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
攜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一張舊報紙,也在網上火了!
這份2005年的《科學發現報》寫著:
「3年內,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
6年內,中國月球車將在月面軟著陸;
2020年之前,中國研製的機器人
將把月壤樣品採回地球。」
15年後回首,人們發現
正是在2020年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
開始實施採集月壤樣品的任務
不少網友讚嘆:
「中國精準完成了計劃中的每一步!」
「15年前各國探月計劃,只有中國實現了」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師顧問葉培建
見證參與了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一路走來
在他看來,這代表著
中國航天人20年來的追求
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我們實現了我們的承諾。
我們沒吹牛!」
中國航天人說我們沒吹牛
網友由衷表示:必須的!
葉培建院士說
「嫦娥」就像是他的孩子
這一次「嫦娥五姑娘」回家
對中國探月工程來說具有標誌性意義
17日晚,當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它的誕生地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時
「娘家人」也為「五姑娘」
安排上了熱烈的歡迎儀式!「玉兔燈」「月球燈」一一點亮
連燈牌都安排上了!
研究月壤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
它能種菜嗎?
答案是:不能!
與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機養分不同
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
無論種菜還是種土豆都不行
但是科學家們發現
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3
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
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
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一百萬到五百萬噸的氦-3
大概是地球含量的百萬到千萬倍級
而100噸氦-3所能創造的能源
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
其實,月壤的表面形態
看起來更像一層細細的水泥
幾乎完全是由撞擊作用塑造的:
大塊的基巖在小天體的撞擊之下
被不斷打碎、混合、翻動
最終在月球表面形成細膩的沙土層
平均粒徑約為100微米
厚度大約為幾米到十幾米
主要由橄欖石、輝石、鈦鐵礦、斜長石
等礦物和膠結質玻璃組成
△1972年在阿波羅17號任務中發現的橙色月壤特寫▌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