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2020-12-28 光明網

迄今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瑜)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毫安。這是我國核天體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完全掌握強流高壓加速器製造技術,並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成為面向世界開放的國家級基礎研究平臺。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恆星經歷著形成、演化、死亡的緩慢過程。核天體物理是探索這一奇妙過程及其內在規律的學科。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核集團集中研發項目和中科院儀器研製項目的支持下,該加速器項目依託錦屏山地下實驗室,向核天體物理研究領域最關鍵的「聖杯」反應發起衝擊。這是國際上首次在深地實驗室開展慢中子俘獲過程關鍵中子源反應的直接測量,將為研究宇宙重元素的產生提供可靠的中子源反應數據,同時為理解銀河系星際空間中大量鋁-26的起源作出貢獻,取得核天體物理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使我國的核天體物理研究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柳衛平研究員介紹,開展關鍵天體物理核反應的精確測量是核天體物理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該加速器將為開展天體物理核反應精確測量提供新的頂級平臺。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這是我國核天體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完全掌握強流高壓加速器製造技術,並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成為面向世界開放的國家級基礎研究平臺。
  • 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每經編輯:畢陸名據中核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
  • 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出束 我國深地核天體物理研究進入實驗階段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昨天下午(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聯合自主研製的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標誌著我國完全掌握強流高壓加速器製造技術,我國深地核天體物理研究全面進入實驗階段。
  • 最深的地下實驗室: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核天體物理聽著是很科幻的學科,其實在眾多科幻作品中多有表現,比如,在《2012》中, 太陽活動加劇,釋放出的中微子熔化地核,導致板塊漂移,引發火山爆發和海嘯;《神秘代碼》中太陽耀斑爆發,最終摧毀地球上所有生命;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中,御夫座的一顆超新星突然爆發,給人類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災難
  • 我國核天體物理實驗研究再添「利器」 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
    我國核天體物理實驗研究再添「利器」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每日甘肅網12月29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聯合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的深地加速器裝置——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 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出束
    (簡稱JUNA)首席科學家柳衛平調束指令發出,來自錦屏核天體物理加速器的質子束,在高壓電場的作用下不斷加速,在達到270千電子伏後並引出時,強度達到2毫安,在螢光靶上出現一個白色的光斑。:加速器成功出束並開始實驗,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實驗正式啟動。
  • 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成功出束
    核天體物理是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之一,基於深地實驗室的天體核反應測量能夠提供最基礎和精確的實驗數據。12月26日,由中核集團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
  • 我國100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成功出束
    原標題:我國100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成功出束   光明日報北京7月4日電(記者袁於飛)4日上午,隨著一道亮麗的藍色圓弧在外靶螢光屏上顯現,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回旋加速器實驗室裡一陣歡呼,在數十位專家和媒體記者的見證下,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
  • 科技周報 | 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試產成功
    要 聞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近日,由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mA,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
  • 歷史上的今天 | 1988年12月12日,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1988年12月12日凌晨5時,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個大型重離子研究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聯調成功,並引出能量為每核子50兆電子伏特的碳離子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是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建設的一項大科學工程,由注入器、主加速器、8個實驗終端、前後束流輸運線以及控制系統組成。
  •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2014-07-04 15:05:20: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閆曉虹) 7月4日,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100 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調試出束
  • 【中國科學報】雷射電子加速獲創紀錄電子束
    ,在國際上首次接近了最先進的直線加速器上所能獲得的電子束亮度。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  發展小型化、低成本雷射粒子加速器是科學家們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尾波場電子加速器具有比傳統的射頻加速器高出三個量級以上的超高加速梯度,為實現小型化的高能粒子加速器等提供了全新技術途徑,對未來的同步輻射裝置、自由電子雷射以及高能物理研究等也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
    綜述及基本情況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 年)》確定的「十二五」建設重點內容之一,由項目建設法人單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籌建,項目主管部門為中國科學院。
  • 國內首臺連續波重離子直線加速器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聯合調試成功...
    觀察者網從中科院網站獲悉,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研製的國內首臺連續波高電荷態強流重離子直線加速器(SSC-Linac)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SSC)聯合調試,首次成功引出了5.98 MeV/u的40Ar7+離子束流。
  • CSNS快循環同步加速器1.6GeV質子束流成功加速並引出—新聞—科學網
  • 他把頭伸進粒子加速器當中,直接被高能質子束爆頭,後來如何?
    他把頭伸進粒子加速器當中,直接被高能質子束爆頭,後來如何? 被擊穿的這位物理學家名叫布戈斯基,這名字大家一看,基本上就知道是前蘇聯的物理學家,這位物理學家在當時蘇聯最好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而主要就是負責操作和維護前蘇聯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 口袋大小的粒子加速器,可將電子束加速至接近光速
    粒子加速器的核心組件——射頻振蕩器,開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初是用於雷達的部件。《自然•光子學》8月10日發文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了一種緊湊型粒子加速器。這種加速器只有口袋大小,能夠配合雷射發射出接近光速的超短電子束。
  • 口袋大小的粒子加速器,可將電子束加速至接近光速
    粒子加速器廣泛應用於理論物理學、材料特性表徵、腫瘤放射治療和安全檢查等領域。粒子加速器的核心組件——射頻振蕩器,開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初是用於雷達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