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丹霞地貌學研究首席專家在赤水考察 首次發現丹霞喀斯特地貌

2021-01-14 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 4月29日,中國丹霞地貌學研究首席專家、學科帶頭人,曾任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及旅遊地貌組長,原廣東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任黃進教授,在赤水市相關領導的陪同下,深入復興鎮凱旋村張家灣,對丹霞天然轉石和奇石進行科研考察。在面積為1200多畝的「張家灣轉石奇觀」(長度3500米,最寬為500米,窄160米)丹霞堆積層,有了新的發現。

  黃進教授認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的赤水丹霞地貌還在不斷抬升變化,經科學計算,每1萬年丹霞地貌就抬升0.81米;張家灣丹霞地貌轉石奇觀是中國丹霞地貌重力型(崩積)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張家灣丹霞地貌是與喀斯特地貌的結合部之一,是丹霞喀斯特地貌景觀的典型代表。

  黃教授表示,丹霞喀斯特地貌的首次發現,全國罕見,其生成原因是,丹霞地層在形成過程中,在紅色砂礫巖層中有不少石灰石和碳酸鈣膠結構,或有鈣質透滲體,在後期雨水作用下,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形成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奇石陣背山面。

  當天,黃進教授為張家灣轉石奇觀題詞:「丹霞喀斯特地貌」、「中國重力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世界遺產轉石奇觀」。

相關焦點

  • 丹霞地貌:僅是浪漫的中國說法,國際上統稱為紅層(組圖)
    2009.1.19確定申遺,提名地包括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貴州赤水、浙江江郎山6處。  2009.1.28有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籤字的申報總文本送達世界遺產中心巴黎總部。  2009.3.2申遺材料複本送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  2009.9.19兩名IUCN專家深入6個提名地考察評估。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直至1977年,丹霞地貌終於被地貌學家曾昭璇以地貌學術語來使用。1982年,中國第一篇論述丹霞地貌的學術論文發表,其作者是被稱為「丹霞痴」的地理學家黃進亦。次年,《地質辭典》首次提出了丹霞地貌的明確定義。之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丹霞地貌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認識。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1939年,丹霞地形一詞被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正式提出。直至1977年,丹霞地貌終於被地貌學家曾昭璇以地貌學術語來使用。1982年,中國第一篇論述丹霞地貌的學術論文發表,其作者是被稱為「丹霞痴」的地理學家黃進亦。次年,《地質辭典》首次提出了丹霞地貌的明確定義。之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丹霞地貌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認識。
  • 廣西發現一處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和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我國幅原遼闊,即有碧海銀沙,又有雪域冰川,既有大漠孤煙,又有原始森林,幾乎有著全世界所有類別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就有十二個批次,其中丹霞地貌( 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都是多地打包共同申報,這兩種地貌在我國的分布都比較廣
  • 中國哪裡的丹霞地貌最美?貴州赤水丹霞獲得丹霞之冠的美譽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目前中國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處,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地區。2010年,中國丹霞地貌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這其中就包括赤水丹霞。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期丹霞,面積為1300平方公裡,涉及赤水市和習水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
  • 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貴州赤水丹霞,讓全世界讚嘆大自然奇觀
    說起丹霞地貌,一定是令人心馳神往的。在那造型奇特、美若仙境般的山林間行走,忍不住讓人感嘆,難怪曹丕在《芙蓉池作詩》裡寫道:「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但是你知道我國丹霞地貌最美的地方嗎?
  • 中國最美丹霞在哪裡?
    (曹丕《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1939年著名地質學家陳國達則首次用「丹霞地形」這一地貌學名詞來命名這種特殊的紅石地貌這亦是中國科學家獨立發現、命名展開深入研究並推向國際的地貌類型(1954年前,在中國,稱地貌學為地形學,故當時的「丹霞地形」即為「丹霞地貌」,後經曾昭璇等確定修改為「丹霞地貌」;圖為丹霞山,為丹霞地貌得名處;攝影師@劉世輝)▼21世紀初因為一部電影的熱映被誤認為丹霞的
  • 張掖、赤水、丹霞山……國慶值得去的丹霞地貌景區你知道幾個?
    整個丹霞山山石高下參差、錯落有致、形態各異,被稱為「丹嶽」「中國紅石公園」「嶺南第一奇山」。尤其有趣的是,各種形態組合的丹霞地貌仿若千年石堡,山石狀貌萬千,或如飛鳥走獸,或擬人似物。大自然就如雕塑大師,鬼斧神工般雕琢出一尊尊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 除了張掖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還有哪些
    前面幾篇圖文對張掖丹霞地貌做了一些介紹,那麼中國還有哪些著名的丹霞地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武夷山(福建南平)貴州省赤水丹霞地貌與湖南省崀山、萬佛山,廣東省丹霞山,福建省金湖,江西省龍虎山、龜峰,浙江省方巖、江郎山等以丹霞地貌著稱的風景名勝區合作,進行丹霞地貌「捆綁申遺」成功。這是是中國第四十個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
  • 陝北丹霞地貌谷系成群連片國內獨有
    9月20日,陝北丹霞地貌第一次聯合科考研討會在西安舉行。會上,來自國內的眾多地質學相關專家一致認為,陝北的丹霞地貌為國內獨有的一種丹霞地貌景觀。今年9月14日至19日,由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組織、中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工作組協助,國內1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專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對陝北丹霞地貌進行了第一次科考。這是我國在半乾旱地區開展的第一次丹霞地貌聯合科考。專家組重點考察了府谷蓮花辿、靖邊龍洲、安塞閻山灣、志丹毛項溝、洛河上遊谷地、耀州照金和旬邑馬欄河等丹霞地貌區。
  • 中國這四個絢麗多姿的丹霞地貌景區,可惜很多遊客不知道!
    中國面積廣闊,位於世界第三位,有五種不同類型的地貌:重力地貌、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雅丹地貌,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丹霞地貌!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丹霞地貌的特徵,簡單來說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在我國分布範圍很廣,以廣東省北部丹霞山最為典型。
  • 中國丹霞:完美詮釋何謂神奇
    中大是中國丹霞研究的發祥地。1928年,中山大學的馮景蘭教授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沙礫巖命名為「丹霞層」。隨後,同校的陳國達教授於1938年提出「丹霞地形」概念。此後,「丹霞地貌」的概念被中國地理學者沿用。彭華在中山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逐漸成為國內外丹霞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為他最終力推中國丹霞申遺成功打下基礎。
  • 什麼是丹霞地貌?
    錦石竟然集雄奇秀美於一身你見過「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嗎中國丹霞地貌以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為特點形成了以「中國丹霞」為特色的地質景觀丹霞地貌是地質構造內動力和風化剝蝕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 赤水,美的地方,瀑布竹海,丹霞地貌,紅色文化
    赤水位於貴州西北的末端,處於雲貴高原到四川盆地的過渡帶,他以美麗和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命名。赤水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行政區域唯一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他被稱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鄉」,「桫欏王國」。
  • 中國丹霞—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
    丹霞,這個術語指的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在地質和地貌學層面上,丹霞可以定義如下:「丹霞是一種形成於西太平洋活性大陸邊緣斷陷盆地極厚沉積物上的地貌景觀。
  • 地貌: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 丹霞地貌去哪看?盤點最美的10大「中國丹霞」
    丹霞地貌在外國也有分布,但都沒有中國多,而且「丹霞地貌」一詞,也是中國地質學家首先提出的。所以,丹霞地貌可以說是有中國的特色寶貝,英語裡的「丹霞地貌」一詞,就是直接音譯的「Danxia landform」。2010年,丹霞地貌(申遺所用正式名為「中國丹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遺產」。
  • 中國的丹霞之冠,藏在華夏西南,與喀斯特完美融合
    「丹霞地貌世稱奇,鬼斧神工卻未知」、「丹霞蔽日,彩虹垂天」,古往今來,無數人對丹霞地貌無不讚美。所謂的丹霞地貌是指地質構造的內動力與常年風化受到外力剝蝕的結果,對丹霞地貌,是諸多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深愛研究的對象,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 重慶除了喀斯特地貌,這些丹霞勝景也很迷人
    在重慶,我們經常聽到「喀斯特」一詞,這種以天坑地縫、暗河溶洞為代表的地貌,佔據了重慶面積的絕大部分。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聞名的重慶,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 中國最大的丹霞地貌,美麗且壯觀
    丹霞地貌,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如湖南的崀山、廣東的丹霞山、浙江江郎山等等,而赤水丹霞則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赤水市 ,地處四川盆地南緣,緊靠黔北大婁山北麓,揚子準地臺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