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災多難的2020年
如果100年後的人類回顧歷史,相信2020年絕對是繞不過的一個話題,這一年足以載入人類的史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疫情席捲全球,除了中國之外,全球疫情愈演愈烈,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確診,許多國家出現了第二次高峰,更不要說美國,印度,巴西。
除了疫情之外,還有兩次超大規模的山火,分別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和美國加州的山火,都燒了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了全球性的災難。
年初還出現了蝗災,許多國家因此而遭受了饑荒。印度尼西亞還發生了水災,大概有40萬人受到水災的影響。菲律賓和日本鹿兒島都出現了火山爆發事件。還有貴州出現大雪紛飛的情況,巴西爆發了罕見暴雨泥石流等等。除了天災,還有人類自己造成的災難,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持續不斷曝出有人員傷亡。
這些天災人禍似乎像是在懲罰人類一樣,甚至讓很多人開始質疑是不是大自然要開始懲罰人類了?還有的人開始質疑科學,因為很多事情似乎都無法用科學來解釋。那真的這樣嗎?
地球46億年的歷史
按照我們如今的認知,我們知道地球起源於46億年前。起初地球形成時,更像是一顆火球,溫度極其高。此時的地球並沒有生命的存在,在地球形成之後的3000萬年,一顆叫做忒亞的行星一頭撞向了地球,撞擊後的一部分物質進入到地球,剩餘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形成月球。
在這場撞擊面前,上文提到的天災實際上對地球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在這之後,隨著地球逐漸冷卻,地球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水滴,地球上下起了一場時間跨度達到了千萬年的大雨。緊接著,地球遭遇了大規模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這場撞擊把地球打得坑坑窪窪,但同時這些小行星和彗星也給地球送來了不少水。
以上兩個大事件都足以摧毀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生命,更不要說是人類了,好在那個時候地球還沒有生命。地球生命大致起源於40億年前。當時地球的大氣當中的主要成分和如今是不同的,比如:當時的大氣幾乎沒有氧。如果有人穿越到這個時期,那麼根本就活不下去。
在40億年的生物演化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時間,地球都是細菌的天下,一開始厭氧菌,後來出現了藍綠菌等。一直到距今5億年前後,發生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地球上出現了才出現像模像樣的生物。
在這之後的5億年裡,地球上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一共發生了5次。這期間經歷過含氧量大幅度提升,地球溫度驟降或者驟升,持續200萬年的大雨,劇烈的地殼運動和火山爆發,還有小行星撞擊地球。
說白了,在人類短短的幾千年文明史所遇到的一切都無法和之前這些災難相比,溫度比現在熱的時候有的是,環境比現在糟糕的也有的是,甚至地球大氣還曾經含有大量的溫室氣體,要知道短短的幾千年和整個地球的46億年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2020年確實足以載入整個人類歷史當中,但根本不配載入地球歷史。所以,如果放到整個地球史的尺度上,人類實在太渺小,根本對地球造成不了什麼太大的傷害,對於地球而言,人類僅僅是過客而已,和恐龍的性質是一樣的。
那為什麼2020年出現了很多科學研究不了的事情?
科學到底在研究什麼?
其實並不是「科學」不科學,而是因為很多人誤會了科學,認為科學什麼都可以研究。實際上,連科學家自己都不認為科學什麼都能解釋,科學並不是萬能,科學家能解釋的東西也是很有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近代科學起源於古希臘,但真正實現科學化是在牛頓的時代。牛頓基於前人的成就,創立了科學的範式。首先,他就規範了科學的研究範圍,他認為研究對象畢竟是可以被實驗測量和用數學描述的。為此,在牛頓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牛頓在前10多頁有大量篇幅來下定義。
因此,凡是無法被實驗重複測量以及無法用數學語言描述的,都不是科學所能夠研究的對象。一些奇怪的異象由於無法被重複觀測到,正經科學家根本不會去研究,要知道能夠重複測量是科學最基本的要求。後來總結牛頓的工作方法時,就曾提出過一個牛頓的雷射烈焰劍理論,大致是說:
所有不能進行實驗和觀測的東西都不值得辯論。
因此,什麼都要求「科學」來進行解釋,這本身就很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