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有新聞提醒我們,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但如果全球的冰川都融化了會是什麼情景,恐怕鮮有人知。
2013 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預設了全球冰川全部融化後的場景,並重製了一份世界地圖。新地圖中,全球許多大城市、甚至國家都將不復存在,各大洲的海岸線也全都變樣。
瑞典設計師 Johan Elmehag 在看到地圖後,發現一些地區的海岸線走向看上去很像英文字母,「許多字母在跳出來」。於是他開始試圖湊齊一套字體集。
掃碼或直接進入網站,是每個字母的來由
最終字體取名為「海岸線」(Coastline,可下載),線條扭曲,描摹的便是海平面上升後世界某地的海岸輪廓,「每個字母都代表一個特定的地區,以及一種獨特的未來。」
在接受英國創意設計網站 It's Nice That 的採訪時,Elmehag 表示,「有關氣候變化的信息往往令人感到厭惡、不安或無聊。我的目標是做這麼一個東西,它能讓人克服對其內容的恐懼,而有興趣把它拿起來。」
不過,冰川全部融化,可謂把氣候變化的壞果推向了極端。《國家地理》引用科學家的估算稱,這種情況可能在 5000 年後才會發生。屆時,地表平均氣溫將激增 12 度,海平面將上升 66 米。
這種情境下,中國和孟加拉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淹沒——依照當前的人口水平,將有 7.6 億人喪生。地中海、黑海和裏海將隨著冰層融化而不斷擴張。北美地區的大西洋海岸整體淪陷,在南美,亞馬孫平原和巴拉圭河流域會成為大西洋的海灣。非洲的海岸線變化則最小,但大部分地區會變得不能居住。
不過即使如此,地圖看起來也並沒有太大變化, Elmehag 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我們還能辨別出這是我們的世界——這是由世界地圖的比例尺決定的。但如果回到地面上,這種變化是明顯的。作為一名平面設計師,我選擇展示一張誇張的地圖,來突出特別脆弱的地區。」
實體書用防水袋密封
內頁
五千年是個很大的時間尺度。Elmehag 表示,目的不在於說服,而是提出一種新的方式來展現氣候變化的地理影響。這些的字體辨認起來有些困難,也讓人覺得古怪,但卻也因此令人好奇。
有很多設計都曾試圖具像化海平面危機。比方說,我們曾報導過的一把始終高於海平面的椅子。而 Google Earth 一款名為「洶湧的海洋:2100 年的極端設想(surging seas:extreme scenario)」的插件,則可以讓用戶看到美國沿海城市在海平面升高 2.4 米之後的模樣。
誇張有其表現力,也一定存在說服力的問題,但海平面上升仍然是個事實。依據 NASA 2018 年的報告,到 2100 年,海平面上升的總量將比原本預測的情況翻一番,共上升 65 釐米——而這個增量足以對沿海地區、以及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造成嚴重影響。
例如,《衛報》在「美國人:下一批氣候移民」系列報導中提及,海平面上升將使很多地區無法居住,其援引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未來 30 年內,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洪水將導致美國 30 多萬座沿海房屋每兩周被水淹一次。據該報導援引的另一項研究:在本世紀末海平面有可能上升 1.8 米,屆時美國的海岸線將被重劃,沿海地區將有約 1300 萬人被迫遷移。
圖片來自 Johan Elmeh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