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
綜述及基本情況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HIRFL),亦稱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包括電子迴旋共振(ECR)離子源、1.7 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SFC)、大型分離扇回旋加速器(SSC)、冷卻儲存環(CSR)主環和實驗環、放射性束流線、實驗終端等部分。
-
探秘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原子核質量中國說了算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近物所)所長肖國青說,10年間,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對213例腫瘤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研究,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預計一位患者治療費用在20萬元以內。 由於在合成新核素領域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原子核的質量評估發布權從法國核譜質譜中心轉移至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100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出束 2014-07-04 15:05:20日電 (記者 閆曉虹) 7月4日,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100 MeV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調試出束,這標誌著原子能院承建的國家重點科技工程——HI-13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的關鍵實驗設施建成,也標誌該工程重大裡程碑節點的實現。
-
國內首臺連續波重離子直線加速器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聯合調試成功...
觀察者網從中科院網站獲悉,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研製的國內首臺連續波高電荷態強流重離子直線加速器(SSC-Linac)與分離扇回旋加速器(SSC)聯合調試,首次成功引出了5.98 MeV/u的40Ar7+離子束流。
-
我國100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成功出束
原標題:我國100兆電子伏質子回旋加速器首次成功出束 光明日報北京7月4日電(記者袁於飛)4日上午,隨著一道亮麗的藍色圓弧在外靶螢光屏上顯現,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回旋加速器實驗室裡一陣歡呼,在數十位專家和媒體記者的見證下,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
-
中國重離子治癌技術核心指標達國際領先
中新社蘭州9月20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曆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專利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迴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離子裝置,裝置整體性能達國際先進,核心束流指標達國際領先
-
中國科學院夏佳文院士為您講述:重離子加速器如何檢測「天問一號」
圖片來自網絡今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吸引了世人目光。「天問一號」的軌道飛行器和火星巡視車搭載的科學載荷,要在太空成功「存活」並不容易,很可能受離子輻射而出現翻轉失控、數據和圖像無法傳輸等情況。因此,在升空前,它們的元器件都需要在單粒子效應地面模擬實驗平臺進行離子檢測。要建設這一平臺,必須利用一種科學重器——重離子加速器。
-
【今日歷史】9月1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9月12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 1988年9月12日 臺灣國民黨黨員胡秋原訪問大陸。 ♦ 1914年9月12日 馬恩河戰役結束(一戰)。 103年前,1914年9月12日,馬恩河戰役結束,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 ♦ 1916年9月12日 世界上第一架無線電操縱的無人駕駛飛機在美國試飛。
-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3日
♦1966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工作者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1966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這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經過6年零9個月的艱苦工作後獲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
2013年6月12日 國際直線對撞機設計報告問世
2013年6月12日 國際直線對撞機設計報告問世2017-06-12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2013年6月12日2013年6月12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日內瓦發布公報稱,國際直線對撞機(ILC)的最新設計報告問世。
-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2日
♦1973年12月22日 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正式頒布命令:為了加強軍隊建設和反侵略戰爭的準備;為了使軍區主要領導幹部交流經驗,熟習更多地區的情況,經毛主席、黨中央決定,北京與瀋陽、南京與廣州、濟南與武漢、福州與蘭州八個軍區司令員相互對調。
-
2020年12月1日,歷史上的今天和生活冷知識
1081年12月1日 法國國王路易六世出生 1135年12月1日 英國國王亨利一世逝世 1420年12月1日 百年戰爭:亨利五世佔領巴黎 1640年12月1日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
項目選址廣東省惠州市,建設周期 7 年,已於 2018 年 12 月 23 日正式啟動建設。HIAF 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加速器系統、實驗終端系統、相關配套設施及土建工程等。加速器系統以直線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為主體,採用一系列新技術,提供高流強、高能量、高品質的重離子束流,以及產生並提供極端遠離穩定線的放射性核素。
-
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治癌利器
直到2015年,國內也只有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引進了一套醫用質子重離子治療設備。因此,中國的癌症患者如果想得到較好的治療,只能承受高昂的花費,長期依賴國外技術設備進行治療。然而,現在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了!據新華社2016年11月9日報導,中國已成為繼日本、德國和美國之後,第四個具備重離子治療腫瘤能力的國家。
-
【歷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大事件
「四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嘉定區機管局黨支部1941年8月12日晉察冀邊區反「掃蕩」開始在79年前的今天,1941年8月12日(農曆1941年閏6月20日),晉察冀邊區反「掃蕩」開始。在兩個多月的反「掃蕩」作戰中,晉察冀軍民共作戰800多次,消滅日偽軍5500多人,湧現出了許多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1941年9月25號,晉察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部隊和群眾轉移,將敵人引向了狼牙山絕頂,斃傷敵人90餘人。彈盡糧絕之後,五位戰士寧死不屈,毅然跳下懸崖。1942年5月25號,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戰鬥中犧牲。
-
我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成功「戴帽」
原標題:我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成功「戴帽」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4日電 (記者陳瑜)指令操控下,擁有100MeV(兆電子伏特)能量的質子束通過三道名叫法拉第筒的「門」,接著直擊ISOL(在線同位素分離器)靶,指揮大廳屏幕上不久出現一道淡綠色的g峰,成功產生鉀-38核束。
-
早讀丨歷史上的今天(12月2日)
兩周後,12月2日,溥儀登基。2、北平周口店發現中國猿人頭蓋骨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北平西南郊周口店龍骨山洞中,發現沉埋了幾十萬年的中國猿人的頭蓋骨化石,在科學界引起轟動,因為這一發現為「從猿到人」學說提供了重要依據。
-
2020年12月2日,歷史上的今天和生活冷知識
1409年12月2日 萊比錫大學成立 1804年12月2日 拿破崙·波拿巴自我加冕,成為法國拿破崙一世 1805年12月2日 奧斯特裡茨大會戰爆發 1823年12月2日
-
歷史上的今日 | 2020年12月21—27日
歷史上的今日 | 2020年12月21—27日 2020-12-2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投入臨床試驗
武威重離子治癌系統投入臨床試驗每日甘肅網5月28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 金奉乾)5月26日,武威重離子治療中心隆重舉行重離子治癌系統臨床試驗啟動儀式,標誌著我國第一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離子治癌系統在註冊上市和產業化發展道路上邁出新的關鍵一步