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工程師如何做職業規劃?有哪些晉升學習路線?

2020-11-25 華清遠見IT培訓

大家是否有過下面的經歷,或正在處於下面的情況:

① 在學校的相關專業或方向的學生,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當你在實驗室做實驗,做競賽或是畢業設計的時候,你是否曾覺得硬體知識繁瑣又雜亂,很難找到全貌一窺究竟;又或者突然發現畢業後軟體的工資待遇換算成RMB要比你高2k乃至更多,你是否猶豫過還要不要堅持下去,又或是不止一次的上網查詢硬體這條路還有發展嗎?

② 身在小公司,身兼數職。電路設計是你,PCB設計是你,購買器件,焊接、調試乃至結構設計都是你。你,儘管很忙碌,但是感覺總是在原地踏步;

③在一個大中型公司,相對輕鬆的工作氛圍,但是做的東西往往只是簡單的「電子搬運工」「人型Copy機器」,你想改變卻無從下手,跳槽?現在行業不景氣;換崗?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能略帶茫然的繼續著每日的工作。

④ 大公司工作繁忙,節奏飛快,加班是基本操作,在專業領域的深耕可能會導致遇到失業後很難快速找到其他領域合適薪資的工作,但是身處一二線城市壓力又迫使你不得不快速就業,不然你的積蓄難以應付處處花錢城市生活。

最近兩年大環境不友善,經濟下行、疫情黑天鵝事件以及畢業人數急劇增加,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寒冬、崗位縮招以及應聘面試越加艱難的誘發因素,我們能做什麼,或者說我們知道些什麼才能更好地面對、迎接和擊敗困難和迷茫,真正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點。

因此,接下來我們主要要談兩點

一、硬體工程師職業發展,談談硬體工程師這個崗位可以有哪些轉型。

二、硬體工程師技術發展,聊聊硬體工程師在產品設計中的崗位職責,初級、中級、高級乃至專家級硬體工程師分別具有特點。

一、硬體工程師職業發展

據說在神秘的高校和企業中流傳這這樣一種鄙視鏈:

1、研究大數據或者機器學習的鄙視其他人,他們認為「切,都沒啥創新,工資還低」;

2、算法的鄙視做軟開的,他們認為「切,搬磚一樣的工作,工資還低」;

3、軟開鄙視做嵌入式軟開或測試的,他們認為「切,每天拼命調產品,工資還低」;

4、嵌入式軟開鄙視做硬體工程師的,他們認為「切,不就是Copy原廠連連線,工資還低」;

5、硬體工程師,MMP當然這是個玩笑,但是人們往往就有這種錯誤的認知,還記得我當年研二的時候,實驗室來了20多個新生師弟,老師讓我說服幾個做硬體,結果呢?他們都認為:「硬體辛苦,硬體太low…」紛紛投入到圖像處理的懷抱,這裡無人問津。But,近年行情大變,崗位縮招、行業飽和直接導致很多軟體工程師陷入工作難找的窘迫情形,而硬體方向的朋友都手持多份offer穩坐釣魚臺,現在當年的師弟們悔之晚矣。哼,我只想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OK,調侃完了,正式聊一下硬體工程師的職業發展方向,想要轉型或者進一步發展的硬體工程師可以考慮下面幾種職位:

1、產品經理

2、軟體工程師、銷售或技術支持

3、硬體相關(EMC、layout等)

4、團隊領導者

5、技術專家

6、合夥創業

列的比較全面,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1. 產品經理

職位特點:

這是一個負責保證產品按時完工和發布的管理人員,工作職責是了解客戶需求;產品功能定義、規劃和設計;完成決策並協調團隊其他成員,保證工作有序開展和完成。

職業匹配點:

硬體工程師工作涉及面很廣泛,可以接觸一個產品設計中所有的研發人員,很多時候需要協調軟體、測試以及生產多個環節。但是需要注意轉行必須要補充競品意識和市場意識,不能沉浸於技術領域而忽略市場反應,做出來別人不需要的好東西是沒有價值的。

匹配度:★★★★(5星制)

難度:★★★(5星制)

2.軟體工程師、銷售或技術支持

職位特點:

這些都是相當於跨行業的工作,這裡就不再贅述工作是幹什麼了,百度查一下就都清楚了。

職位匹配點:

硬體工程師都有所接觸,能夠比較好的了解這些工作的性質和難度,在公司中也很容易接觸到這些工作的同事,如果能夠快速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未嘗不可以考慮轉職。但是請注意風險,因為從基礎的角度看這種轉職往往根基不牢固,延展能力弱,相較於科班出身競爭力較弱。(適合嚴重厭倦硬體工作的人轉型)

匹配度:★★★

難度:★★★★

3.硬體相關

職位特點:

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百度查下哈)。

職位匹配點:

就是換個方向體驗一下,從事原理圖設計的硬體工程師應該也都有所涉及這些方面的知識,但是可能是不夠深入,需要更加深入的去進行學習相關的知識。

匹配度:★★★★★

難度:★★

4.團隊領導

職位特點:

協調各方面的資源;管理員工的工作分配以及績效統計;最重要的是能夠讓下屬信服,遇到問題或困難帶頭衝鋒。

職位匹配點:

硬體工程師作為唯一一個與全領域其他人員都有交集的崗位,在這裡是具備一定優勢的,但是管理能力上肯定是存在較大欠缺,中國比較擅長將軍選拔於猛卒之中,這也導致會幹活的人不一定會帶人這樣的現象出現。所以需要補充大量的管理知識,這裡建議去考個MBA(很貴!),系統的學習一下管理知識,這也是後期我打算做的事情,捨得給自己投資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匹配度:★★★

難度:★★★★

5.技術專家

職位特點:

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是硬體工程師plus,專家所做的是設計產品的實現方案,和某項技術今後的發展方向,而不僅僅局限於某個產品的功能實現或是電路設計。

職位匹配點:

需要持之以恆的在這個領域,這個方向進行堅守;並且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而且還需要一定的天賦和創造性。畢竟是此「專家」不是彼「磚家」啊,將其視作一家公司的底蘊一點都不誇張。

匹配度:★★★★

難度:★★★★★

6.合夥創業

職位特點:

勞心勞力,成,則財務自由,敗,中年危機。

職位匹配點:

作為經驗豐富,什麼都懂點的硬體工程師可以考慮技術入股和其他朋友合作創業。雖然收益高,但是創業風險極大,並非是單純的技術能力強就能夠應對的,需要慎重考慮。

匹配度:★★★

難度:★★★★★

二、硬體工程師技術發展

上述的工作硬體工程師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在做出選擇前請務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困難,畢竟各行各業皆有難處。但是如果你並不想換方向,只是單純的覺得現在所處的環境或者待遇不能滿足自己要求,這就是接下來我想進行分析的內容,這裡主要分為兩部分:

1、硬體工程師技術能力分析

2、技術領域的前景分析

1)技術能力分析

硬體工程師需要同其他所有崗位的人員進行接觸,因此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廣度,下面列出的是硬體工程師在針對某一個產品設計過程中所涉及的工作內容:

其中硬體工程師按照技術水平粗略劃分為四檔:

初級硬體工程師:初步掌握第三階段,能夠在同事或者領導幫助下完成設計和分析。中級硬體工程師:能夠基本獨立掌握第三、四階段的工作,但是還需要對EMC以及認證相關方向進行學習。能夠參與第二階段內容的設計,獨立撰寫硬體詳細設計方案。高級硬體工程師:熟練掌握第二、三、四階段的內容,對第一、五階段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工作為第二階段方案設計,以及指導低級工程師完成第三、四階段的工作。硬體專家:熟練掌握一、二、三、四、五階段的內容,主要工作為第一階段的內容,可以指導同級別之下的工程師完成產品設計,能夠洞察市場和某項技術成果的發展方向。

2)技術領域分析

看完了硬體工程師能力分類,大致屬於哪一檔大家應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了吧,下面來了解下技術領域的分類吧。消費電子: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VR、AR在內的數碼產品,都屬於終端類產品。典型公司有小米,華為等 。

醫療器械:門檻高,待遇優厚,但是技術能力要求高,安全標準高。大部分是國外公司,比如通用。

安防領域:本領域近期發展迅速,依託於大數據的發展,例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等。以海康、大華、宇視等杭州地區公司為主,其中華為也參與其中。

通信領域:比較火的5G基站(臉上貼金)或是基帶工程師,主要國內公司華為和中興,國外是愛立信和諾基亞等。

航空航天:設計機載設備、機載航電系統等,具體就業是一些航空航天研究所。

汽車電子:這個方向確實比較火,隨著國家發展電動汽車充電樁普及以及政府補貼,電動汽車已經是發展的趨勢,因此相關硬體崗位比較值錢。

以上就是硬體工程師能夠從事的相關技術領域。

相關焦點

  • 職業規劃指南:怎樣才能成為軟體工程師?
    根據知名職業網站Indeed的職業指南,軟體工程師負責構建、開發、啟動和維護軟體產品和系統。軟體系統包括作業系統、業務應用程式、連接硬體、網絡系統以及移動和Web應用程式等。  軟體工程師和軟體開發人員是相互聯繫的,但又相互排斥。軟體開發人員幫助維護現有的軟體性能,提出改進建議,並在代碼中開發更新補丁或新的軟體程序。
  • 機務工作秘籍:航空維修員的職業生涯規劃
    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學生更多僅僅希望有一份工作,也有很多機務也僅僅將這份工作當成一個養家餬口的職業,現實中學生迷失自己是學機務的、年輕機務迷失在日程重複的工作中。   在此,我們將對機務工作者的職業規劃路線做個大致的介紹和建議,希望大家能夠對自己未來的奮鬥方向有個清晰的了解。
  • 硬體工程師自我定位與發展方向,送給迷茫的你
    本人也是硬體工程師,目前畢業3年多,畢業一開始崗位是EMC工程師,做了1年又10個月,對電磁兼容和賣硬體設備的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覺得EMC工程師沒前途,於是跳槽去新公司做硬體工程師,到目前為止設計過7、8塊單板。
  • 2021,我們還有必要做長期職業規劃嗎?
    在我的職場管理學習群裡,也經常有學員問:2021年了,我們還有做長期職業規劃的必要嗎? 這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問題。 越是變動大的時代,越需要長期規劃,如果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那我們就不必去擔憂未來了。 01職業規劃裡的遠見思維 當你不知到該不該做長期規劃的時候,我建議你去看看聰明的人在做什麼?
  • 「超星學習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入學版
    ()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技術1【單選題】女性就應該做幼兒園老師,這是通過()來確定職業。「無用之用」是指:A、每一步的學習都要以「有用」為前提,使學有所用B、學習的時候不以「未來有什麼用」的訴求,而只是學好C、為了未來有長遠的用處,學習的時候要有長遠目標D、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學習的時候,不能有跳躍
  • 講講Linux系統工程師的職業規劃
    其實運維與運維根據功力的高深也有初中高級之分,有些運維只會裝機器,裝應用;有些能力稍微強的,懂些編程,可以做Python的自動化腳本和PHP基礎頁面開發,但更深層次的工作就不行了,知識面的缺失,也影響著自身的職業發展。
  • 迎接新學期,規劃新未來:如何做好學習生涯規劃?(下)
    在上一篇推送裡,我們給大家講了轉軌國際教育後要做好哪些準備。當真正開始了學習之後,同學們要如何規劃自己的高中生涯呢?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專業,又該如何一步一步地向著目標前進呢?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揭曉。
  • 電子工程師:做硬體、軟體哪個好?
    其實,以目前來看,做硬體和軟體都非常有前途的,硬體更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積累相結合,入門較難,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不單需要電路、模電、數電等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結構、工藝、元器件的參數性能、材料、廠家、標準、線路等知識,很多都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一個優秀的硬體工程師可以為公司節約很多成本,包括設計成本、時間成本等,在市場上也很搶手。
  • 疫情後的職業規劃,哪些職業會隨發展而消失?「即將消失的職業」
    大家好我是小六,隨著我國疫情慢慢降溫,大家也都看到了因為疫情導致了許多門店的關門,公司的倒閉,許多人也是因此失去了工作,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即將消失的職業」,究竟哪些工作會消失 哪些工作能幹的長久。
  • 數據分析師如何晉升詳細資料分析
    有同學問:陳老師,滿網際網路都是「如何從0到1學數據分析」,可我想知道,如果再晉升的話,比如去到月薪3w,5w,需要什麼樣的知識與能力儲備? 這個話題,很容易變成高薪的數據分析師們的曬命貼。問題是,如果一個同學真的科班出身,985碩士、畢業進大公司、領導賞識、同事配合、每次跳槽都踩中風口,他也不需要問這種問題了。
  • 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對於中學生來說,很難有人敢說自己真正了解什麼是生涯規劃,腦海中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很多人以為,學習生涯規劃只需知道怎麼做就可以了,至於生涯規劃是什麼,生涯規劃有哪些內容,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 2019美國留學可以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就業:隨著市場需求量的逐步減少,化學是傳統科學學科中職業市場萎縮最大的專業之一。未來10年的市場需求增長率為18%,低於全美各專業大學畢業生需求增長率平均值的22%;可能的職業為研究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工程、教師等。3、計算機系統工程計算機系統工程是學習計算機系統的軟體和硬體相結合的學科。
  • 關於職業生涯規劃那些事兒
    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並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於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2.公平、公開原則   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企業在提供有關職業發展的各種信息、教育培訓機會、任職機會時,都應當公開其條件標準,保持高度的透明度。
  • 《遠見》: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三大階段
    職業生涯研究專家布賴恩費瑟斯通豪認為,當今,我們所追求的完美職業生涯,不僅是要找到熱愛的工作,更要能建立熱愛的生活。本書從長期的職業生涯視角出發,將長達45年的職業生涯劃分為三個階段,提出了每個階段裡我們需要做什麼事情,以及面對的主要挑戰應該如何應對,為每一個職場人提供了有效地成長建議。
  • 職業生涯規劃:組織社會環境分析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針對個人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和測定,確定個人的奮鬥目標並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換句話說,職業生涯規劃要求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選擇最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業。職業定位是決定職業生涯成敗的最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  1.自我評估。
  • 2021已到,用麥肯錫晉升法則規劃好新的一年
    那如何做一份讓人能砥礪前行的規劃並且取得階梯性的進步,今天不得不提的一本書就是《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看書名我們大致能總結出來:只需要47個小原則就能創造出和麥肯錫一樣的晉升殊榮,看來也不難嘛,畢竟2天時間就48小時,若拋掉每天10小時的休息時間,一個小原則學習一小時也就2天半的時間就能搞定。
  • EDA365:當硬體工程師走進凡爾賽學習文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陸妹剛剛做私人飛機到凡爾賽別墅的後花園喝了一杯從左岸帶回來咖啡,卻發現網上鋪天蓋地的「凡爾賽文學」裡竟然沒有電子工程師的身影,陸妹表示不服!跟陸妹一起,來看看本周直播課,好好學習才是硬道理~
  • 想轉行大數據,如何判斷自己究竟適不適合?
    那麼,到底該如何判斷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大數據這個行業,又該如何抉擇呢?一、深度剖析當前職業發展,重塑個人職業規劃往往轉行者是在當前行業發展出現問題而想要轉行,比如發展遇到瓶頸,對當前職業失去興趣,或是行業本身不景氣等等,無論是由於何種原因想要轉行,那麼都需要重新審視當前的職業發展,慎重考慮今後的職業發展路線並制定個人職業規劃,切勿盲目轉行,否則仍然會再次陷入轉行的困境。
  • 大疆工程師教你如何成為一名機器人工程師(上)
    兩年前,我在知乎回答如何定義「機器人」?的問題中試圖給機器人做出一個比較仔細的定義,我覺得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要和物理世界進行交互。今年初在另一篇知乎「機器人或人工智慧的研究會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人類自己嗎?」回答中,我說到傳感器是和物理世界交互的基礎。後來,我又在知乎「有哪些與控制、機器人等相關的 quotes?」
  • PNNL研發出全新機器學習算法 可幫助自動駕駛汽車規劃路線
    目前,街道級公開的交通信息是稀疏和不完整的,交通工程師通常依靠孤立的交通計數、碰撞和速度數據來確定道路狀況。TranSEC使用從UBER駕駛員處收集的交通數據集和其他公開的交通傳感器數據,繪製一段時間內的街道交通流量圖。它利用機器學習工具和國家實驗室可用的計算資源,繪製出一幅城市交通的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