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遍布我國的狼群,為什麼消失的這麼快?

2020-10-19 蘇策

記得小時候我在聽「大灰狼」故事的時候,經常會笑出來,為什麼?

因為我生活的周邊地區壓根就沒有狼,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會遭遇惡狼了。

但我爸媽既著急又無奈,他們一遍遍的告訴我,以前旁邊的大山裡,時不時就會有狼群出來捕殺家畜,甚至還會出現傷人事件。

所以叮囑我,寧可平常多一份防備,也不要嬉皮笑臉的不以為意。

我對爸媽的話深信不疑,但同時我也認同我的觀點,因為當初棲息在我們附近的狼群,不見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狼群在我國絕大部分地方消失了?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很多資料。

狼這種生物,最早可以追溯到500多萬年以前,因為其出色的咬合力、爆發力、耐力,以及優秀的群體作戰能力,所以狼群從遠古至今,一直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而根據科學家表示,直立猿人的起源時間點最早應該是在200多萬年前,如果進化論正確的話,狼群比人類更古老。

目前全球的狼大約有40多種,除了部分海島、高海拔地區和南極以外,狼群幾乎都有分布。

在我國,狼群種類主要為歐亞狼跟藏狼,藏狼從名字就能看出,一般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等高海拔草原地區,而歐亞狼的分布就顯得極其廣泛了。

早期,歐亞狼的生存範圍,包括歐洲、中亞、西伯利亞以及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這也就是全國很多地方的老人,腦海中始終對狼群有印象的原因。

外觀上看,歐亞狼毛色較雜,雖然以灰色為主,但其中還參雜著黑色、棕色、黃色,平均體重在45kg左右。

但是如今,我國絕大部分區域,都見不到狼群的身影,只有在新疆、內蒙古、西藏、黑龍江等省份,可以零零散散的發現一些,現存數量不詳,估計在幾千至小几萬之間。

為什麼狼群會在我國急劇消失呢?

生存空間大幅度減少

在鴉片戰爭時期,根據當時的人口數據來看,我國人口數量約為4億,到了1949年,我國人口數量約為5.4億。

所以說,這段時間的人口增速不是很快,但1949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從那以後,我國人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所以我國人口數量開始激增,1985年,我國人口就突破了10億!

隨著人口數量的激增,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工廠、碼頭、公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地住宅區也在不斷拔地而起。

總的地理空間就這麼多,人類的活動空間大幅度增加,自然而然,狼群的生活空間就會大幅度減少。

那麼有朋友就說了,19世紀那會,人口不也得4億嗎?

狼群就不能在那時候減少嗎?

狼群數量減少肯定是減少了,但要說大幅度減少還稱不上,因為以前我國絕大部分區域還處於農耕狀態,森林植被覆蓋率高。

生存空間肯定是第一大主要因素,跟狼群同病相憐的生物還有很多,比如巨蟒,同樣沒有天敵,但如今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級別也被標註為「易危」。

人為消滅

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擴大,所以導致狼群的食物越來越少,因此餓著肚子的狼群,開始將狩獵目標轉移到人類圈養的家畜身上。

本來可以相安無事的兩個物種,因為各自發展需要,所以無可避免的相遇了。

因此,在狼群捕獵家畜時,人類為了保護家畜,自然就會拿起武器攻擊狼群,而且人類很快就從被動防守,轉變成主動出擊,久而久之,死在人類手中的狼群數量,也極其龐大。

但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以前很多地方,都發生過狼群襲擊人群的記錄,受難者包括老人孩子。

而且狼群的危險性,在全球也是出了名的,比如俄羅斯東部的雅庫茨克,當地人口主要以飼養馴鹿為生,但周圍狼群眾多,所以狼群每年獵殺的馴鹿數量,基本都超過9000頭,而且狼群還會攻擊馬匹,導致雅庫茨克每年保守估計要損失260萬美元。

同樣是野生動物的問題,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每年因為野豬泛濫造成的損失,高達15億美元。

所以,如果不加以治理,狼群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會進一步擴大,但話又說回來,如今狼群數量急劇減少,又不可能全是人類的鍋,因為這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兩個物種之間的生存衝突。

雖然如今看來,這盤棋人類一方處於絕對優勢,但如果處於地球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人類盲目擴張生存空間,這個行為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破壞。

狼患顯然不是我們獨一家遇到的問題,美國同樣也有這個苦惱,所以在20世紀初,美國部分地區的狼群幾乎被消滅的一個不剩。

但隨後的生態問題卻不斷來襲,比如加拿大馬鹿因為狼群消失,所以族群安全性得到顯著提高,從而馬鹿數量急劇增加。

所以,大量植被遭到馬鹿的破壞,最後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這些馬鹿造成的損失比狼患更甚。

因此,美國重新進口了一批狼群,用大自然原有的方式,來保持生態平衡。

在狼群出現後,馬鹿果然老實了很多,隨著狼群的繁衍,馬鹿的數量也被控制在一個適宜的階段,而且早年被馬鹿破壞的植被,也重新散發著勃勃生機。

種種國內外案例,無一不在說明,大自然生態鏈中的每一環都很重要,人類跟大自然要做的就是和諧共處,而不是一味的剷除我們以為的「惡」。

對人類來說,狼群是」惡「。

對狼群來說,人類又何嘗不是「惡」呢?

希望人類文明在進步的同時,也能兼顧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否則將會一損俱損。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相關焦點

  • 曾經遍布全國的狼,為什麼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消失了?
    中國狼群和它們劣跡斑斑的生存記錄中國狼群分布非常廣泛,除了海南和臺灣省以外,幾乎遍布全國,當然對於狼來說,它們並沒有國境線,因此在蒙古乃至俄羅斯的西南部也有中國狼的分布!曾經的狼災其實像《書劍恩仇錄》中的狼災在古代並不鮮見,主要也是地廣人稀,就像現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的雅庫茨克,群狼泛濫一樣,人跡罕至,群狼逐漸佔據了人類的地盤,當地人口只有22萬,主要經濟來源是飼養馴鹿
  • 狼曾經遍布全國,如今在野外十分罕見,為什麼會消失了?
    狼和狗一脈相承,因此它們的外形可以說是十分相似,曾經國內就發生過村民錯把野狼認成家犬的現象。眾所周知,狼是食肉類動物,一般以中型或者大型的哺乳動物為狩獵目標,人類也在它們的狩獵名單中。一般情況下,狼以集體為單位進行活動,在進行狩獵活動時也習慣於團隊協作。一個狼群至少由3匹狼構成,多則可以達到10匹左右。
  • 消失的狼群,來自愛爾蘭最後的嚎叫
    當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愛爾蘭的景觀是狼群茁壯成長的完美環境。有山脈和森林以及苔原地區可以漫遊,它們為狼群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如鹿,野豬和巨型麋鹿。據估計,第一批人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抵達愛爾蘭,儘管最近有證據表明可追溯到另外5000年。對於這些人來說,狼一定是一個危險的存在,也是食物的競爭對手。事實上,在中世紀,愛爾蘭通常被稱為沃爾夫蘭,因為有很多隻狼。
  • 狼曾遍布全中國,為何到了如今,卻幾乎見不到了?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有很多地方難以見到狼群了,而且狼的棲息地也日益減少。狼曾遍布全中國,為何到了如今,卻很少見到了?狼這種動物起源甚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萬年前,而且在當時可是世界上最頂級的獵食者之一,與它齊名的還有劍齒虎和泰坦鳥。
  • 狼群真的鬥不過老虎嗎?為什麼?
    俗話說「好虎架不過群狼」,意思就是再厲害的老虎也打不過一群狼,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類似於我們常說的「雙拳難敵四手」,因為如果一個個體足夠強大,即使面對一群對手,它也能全身而退,而老虎和狼群就是這樣的關係。那麼, 為什麼作為兇猛的群居型食肉動物的狼鬥不過老虎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狼群團結又厲害,為什麼見到老虎的時候還要逃?
    導讀:狼群團結又厲害,為什麼見到老虎的時候還要逃?在西伯利亞動物統計上面,有資料顯示,在頻繁發現東北虎生活痕跡的地方,狼群的數量就會少很多,在狼群多的地方,就比較少發現東北虎,關於這種現象,其實不難理解,無非就是兩種結果,一是東北虎捕殺了狼群,二是狼群捕殺了東北虎,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會出現前面說的那種情況,那麼究竟是誰捕殺了誰呢?
  • 紀錄電影《重返·狼群》:中國版的「格林童話」
    兩位親歷者並不是動物保護的狂熱分子,僅僅因為和一隻野狼的緣分,令他們了解到,野狼的消失,就意味著草原沙化,人類賴以生存的水源將不復存在,彼時的人類甚至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重返·狼群》講述了兩位成都青年——李微漪和亦風救助一隻野生小狼並歷盡艱辛將其放歸狼群的真實經歷。它應該就是那樣的電影,你明明知道會哭瞎,還是會揣著紙巾坐在電影院裡。
  • 一瞬間,幾百隻黃羊被狼群殲滅,草原上的生死戰堪比大片,精彩
    這是為什麼呢?有經驗的牧民會告訴你,黃羊就算臥地上睡著了,可是它們耳朵靈的很,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它們站起來就會跑,而以它們的奔跑速度,狼群是怎麼也追不上的。夜幕降臨,黃羊都舒服的睡著了,而狼群就趴在不遠處,盯著羊群,依然不動。
  • 宇宙遍布是外星人的身影,只是人類察覺不到?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時候有一位科學家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想法,宇宙中很有可能遍布都是外星人的飛船,只不過人類科技有限,無法看到這些飛船,為什麼這麼說呢?根據費米悖論,我們得知在宇宙中肯定不止人類一種文明,外星文明遍布整個宇宙,可是人類為何始終沒有發現一絲痕跡呢?這讓很多人不解費米提出的這一條理論。
  • 為什麼有一隻狽的狼群特別兇殘
    古有狼狽為奸一說,自古以來,人們與狼群就一直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廣闊的鄉村、草原、山區,還有大量的狼群生活,之後伴隨著人口的大量增長,經濟的快速發展,狼群的生存空間被大規模壓縮,目前只有在高原以及內蒙草原區域有少量野生狼群生存,而它們與人類的競爭也就此停止。
  • 為什麼狼群會養大人類嬰兒,而不是吃掉?
    然而,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狼群卻會撫養人類嬰兒,出現所謂的「狼孩」。那麼,為什麼狼群不會把人類嬰兒當作獵物呢?至於狼群為什麼不會吃掉他們,可能與狼的習性有關。狼群的個體數量通常為幾隻到十幾隻,最多的可以超過40隻。在狼群中,有一隻是領頭狼,兩三隻是嗷嗷待哺的幼狼。
  • 為什麼只有狼群會養育人類嬰兒,不選擇吃掉呢?
    狼孩 正如字面意思,被狼群所養大的人類兒童,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在印度的一個山村發現了未知生物,看起來長得很像人類,但卻是四肢爬行,跟隨狼群移動,於是人們捕捉了兩個未知生物,結果發現是人類孩童。
  • 如果人類有一天消失了,新的文明會知道人類曾經存在過嗎?
    既然宇宙大概率是存在很多智慧文明,是非常熱鬧的,可為什麼現在如此孤寂?有人猜測,過去的宇宙有可能的確非常熱鬧,有許多的智慧文明,可是這些智慧文明都在各種各樣的災難中滅絕消失了。如果宇宙中的外星文明都無法發展到永遠,在文明的發過過程中,會滅絕消失,那麼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有這麼一天。
  • 你知道地球上那些曾經稱霸一時卻又神秘消失的十大文明嗎(三)
    地球上曾經有這麼十大文明,他們稱霸一時,但卻又神秘消失了,今天雨淘就帶大家看一下十大失落文明的最後三個文明,徹底掃去歷史的塵埃,讓十大文明徹底被世人所熟知。8.地心文明我們的教科書上寫著地球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是一個實心的橢圓狀星球。
  • 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八個月的人狼親情
    如果是狗,倒不至於這麼緊張,但,格林是一隻狼王的後代,並且它已具備了攻擊性。不過還好,它並未走遠,微漪很快就找到了它。格林躲過了人類的追捕,卻又差點死在了車輪下。微漪緊緊抱住它,一直不願放開。她冒這麼大的風險把它帶回成都,就是為了讓它能活著。
  • 維京人沒有消失!科學家研究400多例基因後,發現他們遍布歐洲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通過對400多例歐洲古人類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曾經稱霸歐洲的維京人,基因足跡曾經遍布整個歐洲,對於歐洲各地區的遺傳學組成,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意義。
  • 《重返狼群2》:童話的背後是血腥
    如果說《重返狼群》是極致的美,《重返狼群·再見格林》就是為生命在譜寫禮讚,任何生命都應該被尊重,不求絕對平等,只求留下生存的空間。在人類擁有熱武器之前,狼的攻擊力遠在人之上,為了生存,人殺了狼,可以理解。
  • 蹦躂著去看狼群笑話,下場會如何?
    蹦躂著去看狼群笑話,下場會如何?兔子的奔跑速度非常快,一些捕食者很難會追上它,所以這也就導致兔子越來越囂張,這天一隻囂張的兔子蹦躂著去看狼群笑話,那它的下場會如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此時的狼群正在尋覓著獵物,看到飢腸轆轆的狼群,兔子竟然蹦躂著去看它們的笑話,可是兔子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淪為了狼群的目標,餓昏了頭的狼群立馬就朝著兔子撲了過來。
  • 如果把哈士奇放到狼群裡養,會不會就不「二」了呢?
    那麼,為什麼溫馴的哈士奇會有「二哈」這個綽號呢?原因有三。 表情包。大多數的狗表情好像永遠只有一個,但是哈士奇則不同,它的表情非常的豐富,比如它經常會有一副「發生了啥」的表情、「冷酷」的表情、無辜的表情、齜牙咧嘴的表情等等。正是如此多變的表情,讓哈士奇成為狗界的「表情包」。這是它被稱為「二哈」的原因之一。
  • 曾經無比熾熱的愛情,如何消失得無聲無息
    愛意的消亡 最明顯的表現是分享欲的徹底消失。這比節假日不再堅持送玫瑰更可怕,因為這完完全全是源自內心的。前者只是形式上的忘卻,後者卻代表著你心底已經開始無意識的抗拒了。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這聽起來就是一件悲哀又無可奈何的事情 不是嗎?放在自己身上,更叫人難過。突然之間,你覺得似乎一切都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