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億!公牛市值屢創新高,高瓴再次打造大消費領域投資標杆案例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小小插座再次產生巨大爆發力。10月28日晚,公牛集團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71.47億元,淨利潤約15.99億元,季報發布後,公牛股價飆升,29日盤中一度漲停,市值也突破1200億大關,成為消費品市場的「牛股」。作為公牛的重要投資方,深耕大消費市場多年的高瓴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投資眼光。

早在2017年,高瓴作為唯一的機構投資者對公牛集團進行了投資,成為公牛的第四大股東。此後,高瓴通過深度賦能,持續幫助公牛提升經營效率和業績水平。今年2月,公牛在成功登陸上交所的一個月時間內,連續創造9個漲停,股價暴漲200%,總市值更是飆升超過千億,也為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創造了不菲的回報。

近日高瓴創始人張磊透露,高瓴建立了超過200人的專業投後賦能團隊,幫助傳統產業利用科技和精益管理來提升水平。

具體來說,高瓴的精益管理團隊進入公牛集團,在營銷、製造和研發端進行精益轉換的嘗試:

首先,在營銷端,高瓴建議公牛導入了VOC(客戶聲音)、PSP(課題解決)、市場細分、價值銷售等工具。這主要是流程梳理和機會識別,幫一線銷售人員了解市場,制定細化到每個大區、縣市或鄉鎮的市場策略。

其次,製造端,在「牆開」和轉換器兩個核心業務部門實施現場改善,品質提昇平均30%以上,效率提升20%以上,節省的人力可以進入車間,增加新業務的產量,整個精益降本收益在0.9億左右。同時,轉換器的返修率從15%降到1%~2%,可折算為隱性收益。

再次,在研發端,主要是抓爆款、降成本,導入BPD(爆款設計工具),識別降本機會1.5億。2019年大概收益有2200萬,梳理出來的改善機會大概是0.9億。比如,公牛曾有一款核心產品,原來冗餘功能很多,但增量價值卻不多,經過精益改善之後,僅這一款產品就可以節約千萬級別的費用。

而在戰略規劃方面,公牛管理層在綜合評估後,也引入了高瓴的部分建議圈定了需要發力突擊的目標市場,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明確了需要建立的核心能力。

從營銷到製造,從研發到戰略,「高瓴+公牛」的合作模式已經成為消費品投資市場的標杆案例。

不止公牛,高瓴在消費投資領域的其他布局也收穫頗豐在格力,百麗,藍月亮、江小白良品鋪子、名創優品、Peets咖啡等一眾案例中,高瓴都可謂表現搶眼。今年年初,高瓴更是推出百億規模的高瓴創投,其中新消費則是高瓴創投的重要賽道之一,喜茶、完美日記、話梅、漢口二廠這些新消費的領軍品牌都赫然出現在其投資成績單中。在被記者問到高瓴在大消費領域的投資心得時,投出公牛電器、良品鋪子、名創優品、孩子王、喜茶等明星公司的高瓴資本合伙人曹偉曾表示,新消費時代,精準描繪用戶畫像,知道他喜歡什麼、熱衷什麼品牌、關心哪些時事、會被怎樣的內容吸引,這些內容的打造應從感性思維去思考,而不是僅僅悶頭做研究就能實現的。比如,要理解喜茶這個新興的網紅消費品牌,理性商業邏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情感的把握。除了對口味、服務、包裝設計的精益求精之外,聯名、跨界等營銷玩法層出不窮,這些是難以純粹依靠算數得出來的。「我們擁有從消費者心智認知,創意設計,到新興品牌生意邏輯、迭代產品力等全價值鏈賦能資源。」

投出了完美日記、話梅、漢口二廠等國潮新品牌的高瓴創投董事總經理戴嶽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言,「我們希望和創業者建立長期陪跑關係。」這是高瓴一以貫之的投資哲學,同樣也會沿襲到早期投資中來。高瓴看重的是與創業者的長期信賴,並在企業的關鍵發展階段給予資金和戰略支持。

後疫情時代,消費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日漸明顯,消費品市場的價值也與日俱增,而深耕這一領域的高瓴將如何踐行其長期價值投資理念,通過科技賦能幫助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又將投出哪些明星消費品牌,將會是業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相關焦點

  • 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即將誕生,高瓴資本再次創造歷史
    此次高瓴的再次押注,不僅創造了全球生物醫藥最大股權投資的歷史,也或將助力百濟神州邁向下一個徵程。百濟神州創始人、執行長歐雷強(John V Oyler)表示:「高瓴全力支持百濟神州實現推進生物製藥行業革新的夢想,助力百濟神州在全球醫藥產業前沿與國際巨頭競爭,這種機構投資者對創新型新興企業的支持,在全球生物製藥史上絕無僅有。」某種程度上,百濟神州既是高瓴布局醫療行業的開始,也是高瓴資本投資創新醫藥行業的標杆。
  • 張磊新書深度筆記:6個做多中國的經典案例|深長
    在今年7月,高瓴更是作為錨定投資人對百濟神州追加10億美元投資,創造全球生物醫藥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 除了百濟神州,高瓴還在中國市場投了另外三大創新藥巨頭: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和恆瑞醫藥。關於高瓴在創新藥領域的詳細布局,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們大佬買什麼系列中的《高瓴創新藥賽道布局詳解》。 高瓴對中國創新藥行業的痛點有深刻認知,市場的高需求與薄弱研發能力的嚴重不匹配。
  • 起承轉合:解碼高瓴消費的千億版圖
    從客單價幾十塊的新式茶飲,到萬億GMV流水的電商平臺,從數百萬騎手的配送網絡,到只有幾家店的美妝品牌,高瓴在消費賽道上已經押注了近1000億人民幣。但在消費領域的龐然存在和大開大闔,也僅是高瓴的一部分而已。在過去15年裡,高瓴重點押注了消費、生物醫藥、網際網路、企業服務等四個主要領域,而論規模它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 高瓴護航十年,中國洗衣液市場巨頭藍月亮啟動招股
    隨著掛牌的臨近,藍月亮的唯一外部機構投資人和第二大股東高瓴資本十年的長情陪伴也終於迎來了收穫。在藍月亮轉型洗衣液領域並多年獲得市場第一背後,高瓴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藍月亮的上市,也再一次證明了高瓴所秉持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從洗手液轉型洗衣液,藍月亮成"洗衣液第一股"2000年,藍月亮相繼推出抑菌型洗手液和潔廁液,擴展家庭清潔業務。
  • 【投資經驗】高瓴資本:投資一家公司的四個維度
    作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決策更是值得深入研究。高瓴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TMT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四大領域 ,這些行業天然具備高護城河,高ROE,高ROIC的特點。只有選擇與這些行業內優秀的公司長期共生,才能長期穩定地跑贏標普500,滬深300。本文分享高瓴資本在投資一家公司時所研究的維度,這些維度取自高瓴資本的內部投研方法。
  • 暴賺20倍 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洗衣液一哥今日招股 募資或超農夫...
    原標題:暴賺20倍,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洗衣液一哥」今日招股,募資或超農夫山泉,打新熱潮來襲? 摘要 【暴賺20倍 高瓴又一成功投資案例!
  • 狂砸1200億元!高瓴張磊預言:這個行業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作者:高歡歡「我們堅定地重倉大健康大醫療行業,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投資了1200億人民幣。」9月1日,在2020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在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話時表示,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他透露,高瓴資本在生物醫藥領域投資已達1200億元。
  • 高瓴資本放大招,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最新持倉...
    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持有隆基股份6%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事實上,今年以來,高瓴資本頻繁多次布局新能源,先後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能源龍頭企業。細分領域光伏板塊也成了高瓴資本的重點目標之一, 12月9日,光伏板塊另一龍頭通威股份曾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報告書顯示已經完成59.83億元個股定增,其中高瓴資本認購金額接近5億元。
  • 市值暴增千億,淨利23億全部瓜分,「插座霸主」公牛究竟有多牛?
    還是公牛插座嗎?這個賣插座的公司在今年上了市,現在股價已經來到1300億了,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海爾家電才1200億,遍地可見的蘇寧才700億。更是在去年實現了23億的分紅,但基本上都進了創始人兄弟的口袋,但奇怪的是近兩年的公牛淨利潤呈現大比例下滑近25%。反常市值股價、高額的分紅套現,公牛背後究竟有什麼貓膩?
  • 投資21.73億 高瓴相中的健康元價值幾何?
    來源:藥聞社今日,麗珠集團母公司健康元公告,定增募資不超過21.73億元引進戰投高瓴資本。在公告中,高瓴資本承諾將憑藉自己在醫藥行業的資源,協助健康元在業務創新、銷售和管理領域再上一個臺階。一是在業務創新領域:協助健康元拓展新的高端專業領域或 技術平臺(如吸入製劑、微球技術、脂微乳技術、CAR-T 細胞免疫療法、雙特異性抗 體等領域),加強創新藥物領域的研發合作。
  • 高瓴張磊對話李小加:為何我們投資1200億重倉生命科學?-虎嗅網
    「我們是堅定的重倉大健康大醫療行業,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投資了1200億人民幣。」「你問我現在什麼階段,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到了一個什麼階段呢?我們從第一輪投資時它的估值可能還不到1億美元,現在已經是200多億美元估值的公司。但到今天也不賺錢,我們連續投資了8輪,這家公司到前三四輪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收入,這就是說明你沒有長期主業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好生命科學的投資的。
  • 景林和高瓴超1000億持倉曝光,有什麼共同點和區別?
    由於疫情採取的隔離政策,線上消費借著這股「東風」得到了大量增長,而拼多多也順勢出百億補貼,同時加大線上推廣力度,市值曾一度超越京東。根據高瓴在8月15日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二季度持倉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高瓴資本在美股持有74家公司的股票,以生物醫療、網際網路科技為主要布局領域,持有市值達到109.4億美元,約合760億元人民幣,較今年一季度末74.19億美元持倉環比上升超47%,約合240億元人民幣。
  • 高瓴又見高瓴,為何突然瞄上隆基綠能?
    被高瓴砸過錢的企業,多半「不是成神就是在成神的路上」,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攜程、滴滴、拼多多、字節跳動、公牛集團、福耀玻璃……這一堆閃閃發亮似乎永不會限電的名字同時也壘就了高瓴自己的被造神之路,近年來更是大爆發。
  • 先聲藥業破發,市值蒸發71億港元,高瓴資本浮虧近千萬美元
    根據先聲藥業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此次共向全球發售2.61億股,每股定價為13.70港元,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約33.9億港元。2003年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先聲藥業蟄伏六年後再次徵戰港股。不過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開盤價僅報11港元。隨後該公司股價持續走低,一度跌逾26%,截至收盤跌幅19.85%,報10.98港元,市值較發行時蒸發71億港元,目前市值286.1億港元。
  • 張磊:傳統企業如何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超級物種」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張磊:擁抱實體經濟,傳統企業如何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超級物種」經濟觀察網記者 高若瀛「過去五年裡,新技術紅利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蓬勃發展的產業網際網路。」在4月23日2020年貝殼新居住大會線上發布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就產業網際網路下的投資邏輯做出如上判斷。
  • 拿下光伏三巨頭,高瓴的新能源產業鏈投資...
    12月20日晚間,光伏巨頭隆基股份(601012.SH)發布公告透露,高瓴資本158億舉牌隆基股份,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2日隆基市值一舉突破3300億元,刷新全球光伏企業最高市值紀錄。 對於國內最知名的投資機構之一高瓴資本,大多數的投資者還停留在其布局醫藥板塊的印象,高調入局隆基股份,也讓其今年以來投資轉向新能源產業鏈更加清晰的浮出水面,標的覆蓋上中下遊的光伏、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領域。
  • 高瓴資本醫療賽道迎來豐收年,首次布局量子領域
    熟悉高瓴資本的投資者都知道,這家頂級的投資機構基本上把醫療賽道能夠買的公司都差不多布局完成了,在2020年,高瓴資本也是再次迎來的豐收。  根據數據顯示,在整個一年的時間裡,有71個醫療健康項目上市,IPO市值共計1.56萬億元。其中,12月初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IPO市值2899億元,是2020年新上市市值最高的醫療股。截至發稿,這71隻醫藥新股的總市值已經放大至1.75萬億元,京東健康市值超過4000億元。
  • 拿下光伏三巨頭,高瓴新能源產業鏈投資版圖...
    本報記者 宋婕 陳鋒 北京報導 12月20日晚間,光伏巨頭隆基股份(601012.SH)發布公告透露,高瓴資本158億舉牌隆基股份,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2日隆基市值一舉突破3300億元,刷新全球光伏企業最高市值紀錄。
  • 千億市值的公牛 能否撼動雷士與歐普的江湖地位?
    自2月14日以910億元的市值引起後,2月17日,公牛集團市值再次躍至1001.10億,成為國內照明電工應用產品領域第一家市值破千億的企業。兩者還建立了「工廠直銷」的創新渠道,加大曝光率和滲透率。而相關數據顯示,公牛主要渠道資源還是集中在五金。在電商銷售方面,雖然三家公司都在各大電商平臺擁有一席之位,但對於以電工打天下的公牛,照明產品的銷售情況不及另外兩家。2019年京東「618」與「雙11」 燈飾照明類品牌榜單顯示,雷士、歐普包攬冠亞,公牛集團則未上榜。
  • 高瓴和格力產生化學反應的三大關鍵點
    發起收購的要約方分別是高瓴集團、鼎暉投資以及百麗的執行董事於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百麗國際以每股6.3港元、總價531億港元的金額完成港股私有化退市,成為港交所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瓴接盤了「一代鞋王」的江山。   私有化百麗國際後,高瓴立即對百麗國際展開了股權調整、業務重構、轉型升級三方面的工作。如果說第一步「秀」的還只是財技,那麼後面關鍵兩步體現的就是高瓴有別於一般股權投資機構的獨門絕活,不僅僅給錢,更重要是通過資源投入、諮詢設計、技術支持幫助企業一起轉型成長。   這一切都離不開人,尤其是關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