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套路!大家都在曬的性格測試,很可能洩露了你的隱私…

2021-01-13 蘇州公安微警務

昨天看朋友圈了嗎?

整整一上午

朋友圈裡一片黑

都是在曬這個性格測試的!


 


……


  看著那些說不上來和他們像或不像的標籤,心理也是有點複雜。




  其實,這是某App開發的一個營銷測試,和姓名沒啥關係,主要是根據生日來的。據說,標籤圖365天天天不重樣!然而,到了昨天中午的時候,這個公眾號已經因違規無法關注,原帖也已經被封……有其他號效仿,也是被封號。





  做這個測試時,需要填寫真實姓名和出生日期,要用你的微信號登陸,你覺得很有趣?其實,你的隱私信息可能已經洩露了。然而,你參加測試的公眾號屬於什麼公司,你可能完全不知道,等於說,你的信息被洩露給了陌生的微信號。


  所以,朋友圈有人說:這個測試順手收集了各種真實姓名和個人信息……




  7月1日,微信公眾平臺發布過關於禁止發布籤類測試信息的公告,一旦發現微信公眾帳號有發布籤類測試行為:包括但不限於發布新年籤、大學測試、星座測試等信息,微信公眾平臺將視情節對違規公眾號進行刪除關注用戶(粉絲)及封號處理。





  之前,在新年籤爆紅的時候,就有網絡工程師提醒,網友在抽籤時個人信息有可能被洩露。「只要允許訪問,就可以讀到你公開的信息」。騰訊公司微信的專業技術人員表示,騰訊官方會持續關注,如有用戶發現異常,可通過騰訊客服電話及時反饋諮詢。蜀黍建議,為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希望用戶儘量不要將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發布到朋友圈內。 


相關焦點

  • 他們可能正在微信朋友圈竊取你的個人隱私
    他們可能正在微信朋友圈竊取你的個人隱私 2020-12-28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朋友圈「曬」孩子、畢業找工作海投簡歷、考試報名列印資料......師生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都可能導致個人信息在網絡平臺洩露。近日,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展,「網絡安全」再次成為大家熱議話題。
  • 非處方青春:眾人做性格測試,伍玥不按套路出牌,最終確定是中性
    #非處方青春#《非處方青春》:眾人做性格測試,伍玥不按套路出牌,最終確定是中性說到大學校園裡,最熟悉的人大概就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舍友了,因為是同齡人的原因,大家交流起來也沒有什麼要掩蓋的,很多時候舍友比自己的父母可能都要了解自己。
  • 支付寶綠色能量正在洩露你的隱私,你造嗎?
    許多網友都在玩支付寶螞蟻森林,玩法類似以前的QQ農場,可以收取自己前一天產生的綠色能量,也可以收集別人的綠色能量。不過,小編的同事今天對小編說:我剛收了你的綠色能量,你是不是昨天去看電影了。我嚇了一跳,問她:你怎麼知道的?
  • 微信上這幾個功能最好關閉,保護自己隱私不被洩露,你學會了嗎?
    其中馬化騰給我們帶來的兩大社交軟體,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作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起來。網際網路的崛起還帶動了馬雲電商的發展,讓網購普及了全國各地。微信上這幾個功能最好關閉,保護自己隱私不被洩露,你學會了嗎?
  • 從四張牌翻選一張測試出你的前世 ABCD答案為什麼都是豬套路
    近日,微信有好友曬出翻開四張牌測試前世今生的套路玩法,無論你選擇ABCD,答案都會是豬。下面,我們來看看微信四張牌選擇擇一張翻開前世豬套路玩法。  微信從以下四張牌選擇一張翻開前世套路圖介紹:  「請從以下四張牌選擇一張翻開即可測試出你的前世」怎麼玩,具體看圖片教程:  「請從以下四張牌選擇一張翻開即可測試出你的前世」套路圖片全套:  選A  選B  選C
  • 多位明星中招,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43.6%的網民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洩露問題佔比最高。近日,多位明星因被不認識的人盜取航空裡程登上微博熱搜榜。演員吳磊的一位粉絲曬出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聊天對話音頻,稱另一名粉絲多次盜用吳磊的航空裡程兌換機票,共使用掉23萬飛行裡程,嚴重侵害了吳磊利益。隨後,多位明星紛紛發文表示同樣遭遇航空裡程盜刷。對此,相關律師表示:「航空裡程跟遊戲帳號一樣屬於虛擬財產,這種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
  • App對你的隱私都做了什麼
    App究竟對你的隱私做了什麼?現在我們註冊任何一個手機端的聊天軟體,App往往都會有一份隱私協議,只有勾選了「我已閱讀並同意以上條款」App才能正常的使用,但是其實大家並沒有閱讀,也不知道你都同意了些什麼。理論上只要你同意了App的隱私條款那麼App就可以採集你的照片,通話記錄,信息等。
  • 免費論文查重網站這些套路可能會讓你猝不及防!
    根據論文大師的行業經驗,網絡上良莠不齊的免費論文查重系統大多都有免費陷阱需要大家警惕、謹慎的。輕則個人隱私被盜取,重則論文被洩露到網際網路上,你前面的所有努力將付諸東流。下面為大家列舉一二。一、免費論文查重網站的安全性沒有保障撇開這些免費論文查重網站的準確性不說,平時有在使用這些所謂免費的論文查重網站只要稍加留意,幾乎90%以上的免費論文查網站要想在上面免費查重的都是需要註冊帳號登錄並綁定手機郵箱的,單這一步就可以拿到你全部的隱私信息了,至於這些隱私信息來幹什麼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315曝光的探針盒子,是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嗎?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總是會給我們很多「驚喜」,315曝光的WIFI探針盒子又揭秘了一波個人隱私洩露的事件。其實關於315晚會上對於探針盒子的敘述並不完全正確,真正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這個設備的作用只是為了定位。
  • 金星秀最新一期金星手撕明星隱私洩露 鹿晗宋茜等當紅明星躺槍
    在本期的《金星秀》中,金星將說一說關於大家隱私的事情,你的隱私到底是怎麼洩露的,都是誰出賣了明星的隱私呢?   金星說,現在網絡上已經有了販賣隱私的龐大的產業鏈了,金星說,現在不只是電話號碼,你的家庭住址,你的身份證號碼,就連你孩子的學校都已經不是秘密了。
  • 保護隱私小技巧:學會這4個方法,儘量防止隱私洩露!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我們的隱私,好像變得不如以前那麼神秘了,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的隱私變得不再像隱私了呢?面對公開化的問題,使用手機時,我們應該注意這幾點,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防止隱私洩露。1.在正規渠道下載軟體,安裝授權要注意。在下載手機軟體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正規渠道,最好在應用商店下載。
  • 行業觀察|歐科雲鏈OKLink: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演員吳磊的一位粉絲曬出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聊天對話音頻,稱另一名粉絲多次盜用吳磊的航空裡程兌換機票,共使用掉23萬飛行裡程,嚴重侵害了吳磊利益。隨後,多位明星紛紛發文表示同樣遭遇航空裡程盜刷。對此,相關律師表示:「航空裡程跟遊戲帳號一樣屬於虛擬財產,這種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
  • 輸入名字生成性格標籤?小心個人信息洩露(圖)
    網絡截圖  朋友圈這兩天被一張張黑底彩色字體的圖片——性格測試標籤圖刷屏。只要關注和輸入自己的姓名、生日,便可生成一份所謂性格標籤。即便有人質疑該微信公號測試結果「千人一面」、是否會洩露個人信息時,也未影響其霸屏多日。就在昨天,這個微信公號突然癱瘓。  躥紅:輸入姓名生日 「它」便懂我  「孤獨患者」、「看似大咧實則敏感」、「感情上不將就」……在朋友圈發現那個圖片後,張麗(化名)也按指示關注了那個微信公號,輸入自己的名字和生日後,她得到了以上的性格標籤。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在這次事件中,從總體層面、意識層面上來說,我覺得公眾和政府的隱私保護意識還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對洩露者的處罰。對轉發成都女孩隱私信息的人的處罰是依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而不是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或者說隱私侵權的框架去作出處罰,我認為比較合理,如果再過重處罰,上升到刑法的框架也不合理,因為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傳遞錯誤信息。」
  •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張萌個人隱私被洩露,深夜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前兩天,明星航空裡程積分被盜一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吳磊、李晨、江映蓉等諸多明星的航空裡程積分被陌生人盜刷,近日,又發生在張萌身上一件比裡程被盜還可怕的事情,張萌的個人隱私洩露,身份信息被盜用辦會員卡,凌晨發文稱毛骨悚然,發文求助:我該怎麼辦?
  • 歐科雲鏈OKLink:多位明星中招 誰洩露了我的個人隱私
    演員吳磊的一位粉絲曬出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聊天對話音頻,稱另一名粉絲多次盜用吳磊的航空裡程兌換機票,共使用掉23萬飛行裡程,嚴重侵害了吳磊利益。隨後,多位明星紛紛發文表示同樣遭遇航空裡程盜刷。對此,相關律師表示:「航空裡程跟遊戲帳號一樣屬於虛擬財產,這種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
  • 荔枝說:性格測試刷屏 這些年火過的性格心理欲望愛情測試
    荔枝新聞專稿(小編/周小二)   這個周末,不少童鞋的盆友圈都被一組性格測試刷了屏——
  • 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使用該功能後,你所拍攝的照片仿佛活了起來,因此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