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測試證實HYZON的新型液冷燃料電池在功率密度方面領先世界

2020-11-23 美通社
  • HYZON的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轉為超重型車輛和機械提供動力,同時兼顧性能和價格。
  • 德國萊茵TUV公司的第三方測試證實,HYZON Motors的新型液冷燃料電池峰值功率密度超過6kW/L,是世界上功率密度最高的燃料電池堆。
  • 基於新技術平臺的首批電池將於2021年上市,旨在為一些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移動應用場合提供動力。

紐約霍尼耶瀑布2020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 氫動力和清潔能源公司HYZON Motors Inc.(以下簡稱「HYZON」)今日公布了最新一代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的測試數據。


第三方測試證實,HYZON Motors的新型液冷燃料電池在功率密度方面領先世界。

HYZON的新型汽車級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經過了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優化,可滿足商用車輛和機械最嚴苛的使用場景。

其中特別包括具有挑戰性的、高利用率的移動應用場景,如卡車、火車和飛機。

迄今為止,大多數用於重型車輛的燃料電池模塊提供大約100千瓦(kW)或更低的連續功率 -- 峰值功率密度在3kW/l以下,然而,權威測試和認證服務企業萊茵TUV最近的測試數據顯示,HYZON的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體積功率密度超過6kW/l,重量功率密度超過5.5kW/l(終端硬體)。

雖然性能數據來自短堆棧測試,但它驗證了在重型移動應用場景下使用500馬力(370千瓦)的全功率燃料電池的潛力,減少了對電池的依賴性,從而減輕了重量、縮小了尺寸、節約了成本。

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近20年燃料電池發展的成果

HYZON Motors的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Craig Knight表示:

「近20年來,HYZON創始人團隊一直致力於開發世界一流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 -- 作為任何氫動力汽車的『引擎』 -- 其目標是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燃料電池,以加速能源轉型並降低重型商用機動車的碳含量。」

「隨著設備和系統電氣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更強大、更輕的燃料電池為重型車輛、機械、火車和飛機提供動力。這正是我司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優勢所在:高功率輸出和高功率密度使以前燃料電池技術無法應用的場景成為可能。」

HYZON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均設有生產設施,預計未來三年將在全球交付數千輛燃料電池卡車和公共汽車。到2025年,HYZON預計每年燃料電池汽車的交付能力將超過4萬輛。突破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預計將於2021年開始生產。

HYZON是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商用車輛的全球供應商,包括重型卡車、公共汽車和長途汽車。HYZON成立於2020年初,是Horizon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該公司將Horizon近20年的燃料電池技術開發用於全球移動應用的商業化。

相關焦點

  •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2020-07-08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19浪潮展示新型液冷HPC,採用我國自主創新自然循環蒸發冷卻技術
    11 月 18 日,在美國丹佛舉行的SC19 全球超算大會上,浪潮展示了一種新型的液冷HPC系統,採用創新的自然循環蒸發冷卻技術配合高密度計算伺服器,相比同類液冷技術更加易於部署、安全可靠和綠色節能。
  • :磷酸化聚五氟苯乙烯助力燃料電池更高高溫功率密度!
    在燃料電池電極中使用了膦酸酯化的聚合物,並在膜電極組件中使用了離子對配位膜。H2/O2條件下,這種協同集成的燃料電池在160℃時達到了1,130 mW cm-2的峰值功率密度,在240℃下達到了1,740 mW cm-2的峰值功率密度,大大優於基於聚苯並咪唑和金屬磷酸鹽的燃料電池。研究結果表明了在高溫和乾燥條件下在高性能燃料電池中使用磷酸化聚合物的途徑。
  • 新型燃料電池直接利用生物質發電
    燃料電池(如右圖所示)依賴於多金屬氧酸鹽(POM)催化劑(在樣品瓶中顯示),該催化劑在與光反應時會改變顏色。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低溫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藉助太陽能或熱能活化的催化劑將生物質直接轉化為電能。
  • 上海: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製造龍頭企業
    燃料電池商用車、乘用車等多類型產品實現上市銷售,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大於50kW,商用車燃料電池堆額定功率密度大於3.0kW/L,乘用車燃料電池堆額定功率密度大於3.5kW/L,低溫冷啟動低於-30℃,純氫續駛裡程大於300公裡;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實現批量產業化,供應鏈上下遊安全可控。 ——示範應用規模化。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二、產業1、第十四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12月20日,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日中經濟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在北京和東京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據官方披露,PROME P3X額定功率117kW,質量功率密度631W/kg,電堆體積功率密度3.7kW/L,壽命10000小時,可實現-30℃低溫啟動和30kW/s快速響應,系統及電堆一級零部件國產化率100%,並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強制性試驗。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例如,寶馬與豐田在燃料電池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合作,結合了寶馬在動力系統和車輛輕量化設計方面優勢與豐田的燃料電池方面的優勢。在「2015 寶馬創新日」上展出了 i8 氫燃料電池車,i8 實驗用車採用最大輸出功率可達 188kW 的氫燃料電池組。它的創新之處在於將低溫儲氫罐置於車身平臺中心處,為後置的電動機提供電力,也為整車前後重量比做平衡。
  • 燃料電池測試方案
    所有燃料電池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將氫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但人們已經研究出數種不同類型的燃料電池技術。除了PEM、PAFC和SOFC之外,還有鹼性燃料電池(AFC)和熔融碳酸鹽(MC)燃料電池。其中PEM燃料電池因其相對較低的工作溫度和較高的效率而廣泛用於汽車工業中。
  • 燃料電池測試系統工作原理是什麼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燃料電池測試系統,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院士團隊Angew封面:鹼性膜燃料電池技術突破,功率密度新突破
    研究背景自2000年以來,低成本的鹼性膜燃料電池(AEMFCs)一直被視為替代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s)最有發展前景的技術手段,也被美國能源部(DOE)視為人類未來10年(2020-2030)重點研發與突破的電池技術。
  • 能量密度vs成本 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將主宰動力電池市場?
    其以氫氣為原料,基礎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電動機的做功效率還是內燃機的2倍,實際密度是汽油的6倍,優勢明顯。而且從人類過去百年的能源進化史看,其本質上就是碳氫比的調整史,氫含量越高,能量密度越高,未來從碳能源轉向氫能源是大勢所趨,因此採用氫能源的燃料電池無疑更能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最有望成為下一代的基礎能源。  機動車性能主要為續航能力、充電/充氫時間、輸出功率和安全性等。
  • 燃料電池專用車產業總體情況
    早在2017年4月,豐田發布了其精心打造的零排放氫燃料重型卡車車隊的計劃,希望藉此解決目前汽車燃料的瓶頸問題。豐田氫燃料重卡配備了兩個Mirai氫燃料電池堆以及一塊12kWh容量動力電池,其輸出功率可達670馬力,續駛裡程可以達到320公裡,最大載重為36.3噸。同時,豐田還在美國港口城市洛杉磯,開始對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進行可行性測試研究。
  • 清華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究
    3月4日下午,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第12期儲能產業公益沙龍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行。2001年,國家科技部立項開展燃料電池客車和燃料電池轎車計劃,清華大學被確定為燃料電池客車的牽頭單位,同濟大學負責牽頭做燃料電池轎車。2002年12月30日晚,清華大學的50千瓦燃料電池客車從實驗室開出來。這是中國第一輛燃料電池客車,也第一臺氫空型燃料電池系統裝車,是真正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汽車。在之前清華大學的燃料電池車上,都是用氧氣瓶供氣,燃料電池使用的是純氧。
  • 戈爾質子交換膜助力現代第四代燃料電池
    打開APP 戈爾質子交換膜助力現代第四代燃料電池 胡薇 發表於 2018-04-07 15:29:35 現代氫燃料電池汽車NEXO SUV車型在2018年1月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2018 CES®)公開亮相,大獲好評,並在韓國平昌剛結束的冬季奧運會投入試運行。 現代的第四代燃料電池汽車是其研發20年的成果。與上一代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NEXO的功率提升了11%,扭矩增加70磅-英尺(94.9 N·m),因此加速時間更快。
  • 燃料電池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發電技術
    60年代,氫燃料電池就已經成功應用於航天領域。「阿波羅」飛船就安裝了這種體積小、容量大的裝置。 70年代至今,隨著制氫技術的發展,氫燃料電池在發電、電動車和微型電池方面的應用開發取得了許多成果。 目前,氫燃料電池的發電熱效率可達65%~ 85%,重量能量密度500~ 700Wh/kg,體積能量密度1 000~ 1 200Wh/L,發電效率高於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10]  。
  •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但實際上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不僅在尺寸大小與常規燃料電池有所不同,而且在產物管理、製造方法、膜電極製備、燃料供給和工作效能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很多不同之處,如表 1 所示.1. 1 氣液兩相流從工作效能來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在輸出功率密度方面與常規燃料電池並未表現出技術優勢
  • 清華大學李建秋:關於燃料電池應用現狀與前景
    限制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瓶頸因素,各家都在做這樣的工作。與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目前在國防領域,燃料電池也有升溫的趨勢。在無人機,在歐洲他們在潛艇上面開始用燃料電池。豐田月球車也準備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所以這些方面可以看到燃料電池在國民經濟和國防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下面重點匯報我們清華團隊在燃料電池這塊的一些研究進展。
  • 中國科大等研製出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傑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鮑駿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該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中科院化學所郭玉國團隊的聚醚-丙烯酸酯新型雙功能聚合物電解質,可用於室溫固態金屬鋰電池;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許曉雄團隊研發的無機陶瓷固態電池正與贛峰鋰業合作嘗試產業化;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所崔光磊團隊研發的固態電池已用於蛟龍號深潛器,完成了馬裡亞納海溝的測試;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郭向欣團隊研發出了2Ah級固態鋰離子電池;中科院物理所李泓團隊推出了10Ah軟包電芯固態電池。
  • 2020WNEVC創新技術解讀|車用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技術
    通過集成化的電堆模塊結構設計,實現了電堆高功率輸出,並形成了功率輸出為80/100/120kW的車用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系列產品,電堆功率密度達到3.4kW/L以上。 2)高可靠性。通過燃料電池電堆及其關鍵部件的工程化開發和驗證,成功完成38項車規級驗證,經第三方檢測:電堆模塊的抗振性能、防護等級以及絕緣和抗電磁兼容等性能均達到車用標準,可以實現-40℃儲存/-30℃啟動。 3)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