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發現新稈速生期是在5月或6月開始的, 第一片綠葉展開後到7月下旬或8月上旬,在2個多月的時間內,新稈迅速生長,所有葉片依次展開,達到了新稈固有的高度,投入光合作用生產中,製造營養,撫育自身和其他的稈莖、根系、果實。葉芽分化期。8月初或8月下旬,新稈達到固有的高度後,逐漸開始分化葉芽,直到9月初或9月下旬,經歷1個月左右,完成葉芽分化,新稈基部出現了芽體,10月以後逐漸達到固有的大小,停止生長期。
7月下旬或8月上旬,新稈達到固有的高度後,新杆的地下莖、根系、葉鞘、葉舌、葉片等逐漸發育成熟,新稈下部的苞片也全部乾枯,即到了停止生長期,時間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即葉芽分化開始時新稈停止生長生殖生長物候期。萌芽期。花芽開始膨大,時間與葉芽萌芽期同步。花芽膨大期。花芽粗度和長度迅速增加,時間與葉芽伸長期同步。
開花期。種植在低熱河谷和種植在半山氣候偏冷地帶的草果,開花期相差2個月左右,種植在低熱河谷的草果4月初即開花,但種植在半山氣候偏冷地帶的草果6月初才開花。同一地帶種植的草果,半陽坡的先開花,半陰坡、陰坡或溝谷陰涼處的要推遲20天左右才開花。草果的花期經歷的時間很長,同一片草果園不同草果叢開花時間相差10多天,同一叢草果不同花朵開花時間相差5天左右。
草果開花期分為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初花期在4月初或6月初,初花期時草果花序頂端黃紅色大苞片張口,粉紅色小花苞片護著一朵朵黃色小花蕾開始從大苞片張口伸出,經過5~10天,花序基部有3~5朵黃色的小花,花萼片和花瓣逐漸展開,標誌著這個花序進入初花期,如果一片草果園中有60%的花序進入初花期,就可以說這片草果園的物候期是初花期。但從植物學上說,初花期應該是只對單叢草果來看。在同一個棚的草果裡,這一整個花期都是體現出兩個突出的高峰和平緩的小山峰。
開花後第5~10天出現第一個高峰,第15-30天出現第二個高峰,第30-45天為一平緩小峰,與此相對應的是其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高峰區和兩個平緩區,擬合一正態分布曲線。低熱河谷地帶草果花期持續時間較長,可達60-70天,半山偏冷地帶草果花期持續時間較短,40~50天。由於盛花期的日開花數多,佔總花數的50%以上,所以在盛花期的短期不良環境條件會對結實造成極大的影響。種植在低熱河谷的草果園,從4月初進入初花期,直到6月中旬全部的草果叢才花謝;種植在半山氣候偏冷地帶的草果6月初開花,直到7月下旬全部的草果叢才花謝。
結果期。草果花在授粉後5~10天,子房開始膨大,20-30天處於快速增大的時期,在此時期內,果實的縱徑與橫徑迅速增長,50天後則增長減緩,果實漸趨定型,整個增長曲線呈「S」形。從授粉到果實定型約需60天。低熱河谷地帶草果8月初達到果實定型,半山偏冷地帶草果9月初達到果實定型。果實成熟期。果實大小定型後,桜油素、香葉醇、澱粉、多糖等各種成分繼續積累,種子繼續發育,再經歷2個多月,即10月下旬或11月中旬才充分成熟。幼果由淡黃色逐漸變成淺紅色、紅色、紫紅色。果實結構從鬆軟變得緊實、飽脹。內部種子充分成熟變硬。
怒江州草果種植特點,綠色生態,怒江州由於地處邊遠,社會經濟發展滯後,工業生產十分少,以及高山峽谷的地形地貌,得以保存了大面積原始森林、天然林。草果種植地都分布在林間、小河邊、溪邊,山清水秀,沒有汙染。山高路遠,大多數草果種植是利用林地種植,離村寨很遠。有的群眾從家到草果地要走山路兩個多小時。
據2017年調查情況,有的群眾要將收穫的草果背回家,離家很遠的僅運費就要花費每千克4元,離家近些的每千克也要1~2元。陡坡地多,由於高山峽谷的地形地貌,怒江州耕地少,農民人均耕地不到2畝,種植草果的地塊只能選擇林間空地或疏林地,這些地塊大多為陡坡地,坡度在25。以上,有的超過30,甚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