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也就是說,有碧海銀沙,也有雪國冰川,有很大的孤煙,也有原始森林,擁有世界上所有種類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有12批,其中有丹霞地形(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巖溶(雲南、貴州、重慶、廣西)多包裝後共同申報,這兩個地形在我國廣泛分布,非常漂亮。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雲南石林、廣西桂林、貴州雷波都是典型的南方巖溶地形,廣東丹山、虎山、湖南丹霞、湖南丹山等地,它們作為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幾乎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
這些地方很美,但他們是丹霞還是巖溶,在廣西,不僅有丹霞的地形,還有巖溶的地形,知道在哪裡嗎?該地是廣西玉林北流市的銅石嶺,據地質專家考證,銅石嶺是巖溶地形和丹霞地形的結合最好、最典型、最值得欣賞的旅遊景觀,對我國低海拔地區丹霞地形的形成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開始。
銅石嶺周圍是比較平坦的農業用地,銅石嶺是平地突出的山嶺,與其他地方不同,下面的部門屬於典型的巖溶地形,上面的部分是典型的由紅色砂石構成的丹霞地形。據工作人員介紹,銅石嶺是數億年前海底火山爆發,地殼隆起形成的奇特山,地質結構非常複雜,基部是水成巖(石灰石),中部是火成巖(赤石),上部是風的化石(土),是許多深坑、石巖、懸崖、絕壁融為一體的不可思議的地方。
據他們說,山上自然形成的銅石奇觀有108個,共有7洞、10巖、10泉、3池等名稱,其中涼洞、門頭洞、3女兒洞、鴨洞、石花廳、會仙巖、千佛巖、人字巖等值得觀賞。銅石嶺獨特的石景集中在山麓周圍,例如,北方的雙女石、蘑菇石、大蛇石、奇鵝石、蛋石、苗女石、雄獅子石、東邊的鴛鴦石、衛士石、書童石、母子石、西施石、皇女太子石、西觀音石、紅利市石、捻麻公石等,數不清,變換景色。
關於銅石嶺的名字,當地人從春秋到隋唐之間,這裡作為皇室重要的銅產地而聞名,曾在趙越礦、銅礦、華南開採基地、銅礦、銅礦等地著名,上世紀60年代,考古學專家在山峰中發現了許多廢墟銅礦坑,精煉爐、精煉爐渣、銅藥片和風管都保留著,據調查,這是我國嶺南地區最初的冶銅遺蹟。
偶然的是,世界最大的銅鼓王也在當地出土了,而且,銅鼓王使用的銅的成分與銅石嶺冶銅遺蹟的銅幾乎一致,這是銅鼓的遺蹟,雖然風光可以得到全世界的稱讚,但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現在和一般霞山、龍虎山、武隆、桂林等丹霞、巖溶自然遺產地相比,也沒有什麼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