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狼群攻擊的描述是在《書劍恩仇錄》中,那個印象太深了,以至於現在都還能腦補出畫面來!最近則有2015年上映的經典名著改編的《狼圖騰》,其實中國狼群的興衰就已經在影片中展示得淋漓盡致了!
中國狼群分布非常廣泛,除了海南和臺灣省以外,幾乎遍布全國,當然對於狼來說,它們並沒有國境線,因此在蒙古乃至俄羅斯的西南部也有中國狼的分布!
歷史上狼在中國的分布,除海南與臺灣省和山東等部分區域外,幾乎遍布全國
當然中國狼只是一個亞種的名稱,也叫做西藏狼或者蒙古狼,是灰狼的一個亞種,大約起源於30萬年前,躲過了冰河世紀哺乳動物的滅絕,一直留存在至今!中國狼體長大約1~1.2米,高大約0.7米,體重35-45千克,體型中等。奔跑能力很強,能以60千米的速度奔跑近20分鐘。
狼的狼的咬合壓力高達1500 lbf/in2,而德國牧羊犬僅有 750 lbf/in2。足以咬碎多數動物的骨頭,中國狼有些類似歐洲狼,動物學家認為它們最有可能是狗的祖先!中國狼的壽命可達12-16年,一般一年一胎,和狗一樣,少則5-6隻,多則十幾隻,主要獵食以野兔、土撥鼠等小型動物,有時也會獵殺牧區的羊和其他家養小動物和禽類!
曾經的狼災
其實像《書劍恩仇錄》中的狼災在古代並不鮮見,主要也是地廣人稀,就像現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的雅庫茨克,群狼泛濫一樣,人跡罕至,群狼逐漸佔據了人類的地盤,當地人口只有22萬,主要經濟來源是飼養馴鹿,但每年狼群獵殺的馴鹿超過9000頭,馬則超過500匹,損失超過260萬美元!
當地居民不得不獵狼
西北地區一直到解放前還經常受到狼的攻擊,比如山西晉城周邊就有很多村民被狼群襲擊的記載,甚至有婦女在家裡帶小孩被攻擊,留下了很多悲傷的故事,不過也有鬼子被狼群攻擊後屍骨無存的記錄!
狼在西北一帶的名聲一直就不太好,它們的活動範圍經常和牧區衝突,被認為是牧區四害之首,因此在農民安居樂業的解放後,遭到了大規模的獵殺,土槍、陷阱、毒餌等都一起上,所以狼群在西北逐漸開始絕跡!
2019年5月4日百餘只羊一夜間被狼咬死
狼並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當然意思就是並不屬於瀕危動物,不過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定為易危(VU),也就是在《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提到的24種易危哺乳動物之列!
中國狼群歷史分布幾乎遍布全國,但在調查取樣的18個歷史分布區中,僅有四川貢嘎山、亞丁、格西溝,甘肅安西等5個地區發現了狼群的蹤跡,而早期重點分布的秦嶺地區則沒有發現狼群,當然並不表示狼群已經消失,而是推測其活動範圍可能正在縮小!
2017年觀測到的狼種群數量分布及其與歷史分布區的對比
另外早期大量分布的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狼數量已經不足2000隻,其它區域則沒有確切的數量報告,而在2009年調查時數量還在3.5萬隻以上!
截至2017年底,哺乳動物多樣性觀測樣區分布圖
所以狼群在中國的現狀可不太好,當年泛濫的狼群居然走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這和人類的擴張是分不開的,從建國時的4億人到現在接近14億人,人口擴張需要大量的資源,種植面積和牧區都大量擴張,植被大面積破壞,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和動物搶地盤,當然人類肯定是贏家,但到底是不是最後的贏家卻不一定!
因為狼群也是生態平衡鏈中的很關鍵的一環,它們的存在捕食了草原上危害比較重的鼠類,這些動物在草地上打洞繁殖破壞草原,狼群消失得以讓它們開始泛濫,那麼我們去抓老鼠?顯然不現實!
美國在黃石公園引進加拿大狼群
和中國一樣,美國農民也不喜歡狼,因此在二十世紀開始,狼被大量獵殺,最後以至狼群絕跡,結果也很糟糕,黃石公園地區加拿大馬鹿肆意繁殖,而且它們食草習慣不好,還要帶出根,植被大量破壞,公園管理方束手無策!
1995年1月,美國從加拿大引進了14隻狼,由繁殖,希望能控制馬鹿的數量。由於狼群的突然出現,馬鹿開始又選擇性的出現在比較安全,但早期馬鹿很少到達的險峻位置,使得很多區域的植被得到了復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狼群規模擴大,馬鹿的數量暴漲的勢頭被遏制!
而且還有一個有趣的連鎖反應,植被恢復,遷徙的鳥也喜歡落腳了,水獺、鴨子、魚群、兩棲動物、爬蟲類等都開始恢復。還有土狼被獵殺,兔子、老鼠等數量開始恢復,最後老鷹、獾、狐狸等也開始出現!
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生物鏈中的某一環消失,也許當時並不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但最終它將導致多個連鎖惡果的出現,是哪一個,我們不得而知,但終有一天我們會親自吞下自釀的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