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M 2016特邀報告:像差校正電鏡原理與應用

2020-12-04 儀器信息網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

像差校正電鏡原理與應用

 

於榮 教授

清華大學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

報告摘要:

  作為文明的物質載體的材料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原子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構成材料?它們又是怎樣影響材料的功能?對這些問題的探索就是材料的原子結構研究。在現代社會,這已不僅僅是純科學的好奇。因為材料的原子結構從根本上決定了材料的功能,所以也是工程技術研究的重要內容。

  與材料研究的需求相適應,近年來在材料原子結構的實驗與理論分析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展。尤其是在高分辨透射電鏡上實現了像差校正,成為電子顯微學發展的裡程碑。這不僅使人們具有了亞埃尺度的分辨能力,而且對材料表面、界面、催化劑顆粒等局域結構的原子位置的測量達到了皮米精度,可以與X射線衍射對宏觀單晶的原子位置的測量精度相媲美。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高分辨電子顯微學長期以來以定性分析為主的局面,給材料研究帶來了重大機遇。目前,世界上高端的透射電子顯微鏡不僅在大學與科研院所逐漸普及,也大量安裝在各大高科技企業。本報告將簡要介紹像差校正電鏡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應用。

報告人簡介:

  於榮,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9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1999年與2002年分別獲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碩士與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英國劍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起任教於清華大學材料學院。

  主要從事材料的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在原子尺度探索材料的微觀結構、電子狀態、及其與宏觀性能的相互關聯。在Phys. Rev. Lett., Angew. Chem., Acta Mater., Nature Comm.等SCI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他引1600餘次。

  擔任中國晶體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物理與材料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固體缺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化檢驗學術委員會委員,Science China Materials編委,《中國科學:技術科學》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等。

報告時間:2016年10月25日下午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制樣技術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制樣技術 鞠晶 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報告摘要:  介紹透射電鏡中常用的幾種制樣技術,如超薄切片技術,離子減薄技術等等。
  • 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祝建 教授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報告摘要:  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的目的除了與常規樣品製備一樣,既要符合電鏡觀察、分析的需要(樣品足夠薄,而又有足夠的強度,不被電子束破壞
  • iCEM 2016特邀報告: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在微納米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在微納米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彭開武 高級工程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檢測技術室報告摘要:  聚焦離子束技術原理和功能,並圍繞其在微納米材料表徵方面,介紹幾個具體應用,包括:透射電鏡樣品製備
  • 【自傳】像差校正電鏡技術先驅之Maximilian Haider
    其中,納米科學獎授予了對像差校正電鏡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四位歐洲科學家:Maximilian Haider、Knut Urban、Harald Rose和Ondrej L. Krivanek。當我還是一名眼鏡師的時候就知道了電子光學中常見的像差,那時進行的像差校正項目更是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我的任務是開發一種用於像差校正器的新型十二極元件,利用該元件生成所需的強四極和八極場。在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由Otto Scherzer和Harald Rose領導的兩個小組正在進行一項長期計劃,即利用四極、八極杆校正系統裝置校正傳統TEM的Cs和Cc像差。
  • 了解球差校正透射電鏡,從這裡開始
    本期我們將給大家介紹何為球差,ACTEM的種類,球差的優勢,何時才需要ACTEM、以及如何為ACTEM準備你的樣品。最後我們會介紹一下透射電鏡的最前沿,球差色差校正透射電鏡。  什麼是球差:  100 kV的電子束的波長為0.037埃,而普通TEM的點解析度僅為0.8納米。這主要是由TEM中磁透鏡的像差造成的。
  • iCEM 2016邀請報告:環境透射電鏡中的納米實驗室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邀請報告環境透射電鏡中的納米實驗室 近年來,隨著實驗技術的發展,透射電鏡正快速從一種靜態表徵技術拓展為動態表徵技術,即原位技術。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在保持電鏡固有的高分辨的同時,再將各種力、熱、光、電、磁等物理場中的一個或多個施加給電鏡樣品,並利用相機記錄材料在該刺激下的響應過程,相當於在電鏡內部搭建了一個納米實驗室。另外,新的環境透射電鏡以及新的樣品杆設計能夠為樣品提供一定的氣體或液體環境。
  • 【自傳】像差校正電鏡技術先驅之Ondrej L. Krivanek
    我們的濾波器使用的校正原理和後來由我和Niklas Dellby研製的像差校正器相同:四極杆賦予高階多極杆內部光束不同的一階特性,多極杆校正了高階像差/失真。儘管當時的光學系統看起來很複雜,但對軟體的認真學習可以讓儀器變得易於操作。更高版本的濾波器使用八極杆實現了三階像差校正。
  • 【自傳】像差校正電鏡技術先驅之Harald Rose
    為了能真正的改進,我計算了穩定性標準,必須滿足此標準才能使像差校正提高解析度。如今,不穩定性的影響在對比傳遞理論中被稱為信息極限。計算表明,校正元件的數量必須儘可能少,並且必須機械固定,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由不穩定性引起的非相干像差。我設計了一個電磁多極校正器,該校正器由四個電磁八極元件組成,每個元件都可以激發四極和八極場以及偶極和六極場的磁場以補償寄生對準像差,從而避免了機械運動。
  • 天津理工大學2000萬元採購1撞球差校正透射電鏡
    5級球差的TEM物鏡球差校正器及其對中2.26最新球差校正軟體2.27完全數位化透射電鏡,結合了高速,數位化搜索與查看相機2.45為用戶已有的聚光鏡球差校正透射電鏡(本文件中的其它未特意說明的配置皆對應本次招標的物鏡球差校正透射電鏡)配備和安裝一套像素化STEM探頭,最新版的軟硬體齊全,安裝和使用時不影響該電鏡的任何功能,也配備至少一套最新版的離線分析軟體
  • 像差校正電鏡四位傳奇老人獲科維理獎:一段60年理論-實驗-商業化典範
    其中,納米科學獎授予了對像差校正電鏡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四位歐洲科學家:Maximilian Haider, Knut Urban, Harald Rose, Ondrej L. Krivanek。
  •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材料科學專場精彩內容搶先看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0月25日-26日,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即將舉行。本屆會議的報告內容我們依然圍繞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大應用領域展開。其中電子顯微學技術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將聚焦低電壓掃描電鏡技術、FIB-SEM、像差校正、透射電鏡制樣技術、原位電鏡技術等方面。
  • 日本電子發布冷場發射12極子球差校正透射電鏡新品
    (保證的STEM解析度:300kV時53pm,80kV時96pm)**在配置STEM擴展軌跡像差(ETA)校正器時2 用於物鏡的超寬極靴(WGP)能譜分析靈敏度超高,原位擴展極強。3 JEOL開發的12極子球差(Cs)校正器和自動校正軟體。1)FHP2極靴,GRAND ARM™2在300 kV時的STEM解析度達到53 pm。2)WGP極靴,GRAND ARM™2在300 kV時的STEM解析度達到59 pm。3)JEOL COSMO™(自動校正軟體)使快速,輕鬆執行像差校正成為可能。
  • 【視頻分享】聽專家們講透射電鏡技術與應用
    彭開武老師在報告中對聚焦離子束技術以及其應用做了詳細的介紹。(報告視頻連結)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報告題目《原位透射電鏡在能源存儲材料中的應用》谷猛老師在報告中集中介紹了原位透射電鏡在傳統電池和固態電池中發揮的作用。
  • 透射電鏡下看到的原子像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臺TEM構建於1931年,這可能是量子力學成立以來的首個對量子力學原理的直接人工利用。德布羅意1924年提出的波粒二象性,1929年獲得了諾獎,而僅僅不到十年,把電子作為波來看待的觀念就已經應用了起來。運動的電子波長極短,在10-10m這個數量級,所以用電子波作為光源所能達到的解析度,理論上說,形成原子的像是妥妥的。
  • 像差科普|是什麼在悄悄影響電鏡成像
    掃描電鏡使用的介質不是光,而是電子。雖然介質不同,但是與光學玻璃透鏡一樣,電鏡也普遍存在像差問題,而這些各種各樣的像差,正在背後悄悄地影響著電鏡成像。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各種像差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減少像差對成像的影響。
  • 物理所在氧離子輸運動力學的原位電鏡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原子尺度下對離子傳輸動態行為進行原位實時觀測,揭示材料新性質的原子機制,對材料設計和器件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雪冬課題組在過去十多年裡,利用自行研發的原位電鏡技術,觀測表徵功能氧化物中氧離子及其傳輸動力學過程,在離子調控結構相變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 金屬所開展「透射電子顯微技術的應用及樣品製備操作」所級培訓
    金屬所開展「透射電子顯微技術的應用及樣品製備操作」所級培訓 2017-05-22 金屬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iCMR 2017特邀報告:順磁共振分析方法及應用
    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7)特邀報告順磁共振分析方法及應用 楊海軍 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中心>  報告摘要:  本報告從順磁共振分析方法的原理、發展歷史、研究現狀以及應用等方面展開,著重報告順磁共振分析方法對有機合成反應機理的應用進展,包括銅催化、光催化以及自由基反應機理的順磁波譜研究。
  • 初學TEM (透射電鏡):第一期|原理,應用,特點
    不同於能譜探頭,TEM液氮冷卻並不是必須的,但它有助於樣品周圍的真空度,也有助於樣品更換後較快地恢復操作狀態。1)、磁性粒子做電鏡需要很謹慎。2)、分散劑可以用表面活性劑,但是觀察的時候會有局部表面活性劑在電子束輻照下分解形成汙染環,妨礙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