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法國記者眼中,重慶什麼樣?

2020-12-10 二三裡資訊重慶

重慶發布消息,山水相依,奇特的地理構造,以及這裡的人如何生活……這些都深深吸引著一位52歲的法國紳士。近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駐中國首席記者樂邁特和他的團隊來到重慶。

《世界報》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創辦於1944年,主要讀者多為社會精英人物,可以說是法語區最有威望的報紙之一。

重慶自媒體人「蓮二爺」成為了樂邁特團隊此行的「導遊」,她帶著這位法國記者去探尋重慶的城市肌理。

一個法國記者的眼裡重慶是什麼樣的?渝中是什麼樣?「蓮二爺」記錄了整個過程

↓↓↓

01

來福士

重慶強烈而獨特的個性帶來驚喜

與樂邁特先生約好見面的時間是2020年10月18日下午四點半。

在重慶來福士雅詩閣服務公寓大堂,我一眼就看到這個「腿很長」的法國大叔,正安靜地和他正在學習新聞的朋友站在一起。

法國記者樂邁特

這位中年大叔並不如我們印象中的法國人那樣性格外放,或許是因為職業緣故,他對於很多觀點是吝於表達的,即便是極其欣賞或喜歡的地方,也多只是報以一個讚許的眼神,再拍攝圖片。

他的謹慎、敬業以及每個精心思考過的提問無一不在提醒我,這是一個有著30多年新聞從業經驗的記者,職業修養極高,非常專業,絕不會輕易發表任何看法。

樂邁特正在拍攝重慶之景

今年是樂邁特駐紮在中國工作的第三年,除了出差,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居住在北京。

說到這裡,他表示,重慶變化太大了。在他看來,重慶的城市氣質上和法國的裡昂特別類似——在多年前,這兩座城市都不夠發達,而現在,卻都成為了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國際化大都市。

來到來福士,再走過渝中區的人文與歷史景點後,他深深感受到重慶是一座有著強烈的獨特個性的城市,極大的反差就在方圓十多平方公裡範圍內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化的摩天高樓與充滿煙火氣息的居民區交融,富有繁榮與古樸幽靜一牆之隔,令他深感驚喜。

重慶街景一角

02

上下半城穿行

穿過渝中的煙火

從來福士廣場步行到八一路大約需要40分鐘。

我們沿著人行道向上行進著,朝天門各個批發市場雖已收市,但街道上依舊熙熙攘攘的人流讓樂邁特多次駐足觀察,他說,他能從這裡看到這個城市強勁的生命力和活力。

俯瞰重慶兩江四岸

這一段路程並不算短,因坡度原因,走上來時,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重慶的人我都有些氣喘籲籲,但樂邁特好像並不覺得累,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種生活化的煙火氣。

我們途經能仁寺時,他再次停下腳步,觀望著新舊交替的城市一角,並掏出相機,開始從各個角度拍攝這座已經矗立在解放碑若干年的寺廟。

他的照片裡,囊括著以WFC為核心的高樓大廈與低矮的小寺廟、居民樓同框——在他看來,繁華背後有古舊,兩種屬性在一個小小的取景框裡同時呈現,這是城市的A面與B面,非常能體現渝中區的包容性,那是一種已深深嵌入到城市肌理中的包容。

重慶街景一角

在八一路,樂邁特很自然地走進人流,看著排隊購買網紅小吃的人群,我說請他吃重慶特產小吃,他連忙擺手,表示不太能吃辣——很明顯,晚飯我不用請他吃火鍋了。

03

懷古通遠門

記錄城市新與舊的碰撞點

當樂邁特向我詢問這座城市的歷史時,我將他帶到通遠門。

我不知道在法語的語境裡,有沒有「憑弔懷古」這一類詞句,但我能看到的是,他站在通遠門城樓下,認真地盯著那塊地圖,看了足足好幾分鐘。

通遠門

很明顯,樂邁特對歷史遺蹟性的景點有濃厚興趣。哪怕天色已晚,也不妨礙他沿著城牆上上下下走了幾圈,還趴在牆磚上,仿佛一個考古愛好者一般細緻地分辨磚的年代。

通遠門上的臨星書局引起了他的注意,站在門口,他仔細地看著其中的結構和其間的物品,掏出相機,前後左右拍了好幾張照片。

我想,掏手機拍照,這是他極其克制的性格中感興趣的少見表達了吧。

樂邁特在觀看重慶夜景

站在通遠門城牆上,他扶著牆垛,從左到右眺望著他面前的渝中區。此刻天色漸沉,夜燈開始亮起,他又掏出筆記本做筆記,記錄著這個城市新與舊的碰撞點。

04

鵝嶺二廠

文藝雅致的創新

第二天上午,樂邁特一行去了重慶著名文創區——鵝嶺二廠。

從他對我的描述「非常有趣,很有意思」來看,樂邁特應該是嗅到了熟悉的味道——文藝而雅致,古舊而創新,傳統和現代,在二廠被融合成了一個整體,這是浪漫的味道,也是法國人最喜歡的味道。

鵝嶺二廠

上午十點多,二廠大大小小的商鋪的門已打開了,花花綠綠的裝飾和略微有些斑駁的牆體組合在一起,有著獨特的韻味。

後來,我給樂邁特介紹了這裡的故事——過去這裡是個印鈔廠,再後來,這裡成為了文創園,是著名的網紅打卡地,很多人來這裡尋找重慶作為工業城市的印記。

鵝嶺二廠

毫無疑問,這種充滿歷史質感又在潮流和現代元素中浸潤的所在地,對樂邁特很有吸引力。

而說起二廠時,大叔臉上的笑容,卻始終沒有停過。

我確定,那笑容不只是出於禮貌。

05

「WFC,擁有重慶最美麗的全景」

WFC的69樓,這裡有重慶最高的餐廳之一——紳餐廳。

帶著樂邁特先生,我們來到這裡。

樂邁特在俯瞰重慶全景

繞著紳餐廳的玻璃幕牆,他360°地望向了遠方。

摩天高樓在嘉陵江和長江沿岸的群山上次第生長,層層疊疊,直入雲霄;江面上的橋梁和陸地上的立交橋縱橫交錯,盤旋而上,令人眩暈卻獨成一景;解放碑矗立在腳下,而南山卻在另一個方向;一面是長江,滔滔江水之上,南濱路的繁華以及南山的疊翠充滿錯落感;另一面是嘉陵江,崛地而起的高樓林立在江的兩岸。

俯瞰重慶

這一次,他除了自己掏出手機拍照外,還特地請攝影師用相機拍了照片。

從兩個法國人的交流中,我聽明白了,他們口中頻繁出現的那個詞是「令人驚嘆」。

他後來的文章裡描述:這裡擁有重慶最美麗的全景。

06

世紀遊輪

驚異於中國內河遊輪

和水上旅遊的發達程度

下午5點多時,我們的腳步再次走向朝天門。

經過解放碑時,我給他們拍下了與解放碑的合影。

穿過滄白路,走過西山街水產市場,再從來福士走向朝天門廣場下穿道,我們來到碼頭區域。

江上遊輪

在朝天門十一碼頭,我們登上了冠達集團旗下的「世紀榮耀」。

「世紀榮耀」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遊輪。很明顯,樂邁特先生是個識貨的人,當走上遊輪時,他很驚嘆地表示,完全沒有想像到能在重慶,在渝中區看到如此先進的船,無論是裝修還是設施,在他50多年的世界遊歷生涯中,他驚異於中國內河遊輪和水上旅遊的發達程度。

從一樓到六樓,樂邁特先生很細緻地參觀了遊輪的每個部分,這足足花費了我們整整一小時,在與遊輪工作人員交流時,他除了表示對於遊輪的讚嘆之情外,更對遊輪的排汙及環保方面的數據進行了詳細了解,很明顯,這是典型的歐洲記者思路。

樂邁特在記錄所見所聞

07

攝影愛好者每年都該來一次重慶

樂邁特先生說,在飛機快落地時,他看到的這座城市漂亮而美好,兩條江水中的波光粼粼印照在四岸的高樓玻璃幕牆之上,充滿了迷幻感。

而真正進入到渝中時,卻還能從摩天大樓中,看到這個城市的另一面——那是充滿了人文情懷的歷史小巷和漫長時光。

解放碑步行街

隨行攝影師Gilles Sabrie給我展示他多年前在渝中拍攝的照片,那是有人正在等長江索道,天地蒼茫,雲山霧罩中,空寂而乾淨。

隨行攝影師Gilles Sabrie展示的照片

事實上,來自法國的他並不缺乏現代化大都市的洗禮,但在渝中,他看到的是古舊和創新,傳統和現代,人文和潮流,在這裡被結合成了一個整體,並且圓潤而晶瑩地持續浸潤這個城市。

他和攝影師一致認為,重慶是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最適合拍照的城市——熱愛攝影的人應該每年都來拍攝一次,因為這個城市變化太快了,每一年都是嶄新的。

「我很快就會再回來重慶,請你下次帶我多走些地方。」他這樣說。

原標題:這位法國記者眼中,重慶什麼樣?

來源:重慶發布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重慶英才大會 | 一大波「學霸」來參觀了!他們眼中的科學城是什麼樣?
    重慶英才大會 | 一大波「學霸」來參觀了!他們眼中的科學城是什麼樣?>11月21日下午,75名博士、博士後來到西部(重慶)科學城,先後參觀了高新區管委會、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等。
  • 袁隆平:記者眼中的明星
    舒城之行,袁隆平只做短暫停留,並沒有安排記者採訪時間。  能接近他嗎?能採訪到他嗎?提什麼樣的問題他會回答?我開始擔心。  繼去年在湖南隆回試種成功後,超級雜交稻又首次被選擇在低海拔地區試驗種植,經過前期嚴謹的考察論證,這次試驗選在安徽舒城,選在當年「畝產萬斤糧」的千人橋鎮,昔日的「衛星田」今朝能不能成為「噸良田」?如果畝產能夠達到900公斤以上,意義將非同尋常。
  • 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色盲島」為你揭開謎底
    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色盲島」為你揭開謎底。色盲並不是盲人,他們只是對顏色不敏感,大家可能對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很感興趣,下面通過「色盲島」的探險,為你揭開這個謎底。但這位比利時攝影師捕捉到的世界並不是她所看到的,而是她想像中的島民所看到的。平格拉普島(也叫做平埃拉普島)被稱為「色盲島」,這裡居住著異常高比例的不能辨別顏色的人。全球每30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色盲(也被稱為「完全色盲」),但平格拉普島的色盲發生率在4%到10%之間。
  •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狗的很暗淡,鳥像萬花筒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狗的很暗淡,鳥像萬花筒 蛇眼中的世界
  • 法國專家:西方人眼中的「悖論」緣於對中國的「誤讀」
    法國高等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李艾霞(Alessia Lefebure)的新書《中國大儒2.0版》今年夏季剛在法國出版。作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中談到:「中國選擇了一條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但這並不妨礙中國的公共管理人才向西方學習社會管理經驗。
  •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十裡飄香」螺螄粉、「媽媽覺得我冷」秋褲、「最最養生」黑枸杞、「也很養生」泡腳桶、「自拍神器」美顏相機、「百吃不厭」大辣條、「用它表白很高端」無人機……這些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 記者眼中的郭川:他是中國航海界的珠峰(圖)
    新華社記者馬丹攝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新華社記者眼中的郭川  郭川駕駛帆船挑戰自我、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故事,很多都是通過新華社遍及全球的記者傳播出去的,我們今天就讓他們來分享一下郭川航行途中精彩的幕後故事,也祝願船長能夠平安歸來。
  •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什麼樣的?原來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印象只是一連串不平等條約,只是一場又一場失敗的戰爭,窩囊、腐敗、沒落……但,那只是我們眼中的清朝。在西方人眼中,清朝是什麼樣的?也是這麼不堪?並不是!在19世紀的歐美人眼中,名為「清」的「中央帝國」依然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國度。
  • 這位法國的公子哥不簡單--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
    最近我特別感覺自己應該重新認識這位19世紀末出生於法國貴族家庭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在法國當記者,「衝鋒陷陣」不減當年勇
    今年5月2日,中央電視臺《華人故事》欄目以《黃冠傑——我的抗疫日記》為題,報導了法國歐洲時報採訪中心主任黃冠傑在疫情期間同日記形式展現華僑華人抗疫全景的人物故事,也讓大家了解了在海外一個華文記者的生活。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引發爭議
    原來,從2005年起,重慶廣播電視集團就根據黃萬波的科考發現,投資拍攝了題為《遠祖之謎》的紀錄片。今年錄製完成並播出後,據說反響「極為強烈」。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十大經典紀錄片之一,併入圍法國FIPA國際電視界相關競賽單元。  借著這一契機,11月12日「巫山龍骨坡-遠祖之謎」文化研討會在北京西苑賓館召開。
  • 今夜,重慶的「封面」給了這位來自大山深處的「時代楷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8日20時12分訊(記者 李嫋 連肖)用了整整七年,「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這條路讓不少一輩子沒走出大山的村民有了盼頭,一步步走向脫貧致富。中宣部近日授予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
  •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自然界的顏色豐富程度確實讓人類驚嘆,我們眼中的世界已經足夠光怪陸離了,但是動物們呢?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它們眼中的世界又是怎麼一番奇妙的影像呢?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顏色是因為我們眼睛裡有視錐細胞,視錐細胞越多,能夠看到的顏色種類就越多。
  • 堅守與傳承:這位重慶大學80後教授為礦業工程帶「鹽」!
    堅守與傳承:這位重慶大學80後教授為礦業工程帶「鹽」!重慶大學採礦工程專業歷史悠久,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校鮮學福院士就開始著眼礦產資源開採與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的研究。目前,我校採礦工程在國家礦山資源開發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和成績。學校建有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複雜煤氣層瓦斯抽採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實驗平臺。
  • 大長腿女同事評新寶駿RC-5,女性眼中的轎車是什麼樣兒?
    接下來就以我這位90後知性的高顏值的女同事口味來為大家評價下新寶駿RC-5這款智美新銳轎車,看看它在美女眼中是個什麼樣的轎車。首先,新寶駿RC-5跟我之前在市場上見到的車型都不一樣,那些車型基本都是傳統設計語言,而且什麼樣的價位就給你配上什麼樣的設計,也就是說你要好看時尚的外觀,只能提高自己的預算。
  • 你知道海豚眼中的我們是什麼樣的嗎?
    但你知道海豚眼裡我們是什麼樣子的嗎?近日,來自邁阿密和英國的海豚研究人員最近獲取了海豚眼裡人類的形象,並且把這一結果3D列印了出來。這張令人震驚的海豚聲吶圖揭示了海豚使用回波定位「看見」潛水員。科學家根據水下傳聲器的海豚聲吶信號將之轉化成圖片,出現了潛水員模糊的輪廓。
  • 細思極恐:在四維生物眼中我們人類是什麼樣子?
    細思極恐:在四維生物眼中我們人類是什麼樣子?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在這個假設內,兩個二維生物相遇了,其中一個叫甲,另一個叫做乙,在甲的眼中,乙方就是一個線段,即使它是一個線段,在甲的眼中也存在著遠近之感,我把乙方放入一個房間內,一堵牆壁橫在兩人之間,在甲的眼中,乙方就消失了,但是從我們人類的視角來看,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見房間內的乙方也能夠看見房間外的甲方,甚至他們的面部表情
  • 「90後」記者眼中的「90後」扶貧幹部
    為合寫稿件,天南海北的新華社記者們往往會拉起臨時微信群,為稿子的選題立意、行文風格爭得面紅耳赤,分配任務時又「謙讓一番」,再彼此鼓勵著「同屏共振」,一起趕稿。等到稿件完成,群也要散了。新的選題一來,又會有新的微信群出現在聊天欄裡。1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播發融媒稿件《三十而「礪」,他們生於1990》。
  • 4組圖片告訴你: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
    色盲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同一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出四種不同類型的色盲,他們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這就是科技的意義吧……》.山西晚報.2019-11-25[2] 《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BHCS中國新視野字幕組.2018-06-16[3] 《「色盲矯正眼鏡」真能治好色盲麼?》.羊城晚報.2014-11-07原標題:《4組圖片告訴你: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對比普通人有何不同?》
  • 大長腿女同事評新寶駿RC-5,女性眼中的轎車是什麼樣兒?_易車網
    接下來就以我這位90後知性的高顏值的女同事口味來為大家評價下新寶駿RC-5這款智美新銳轎車,看看它在美女眼中是個什麼樣的轎車。首先,新寶駿RC-5跟我之前在市場上見到的車型都不一樣,那些車型基本都是傳統設計語言,而且什麼樣的價位就給你配上什麼樣的設計,也就是說你要好看時尚的外觀,只能提高自己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