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五月,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提出「普惠AI」概念以來,這個詞儼然成為一個熱詞,並被廣泛引用。在10月10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18召開的首日,華為系統闡述了其AI發展戰略,以及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包含全球首個覆蓋全場景人工智慧的Ascend系列IP和晶片。基於全新AI晶片,大規模分布式訓練算法都會在華為雲上實現,這也意味著華為雲上全棧、全場景服務將全面提升性能,進一步踐行普惠AI,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10月9-12日期間,一場為華為雲普惠AI「全民打call」的風潮就席捲了各大報刊媒體。
華為雲十個典型案例文章先後登上了《環球時報》、《法制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深圳晚報》、《華西都市報》等十家主流報刊。文章覆蓋了華為雲在交通、工業、零售、娛樂、網際網路、旅遊等等領域的行業落地實踐成果,讓我們切實感受到雲這種抽象的技術是如何像水、電一樣影響著各行各業發展,從而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
我們都知道,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
從《晶報》的華為雲案例中,我們就得以了解通過華為雲的賦能,雲智數據如何革新了鞋業消費場景,實現消費需求升級,重構「人-貨-場」三者關係,顛覆傳統鞋業,打造場景化智慧零售新時代。同樣,通過《深圳晚報》中介紹的「深圳通」案例,可以了解到華為雲的相關資源智能調度、雲加密、大數據分析、以及自身負債均衡等技術如何保障了用戶註冊系統的安全與穩定,改善了市民的出行體驗。而《法制晚報》則介紹了華為雲在助力智慧旅遊發展方面的案例,進一步凸顯了華為雲在旅遊行業的技術實力和所取得的成果。
除了「衣食住行」,娛樂生活同樣必不可少。
《華西都市報》的案例就介紹了華為雲如何為龍淵網絡進行大數據存儲及計算服務的遷移,助推遊戲行業開啟運維新時代。同樣,《北京青年報》介紹了華為云為中手遊提供了單線路T級DDoS高防IP服務以及百萬QPS級CC防護,保障中手遊遊戲長期安全運行,助力中手遊成就未來手遊領域的「頭號玩家」。《武漢晚報》的案例則選擇了娛樂場景的另一個領域——影視業,「揭秘」了在爆款電影一個個驚心動魄的鏡頭背後,是華為雲的雲計算技術為影視特效製作提供了無限的「算力」。
此外,通過《北京晚報》的案例,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在教育場景中,華為雲聯合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將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DevCloud平臺應用到學院的《網際網路軟體開發與實踐》課程教學中,通過技術賦能教育生態,打造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工程安全方面,《南京晨報》介紹到,華為雲攜手雲廬科技,通過技術合作讓工程監測變得更加輕而易舉,做工程安全的「守護者」;在徵信業中,《環球時報》也介紹了華為雲的解決方案如何對國內著名信用評級機構——鵬元數據在增強平臺性能、提升工作協同效率、節省運營成本等方面都產生積極作用。
可以說,此次十大報刊所刊登的案例充分展示了華為雲覆蓋各行各業及細分場景的AI實力,也進一步見證了華為雲如何致力於讓AI高而不貴,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平臺,讓「高高在上」的AI技術真正落地,真正與實際應用場景相結合,同時讓企業更加便捷地使用人工智慧,為客戶創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所有報刊文章集合在一起,剛好召喚出華為雲「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的Slogan,而華為雲獲十家報刊聯合打call的背後,也正是反映出了華為雲對「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的踐行。
在全聯接大會的第三天,華為雲又特別發布了AI全流程開發平臺與工具——更快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更懂開發者的視覺AI應用開發平臺HiLens以及探索未來的量子計算模擬器與編程框架HiQ,幫助AI開發者解決開發效率低、成本高的挑戰,進一步力求踐行「普惠AI」。另外,華為雲此次更是宣布「沃土AI開發者使能計劃」正式開啟,面向廣大開發者、行業夥伴以及高校與科研院所等人才,提供技術與資金支持,致力於進一步將AI變為現實,共創AI世界。
作為華為最年輕的BU,華為雲不斷在創新的路上加速奔跑。從成立一年多來華為雲實打實的成績、成功案例和客戶的真實反饋中,我們也能進一步預見到華為雲加速前行的創新未來。
基於此次華為最新AI晶片與AI全流程開發平臺及工具的發布,華為雲將實現更強大的算力和服務升級,華為雲因此也將全面進入AI新時代。畢竟一直以來,華為雲都力求與更多行業合作夥伴同行,成為行業升級新引擎,加速踐行普惠AI,讓每個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我們也的確能看見,華為雲期望的「華為有技術,選擇華為雲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有未來,彼此值得信賴」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