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玩具是玩具的大大類。塑料玩具的原材料有很多,像ABS、PVC、PP、PC、PE、EVA、PU這些下面給大家分別講一下!
1. ABS
ABS是拼插類積木的主用材,三個字母分別代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種物質。
拼插積木用ABS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尺寸穩定性好,做出來的基礎顆粒可以保持尺寸的高度一致。同時,ABS硬度和韌性高,即使在低溫下,也不會變脆(耐低溫—40°)。然後,耐摔耐磨。
除了拼插類積木以外,一些模型類(比如高達、變形金剛、塑料公仔等)、汽車類(慣性回力車、電動車、騎乘類童車)、爬行類塑料玩具都會用到ABS,目的就是防摔壞。
在業界有「摔不壞」之稱的CAT工程車,據說(據說哈)主材用的不是一般的ABS,而是工程塑料級別的ABS(這點有待考證):
2. PVC
PVC可硬可軟。硬的如下水管道可以用PVC做,軟的如輸液管、拖鞋可以用PVC做。就塑料玩具而言,PVC是用材最多的。
絕大部分(球類的除外)需要充氣的玩具都是用PVC做的,比如羊角球、跳跳馬、氣球這些。
手感軟硬兼備的動物模型(兒童玩具範疇的)也基本都會用PVC做主材,比如思樂和PAPO的恐龍:
硬質PVC在玩具的應用上相對會少一點。PVC材質的玩具也不能用開水消毒,直接用玩具清潔劑消毒就OK,或者就用抹布蘸肥皂水擦拭也可以。
3. PP
和上面兩種材質相比,PP的優勢是可以放進微波爐。所以經常做容器用,以盛放食物、油類、調味品等,比如飯盒、保鮮盒。前幾年PC奶瓶被禁售之後,PP就成了塑料奶瓶的主要材質。
在玩具上,PP材料主要用在牙膠、搖鈴這些小件的玩具上,一來可以入口,二來可以高溫水煮消毒。
4. PC
2011年以前,PC材質的奶瓶暢銷大江南北,現在已經禁售了。禁售原因是PC材質含雙酚A(BPA),歐盟認為雙酚A會誘發性早熟,導致內分泌失調,威脅著胎兒和兒童的健康,所以就禁售了。
同理,PC材質的玩具也可能含有雙酚A,現在市面上還有類似的玩具,不過都是很低廉的那種。
5. PE
軟質的PE主要用於薄膜製品,比如食品保鮮膜、塑膠袋;硬質的特性適合做一次注塑成型的產品和中空製品。
具體在玩具的應用上,PE最典型的是做搖馬、滑梯這些需要一次成型,同時中間是中空的中大件玩具:
為了寶寶安全,中大件玩具儘可能選取一次成型的,組裝的那種相對較容易發生事故。
另外國內市場在售的主流寶寶爬行墊(地墊)基本都是PE和EVA的。
6. EVA
在玩具上的應用,EVA除了地墊之外,主要還用來做童車的發泡輪,還有一些較軟的面具和注水牙膠(EVA耐水性能好):
7. PU
PU大家應該最熟了。小時候過春節,經常會聽到大人說買不起真皮皮衣,就買一件PU的吧。
我們常見的童車,比如嬰兒推車、滑行車、平衡車、腳踏車的輪子基本有三種,發泡的、實心的、充氣的。發泡輪除了上面EVA的,還有一種就是PU的。
近兩年很火的海淘爆款牙膠曼哈頓球,上面的小細管就是PU材質的。所以曼哈頓球不能高溫消毒,只能溫水稍微清潔下。
8. TPR和矽膠
嚴格意義上來講,TPR、矽膠都不屬於塑料,也不屬於橡膠。這兩種材質在成人用品上的應用比較多。
TPR(一般也叫TPE)在玩具上的應用主要用在球類上,比如水晶彈球、洞洞球、奧波球等,另外TPR也有用在牙膠上,但不能用開水煮。
矽膠材質比TPR及其他塑料材質都貴,所以只能用在小件玩具上。
矽膠的特性是耐高溫(—40°至230°),可用沸水煮,也可在洗碗機、微波爐內使用。且矽膠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貨,均不產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質。所以這幾年,矽膠漸漸成為牙膠的主材質。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賣TPR牙膠的都說自己是醫用矽膠,這個完全是騙人的,矽膠牙膠可以各種消毒,但TPR不能高溫消毒的,這個做家長的要擦亮眼睛。
除了最開始分類說的材質之外,近幾年也有一些新的玩具材料出現,比如有用大米、小麥粉等食材做原料的,還有一些新的複合型材質,比如動力沙這種。
- End -
文章排版:小愛
文章發布:小愛
首發時間: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