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益智玩具風靡全球,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學校周邊的商店,都能發現它的身影。打開淘寶搜索,會發現它的銷量很高,在寶爸寶媽們發愁為孩子買各類玩具的今天,它以其優良特性無疑成為爸媽們的優質之選。
這款風靡全球的益智玩具名為「巴克球」,它是一種強磁石,由多顆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圓球組成,通過自由發揮,可以組合出很多造型,富有極高的娛樂性和創造性。它精緻美觀,光澤度好不易褪色,也可作為磁性飾品佩戴。
就在大家為孩子玩得不亦樂乎而開心時,忽略了巴克球其實很危險!巴克球的魅力在於它的高磁性,其危險之處也在這。高達4000高斯的磁力,讓一顆直徑僅幾毫米的小球,可以吸起兩三枚一元硬幣。由於起體積小,很容易被兒童誤食。一旦被誤食進入人體後,它們會「穿過人體組織互相吸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這和之前許多新聞報導中,孩子玩高磁力吸鐵石的危險如出一轍,巴克球不過是換了個樣子換了個名字罷了。
目前全國已發生多起巴克球傷人事件
一歲三個月大的小女孩玉琳,某天突然吃不下飯,還出現了發燒、拉肚子症狀,醫生初步診斷為闌尾炎,結果做手術時才發現,小玉琳有6、7處腸穿孔,腹腔已嚴重化膿感染。
原來是她誤吞了6顆9歲哥哥的磁力玩具——「巴克球」。最終,醫生從玉琳腹中取出了6顆磁珠。通過X光片,我們可以看到,磁力球被小朋友吃進肚子後是這個樣子,簡直是觸目驚心啊!
去年,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也曾接診了一個1歲8個月的小男孩,孩子父母說孩子前一天一直有肚子疼、嘔吐現象,醫生腹部觸診後發現孩子腹部較硬,建議家長帶孩子做CT。結果CT顯示孩子腹內竟然有一串珠子,甚至已經造成了腸梗阻。這時家長才想起家中有一種叫磁力球的玩具,推測孩子是在父母沒留意的時候吞進了肚子。
巴克球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鍛鍊刺激人體左右腦、提高孩子在幾何以及數學方面的直覺感知力、有利於提高想像能力,還可以使成人釋放壓力,讓人在不重複造型中,時刻保持新鮮感等宣傳,俘獲了一眾家長。在購物網站上,新奇有趣的巴克球好評如潮,評論中大家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很滿意,還紛紛曬圖展現自己的玩法:
除了巴克球,還有不少全球熱賣益智玩具危險堪比兇器!
指尖陀螺
入門簡單,玩法多樣又攜帶方便的指尖陀螺,不少孩子買了一個又一個,上學玩、回家玩、聚會玩,在各大視頻網站上能搜索到各種玩法視頻,很多已成年的大孩子也為之著迷。有研究表明,這種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甚至對多動症有一定緩解作用,但也同樣存在危險之處。
指尖陀螺有塑膠、金屬、兩扇葉及三扇葉等設計,其表面鋒利,以人力轉動,轉動時凌空拋擲,極易出現危險,如彈傷眼睛等。
所以,給孩子買益智玩具,家長千萬要看好,這幾步絕對不能少:
1、認準3C標誌。國家規定童車、金屬玩具、電玩具、娃娃玩具、塑料玩具、彈射玩具六類玩具強制實施3C認證,沒有這個標誌的玩具,最好不要買;
2、看好適用年齡。不同玩具適用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巴克球上就明確提示,禁止14周歲以下兒童獨自使用玩耍。通常適用年齡會標在玩具外包裝上,如果沒有標明,則需要詢問清楚;
3、聞是否有異味。打開包裝盒,如聞到有刺激性異味,決不能買,要最低限度地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自己買了這些玩具,要多加注意:
1、不要讓孩子玩表面粗糙或過於銳利的玩具,這些極易刺傷、劃傷人的皮膚;
2、不要讓孩子玩表面塗層易脫落的彩漆玩具,玩具塗層可能含有重金屬,誤食會增加重金屬中毒風險,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3、不要讓孩子玩小部件容易脫落的玩具,脫落的小零件容易被孩子誤食,誤入氣管內還會引起窒息;
4、不要讓孩子玩帶繩的玩具,如:溜溜球、彈力繩等玩具。這些玩具容易纏住孩子的脖子和手指,釀成窒息或缺血性壞死的悲劇。
益智玩具可開發孩子的大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力,有利於增強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多層次的思考,可是開發智力的玩具有很多,這種帶有危險性的玩具,請慎重買給孩子。一旦出現危險,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