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讓不少父母感到頭疼的並不是嚴格的防疫措施,而是在家「大鬧天宮」的孩子。如果有一些益智玩具給他們,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多了。但給孩子的玩具也得精挑細選,不然小小的玩具可能會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危害。
臨近年底,打折促銷活動也接踵而來,玩具也成了熱銷品。近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公布了一個榜單:危險玩具「排行榜」。
這些玩具裡到底藏著什麼危險?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和你聊聊。
本報特約通訊員春輝洛杉磯報導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人在今年的絕大多數時間裡都在居家隔離,而許多商店都關門打烊或是控制室內的消費人數,這樣大家的消費欲望難免被壓抑。而這幾天正趕上美國傳統的感恩節假期,年底商品打折促銷的第一波,人們的消費行為可以說是報復性增長。
在這場購物狂潮中,玩具是必選的。一則小孩都喜歡玩具;二則現在大家都在家辦公,趁著減價多買些玩具,可以讓小孩們平時少麻煩大人。同時,一些機構發布了隱患玩具的「排行榜」,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注意。其中,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警示提醒較為權威。
我仔細梳理了該委員會的隱患玩具清單,目前美國市場上對孩子們造成危險的玩具大致有以下幾類。
鉛含量超標玩具
最近,網上有一款小鴨醫生毛絨玩具比較流行。相關檢測部門發現這款售價在15美元左右的玩具,其所穿服裝的紐扣裡鉛含量超出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標準。這將對幼童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這款玩具在美國的銷售數量特別巨大。美國政府估算該玩具已銷售出63萬件。雖然美國政府在今年8月26日就提醒廠家召回,但是在9月的eBay電子購物網站的抽檢中仍然發現有大量商家在銷售。
危及隱私玩具
這一類包括手機應用、具有藍牙連接功能的玩具和可以上網的遊戲主機。對於可以藍牙或上網的玩具,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提醒家長一定要開啟父母控制功能,以免黑客侵入與孩子直接通話並對孩子身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而對於手機應用遊戲,一款名為「硬幣大師」的兒童遊戲榜上有名。兒童可以通過這款遊戲打造自己的莊園,「襲擊」朋友的莊園,進行有趣的博彩。遊戲提供所謂「性價比」最好的購買方案,售價99.99美元,這遠遠超出了普通兒童的購買力和價格判斷能力。在警示後,遊戲方已將適合年齡提高到17歲以上。
失控玩具
出現失控的玩具多是電動玩具車。美國從去年2月至今一直在提醒家長留心一款芭比娃娃夢幻露營車的玩具。因為這款玩具車在駕駛者鬆開腳踏板後,有時不會反彈,從而造成車輛繼續向前行駛,並對孩子造成損害。這款玩具車價格昂貴,單價在715美元左右。目前已有4萬多輛這種玩具車在美國被召回,但是許多電子購物網站至今仍在銷售。
音量超標玩具
根據世衛組織的研究,聲音強度超過80分貝就會對兒童的聽力造成潛在危害,但是如果聲音強度在100到120分貝並持續一分鐘,它就會對兒童的聽力造成直接的損害。而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的一款帶有聲光效果的兒童消防車,如果距離該車50釐米遠,它的聲響在三次抽檢中最高的一次為84.1分貝。但是兒童多會把這種玩具車舉到頭上或放在眼睛的水平處玩耍,根據在15釐米遠的距離進行的測試結果顯示,該車輛發出的音量最高值可達104分貝。目前該款玩具車已在美國全面下架。
易造成窒息的玩具
一些玩具上的小部件容易被玩耍的兒童吞食並造成窒息,這容易對兒童造成的最嚴重的傷害。在美國,含有小部件的玩具(包含玻璃球或彈珠)都需要對3至6歲的兒童進行提示。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所採用的標準則是:若玩具部件或玩具長不超過57.1毫米,寬小於31.7毫米,則這類玩具禁止3歲以下兒童玩耍。這一尺寸是美國3歲兒童喉嚨大小的平均數值。這類玩具的涉及面非常廣,從兒童的工具箱,到長毛絨動物玩具的尾巴,各類益智玩具,圖書、蠟筆、橡皮泥和磁性彈珠玩具等。
易誤食的玩具
這類玩具一般多被標籤為益智玩具。就在今年5月,一位9歲美國女孩誤食了三粒高強度磁性彈珠,但是沒有及時告知父母。一周後,因胃部和小腸兩處劇烈疼痛而送醫。後經緊急手術後,最終痊癒。無獨有偶,今年9月,另一個9歲美國男孩在嘴唇邊把磁性彈珠作為唇釘玩耍,後不慎誤食。其父母將其緊急送醫,醫生曾嘗試使用內窺鏡取出玩具。失敗後,醫生使用藥物幫助磁性彈珠通過腸道排出。以上兩起事故雖然沒有造成生命危險,但是磁性彈珠玩具的危害則是顯而易見的。美國政府曾嘗試通過法律手段全面禁止此類玩具的銷售,但是後被法院推翻而未果。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估算在過去十年裡有上千美國兒童因為玩磁性彈珠而被送醫就診。
易破損玩具
玩具如果容易破損,破損的部件往往因為鋒利的邊緣會割傷兒童。比如一款叫做小小幫手的兒童超市購物車玩具,售價約為45美元。今年,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收到了22起該購物車玩具籃子破損的報告。破損的車籃極易割傷兒童。於是,該玩具在今年2月被定性為召回玩具。此前,大約有1.7萬件玩具已在美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