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提出來的,簡單的來講這個原理表達的是在各種組織中,由於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因而僱員總是趨向於被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理論。
2、不確定性原理:不確定性原理想必是不少朋友有聽說過的吧,該原理主要講的是在只有幾個因素的條件下所產生的隨機行為,但如果初始條件非常少,那麼未來的某些狀態無疑和理想狀態是有差別的。
3、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位工程師所流傳於後世的,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後來演變成了各種形式,而且也打破了原畫的局限性,其中被流傳得最多的是,一件壞事不論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是會發生。
4、對稱性原理:對稱性原理是皮埃爾居裡首先提出來的,原理所表達的意識是如果是不存在唯一的情況下,所有對稱性的結果必將反應到對稱的集合結果之中。
5、非線性原理:非線性原理主要指的是線性、質量和量之間的比例及直線關係,主要表達了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容易想到是什麼什麼的兩倍。
6、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達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這個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會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7、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指的是大部分人都會為了避免成為獨特對某些概念產生孤立,也正是因為害怕孤立便更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是越陷越深。
8、78:22法則:78:22法則是猶太人在經商過程中提出的,主要表述的意思是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所以如果想賺大錢只有和那些少數人合作。
9、派金森定律:派金森定律是對官員提出的一個原理,意思如果擔心自己權力被動搖,又不想用有才華的人,那整個領導體系必將會出現互相推卸責任且效率低下的狀況。
10、恩格爾係數:恩格爾係數凡是學文科的朋友肯定是會有所了解的,主要表達食品的消費支出會隨著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也就是說恩格爾係數越小,生活越富裕,反之則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