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現一處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和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2020-12-04 渝帆

我國幅原遼闊,即有碧海銀沙,又有雪域冰川,既有大漠孤煙,又有原始森林,幾乎有著全世界所有類別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就有十二個批次,其中丹霞地貌( 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都是多地打包共同申報,這兩種地貌在我國的分布都比較廣,而且都非常的漂亮。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雲南石林、廣西桂林、貴州荔波皆是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貌;而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湖南崀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等都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它們作為世界遺產的一部份,幾乎都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可以說在都是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這些地方都非常美麗,但他們卻要麼是丹霞、要麼是喀斯特,而在廣西有一個地方,不僅有丹霞地貌,也有喀斯特地貌,大家知道是哪裡嗎?

這個地方就是位於廣西玉林北流市的銅石嶺,據地質專家考證,銅石嶺是喀斯特地貌與丹霞地貌結合最好、最典型、最具觀賞價值的旅遊景觀,它對於研究我國低海拔地帶丹霞地形的形成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銅石嶺的四周都是比較平坦的農業用地,而銅石嶺卻是突出於平地的一片山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下面部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上面部份卻又是典型赤色砂石構成的丹霞地貌。

據工作人員介紹, 銅石嶺是在億萬年前海底火山爆發、地殼隆起而形成的一座奇特山嶺,地質結構十分複雜:基部是水成巖(石灰石),中部是火成巖(紫紅石),頂部是風化石(泥土),是一個集許多深洞、石巖、懸崖、峭壁在一體的神奇之地。

按照他們的說法,山上自然形成的銅石奇景就有108個,匯總起來有七洞、十巖、十泉、三池等稱謂,其中涼洞、門頭洞、三娘洞、鴨兒洞、石花廳、會仙巖、千佛巖、人字巖等都很有觀賞價值。

銅石嶺奇特的石景多集中在山麓四周,如北邊的雙女石、蘑菇石、巨蟒石、奇鵝石、蛋石、苗女石、雄獅石,東邊的鴛鴦石、衛士石、書童石、母子石、西施石、皇娘太子石,西邊的觀音石、紅利市石、捻麻公石等;南邊的燈盞石,八仙石、豬八戒石,蛟龍石等,可謂數不勝數,移步換景。

關於銅石嶺之名,當地人說是因春秋至隋唐期間此地是皇家重要的產銅地而得名。著名的南越王趙佗也曾經不惜跋涉千裡,來到此地開礦、冶煉、鑄銅,使其成為漢代南越國的銅礦生產基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專家在山嶺中發現了許多廢棄的銅礦礦井,煉爐、煉渣、銅錠和風管等皆有遺存。據考察,這是我國嶺南地區最早的冶銅遺址。

巧的是,世界上最大「銅鼓王」也出土於當地,而且經化驗得知,銅鼓王所用銅的成分與銅石嶺冶銅遺址的銅基本一致,可見「銅鼓王」的鑄造應與這個冶遺址有關。

這是一個明明可以靠風光就能迎得全世界讚譽的地方,偏偏它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雖然現在與凡霞山、龍虎山、武隆、桂林等丹霞、喀斯特自然遺產地相比還顯得籍籍無名,但這個融丹霞、喀斯特地貌於一體的地方未來一定會迎來更多的光環和遊客的注目。

相關焦點

  • 廣西發現全球唯一融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的奇觀,未來必火
    銅石嶺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說它是世界上唯一融丹霞地貌與卡斯特地貌於一體的自然奇觀。中國的丹霞美景很多,比如說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廣東丹霞山、強抬升深切割高原峽谷曲流的代表——福建泰寧、密集型圓頂丹霞峰叢代表——湖南崀山、疏散形丹霞峰林的代表——江西龍虎山、高位孤峰型地貌代表——浙江江郎山等,這些都是世界聞名的地質遺產,名氣都比銅石嶺大得多。
  • 廣西,發現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我國幅員遼闊,也就是說,有碧海銀沙,也有雪國冰川,有很大的孤煙,也有原始森林,擁有世界上所有種類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有12批,其中有丹霞地形(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巖溶(雲南、貴州、重慶、廣西)多包裝後共同申報,這兩個地形在我國廣泛分布,非常漂亮。
  • 重慶除了喀斯特地貌,這些丹霞勝景也很迷人
    在重慶,我們經常聽到「喀斯特」一詞,這種以天坑地縫、暗河溶洞為代表的地貌,佔據了重慶面積的絕大部分。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聞名的重慶,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 中國丹霞地貌學研究首席專家在赤水考察 首次發現丹霞喀斯特地貌
    多彩貴州網訊 4月29日,中國丹霞地貌學研究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曾任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及旅遊地貌組長,原廣東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任黃進教授,在赤水市相關領導的陪同下,深入復興鎮凱旋村張家灣,對丹霞天然轉石和奇石進行科研考察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
  • 桂林、陽朔「山水甲天下」 和丹霞地貌,都是怎麼形成的?
    1938年,陳國達先生正式將其稱為「丹霞地形」。此後,人們把其他地區發現的類似的地貌統稱為丹霞地貌。文 | 葛肖虹春節女婿開車全家從廣州到陽朔一睹「陽朔山水甲天下」的風採。真是不虛此行,不僅看了陽朔美景,也思考了我國西南喀斯特巖溶地貌與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與背景。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丹霞地貌
    其中三大特殊地貌為: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與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其實是不同的。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故意汙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損毀公共場所雕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當然,這只是行政法律責任,如果遊客的踩踢丹霞巖石等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對當地的丹霞地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就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等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 廣西喀斯特,究竟藏了什麼驚天的秘密?
    喀斯特地貌塑造了許多奇觀和風景因其發育有典型的巖溶地貌後人就將「喀斯特」作為巖溶地貌的代表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上廣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最初是在淺海等沉積環境中形成的石灰巖
  • 說到桂林山水只知道喀斯特地貌?千萬別忽略這些丹霞盛景
    桂林山水,是巖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從小學就耳熟能詳 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水聞名的桂林 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 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 最美的地質地貌非丹霞和喀斯特莫屬
    自然界中最美的地質地貌非丹霞和喀斯特莫屬,丹霞地貌又被叫做地面上的「彩虹」。那麼你知道這兩種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嗎?經歷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有我國最大的丹霞地貌,與四川相鄰
    它有著我國最大的丹霞地貌,與四川相鄰,沒錯就是以山地風光著稱的貴州。2018年7月2日,貴州梵淨山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不僅讓我國成為世界上自然遺產最多的國家,也讓貴州成為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份,擁有4處世界自然遺產,分別是梵淨山、施秉喀斯特、赤水丹霞、荔波喀斯特。
  • 旅行知識分享:喀斯特比丹霞更美,這些景區的喀斯特,美輪美奐
    近年來,恰逢這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丹霞地貌也迎來她的黃金期,她就如一位花季般的少女一樣,魅力十足,受盡追捧,被各大網站平臺炒得沸沸揚揚,正因如此,丹霞的美便有了一絲炒作的嫌疑。每每提到丹霞,首先印入我們腦海的都是一片赤紅,然後便想到丹霞山、龍虎山、張掖丹霞、赤水丹霞等一堆丹霞特徵明顯的景觀。提及喀斯特我們會想到什麼?我問過很多人,其中一些人不但沒給我答案還提出了問題,問我什麼是喀斯特,甚至不知道這是一種地貌類型!有人說:不知道只能說明他們文化水平不夠。是,我並不否認這一因素。然而你想過為什麼他們會知道丹霞是一種地貌卻不知喀斯特?
  • 2019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常識:丹霞地貌_熱點關注_煙臺考試網_膠東...
    :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  (2)所受外力作用不同:丹霞地貌主要靠垂直節理和外力侵蝕風化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主要靠水溶蝕的力量形成。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廣西境內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喀斯特,貴州、雲南、西藏多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雲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區。
  • 與丹霞地貌並列的嶂石巖地貌,知名度為何不高?
    見過張掖七彩丹霞的人,都會被那層理交錯、巖壁陡峭、造型奇特、色彩斑斕的地貌所震撼,這是中國特有的地貌結構之丹霞地貌,與之並列的還有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岱崮地貌。巍巍太行八百裡,河北贊皇嶂石巖是雄險、壯美的典型代表地段。
  • 穿越2.3億年 湖南婁底深藏了一處喀斯特地貌奇觀,即將全新亮相!
    建文帝避難隱居的湄江觀音崖位於湖南婁底漣源市西北部的湄江鎮,如今已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全名為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是湘中地區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擁有3處國家級地質遺蹟,20處省級地質遺蹟。湄江國家地質公園距漣源市區30公裡,婁底市區40公裡,長沙170公裡,有207國道、華常高速、洛湛鐵路、湘黔鐵路、滬昆高鐵路穿境、伴境而過,交通非常便利。
  • 廣西有一千年古鎮,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觀,國家4A級旅遊景點
    其實廣西也是一個古鎮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離桂林只有200公裡距離之處,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古鎮,它被列為是中國十大古鎮之首,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建於宋朝,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它就是黃姚古鎮。
  • 喀斯特、丹霞、雅丹都是啥
    1.概述從剛才的兩道題中就能看出來,喀斯特是一個外來詞的音譯,是歐洲學者在研究「石灰巖溶蝕作用及其地貌」的時候提出來的。所以,喀斯特地貌是由於水的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又稱巖溶地貌。比如咱們第一道題中提到的「桂林山水」,就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博物館。其實之前我很不理解,為啥子水流的溶蝕作用會形成天坑,後來查了才知道,原來是形成溶洞後,溶蝕作用加大,溶洞坍塌了,所以變成了「天坑」。
  • 神奇地貌在哪裡?
    唯有那一抹紅被冠以「中國」的名字而這片赤色土地砂石的丹霞可以說是最具中國風的地貌丹霞的演變從久遠的地質時期就開始了砂礫巖層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才成為如今壯麗的丹霞成為大地上明亮動人的紅丹霞地貌遍布在中國遼闊的疆土其中在28個省級行政區廣泛分布丹霞地貌多達一千餘處可謂是萬山紅遍
  •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旅遊有很多好處,能讓人放鬆自我,如果每天都是上班,睡覺,上班,那麼會非常的壓抑。世界這麼大,何必囚禁在一個寫字樓的隔斷裡面,該出去走的時候,在放假的時候,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見識一下這個美好而神奇的時間,不僅能把內心的壓力釋放,還能學到一些知識。當然旅遊也是有其他選擇的,有的喜歡自然景區,去看自然界的美景,而有的人喜歡去大都市旅遊,去購物,去看夜景,夜遊江岸,坐遊輪。
  • 廣西玉林最美的喀斯特地貌,距離市區僅10公裡,門票20元卻鮮有人知!
    眾所周知,廣西桂林是世界級旅遊城市,這裡的山水秀麗,被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奇觀,都是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