽管阻塞,導致黃疸、膽汁淤積,進而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在我國兒童中的發病率約為 1/8,000,與兒童期各種腫瘤發病率之和相當。發病年齡通常為出生後 1-3 個月,自然存活期一般不超過 1 歲。大部分患兒需要肝移植。"
  • 探索膽道閉鎖「老藥」新用途
    現實生活中,膽道閉鎖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為1/8000,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內膽管阻塞,是導致新生兒黃疸、膽汁淤積的最嚴重的疾病,進而會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且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且需要家長長期護理,這給家庭帶來極大負擔。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研究熱點_血液惡性腫瘤_治療_研究_醫脈通
    近年來,"發掘靶點——精準治療"的總體策略貫穿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新方法的研究,促成分子靶向治療
  • 手腳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
    人們的手腳雖然是身體的末端,但是當肺部病變,手腳也會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及時採取治療,肺部或許還有救。如果能夠發現手腳出現這種關節異常腫大,凸起,別硬抗,很可能是肺病變了,越早治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