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道網】7月1日凌晨1點,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20萬噸粉煤灰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白炭黑工程成功打通全部工藝流程出產品。
該項目為全國靠前家採用粉煤灰提取白炭黑工程項目,工藝包含多項技術創新,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綜合利用粉煤灰、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1.1.1 工程項目背景
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堅持科學發展觀,通過技術進步,使煤炭產能得到不斷提升,非煤產業不斷壯大,形成比較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公司非常重視科技投入和企業自主創新,從單一煤炭生產到打造以煤為基礎的煤-電-鋁-建材工業產業鏈,堅持將資源吃幹榨淨。2006年,公司投資3000萬元,與朔州市人民政府創建平朔高新技術研發中心,著力開發粉煤灰和煤伴生資源及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開發利用新技術。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發展循環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同時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平朔高新技術研發中心自主創新研發的自粉煤灰中提取二氧化矽(白炭黑)和氧化鋁的新技術,於2007年8月通過了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廳主持,由國內相關專業的專家、院士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的成果鑑定,鑑定意見對該新技術的創新性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工藝的先進性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通過放大1000倍的工業化中試試驗,取得的結果非常一致。因此,專家意見明確指出,希望儘快實現該新技術的工業化生產(專家意見附件)。
2009年6月13日,粉煤灰提取SiO2製取白炭黑半工業試驗(中試線)通過了由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專家驗收。
2010年10月,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年粉煤灰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審批(附批文)。同時,項目組聘請的專家組成員對粉煤灰的綜合利用提取白炭黑和氧化鋁生產得到了認同。
基於以上專家建議,中煤集團及平朔公司的領導經過多次研究和深入調研,並取得電廠和朔州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與支持,決定在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電廠附近,就近取材,利用電廠粉煤灰和蒸汽,建設具有工業化示範意義的粉煤灰資源化綜合利用生產線。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燃煤電廠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粉煤灰的處理和利用具有現實意義。
1.1.2建設規模
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規模為年處理20萬噸高鋁粉煤灰生產線,即年生產4.26萬噸精製白炭黑和9.88萬噸冶金級氧化鋁。
燒結法赤泥(矽鈣渣)全部作為建材行業的原料,年利用赤泥量約為30萬噸。
1.1.3產品方案
產品方案有兩種,分別為精製白炭黑和冶金級氧化鋁。白炭黑產品滿足橡膠用沉澱白炭黑標準,氧化鋁二級品率>90%,三級品100%。
(1)冶金級氧化鋁
按照GB/T24487-2009標準,化學組成和物理組成如下表:
化學組成(%) 附表1-1
Al2O3 | SiO2 | Fe2O3 | Na2O | LOI |
≥ 98.50 | ≤ 0.04 | ≤ 0.02 | ≤ 0.60 | ≤ 1.0 |
物理指標 附表1-2
指標名稱 | 指標 | 指標名稱 | 指標 | |
α-Al2O3含量 | < 5% | 粒度 | -45μm | ≤ 12% |
比表面積(BET) | 65~85m2/g |
| +150μm | <5% |
(2)沉澱白炭黑產品
沉澱白炭黑的質量技術指標(HG/T3061-2009) 附表1-3
序號 | 檢驗項目 | 指標(粒/粉狀) | 測試方法 | |
1 | 二氧化矽含量(幹品) | % | ≥ 90 | HG/T3062 |
2 | 總銅含量 | mg/kg | ≤ 10 | HG/T3068 |
3 | 總錳含量 | mg/kg | ≤ 40 | HG/T3069 |
4 | 總鐵含量 | mg/kg | ≤ 500 | HG/T3070 |
5 | 鄰苯二甲酸二丁脂吸收值 | cm3/g | 2.00~3.50 | HG/T3072 |
6 | 加熱減量 | % | 4.0-8.0 | HG/T3065 |
7 | 灼燒減量(幹品) | % | ≤ 7 | HG/T3066 |
8 | pH值 |
| 5.0-8.0 | HG/T3067 |
9 | 45μm篩餘物 | % | ≤ 0.5 | HG/T3064 |
10 | 顏色 |
| 不次於標樣 | HG/T3063 |
11 | 水可溶物 | % | ≤ 2.5 | HG/T3748 |
12 | 300%定伸應力 | MPa | ≥ 5.5 |
HG/T2404 |
13 | 500%定伸應力 | MPa | ≥ 13.0 | |
14 | 拉伸強度 | MPa | ≥ 19.0 | |
15 | 扯斷伸長率 | % | ≥ 550 | |
注扯斷伸長率高於600%時,只考核500%定伸應力 |
生產工藝
2.白炭黑生產工藝流程的描述
白炭黑生產包括的工序有:SiO2溶出、炭分、產品乾燥、石灰燒制、苛化液蒸發、苛化等。
2.1.1粉煤灰調配
電廠粉煤灰用罐車運輸到廠區的粉煤灰儲倉(用風吹入倉內),倉下裝有星型卸料器控制粉煤灰下料量,採用皮帶稱進行計量。
粉煤灰與母液調配來的約75℃左右的循環母液在灰漿調配槽中混合進行調配。為了使SiO2脫除達到白炭黑生產的要求,又不致使粉煤灰中的A12O3過多的進入溶液中而損失,按每噸乾粉煤灰加入1.67m3的合格循環母液,在灰漿調配槽內攪拌均勻,調配成合格的粉煤灰鹼漿。漿液溫度約70℃,固含約466g/l,Na2Ok約270g/l。
2.1.2 SiO2溶出
採用套管預加熱加停留罐保溫溶出工藝。用泵將合格粉煤灰鹼漿送入套管加熱器,用1.0MPa(絕)的過熱蒸汽間接加熱到150℃左右,進入帶有機械攪拌的反應停留罐中,停留30min,完成SiO2的溶出反應。粉煤灰中的部分SiO2和苛性鹼反應生成Na2SiO3進入溶液中。溶出後的灰漿經兩級自蒸發降溫進行稀釋。
稀釋粉煤灰脫矽鹼漿採用金屬濾筒葉濾機進行液固分離,濾液進脫鋁緩衝槽緩衝後,送低模數脫矽液儲槽,低模數的Na2SiO3溶液大部分送低模數炭分分解槽,少部分送入回溶槽。濾餅(即脫矽灰)經立式壓濾機分離和洗滌後,加部分炭分蒸發母液送氧化鋁廠的生料磨製。
2.1.3 粗白炭黑製備
SiO2溶出工序送來的淨化後的低模數Na2SiO3溶液,大約74%Na2SiO3溶液送入低模數炭分分解槽內,通入38%的CO2氣體,控制溶液的pH值進行炭酸化分解。分解後的料漿經出料泵送入快開式壓濾機進行液固分離洗滌,分離濾液送至苛化工序苛化原液槽,洗液送苛化液蒸發的立盤過濾機衝濾餅(Na2CO3結晶)到苛化工序苛化原液槽。濾餅為粗白炭黑,粗白炭黑濾餅經過兩次洗滌送回溶槽。
2.1.4 合格模數矽酸鈉溶液製備
粗白炭黑與剩餘26%的低模數脫矽酸鈉溶液在回溶槽內混合,在回溶套管換熱器中,用新蒸汽間接加熱至150℃左右,經兩級自蒸發後,進入矽酸鈉粗液槽,粗液經立式葉濾機淨化後,製成合格模數矽酸鈉溶液。
2.1.5 精製白炭黑的製備及洗滌
合格模數的Na2SiO3溶液由泵送入加有底水的高模數炭分分解槽,同時通入淨化後38%CO2含量的氣體,控制溶液溫度為95℃進行間斷炭酸化分解,分解出料送開快式壓濾機液固分離,分離濾液與洗液送石灰消化,濾餅經三次洗滌後送入調漿槽。
2.1.6 調漿白炭黑製備及洗滌
在調漿槽內加入按1:4用純淨水稀釋後的工業濃硫酸(98%),控制溫度在90℃左右,控制適當的pH值,進行SiO2沉澱反應,沉澱時間20~30min。
沉澱漿液送快開式壓濾機進行液固分離洗滌,分離濾液送氧化鋁生產系統赤泥洗滌工序做洗水,洗液送精製白炭黑製備及洗滌混合槽,二次洗滌後的濾餅經皮帶輸送到打漿槽,經過攪拌打漿後用螺杆泵送入白炭黑乾燥及包裝工序。
2.1.7 白炭黑乾燥及包裝
含水白炭黑經熱風乾燥塔乾燥,控制溫度在80℃~120℃之間進行烘乾,製取成品白炭黑,成品白炭黑灼減7%。
2.1.8 苛化及液固分離
低模數炭分後的炭分母液、立盤過濾機的濾餅(Na2CO3結晶)與粗白炭黑分離洗滌後洗液及氧化鋁系統的種分排鹽一起進入苛化原液槽。按[CaO/Na2Oc]=1.20加入石灰乳進入苛化槽和苛化原液混合,控制苛化溫度在95℃左右,反應時間2h。苛化後的漿液經沉降槽濃縮後,用立盤過濾機進行分離和洗滌,沉降溢流和分離濾液經過葉濾分離得到苛化精液,送苛化液蒸發,立盤分離出來的苛化渣送氧化鋁原料製備車間生料漿磨製。
2.1.9 苛化液蒸發
本設計採用一組六效管式降膜蒸發器+三級閃蒸蒸發器對苛化液進行逆流蒸發。二級閃蒸一部分出料進排鹽效進行排鹽蒸發,另一部分進三閃繼續閃蒸,排鹽效出料和三閃出料進入排鹽沉降槽進行沉降分離,溢流送循環母液槽,底流進立盤過濾機。
2.1.10 排鹽及鹼液調配
排鹽沉降槽溢流、立盤過濾機濾液打入循環母液槽同新配入的液鹼調配成合格的循環母液。立盤過濾機分離出來的Na2CO3結晶用粗白炭黑洗滌後的洗水送到苛化工序進行苛化。
外購的42%液鹼儲存在液鹼儲槽,用泵送入循環母液槽進行調配。42%的液體苛性鹼,與蒸發母液調配成Nk為270g/l以上的合格鹼液,用於粉煤灰的調配完成對生產系統的補鹼。
新蒸汽冷凝水全部進入新蒸汽冷凝水槽,苛化液蒸發的二次蒸汽冷凝水合格水匯到二次蒸汽冷凝水合格水槽,不合格水匯到二次蒸汽冷凝水不合格水槽,統一調配。合格水送往並流二次炭分槽作底水、送往精製白炭黑作洗水,不合格水除部分送往粗白炭黑作洗水和脫矽灰洗水外,其餘送往燒結法赤泥洗滌作洗水。
2.1.11 石灰燒制
石灰石和無煙煤在堆場經皮帶輸送到石灰倉和無煙煤倉。石灰石與無煙煤按9%的焦比進行配比,配比合格的混料經提升機輸送到石灰爐頂的料倉,從石灰爐的頂端通過布料工藝,均勻地撒入爐內。助燃空氣由鼓風機通過爐底風帽均勻地送入爐內,石灰石在爐內於1000~1200℃完成石灰石的煅燒,石灰通過出灰轉盤由出灰機卸出。
2.1.12 石灰消化
石灰在化灰機中與熱水反應,經迴轉篩分離雜質後,送石灰乳槽,用泵送到白炭黑生產系統的苛化工序和氧化鋁生產系統的精液葉濾工序。高濃度的石灰爐爐氣,經收塵、洗滌、淨化後,用於白炭黑和氧化鋁生產的分解工序。
3.2 氧化鋁生產工藝描述
氧化鋁生產包括的工序有:原料製備、熟料燒成、熟料溶出及沉降分離、粗液脫矽、精液分解、氫氧化鋁焙燒及母液蒸發。
2.2.1 原料堆場
氧化鋁工藝中原料堆場主要為生料漿製備和熟料燒成所用原燃料進行儲備和輸送。按工藝性質和物料特性,將堆場內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碎石灰石、生料煤、高鐵鋁土礦和燒成煤。
碎石灰石堆場貯存白炭黑部分在石灰燒制原料準備中,經篩分產生的碎石灰石和石灰消化產生的消化渣。高鐵鋁土礦堆場貯存外購合格粒度(0~15mm)的成品高鐵礦。生料煤堆場貯存生料漿磨製時添加的脫硫生料煤。燒成煤堆場貯存熟料燒成和熱風爐燃燒時用的燃料煤。
配料採用抓斗起重機,分別將物料抓入各自漏鬥料倉。
碎石灰石、高鐵鋁土礦分別通過下料漏鬥和1#、2#帶式輸送機;生料煤通過下料漏鬥、倉下給煤機、3#帶式輸送機,後經4#、5#帶式輸送機送至生料磨製磨頭倉。
燒成煤經下料漏鬥、倉下給煤機,後經6#大傾角帶式輸送機、7#帶式輸送機送至煤粉製備煤粉倉。
2.2.2 生料磨製
白炭黑生產系統產生的脫矽灰及附液、苛化渣及附液,氧化鋁生產系統的炭分蒸發母液、脫矽鈉矽渣及附液組成的灰鹼漿液經成份分析後,配入高鐵鋁土礦、碎石灰石(含消化渣)、生料煤、在三倉管磨機中進行磨製,磨製後的料漿經迴轉篩篩分,經緩衝槽、緩衝泵送入料漿調配分料箱。產生的粗石子經人工運至碎石灰石堆場返磨。
2.2.3 煤粉製備
由燒成煤堆場送來的燒成煤(煙煤)通過膠帶輸送機送入磨頭倉,經餵煤機餵入磨中,出磨煤粉經動態選粉機選粉,合格煤粉隨煙氣進入袋式除塵器,收下的煤粉進入煤粉倉,淨化後滿足排放要求的煙氣排入大氣;不合格煤粉經螺旋輸送機返回磨頭入磨重新磨製。
2.2.4 熟料燒成
煤粉由計量裝置經多風道煤粉燃燒器從窯頭噴入迴轉窯內,進行燃燒供熟料燒成使用。生料漿經迴轉篩淨化,除去小石子、鐵絲等雜物,經料漿儲槽借高壓泵抽出,經噴槍霧化從窯尾噴入窯內;生料漿在烘乾帶被窯氣烘乾後,借熟料窯的斜度與運轉,從窯尾向窯頭移動;生料依次經過窯內烘乾帶、預熱分解帶、燒結帶、並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在燒成帶燒結成熟料。燒成過程中嚴格控制和調整窯內燒成溫度的變化,熟料經過冷卻帶、由窯頭下料口進入冷卻機;熟料經冷卻機冷卻80℃以下。
熟料窯尾氣經旋風收塵器、電除塵器收塵淨化後,由排風機通過煙囪排出,收塵過程中收下的窯灰返回熟料窯內。
2.2.5熟料溶出
熟料溶出採用一段磨加高堰式單螺旋分級機溶出工藝經冷卻、破碎後的熟料入熟料倉後,經倉下板式定量給料機和入磨帶式輸送機機送入溶出磨,同時由磨頭溜槽向磨機內加入由赤泥一次洗液、氫氧化鋁洗液、和炭分母液組成的調整液,在球磨機內進行磨製溶出,溶出料漿經高堰式單螺旋分級機分級,返砂返回磨機重新磨製溶出,溢流進入礦漿緩衝槽經溶出泵送入赤泥分離沉降槽分料箱。
2.2.6赤泥分離與洗滌
熟料溶出送來的溶出漿液經赤泥分離槽分料箱,並加入適量的絮凝劑進入分離沉降槽內進行快速分離。分離沉降槽的溢流(粗液)進入粗液槽後,經粗液泵送去常壓預脫矽工序的預脫矽槽;分離沉降槽的底流進入水平膠帶式真空過濾機,進一步濃縮後的濾餅,與二次洗液進入洗滌沉降槽系統進行四次反向洗滌。洗水從末次沉降槽加入,一次洗滌沉降槽的溢流,即一次赤泥洗液用洗液泵送熟料溶出做調整液。
末次洗滌沉降槽的底流進入快開式壓濾機進一步脫水,濾液返回洗水加熱系統做洗水,濾餅由汽車拉到水泥廠配料。
2.2.7粗液脫矽、沉降分離及過濾
(1)粗液脫矽
粗液脫矽採用二段脫矽工藝流程,先進行常壓脫矽,再進行中壓脫矽。粗液與一定量的種分蒸發母液和脫矽晶種(脫矽後的矽渣),進入常壓脫矽槽進行混合,在常壓脫矽槽中,用二次蒸汽(輔助用新蒸汽)加熱至100℃,保溫停留4h進行常壓脫矽,矽量指數(A/S)可達100以上。常壓脫矽後的漿液,通過離心泵送入套管預熱器進行間接加熱,間接加熱脫矽套管預熱器由三級乏汽預熱器、一組新蒸汽加熱器組成,粗液較終被加熱到160℃,在運行後期,可以在保溫脫矽罐中通入新蒸汽直接加熱,以彌補套管加熱器內結垢的影響。加熱後的溶液進入保溫脫矽罐進行保溫脫矽,脫矽後,粗液矽量指數(A/S)可達450左右。脫矽後的溶液依次進入Ⅰ、Ⅱ、Ⅲ級自蒸發器,自蒸發後的物料通過出料泵進入矽渣沉降槽進行液固分離。
(2)矽渣沉降分離及過濾
矽渣沉降槽底流送至轉鼓過濾機進行液固分離,沉降槽溢流送大型立式葉濾機進行葉濾。矽渣過濾機的濾餅即鈉矽渣,大部分做晶種,加入種分蒸發母液,用泵送常壓預脫矽槽;小部分鈉矽渣加入炭分蒸發母液混合後,用泵送至生料磨製工序;矽渣過濾機的濾液進入沉降溢流槽。
2.2.8精液葉濾
從沉降槽分離出來的溢流,加入助濾劑(石灰乳)後,經泵送入立式葉濾機,經立式葉濾機葉濾淨化,除去溶液中的絕大部分固體(濾餅),固含≤12mg/l的精液進入精液槽,用泵送炭分和種分工序進行分解。
2.2.9精液降溫
種分精液進入種分分解前,利用兩級板式換熱器組快速降溫,兩臺串聯的板式換熱器為一級。靠前級板式換熱器的冷媒為種分母液,第二級熱交換的冷媒為循環水。降溫後的精液送種分分解,被加熱的種分母液送種分母液蒸發。
2.2.10種子分解
種分分解採用一段分解法。降溫後精液用泵送至晶種混合槽與炭分、種分的晶種混合,用種子泵送入機械攪拌種分槽的首槽,料漿從首槽依次通過提料管及溜槽流入下一級種分槽,中間經過寬通道板式換熱器3級降溫,至分解末槽達到一定的分解率,在種分出料槽將分解後料漿用泵送入立盤過濾機進行種子過濾,濾餅卸入種子槽,加精液後送種分分解,分離的母液經板式換熱後送種分母液蒸發。從9#和10#槽出料,經液下泵送水力旋流器分級後的底流去成品過濾,旋流器的溢流返回到出料槽。
2.2.11炭分分解
淨化後的部分精液採用連續化分解技術。炭分精液通過泵進入連續炭分首槽,由連通管在高壓風作用下提至下一個槽,直至末槽,在分解槽中不斷通入高濃度CO2氣體,進行炭酸化分解。根據各槽炭分梯度的不同要求,調整各槽通氣量,使炭分分解達到工藝要求的分解率。炭分出料由出料泵送炭分氫氧化鋁沉降槽進行液固分離,沉降槽的溢流自流進入炭分母液槽,沉降槽的底流用泵送種子過濾工序的炭分過濾機過濾。
2.2.12種子過濾
沉降槽的底流進炭分過濾機進行過濾,過濾後炭分氫氧化鋁作晶種。炭分種子過濾機的濾液送炭分的母液槽,經炭分母液泵分別送往熟料溶出、苛化、炭分蒸發工序。
2.2.13成品氫氧化鋁過濾
來自水力旋流器的底流(氫氧化鋁漿液)自流進入A1(OH)3料漿槽,用泵送入平盤過濾機進行分離和三次反向洗滌。分離的濾液為種分母液,用泵送往精液降溫。分離洗滌後的氫氧化鋁濾餅經皮帶輸送機送往焙燒或氫氧化鋁倉。為了減少炭分種子帶進種分母液的炭鹼,用氫氧化鋁洗液(俗稱白泥洗液)經泵送往炭分種子過濾機對炭分種子進行一次洗滌,洗液進入炭分母液槽。
2.2.14氫氧化鋁倉
當焙燒爐停車時,平盤過濾機過濾後的成品氫氧化鋁經下料膠帶輸送機輸送至氫氧化鋁倉儲存;當平盤過濾機停車時,氫氧化鋁倉的抓斗天車將氫氧化鋁抓至受料鬥,經板式輸送機餵給上料膠帶輸送機送至焙燒。
2.2.15氫氧化鋁焙燒
洗滌後的氫氧化鋁送往焙燒氫氧化鋁緩衝倉,用倉下電子皮帶稱計量後,經螺旋給料機送入文丘裡乾燥器,含水氫氧化鋁被來自旋風預熱器PO2和乾燥熱發生器T11的熱氣體吹散並迅速乾燥。乾燥後的氫氧化鋁和含水蒸氣的混合氣體經載流管進入旋風分離器PO1,進行氣固分離。分離後的幹氫氧化鋁與旋風分離器PO3出來的熱氣體充分混合後,進入旋風預熱器PO2中被預熱及部分焙燒,從旋風預熱器PO2分離出來的物料沿著平行於PO4錐體的斜壁方向進入焙燒爐PO4。燃料天然氣從焙燒爐錐體下面進入爐內,已被旋風冷卻系統預熱至700~800℃的助燃空氣從錐體底部進入爐內。物料在1100~1200℃的溫度下只在爐內停留幾秒鐘就被高溫氣體從上部夾帶出焙燒爐,直接進入與它緊連著的旋風分離器PO3,焙燒後的氧化鋁經與熱氣體分離後進入一段旋風冷卻系統,而熱氣體進入旋風預熱器PO2。
熱分離器出來的氧化鋁經兩段冷卻後溫度降至80℃。一段冷卻是在四級旋風冷卻器中進行的。焙燒好的氧化鋁產品自上而下通過順流垂直配置的四級旋風冷卻器CO1、CO2、CO3、CO4與來自大氣及來自流態化冷卻機自下而上的氣體進行充分的逆流換熱。由一段旋風冷卻後出CO4的氧化鋁,再進入二段冷卻的流化床冷卻器KO1,用水逆流間接冷卻至80℃左右,從流化床冷卻機出來的氧化鋁經風動溜槽送至氣力提升泵提升至氧化鋁貯倉,氧化鋁包裝後外銷。
2.2.16氧化鋁儲運及包裝
從沸騰床冷卻機出來的氧化鋁用風動溜槽送至氣力提升泵提升至旋風分離器,分離後的氧化鋁用風動溜槽送至氧化鋁貯倉,經包裝後外銷。
2.2.17種分母液蒸發
種分母液在一組四效管式降膜蒸發器+二級自蒸發器內完成蒸發,將種分母液蒸到Nk=200g/l,用泵送到一次常壓脫矽工序,調整脫矽原液的苛性化係數。當種分母液系統內的炭鹼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開啟排鹽效將種分母液蒸濃後進行排鹽,排出來的炭酸鈉送至苛化。
2.2.18炭分母液蒸發
炭分母液採用一組三效管式降膜蒸發器+二效強制循環蒸發器+二級閃蒸器完成蒸發,蒸發後的漿液經沉降槽沉降分離結晶鹼後,炭分蒸發母液(NT=325g/l,含部分結晶鹼)送往生料漿磨製工序進行配料。
銷售收入、稅金、利潤及其分配
3.1.1銷售收入
參照氧化鋁、白炭黑的行情及國內近期的市場價格,確定本項目的氧化鋁銷售價格3000元/t(無稅2564.1元/t),白炭黑銷售價格為為5500元/t(無稅4700.85元/t)。
根據產量計算,本項目達產年兩種產品銷售收入為45358.97萬元(無稅)。其中氧化鋁9.88萬噸/a,銷售收入25333.33萬元/a,白炭黑4.26萬噸/a,銷售收入20025.64萬元/a.
3.1.2銷售稅金及附加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稅、城鄉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產品增值稅的計算方法為:將產品銷項應納稅額,扣減產品生產過程中購進的各項原材料、燃料、動力等進項應納稅額,為企業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增值稅稅率為17%。
城鄉維護建設稅按產品增值稅額的7%繳納。
教育費附加按產品增值稅額的3%繳納。
經計算,本項目平均每年應繳納的增值稅3088.15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為308.8萬元。(根據國家2009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於增值稅轉型改革的通知,固定資產設備增值稅進入增值稅的進項)
3.1.3利潤總額
企業的年產品銷售收入減去年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和總成本費用並彌補上年虧損後為企業當年的利潤總額。經計算,本項目年平均利潤總額為5586.48萬元。
3.1.4所得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企業從獲利年開始應繳納所得稅,所得稅稅率為25%。
經計算,本項目年平均應納所得稅額為1396.62萬元。
3.1.5稅後利潤
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為稅後利潤。經計算,本項目年平均稅後利潤為4189.86萬元。
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規定,為保全企業的資本,企業必須按當年彌補損益的稅後利潤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提取比例為10%。經計算,本項目年平均盈餘公積金為419.45萬元。
3.1.6財務評價
3.1.7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投資的盈利水平,通過項目逐年現金流量分析,可以直觀項目的盈利能力。採用的指標有動態盈利能力指標和靜態盈利能力指標。動態盈利指標是指財務內部收益率和財務淨現值,靜態盈利指標是指投資回收期、平均投資利潤率、平均投資利稅率等。
(1)現金流量分析
本設計中,分列了全部投資財務現金流量表和自有資金財務現金流量表進行現金流量分析。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是以全部投資為計算基礎。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是用以反映項目獲利能力的重要動態評價指標。
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是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以其投資額為計算基礎的,自有資金財務內部收益率反映了投資者的獲利能力。
通過現金流量表計算的本項目收益指標如下表:
工程項目收益表 附表13-6
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前) | 6.78% |
|
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後) | 4.75% |
|
自有資金財務內部收益率 | 4.75% |
|
全部投資淨現值(稅前) 萬元 | -4626.46 | ic=9% |
全部投資淨現值(稅後) 萬元 | -13734.32 | ic=9% |
自有資金淨現值 萬元 | 2480.94 | ic=6% |
全部投資投資回收期(稅前) 年 | 11.09 | 含建設期 |
全部投資投資回收期(稅後) 年 | 12.39 | 含建設期 |
通過以上各項指標的計算結果看出:該項目全部投資所得稅前財務內部收益率為6.78%,所得稅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4.75%,項目所得稅前全部投資投資回收期為11.09年,每年平均稅後利潤4189.86萬元,計算表明項目具有較好的的盈利能力。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2)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
投資利潤率亦稱「投資積累率」,是考核企業投資效果和經營效率的主要指標。是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
投資利稅率是國家考核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為國家創造的效益的主要指標,是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正常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及附加之和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
經計算正常年平均投資利潤率為6.36%,正常年平均投資利稅率為9.74%。
3.1.8清償能力分析
清償能力分析是通過《借款償還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的計算,考察項目在計算期內各年的財務狀況及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經營風險的高低。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有折舊費、攤銷費、未分配利潤和其他資金。
結合本項目具體情況,沒有借入資金,清償能力不做分析。
3.1.9不確定性分析
在進行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時,所採用的變量和參數大部分來自預測和估算,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為了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經濟效益評價指標的影響,需進行不確定性分析,以估計項目可能承擔的不確定風險。本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包括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1.10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是分析項目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盈虧平衡分析既是從企業生產期內的成本費用支出、銷售稅金及附加支出以及銷售收入中尋找企業生存的盈虧平衡點。也既是尋找企業當年收入和支出達到平衡時所必須保持的較低生產能力。
經計算,本項目投產靠前年盈虧平衡點為91.81%,達產年為65.48%,第11年盈虧平衡點為61.32%。表明本項目具有較強的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3.1.1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過分析預測項目主要因素發生變化時對經濟指標的影響,從中找出敏感因素,確定其影響程度。在本項目的敏感性分析中,以總投資,經營成本,銷售價格為變化因素,計算其對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前)的影響。
計算結果如下表: 附表13-7
分析因素 | 變化率 | FIRR(%) | 變化差值 | 變化率 | FIRR(%) | 變化差值 |
基本方案 |
| 6.78 |
|
| 6.78 |
|
總投資 | -5% | 7.5 | 0.71 | -10% | 8.26 | 1.47 |
5% | 6.13 | -0.66 | 10% | 5.52 | -1.27 | |
經營成本 | -5% | 9.18 | 2.39 | -10% | 11.41 | 4.62 |
5% | 4.18 | -2.61 | 10% | 1.24 | -5.55 | |
銷售價格 | -5% | 3.44 | -3.35 | -10% | -0.5 | -7.29 |
5% | 9.77 | 2.98 | 10% | 12.48 | 5.69 |
由計算結果看出:產品價格為較敏感的因素,經營成本稍次,較後是項目的總投資。
3.1.12
本項目建設條件優越,工藝技術先進可靠,充分利用已有的粉煤灰資源,在本院設計人員的精心設計下,在確保生產安全前提下儘量壓縮基建投資,經前面各節分析計算,可以看出本項目各項財務指標均一般,資金投入效益不明顯,但作為示範性項目,本工程建設意義旨在通過生產實踐取得更真實可靠的工藝參數,為下一步較大規模生產線的投入做鋪墊。且項目建成後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遠大於經濟效益,建議業主儘快開始項目實施,為下一步大規模生產做準備。成為平朔煤業新的盈利增長點。因此應抓緊開展下一步工作,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貢獻。
作者:匿名3983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