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PM系列(二):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設計流程

2021-01-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總是需要多部門進行協作,硬體產品經理也是如此,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硬體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硬體產品經理需要熟知的一些設計流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硬體產品設計流程一般包括ID設計、結構設計、硬體設計、軟體設計等內容,涉及多部門協調溝通:

本篇實例部分融入筆者負責過的一款指紋加密U盤產品,該款產品在ToB市場出貨量可觀,後期定位主打線上ToC市場,最後以失敗告終,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目前硬體加密級別的U盤成本及定價普遍較高,比較適合禮品市場;但對於消費類市場來說,指紋加密U盤尚未被廣泛認知,用戶教育成本高;並且可以通過軟加密或文件加密解決安全問題,替代方案多。

近半年市場需求,長期需求量較小並保持穩定:

一、ID設計

1. 什麼是外觀設計

產品的顏值是我們內心永恆的期待,而產品的更新迭代,又以外觀迭代最為頻繁,因此自然就獨立出一個領域專門搞定產品的顏值,我們稱之為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又分為形態設計和CMF設計:

2. 什麼是形態設計

形態設計是在CMF之前發生的。

如同做雕塑,使用油泥,陶泥,白水泥等單一色彩的材料,只追求形態上的儘可能完美。

要求設計師具有比較好的雕塑素養。有一些產品,在CMF上是不做太多嘗試的,反而偏向於在形態上,創造更多可能性。

3. 什麼是CMF設計

CMF是Color-Material-Finishing的縮寫,也就是顏色、材料、表面處理的概括。

如下圖:藍色織物,木材木紋,高亮的塑料和金屬鍍層等。

公開資料

它是我們在對產品形態已經不能改變的情況下,仍然需要在視覺上追求更多可能性的方式。

在消費電子類產品中應用尤其廣泛,比如手機產品,在外形確定了以後,還要出不同價格,不同顏色和材質的版本。

一般情況下ID設計完成就可以申請外觀專利,當然商標一般在項目之初就開始申請,形成一體化保護池:

二、結構設計

1. 結構設計確定事項

根據產品規格書-SPEC,確定主板尺寸;和ID溝通板形大小及形狀;根據主板大小及特性確定元器件的選型,需要跟硬體溝通確認;確定元器件的擺放位置;調整板形,儘量的增大板形的弧度(便於ID設計);將主板板形圖輸出到硬體溝通調整,跟硬體溝通,調整元器件的選型及擺放位置;和硬體溝通後調整板形的大小及形狀(如果主板的面積不足則調整弧度或者加大主板外形)。初步規劃堆疊:

選型和發硬體板框圖DXF文件;堆疊細化;外發拼板和各零件圖;試產樣品裝機反饋;

2. 結構設計工作流程

1)初步堆疊

根據產品定義要求或樣機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在資源和技術能實現的情況下進行大致的堆疊,並把會在後續產生的一些問題和風險導入到報告。

2)選型和出板框圖DXF文件

在初步堆疊確認後,此時結構部應發送PCBA的DXF文件給硬體進行LAYOUT工作。

此時的DXF文件必須註明硬體擺件的一些影響到結構後續生產裝配的地方,其中比較敏感的地方如(郵票孔、SIM卡座的高度、焊盤的位置以及出線的路徑等)。

與此同時也需要發送此堆疊3D給產品經理進行確認並根據產品的要求進行第一時間的調整。

3)堆疊的細化

在堆疊DXF文件發硬體部後,結構的堆疊可以進行一些細化方面的工作,比如:支架的固定,各處的圓角處理等。

在次過程中是會與硬體和產品經理之間進行多次的確認和調整工作,細化完成後需要進行內部評審。

4)檢查確認

在硬體擺件過程中就會傳輸不同的版本的3D給結構進行確認,不過在最後一版確認時,結構部需要對此版本進行留檔,檢查的標準需要參考行業的規範。

具體的一些標準將根據結構部的內部評估表來操作,在硬體LAYOUT和結構外發前必須要進行整體的內部評審,結構部的評審需要做《堆疊設計審核報告》,並歸檔。

5)外發拼板和零件圖

在最終的評審確認沒有問題後,結構部將最終的堆疊3D和設計說明書外發。

並外發機電料BOM和一些需要打樣的零件2D圖,並跟蹤確認。

6)裝機

在PCBA和結構殼體等結構器件到齊後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裝機測試,並對裝機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量產中可能出現的隱患進行修改。

在整個項目進入量產後整個堆疊工作才能算基本完成,後期的量產過程中也需要了解生產情況,並根據客戶反饋的一些情況提供一些修改建議。

3. 結構設計進度安排

初步堆疊(1.5天):

產品部立項;硬體大至擺件和結構細化(2-3天);結構評審和修改(1天);部門間評審和修改(1天);設計說明和BOM以及加工零件圖(1天);機電料清單;整個設計工作基本在一周內完成。

指紋加密U盤示例(避嫌,現以競品為例):

公差問題:尾部指紋模組與結構匹配問題。

指紋模組圖紙設計尺寸:16.7*5.7mm;指紋模組公差範圍:16.55*5.55 +- 0.1,相比於鋁合金公差範圍太大,導致很難跟結構做適配;鋁合金外殼公差範圍:+-0.05mm,實際組裝指紋位置會有縫隙;解決問題:

雖然可能存在縫隙,但是底部做了高亮,指紋頭又是純黑色,高對比度導致縫隙不明顯,兼容工藝設計和外觀的平衡。

模具問題:出模具,驗證問題。

問題驗證不全(檢測標準未建立、前期職責未明確):

T1:修改模具問題(縫隙、晃動等問題);T2:驗證測試不完全,扣帽過緊(減膠) 需要 5-10套電路用於檢測模具;T3:職責未明確導致工程師跟工廠溝通出問題,扣帽設計過緊(減膠),USB變形導致調整不到位;T4:職責未明確導致工程師跟工廠溝通出問題,扣合不到位(加膠)。

三、硬體設計

硬體主要設計電路以及天線,而硬體工程師(HW)是要和結構工程師(MD)保持經常性的溝通。

比如:

MD要求做薄,電路就需要做薄。HW也會要求MD放置天線的區域比較大,距離電池也要足夠遠。HW還會要求ID在天線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屬配件等。一部內置天線的設計手機,其製造成本是會較一部外置天線設計的手機貴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線的設計,物料的要求與及電路的設計和製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較高一些。

通常結構設計師(MD)與工業設計師(ID)都會有爭論,MD說ID都是畫家,畫一些大家做不出來的東西,而ID會說MD笨,不按他們的設計做。

所以,一款新的手機在動手設計前,各個部門都會對ID部門的設計創意進行評審,一個好的ID一定要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創意,並且客戶的體驗感覺要很好才行。

另外HW也會與ID吵架,ID喜歡用金屬裝飾,但是金屬會影響了天線的設計以及容易產生靜電的問題,因此HW會很惱火;ID/MD會開發新材料,才能應付ID的要求;諾基亞8800就是一個好例子,既有金屬感,又不影響天線的接收能力。

四、軟體設計

對於硬體設計,軟體包含三個方面:固件開發、應用軟體或小程序開發、後臺開發。

對於多數小公司來說,固件設計一般由硬體工程師兼任,應用軟體或小程序開發外包會比較多;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觀的因素。

五、總結

硬體產品設計往往需要產品經理多方協調反覆溝通,相比於網際網路產品迭代周期長,產品良品率及售後壓力較大,對個人綜合能力的要求普遍較高。

本文由 @簡一商業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寫給入門硬體PM:一個硬體產品的價格構成
    作為一個硬體產品經理,覺得很有必要說明下BOM成本、產品成本、產品價格三者之間的區別。作為一個硬體產品經理,覺得很有必要說明下BOM成本、產品成本、產品價格三者之間的區別。話不多說,劃重點,一個硬體產品的定價,需要考慮以下部分:(以下成本和利潤均以廠家作為體)本文著重介紹產品成本。產品成本個人將一個硬體產品出廠成本分為兩部分:BOM成本和BOM外成本。前文對iPhone的成本分析,就屬於BOM成本的一部分。
  • 硬體工程師自我定位與發展方向,送給迷茫的你
    ,一是項目經理,另外一個就是硬體工程師。  普通的硬體工程師  獨立完成階段三和四的工作,一般工作1到2年即可  資深的硬體工程師  主導完成階段三和四的工作,參與完成階段二總體設計的工作  專家級硬體工作師  主導完成階段一和二的工作  這裡,題主可以定位一下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
  • RFID射頻讀寫器軟硬體系統設計
    由於在Philips的RFID系列晶片中,MF RC500可支持IS014443A所有的層,便於系統開發,因此,利用MF RC500可以大大提高讀寫器的開發效率,並形成較統一的標準。  2 讀寫器硬體系統設計  RFID 射頻讀寫器的硬體電路主要包括微處理器AT-MEGA162,MF RC500、天線電路等。
  • 安捷倫S系列示波器硬體設計解剖
    Infiniium S系列示波器在500MHz 至 8GHz 帶寬範圍內提供多種選擇、4通道DSO和16邏輯通道MSO等不同的選擇,以及業內同類產品最深的存儲器:所有通道標配50Mpts存儲器,半通道模式下可達到100 Mpts,選件可達800Mpts。S系列示波器配有業界最全面的各種測量應用軟體,採用的電腦主機板是8GB RAM 配置,能夠在所有工作模式下保證快速響應。
  • ZYNQ系列FPGA使用,PS與PL接口設計和硬體設計
    第一,原本需要購買一顆MCU晶片的設計,現在直接考慮購買一顆帶有MCU硬核的FPGA(如ZYNQ系列FPGA)替代,既有MCU的功能,又有接口可編程的能力,更加的靈活;第二種思路是設計中原本需要寫複雜控制邏輯的Verilog模塊,現在直接考慮替換為一顆或者多顆開源的MCU IP核,反正這些MCU都是驗證過沒問題的,並且佔用資源很小,同時可編程也帶來了功能改變的靈活性,何樂而不為呢!
  • 上海木馬工業設計公司,智能硬體設計案例
    木馬設計緊跟當前最先進的技術和趨勢,積極投身到智能硬體這一新興領域中。不僅為眾多著名企業提供創新服務,更參與多個智能硬體領域創業企業的產品規劃與開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眾籌熱點。從用戶使用的角度出發,我們賦予了該系列產品相同的特徵和使用方式,結合簡潔的人機互動界面,全方位多層次的提升了該系列產品的易用性。採用模塊化的設計模式,降低了該平臺未來升級的難度。此外,木馬團隊精選用材,將鏡面與文理整合在一起,利用兩者之間的強烈對比,營造出了了有收有放的造型特色。
  • 硬體測試環境原來是這個意思…
    ;3、多項目同時使用測試環境時,應按照總體計劃安排使用時間;4、多項目同時使用測試環境時,使用中如需調整環境硬體、參數、版本時應經過測試管理組討論確認流程才可進行變更;5、嚴格權限管理,測試版本調整變更必須按照標準流程進行;
  • 硬體工程師如何做職業規劃?有哪些晉升學習路線?
    因此,接下來我們主要要談兩點一、硬體工程師職業發展,談談硬體工程師這個崗位可以有哪些轉型。二、硬體工程師技術發展,聊聊硬體工程師在產品設計中的崗位職責,初級、中級、高級乃至專家級硬體工程師分別具有特點。
  • 電路硬體設計基礎知識講解
    電路硬體設計基礎知識一、硬體電路設計原理硬體電路設計主要分三個步驟:1、設計電路原理圖2、生成網絡表3、設計印刷電路板在進行原理圖設計的時候,就是將一個個元器件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連接起來,而設計這樣的一個原理圖的元件的來源就是
  • 從A4到A11,蘋果如何在IC設計上做硬體/軟體整合?
    f1tednc為此,我們首先需要看的就是iPhone。畢竟它是定義了Apple如何邁向1兆美元裡程碑之路的關鍵產品。當史上第一支iPhone於2007年1月9日亮相時,它的設計看起來與當時的手機典範是如此的背道而馳。
  • 簡潔是信號完整性設計的基礎: 示波器硬體架構設計
    高速電路系統的設計更是崇尚這一原則,用的元器件或晶片要儘可能少,互聯部分要儘可能少,而且要短,過多的部件和互聯會增加設計的不確定性。正如人生的複雜一樣,不是每個人過的都是簡單生活,過多的外界聯繫讓人無暇反照內心,維持一顆平靜的心。
  • 雲端測硬體 驅動之家硬體在線檢測1.0版上線
    驅動之家硬體在線檢測1.0版是我們驅動之家基於驅動精靈技術、全國首創的雲端硬體在線檢測技術,不需要安裝任何軟體就可以直接在您瀏覽器中檢測並展示硬體信息的功能。簡單、快速、有效,不用下載任何硬體檢測軟體,通過瀏覽器,您馬上就可以對自己的計算機配置一目了然。
  • 半個硬體圈都來啦! 百度大腦十餘項全新AI硬體點燃年初第一把火
    EdgeBoard內含模型嵌入工具包、AI加速工具包、嵌入式計算卡成品和參考設計,其軟硬一體的完整架構造具有強悍的終端加速性能。賽靈思FPGA高性能的加速引擎提供2.4Tops的強大AI算力,性能3倍於終端GPU,10倍於終端CPU,Resnet50實測可達到55FPS處理速度,且方案商可以根據需要輸入百度大腦預置或自定製模型。
  • 影響硬體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
    二是加工過程、環境條件的變化加速了元件、組件的失效。 三是工藝問題,如焊接不牢、篩選不嚴等。 (2)設計不當: 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許多元器件發生的故障並不是元件本身的問題,而是系統設計不合理或元器件使用不當所造成。
  • 基於FPGA的高速卷積硬體設計及實現
    本文從實際工程應用出發,使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技術,探討卷積的高速硬體實現方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8300.htm1 卷積算法的原理設線性時不變系統的衝激響應為h(n),則衝激響應和輸入δ(n)之間有關係
  • PADS、AD、Allego、Protel等幾款硬體設計EDA工具全面對比,哪款最...
    Mentor和Cadence,我們常見的EDA設計工具很多都出自這兩家公司。除了這兩家大公司以外,Altium,Zuken還有CadSoft等公司的工具也經常能見到。下面我們就來把每家公司的產品理清楚。  Mentor公司的PCB設計工具可能是各個公司當中最多也最複雜的。近幾年mentor公司也在不斷的優化整合自身產品線,形成了逐漸清晰的產品系列。
  • 單片機硬體設計原則:抗幹擾常用方法
    一個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體電路設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系統擴展,即單片機內部的功能單元,如ROM、RAM、I/O、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等不能滿足應用系統的要求時,必須在片外進行擴展,選擇適當的晶片,設計相應的電路。二是系統的配置,即按照系統功能要求配置外圍設備,如鍵盤、顯示器、印表機、A/D、D/A轉換器等,要設計合適的接口電路。
  • 手把手教你詳細的硬體電路設計
    獻給那些剛開始或即將開始設計硬體電路的人。時光飛逝,離我最初畫第一塊電路已有3年。剛剛開始接觸電路板的時候,與你一樣,俺充滿了疑惑同時又帶著些興奮。在網上許多關於硬體電路的經驗、知識讓人目不暇接。像信號完整性,EMI,PS設計準會把你搞暈。別急,一切要慢慢來。
  • 基2 FFT 算法的模塊化硬體實現與比較
    2 兩種設計方案  遞歸結構處理速度較慢,但佔用資源量少;流水線結構中量每一級運算都在同時進行著,輸出數據除了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延遲,之後會不間斷地輸出結果。因此,可提高運算速度。  第一種設計方案是流水線[9-10]串行結構,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流水線結構的特點是把整體設計分為幾個順序的流程,這幾個流程是單項串聯的。
  • Xilinx與Silicon開啟硬體圖像處理機器視覺應用大門
    ,為那些從事和尋找先進的、高性能機器視覺解決方案的嵌入式系統架構師、軟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帶來前所未有的嵌入式設計體驗。此次展示的是VisualApplets針對賽靈思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所實現的的一個圖形化FPGA設計和編程工具。該工具的自動錯誤檢測和設計輔助功能有助於加速設計、驗證和仿真過程。即使是軟體編程人員和應用工程師都能夠編程FPGA,完全不需要硬體設計的專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