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餘名驢友在杭州蝴蝶谷迷路 燒救生衣求救(圖)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驢友獲救

  《超過30名驢友迷路蝴蝶谷 大部分驢友已下山,救援還在進行中》後續

  200餘名驢友在臨安蝴蝶谷玩得不過癮,上山後迷路

  有人燒救生衣求救,有人邊走邊哭

  這批自發組織的驢友,除62人自行脫臉外,其餘185人均已獲救下山

  2日22時左右,錢報記者接到消息:臨安於潛鎮蝴蝶谷中可能有多名人員被困。截至記者發稿時,救援一直在繼續。昨天,關於這次驢友在蝴蝶谷迷路的更多信息和救援細節,得以浮出水面。

  據最新統計,這次在臨安的大山裡迷路的,總共有200多位驢友。除了部分驢友能夠自己下山外,當地公安、消防、救援隊和鄉鎮、村莊組織的志願者一共營救了185人!這些被營救的人中有老人有小孩,主要來自江蘇常州、江陰和無錫。這些驢友原定計劃,是在7月2日下午2點40分集合併於3點半返回。沒想到,他們在上山觀景後就迷失了方向。

  這一次,臨安於潛鎮、天目山鎮啟動緊急救援,由100多人組成的救援團隊快速向大山進發。

  深夜救援

  報警電話:

  有人被困蝴蝶谷

  人數方位都不清楚

  第一個報警電話響起在7月2日傍晚6點33分。杭州臨安市公安局於潛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一批「驢友」在於潛鎮楊洪村蝴蝶谷的山上迷路被困……對方手機信號並不好,還沒有聽清對方的具體訴求,電話就斷了。接線員第一時間上報,並多次回撥卻無法接通。

  於潛派出所副所長柴世傑說,當時,很多情況都不清楚,大家只知道幾個關鍵詞:蝴蝶谷、驢友、迷路被困,「具體多少人、什麼位置、有沒有老人小孩、有沒有人員受傷……都不知道。」

  蝴蝶谷在臨安於潛鎮楊洪村,山谷左側是天目山老庵峰,正中央便是江南出名的七尖之一的龍王山,海拔近1500米。峽谷得名於山谷中翻飛的彩蝶,深數十裡寬十餘米,最高處的山峰與谷地相距近千米,地勢險要,山路崎嶇,岔路較多,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帶路和引導,非常容易發生意外。

  柴世傑組織的30餘名警力攜帶搜救繩、電筒、衛星電話等救援裝備在三分鐘內集結完畢並出發。他再一次向上級匯報、也多次聯繫楊洪村村幹部——他希望能得到熟悉地形的當地村民協助。當晚7點左右,於潛鎮、天目山鎮、天目山管理局等接到公安指揮中心的緊急警情後,更大的救援力量在集結。

  「有多個報警人,但描述的情況並不一致。」設立在楊洪村的臨時救援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因為求救者的手機信號十分微弱,大家了解到的情況並不完全準確,一會兒求救者說,迷路被困有30多人;一會兒又有人說百來人……情況越不明朗,救援的難度就越大。

  「這些人應當是通過網絡自發組織的旅遊團,大部分團隊來自江蘇,團隊和團隊之間並無聯繫。」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經過多渠道調查,當天,在蝴蝶谷遊玩的外地大巴車有10餘輛,總人數約600人,結隊上山的遊客可能超過200人——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沒有下山!

  每一個參與救援的人緊張起來:這麼多人,雨天黑夜,沒有具體定位,怎麼辦?

  連夜救援:

  晚上9點找到第一批遊客

  半夜零點找到100多人

  「廣撒網」成了唯一的可行方式——救援隊伍被分成了多組向著各自的目標地點進發。

  天目山鎮的指揮中心設立在武山村,救援人員通過電腦定位具體位置縮小搜索半徑,張斌、洪元森、餘良友、劉小明4名黨員主動請纓上山摸情況。山勢險峻,道路泥濘,還下起了大雨……時間過去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偶爾能接通電話,但迷路者說不清自己的位置,也無法提供有價值的參照物信息。」參與救援的民警說,最關鍵的信息出現在夜間約8點——有名遊客成功將微信定位發送給了公安——當晚約9點,第一批12名迷路被困人員在梅山塢小山坳被發現。

  喜來憂在——領隊告訴民警,更深的大山裡可能還有100多人!

  來不及停下腳步,民警安排人員先護送這12人下山,然後和陸續趕到的臨安市戶外救援隊、北鬥救援隊、獅子聯合會繼續進山。

  又是2個多小時的電閃雷鳴。午夜近12點,救援力量在天目山麓金坪灣山頂上發現140多個或坐或靠或躺的遊客——此處步行至指揮中心約需7小時。這些遊客的身體狀況尚可,除了驚嚇過度、脫水、體力不支和局部擦傷外,沒有發生更嚴重的意外。

  獲救遊客:

  折樹枝擋雨邊走邊哭

  燒救生衣發求救信號

  經過調查,此次救援力量共解救迷路被困遊客185名,來自不同的4個團隊,其中年齡最大的超過60歲,最小的只有11歲,大多來自江蘇常州、江陰等地。他們各自通過「驢友」微信群、QQ群相互邀約後,自發組成團隊。除常州團隊有三個領隊外,其餘均為自發組織無領隊。他們中,大部分人於7月2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到達並進入蝴蝶谷溯溪,後來在爬山過程中迷路。

  錢報記者聯繫到了常州團的組織成員,該負責人說他們通過一個叫「有緣相聚」的QQ群自發報名組織,平攤費用大概是兩三百元一人,6月28日起報名,7月2日成行,總人數是130人。他們原定計劃是當天到達後在蝴蝶谷遊玩,在當地吃中飯,下午2點40分集合,預計3點半左右啟程返回江蘇,「當時,有人覺得不過癮要求進山。於是,我們請了當地村民做嚮導,沒人想到會發生迷路的事情。」

  一位獲救的王姓女士說,當天上午,大家順著蝴蝶谷溯溪一直往上爬,人很多隊伍很長。爬了一會兒後,部分婦女和小孩因為體力不支要求休息,而大部分年輕人選擇跟著嚮導繼續往上爬。「路越長、山越高,隊伍就被『切分』得越多。跟嚮導在一起的人走出去了,我們卻因為岔路太多迷路了。」她說,確定迷路時是下午6點半左右,天已經黑了,「不時有人喊叫著從山上下來,或者從山下上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迷路了。」她說,為了能給救援人員發信號,大家把救生衣脫下來堆放在一起燒,火很大、煙很濃。

  因為他們對戶外、特別是穿行沒有經驗,大部分人都沒帶食物和照明設施,饑渴、體力不支、恐懼情緒連續來襲,「我折了兩根樹枝擋雨,邊走邊哭,腳上、手上都是吸血螞蝗……」一位來自江蘇江陰的遊客說,她幾乎絕望了。警察來接他們的時候,她一屁股坐下就再也走不動了。

  錢報記者了解到,當天共有江蘇、上海、杭州等地共247人自發組團從於潛鎮楊洪村蝴蝶谷上山,只有62人自行下山,而185人被困在了於潛與天目山鎮交界的大山中。

  經過救援,被困人員在7月3日上午7點10分全部被營救下山,部分遊客出現脫水、腳酸、擦傷等情況,總體情緒穩定。

  本報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鄭嬌 符栩瀟 文/圖

相關焦點

  • 芬蘭渡輪擱淺波羅的海,200乘客穿救生衣逃生
    渡輪公司與緊急救援服務今天(9月21日)表示,芬蘭籍渡輪「阿莫雷拉號」(Amorella)今天在波羅的海(Baltic Sea)奧蘭島外海擱淺,約200名乘客已安全撤離。
  • 利用波浪來發電 武漢理工大學生發明「發熱」救生衣
    記者昨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一個學生團隊發明了一種能發電發熱的救生衣。王晨陽是該校汽車工程學院2014級學生,他組織的「聚能節能減排創新團隊」歷時半年設計了這款智能救生衣,不久前取得2016年「華舟應急杯」湖北省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王晨陽介紹,傳統救生衣只具有漂浮支持作用,不具備供熱功能。
  • 200餘種國內外蝴蝶標本今天展出 展會持續兩月
    200餘種國內外蝴蝶標本今天展出 展會持續兩月 來源:大眾網   作者:   2015-05-01 15:37:00 關鍵詞: 蝴蝶展;國內外;展會;倆月
  • 3驢友迷途黑竹溝 家屬稱警方發現失聯驢友衣物
    3驢友迷途黑竹溝 家屬稱警方發現失聯驢友衣物 2014-09-17 13:36:24來源:成都商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5名驢友迷途黑竹溝,其中2名脫險,但截至昨日,另3名驢友已失聯27天。
  • 上萬隻雲南蝴蝶「空降」杭州開展覽
    7月9日,在杭州大型活體蝴蝶園內,一隻大白斑蝶停在掛滿蝶蛹的孵化床上。 7月9日,在杭州大型活體蝴蝶園內,一名遊客拍攝落在掌中的蝴蝶。7月9日,在杭州大型活體蝴蝶園內,一隻枯葉蝶落在遊客的相機鏡頭上。   當日,一個佔地面積逾千平方米的大型活體蝴蝶園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建成開放。該園從雲南、臺灣等地引進了大白斑蝶、青斑蝶、枯葉蝶等數十個品種的1萬餘只成蝶和8千餘枚蝶蛹,遊客可在園內與蝴蝶近距離接觸。
  • 「維基解密」自身難保網上求救 建200餘鏡像站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5日報導,為避免網站遭到強制關閉,「維基解密」當天在自己的主頁上發出求救信號,要求支持者依照網站上的說明,一起來設立「維基解密」的鏡像站點,以向外界提供與「維基解密」一模一樣的信息。「『維基解密』正經受著嚴重的攻擊,為了不讓網站消失,為了繼續我們未完成的事業,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維基解密」網站上寫道。
  • 3驢友黑竹溝失聯追蹤:發現疑似失聯驢友的衣物
    3驢友黑竹溝失聯追蹤:發現疑似失聯驢友的衣物 2014-09-17 11:26:12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家屬供圖)  華西都市報:9月16日,3名外地驢友在峨邊黑竹溝失聯進入第27天。搜救隊將於今日前往羅索依達,到絕壁溝、絕壁峰一帶搜尋,這是黑竹溝最危險的區域,有「死亡之谷」之稱。而選擇該區域,是因為14日在此附近發現疑似失聯驢友的手錶、褲子。昨晚,隊伍已集結完畢,最快今日一早出發,兩天後可抵達羅索依達。  9月16日,3名外地驢友在峨邊黑竹溝失聯進入第27天。
  • 黑龍江61名赴俄農民工求救稱被虐待
    黑龍江61名赴俄農民工求救稱被虐待 2013年7月7日     據《新晚報》報導 日前,一則「赴俄打工者逃進深山」的求救網帖在網際網路上飛速流傳,圖文並茂地敘述了黑龍江省綏化市60餘名農民到俄羅斯打工遭遇「缺衣少食、棍棒相加」的不公對待,並逃入深山兩天兩夜緊急向國內求救一事。
  • 兩驢友失聯獲救後承擔2萬搜救費 二人道歉
    【兩驢友失聯獲救後承擔2萬搜救費】8月14日下午6時許,四川峨眉山後山,河南男子孫某鵬、浙江男子孫某濤終於被救援人員發現。此時距他們迷路失聯已5天4夜,50多名救援人員已搜救了他們整整46小時——8月10日,兩人不顧當地群眾勸阻,擅自進入峨眉後山探險,後因迷路而失聯。
  • 兩千餘只蝴蝶「漂洋過海」成搖錢樹 全國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製品案...
    近日,我國最大宗走私瀕危蝴蝶製品案由濟南中院作出一審判決,三名被告人分別以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七年、五年,並分別被處以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罰金4萬元、罰金2萬元。三人本是痴迷於蝴蝶之美的發燒友,卻在明知所購買的蝴蝶屬於相關國際公約保護物種的情況下,從馬來西亞等國走私兩千餘只蝴蝶(死體)用於出售牟取暴利,涉案總價值高達150餘萬元。
  • 不懂潮汐規律遊客被困礁石 泉州兩個月發生20餘起
    ­  昨日下午,3名遊客因不懂潮汐規律,被困在石獅永寧紅塔灣浴場一礁石上,幸好得到石獅海泳協會海上義務救生隊隊員營救而脫險。記者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暑假期間,泉州各海域就有20餘起被困礁石事件,大部分是因為不懂潮汐規律引發的。救援人員提醒遊客,到海邊遊玩要注意潮汐變化,聽從現場人員勸導,做好預防措施。
  • 江西六名驢友被雷擊中:一人死亡,當地出動救援直升機
    江西六名驢友被雷擊中:一人死亡,當地出動救援直升機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實習生 豐屹 2019-07-10 19:08
  • 他用蝴蝶翅膀經30餘道工序作畫(圖)
    51歲的單子喜歡蝴蝶,更喜歡用蝴蝶作畫,他擅長用蝶片製作水墨畫、油畫還有立體畫,栩栩如生。  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 溫雨佳 攝  51歲的單子從小喜蝶愛蝶,研究蝶翅畫10年,可將美術理論和蝴蝶翅膀顏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自創多種技法,臨摹創作多幅油畫和水墨畫,展現了平面和立體的獨特視角。
  • 驢友走出死亡谷 四川黑竹溝為啥被叫死亡谷?
    &nbsp&nbsp&nbsp&nbsp5月24日消息,在四川黑竹溝走失的無錫驢友小朱找到了。失聯17天後,他竟走出了中國死亡之谷。&nbsp&nbsp&nbsp&nbsp5月6日,27歲的無錫男子小朱(化名)獨自進入四川黑竹溝後,當晚失聯。
  • 驢友黑竹溝失聯17天出現 家人曾花費20萬尋找
    新聞回放  ●5月4日  鄒銘一行5名驢友抵達成都黑竹溝。鄒銘當天便想進山探險,但被景區工作人員勸阻。5人趁著工作人員不備,從另外一條路進了山。沒多久,其中一人從坡上摔下,頭破血流。  失聯  男子獨闖黑竹溝  鄒銘(見圖)今年27歲,江蘇無錫人。今年「五一」小長假,鄒銘多請了幾天假,前往峨邊黑竹溝遊玩。跟他一起的還有另外4個網友,來自上海、四川等地。  5月4日,鄒銘等5人抵達黑竹溝景區。
  • 上萬隻白蝴蝶「撞車」而死 疑蝴蝶殉情再現(圖)
    接連幾天,溫嶺市林石線一段200米長的公路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隻白蝴蝶被車輛撞死。看過這個場景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蝴蝶只出現在林石線東南工業區附近的路段,隔了幾十米遠,就能看到地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白色,越接近核心越集中,約200米的公路兩旁於是形成了白花花的「蝴蝶帶」。除了地面上聚集著上萬隻被汽車「暗算」的蝴蝶,還有成千隻不停在公路上飛舞,場面十分壯觀。
  • 尋找瓦片上的蝴蝶
    作為主要參與者,馮國鄞建立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精神疾病樣品庫,收集了眾多的單基因病遺傳家系,發表論文200餘篇。可如今馮國鄞的「DNA課題」,卻是為瓦尋根。過完60歲的生日,馮國鄞就出發了,背上雙肩包,帶著照相機,拿好交通卡,幾年的時間,江浙滬一帶的360多個古鎮、老街、村落,都留下了她的身影。一千多塊蝴蝶瓦,馮國鄞用一輛小推車,硬生生從江浙滬的古鎮、老街搬回家。
  • 唐一菲《蝴蝶行動》熱播 諜戰熱高「燒」不退
    唐一菲《蝴蝶行動》熱播 諜戰熱高「燒」不退   儘管廣電總局對諜戰戲有所限制,但近期諜戰戲在螢屏上仍然高「燒」不退,《獨刺》、《五號特工組》等諜戰戲依舊深受觀眾喜愛。
  • 杭州驚現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建築物,新的小白花藝術中心將建成
    近日,在杭州曙光路的一個工地上,之前圍起來一直在建設中的一個建築物在今天把外面圍著的大綠布撤掉了,一個初步成型的「蝴蝶」建築展現出現。這到底是什麼呢?有人猜想是新的博物館,也有人呢猜是酒店,所以這個建築物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一個藝術中心。中國越·劇場,也就是新的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